筒井康隆“七濑三部曲”中七濑人物形象分析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ei20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对日本科幻小说家筒井康隆转型期作品“七濑三部曲”中主人公七濑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为切入点,剖析作家内心深处的受害者意识以及作家文学创作中的局限性。
  【关键词】:人物形象;科幻小说;受害者意识;困境
  被称为日本科幻界巨人的筒井康隆,不仅创作风格多变,创作跨度也从娱乐小说延展到纯文学领域。不局限于科幻文学,而是以科幻作家的身份活跃在纯文学领域的日本文坛“鬼才”筒井康隆,关于其文学创作的研究,对于目前正在发展壮大中的中国科幻文学事业以及中国的科幻小说作者们来说,是具有很大参考价值的。但是想要从整体上把握这位风格多变的作者的文学创作特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经历过战后的筒井康隆,与大江健三郎选择的正统文学之路不同,选择了科幻小说的作为自己文学创作的起点。作家这种选择的背后既有战后日本社会对其造成的影响,同样也可以窥见当时日本文坛对于科幻小说作家的偏见。筒井康隆的作品世界里充满了浓重的毁灭色彩,这种“破坏志向”的深层是作家强烈的受害者意识。而这正是把握筒井康隆文学创作的突破口。
  在作家筒井康隆由科幻文学向中间文学的转型过程中,“七濑三部曲”无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小说的主人公——拥有超能力的七濑却出乎意料的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受害者,这与筒井本人的挫折体验有很大的关联。
  在三部曲的第一部《家族八景》中登场的七濑,是一个涉世未深的18岁少女,以家政妇为工作辗转在八个家庭中,经历了对人性的彻底失望以及青春期成长的创痛。而这正好对应了筒井康隆在转型期间的艰难。经历了1968年同年两次直木赏落选的筒井,向纯文学进军的挫败以及来自科幻小说同行的嘲笑和敌对,让他在漫长的隧道中化成了执念之鬼。七濑经历的成长创痛正是筒井康隆当时挣扎的真实写照。
  然而最后成长为美丽少女的七濑并没有成为筒井成功的预言。《家族八景》为筒井带来了第三次直木赏的落败。第二部《又见七濑》中,由于自己的超能力被暗杀组织围追堵截的七濑退无可退,最后惨死在了北海道杳无人迹的树海之中。临死前的七濑依然在呼唤一个美好而平等的世界。这是筒井用天鹅之死批判当时歧视大众文学的日本文坛,也是对自我带有自恋的抚摸。
  而第三部中复活的七濑在被宇宙之母的操縱之中彻底走向了空虚和虚无。这是筒井康隆自身斗争之后对自身的投降。七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受害者,这个受害者的内核就是作家筒井康隆,战后混乱、在乡下被欺负排挤的经历、演员梦的破灭、工作之后的不顺、作为大众文学作家的挣扎、来自文坛的轻蔑和排挤,这些经历在筒井康隆的内心埋下了受害者心理的种子。这种心理也成就了七濑,她智慧美丽但是却被世界赶尽杀绝,甚至宇宙的神也要让她走向虚无。
  纵观三部曲故事的发展,七濑在三部作品中经历了成长、死亡、虚无三个阶段,对照筒井的个人经历,七濑的痛苦成长(《家族八景》)是作家努力向文坛证明自己,七濑的死亡(《又见七濑》)是作家对三次直木赏落选的愤懑,七濑的虚无(《俄狄浦斯的恋人》)是作家无法解决内心的困境转而投向虚无。这三个阶段无疑不显示着筒井自身的根深蒂固的受害者心理
  三部曲中,七濑与他人的关系是引发矛盾和惨剧的根源。《家族八景》中是与八个家庭成员中心怀鬼胎的人,《又见七濑》中是冷酷无情的暗杀组织,到了《俄狄浦斯的恋人》中则变成了统治宇宙的秩序。七濑与所有他者所产生的无法调和的矛盾正源自于筒井康隆内心深处的恐惧和不安,而这些恐惧和不安则是源自于作家潜意识中过剩的被害者心理。虽然这些与作家童年经历的创伤体验有关,但作家最后却没能正视与克服。
  经历了日本战后社会崩坏的筒井经历了现实与精神的双重困境,而这种困境投映在了七濑的身上,成就了她的悲剧美。三部曲中七濑所经历的成长、死亡、虚无,是作家对自身困境的展示,但可惜这种展示最后并没有导向积极的结果。七濑的虚无正是作家无法解决困境的最好证明。
  在三部曲中不断成长的七濑在筒井康隆整个文学创作中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她展示了作者充满被害者心理的内心,但最后去被作家推向虚无亲手封印。这也证明没经历了战后混乱和挫折体验的筒井并没有克服内心深处的被害者形象。在筒井康隆后期的文学创作中,依然可以看到带有七濑特质的人物形象出现,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作为筒井康隆的困境出现的火田七濑并没有消失,而筒井的困境也没有得到解决。由根深蒂固的被害者意识所产生的困境也为筒井康隆的文学创作带来了局限性。
  深受蔓延在战后日本社会的不信任所影响的筒井康隆,在其敏感的内心中,一直将自己经历的挫折视为一种外部世界的伤害。作家这种强烈的受害者意识在火田七濑不断变化的受害者形象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三部曲的最后,七濑化身成为了作家的困境。无法克服自身困境的筒井康隆,其个人意识的局限性也呈现在了日后的文学作品创作中。结合日本战后的社会思想变迁以及大众文学的发展,以日本科幻小说的发展轨迹为背景,全面研究筒井康隆的文学创作将作为今后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长山靖生著·王宝田等译.2012. 日本科幻小说史话-从幕府末期到战后[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王越.2015. 日本科幻漫谈 [J]. 出版人(3):64-70..
