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优素福·卡什人物肖像摄影的风格形成的分析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kuma5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优素福·卡什(1908-2002),是20世纪享誉世界的人像摄影大师,他拍摄了数以百计20世纪重要人物的肖像,其中包括著名的政治家、作家、诗人、音乐家、画家、演员等。与同时代其他名垂青史的人物不同的是,他不曾征战疆场,也未能著书立说,却凭借独具风格的人像摄影,跻身二十世纪百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优素福·卡什摄影作品最为人所知的就是其惯用8X10英寸的大型相机,并以此拍摄8X10英寸的大页片,这些颇具气势的作品历历可数,为其赢得了“摄影界的伦勃朗”这一殊荣。本文将自优素福·卡什专长的8X10英寸人物肖像作品发起讨论,对其人物肖像摄影取得的成功加以研究。
  【关键词】:人物肖像摄影;优素福·卡什
  1、优素福·卡什人物介绍
  1.1优素福·卡什生平
  优素福·卡什,20世纪享誉世界的人像摄影大师,专拍时代脸孔的巨匠,拍摄了数以百计20世纪重要人物的肖像,包括著名的政治家、作家、诗人、音乐家、画家、演员,以及普通民众等,被誉为“摄影界的伦勃朗”。
  1927年优素福·卡什到美国波士顿,师从人像摄影师约翰·加欧,从此与肖像摄影结下不解之缘。优素福·卡什在工作中接触到了众多艺术大师的作品,其中尤以17世纪荷兰画家伦勃朗的肖像画为主,他广泛汲取众家之长,开始了对自己创作风格的探索。
  优素福·卡什的一生是非常幸运和非常幸福的,他生命中的两个女人对他的事业和生活都起了很大的积极影响。索朗热是优素福·卡什成为世界顶级人像摄影大师的最重要的因素,埃斯特雷丽塔则是优素福·卡什晚年生活的重要支柱和幸福源泉。正因为如此,优素福·卡什以86岁高龄去世,过了幸福的一生。
  1.2作品风格简介
  优素福·卡什曾说过:“比艺术本身最为重要的东西是——观察”。但显然,他也同样擅长于将瞬间的灵感和视觉激情相融合,而这,便是“决定性瞬间”的意义。
  决定性瞬间,简而言之就是用抓拍的形式将形式、设想、构图、光线、事件等诸多因素完美融合的瞬间固定下来,让作品能够完美的概括事物或事件,并充分表现事物或事件的特征。[1]而优素福·卡什的其成名作《愤怒的丘吉尔》充分体现了这个观点。
  优素福·卡什偏好使用深色背景,因为深色背景搭配8X10英寸底片,能使肖像显得更加庄重而高大。他着重用光表现人物的头部与手部,并试图以此表现出人物的内在能量、内心的强大。在作品中很好的保留了亮和暗部的层次,更能展现人物的立体感和丰富的画面质感。
  优素福·卡什的摄影作品是理性与激情并存的:理性建立在他对摄影技术的熟识和灵活的运用上,他的激情则是对人物本身的“解剖”。[2]卡什的色彩安排富于理性,人物刻画却处处显示着摄影师内在的激情,真正做到了画面协调而又彼此呼应。
  但是,决定以为摄影师成就与地位的,从来就不仅仅是其作品,作品背后,对优素福·卡什取得的成功更为深入的讨论,显得十分迫切。
  2、优素福·卡什成就的外因探讨
  2.1大众审美风格的影响
  17世纪的伦勃朗选择采用更加接近舞台效果的表现手法,含蓄地描绘画面上的主要人物——幽暗的背景,强调整体感而非某个人物的表情动作,这使得其作品在上层社会不再受到垂青。三个世纪后被称为摄影界伦勃朗的优素福·卡什则跻身百大名人,成为摄影史上的一座高峰,相同的创作方法,却有着不同的境遇,这与各个时期大众审美的变化是息息相关的。
  17世纪的荷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形成了现实主义的文化风格,以写实淳朴为特点,将现实生活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新兴的资产阶级和中下层的平民开始成为绘画中的重要角色,而这充分体现在了伦勃朗的绘画中。他在绘画技法上擅长用聚光及透明阴影来突出主题,使画面具有强烈的空间感和韵律感,这使得伦勃朗的画红极一时。但后期,因为他坚持使用昏暗的背景并且不再刻意描绘大场景人物的面貌而渐渐被人们所不喜,甚至背上了官司。
  但在20世纪,人们逐渐接受了越来越丰富的艺术风格,当优素福·卡什用伦勃朗的方式拍摄人像之后,人们发现,单一的背景色彩以及光线只照亮人物而非背景时,反而能够更好的突出人物的形象和特征,而不会因杂乱的背景喧宾夺主,像绘画一般细腻的影纹层次也让二维的画面变得更加的立体与生动。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钟情于卡什的“伦勃朗式”肖像摄影,优素福·卡什也因此登上了摄影的巅峰。
  2.2优素福·卡什与他的“朋友圈”
  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名不见经传的卡什是无法获得同名人拍摄的机会的,在这个时期他的贵人,便是他的第一任妻子索朗熱·戈婕。在索朗热的全力支持下,卡什引人注目的举止行为、独特的个性才华渐渐为人所知,正是索朗热的搭线,卡什才能与众多如丘吉尔般的人物接触并为之拍摄。
  人脉,尽管无法取代才能成为一名肖像摄影师的命脉,却也足以左右肖像摄影作品的命运。凭借令人咂舌的人脉网,优素福·卡什几乎为所有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人拍摄过肖像,为自己的摄影履历一步步添上华丽的注脚。
  3、优素福·卡什成功的内在原因
  3.1摄影作品的特点与张力
  卡什以降,很难找出具有相同全球影响力的摄影大师。这也与20世纪70年代后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带来的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有关。
  当摄影师能够压制拥有非凡气场的被拍摄者时,作品本身才会留下摄影师自己的印记。而即便如优素福·卡什,他的作品也常被指责“拘泥于严肃”、“不见容于市场”,但为了表现人物的特征与性格、为了相片体现人物的表现力,严肃也不过是其中一种风格,在优素福·卡什为索菲亚·罗兰拍摄的肖像里,罗兰红衣红帽颇为娇艳,畅怀大笑又如少女一般;再比如曼德拉肖像,饱经风霜的南非国父在卡什的镜头前忍俊不禁,卡什用作品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而他这种敢于创新、敢于坚持自己风格的精神,又秉承自伦勃朗。这种带有强烈个人特色的摄影风格反而老而弥坚,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也正是凭借这份毅力   与勇气,优素福·卡什得以成为传奇。
  1941年优素福·卡什争取到了为盟军首脑丘吉尔拍摄的机会。他从这位显赫人物抛去英伦绅士仪态的瞬间,记录下了他一手扶着把手,一手叉着腰满脸怒气的样子——即使身着礼服,但仍能感受到丘吉尔作为一位领兵战斗的将领所拥有的气度与仪态,这就是优素福·卡什的成名作《愤怒的丘吉尔》,同时也成就了他独树一帜的8X10英寸摄影风格。
  “卡什可以引领出他们 最真实的自我———无论他是温斯顿·丘吉尔还是你父亲。卡什是一个非凡的人,他具有直接了解人的真实面貌的 能力,他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解读对方。”[1]
  优素福·卡什涉猎广泛,但尤以8X10英寸底片为人所知,著名的爱因斯坦、奥黛丽赫本、南非国父曼德拉等人的肖像均在此列。相对来说,优素福·卡什在拍摄年长者时,强光能够很好的塑造被拍摄者的形象。这是因为强光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尤其是男性形象时,能够突出表现男性形象的立体感,同时,强光也能很好的表现年长者皮肤的质感,人物面部皮肤的褶皱能够很真实的再现,令画面的极具张力。以优素福·卡什的海明威肖像为例,作家的坚毅在镜头下显露无遗,海明威文坛硬汉的形象愈发生动。