  [3]曲朝霞.2002.日本大众小说谈[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
  [4]赵海涛.2015.异空世界的虚构与另样现实的发展—论筒井康隆的文学世界[J].外国文学动态研究(4):78-84.
其他文献
冬天过去了  春天悄悄地来了  到处春暖花开  可人们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夜晚  春雨随春风悄悄地来了  春雨淋湿了花枝  让它更加美丽动人  春雨淋湿了树枝  让它更加翠绿  花儿们和树枝都感谢它  它卻害羞似的回头一笑  悄悄地随着春风走了  正如它悄悄地来一样  早晨 人们起来  “呀!这些花真好看啊!”  春雨就是这样的“人”  这么助人为乐  这么美丽动人  【作品点评】 “晓看红湿处
期刊
前言:文学犹如盈盈的兰花,让快乐的兰花根植于心,你的心中一定会盈满幸福!——li阳子(李红)  雪花  文/李红(湖北荆州)  在超拔 浩翰 自由开阔的天际  度过你的青春 你的芳华  似轻盈翩飞的蝴蝶“我来了!”  因为剔透、纯洁 你成为冬的骄傲  冬风为你卷起晶莹的构思  腊梅为你彈出深沉、旷达的曲子  你把大地装扮成银装素裹的世界  凝结了又一圈年轮  将料峭的寒冷化作豁达乐观的胸怀  一路
期刊
给予  是一缕阳光  给我温暖  正像晶莹的露珠  能折射出七彩的光芒  给予  是一束鲜花  正像绿叶滋养了鲜花  而鲜花  给人们带来芬芳的清香  给予  是小朋友脸上的笑容  正如我的笑容  来自你温暖的光芒  送给他人快乐,我也快乐。  【点评】 张宝月小朋友的诗,短短几行,表达出一个“给予”是爱的道理!阳光、鲜花给予大家的是温暖、是幸福、是快乐!一个小姑娘美好的童真,也给读者带来快乐与温
期刊
简介:刘国斌(1979—),字之源,瑶族,广西恭城县人,自幼喜爱绘画,进修于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师承著名山水画家李长田先生。  现为中国画家协会会员、广西阳朔美术家协会会员、桂林长田山水画研究院副院长,桂林雅园书画院理事。  喜爱以榕树、深山侗寨为绘画题材,曾多次到广西榕津镇古榕树群实地写生创作,使其对画榕树有更多的認知和独特的表现手法。  近年来出版有合集《桂林长田山水画研究院——中国画
期刊
【摘要】:叙事学理论是起源于西方的一种文学理论,20世纪 80 年代引入中国,吸引了各界学者的钻研与探讨,在国内很是追捧,并给中国文艺理论与批评研究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借用西方经典叙事学,即结构主义叙事学,分析叙事学理论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过程及其在宫廷剧中的运用。  一、叙事学的诞生与发展  西方叙事学理论是一门新学科,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就吸引了各界学
期刊
一百零三公里,跨越无数田野和高架桥,萦绕着亲切的味道,是我在学校,最恋的家。回头看,每次选择都是命运的裁决,都是缘分的注定。开封是我的大学,郑州是我的家乡。现在十分庆幸当初没有放荡不羁,听从自由的召唤,背起行囊,远去他方。我知道那样你的眼泪会淌进我的心窝。可就是听你的话,乖乖待在省内,我也多想回到家乡,回到你的身旁。  我想念,想念那一大片的谷子,想念那头老黄牛,想念那山上的野菜,想念那古老的钟声
期刊
【摘要】:本文运用了平行比较的方法比较了哈代的作品《德伯家的苔丝》与沈从文的作品《边城》,两位名家均为乡土文学的代表人物, 写作的社会背景、写作主题、结局均有相似。作者具体比较了女主人公描写,乡土景色描写,作品中的阶级,音乐元素以及悲剧结尾。  【关键词】:苔丝;翠翠;爱情;悲剧;乡土  1.引言  哈代与沈从文虽属于不同的国家、时代,却都是各自国家乡土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呈现了相似的特点。
期刊
【摘要】:四胡是蒙古族音乐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拉弦乐器,四胡制作技艺随着四胡的普及程度而受到关注。本文以四胡制作为出发点探究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四胡;制作技艺;传承;发展  一、四胡简介  四胡,也叫“胡琴”或“提琴”,蒙语称“胡兀儿”。四胡有四条琴弦,为五度定弦。四胡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蒙古族拉弦乐器,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上广为流传。四胡是蒙古族人民最喜爱的乐器之一,几乎每户蒙
期刊
【摘要】:优素福·卡什(1908-2002),是20世纪享誉世界的人像摄影大师,他拍摄了数以百计20世纪重要人物的肖像,其中包括著名的政治家、作家、诗人、音乐家、画家、演员等。与同时代其他名垂青史的人物不同的是,他不曾征战疆场,也未能著书立说,却凭借独具风格的人像摄影,跻身二十世纪百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优素福·卡什摄影作品最为人所知的就是其惯用8X10英寸的大型相机,并以此拍摄8X10英寸的大页片
期刊
【摘要】: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文坛在中国近代文学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以自身情感经历和社会阅历为导向的女性文学家是这一文学时期的主力军。她们注重自己的情感体验,往往以自己的情感作为文学创作的基点,用独特的语言塑造封建统治制度下的女性形象。张爱玲作为女性文学家的代表人物常以女性文学形象作为独特社会现象和社会心理的切入点来阐述其内心的世界观。女性文学形象是张爱玲文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予以此类文学形象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