  3.2肖像作品中的人文关怀
  人生步入尾声的优素福卡什写下过这样的话:“我对平民百姓有无限兴趣,但最使我着迷的,莫过于利用相机,将伟人的真性情充分展示出来”——优素福·卡什作品的人文关怀,实质上立足于平民与伟人的平等并立。
  众多艺术形式其实大多带有“迂回”的特质,与之不同的是,摄影固有的“见证”属性更为直接、对人性的探求也更为赤裸。在这种情况下,正如卡什自己所说,其真正追求是发掘被拍摄者,也即众多名人的内心力量。
  摄影作品的人文关怀可以有很多种表现形式,尤金·史密斯对水俣病的拍摄直指社会热点、民生疾苦,也因其广泛的世界影响力为环保政策的推行增添了筹码;雅克布·里斯对贫民窟的拍摄直接促成了纽约平民窟的改造;路易斯·海因与童工法的废除,更有着直接的联系,摄影作品在以上三位的手中,成为关系社会改革的契机。
  而优素福·卡什所选择的对显赫人物的摄影,一旦上升到对普遍人性的追寻,就难免产生对阶级、意识形态、党派政治、经济发展这些历史决定因素的抹杀。可以说,卡什选择了更纯粹的关怀、怜悯、对永恒不变人性的赞美与喟叹,尤其卡什相对忽视作品的商业价值,这种人文关怀就更为显著而可贵。
  结论
  优素福·卡什身后,8X10英寸摄影风格因其技术、机器、劳务、放印方面相对较高的成本、对用光技巧的严苛要求,已经很难再作为主流。纸质媒体衰败几如断崖,曾經依赖纸质媒体传播的摄影作品,如今有更便捷、立体、清晰的平台可供选择。优素福·卡什的肖像作品,在今天更多的标志着一种摄影工作者的职业特性:他们善于观察有着绝对的理性,又总凭着感性有灵感乍现;他们的风格也许优劣掺杂,但总会凭着自己独有的风格在摄影工作中不断磨练坚持;在注重市场需求的今天,优素福·卡什的后辈们在打磨专业能力之外,仍有遍布荆棘的一段心路需要践行。
  注释:
  [1]语出优素福·卡什助手,美国摄影师菲尔德
  参考文献:
  [1]《浅谈优素福·卡什的名人肖像摄影》.韩玲、冯黄伟.《学周刊》.2011年11月刊
  [2]《灾难性新闻摄影伦理的研究》.李明.广西大学博硕论文.2014
其他文献
秋风萧萧  一片片落葉  给大地  换上了  金黄的新衣  一些飘进了泥土  滋养树妈妈  让她来年长出  更多的小绿叶  一些在风中飞舞  扭动着  小小的身子  一些沐浴着阳光  感受着  阳光的温暖  [【点评】 诗歌写出了季节更替时特有的景象,意境有如刘禹锡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在小作者的眼里,秋天并非萧瑟之季,落叶也并非无情之物,立意新颖且深刻。  (点评老师:李红) 
期刊
【摘要】:作为连接刑事裁判和刑罚执行的纽带,刑罚交付执行是刑事诉讼的重要程序之一,是刑罚得以实现、罪犯得到惩处的关键。本文通过调研S市看守所近三年来交付执行基本情况,针对目前看守所交付执行难的情况,分别分析了看守所、检察机关在交付执行、检察监督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并从检察监督的角度提出通过健全信息共享协作机制、建立同步监督机制、健全刑罚交付执行监督纠正违法机制、完善交付执行配套保障机制,完善刑罚
期刊
冬天过去了  春天悄悄地来了  到处春暖花开  可人们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夜晚  春雨随春风悄悄地来了  春雨淋湿了花枝  让它更加美丽动人  春雨淋湿了树枝  让它更加翠绿  花儿们和树枝都感谢它  它卻害羞似的回头一笑  悄悄地随着春风走了  正如它悄悄地来一样  早晨 人们起来  “呀!这些花真好看啊!”  春雨就是这样的“人”  这么助人为乐  这么美丽动人  【作品点评】 “晓看红湿处
期刊
前言:文学犹如盈盈的兰花,让快乐的兰花根植于心,你的心中一定会盈满幸福!——li阳子(李红)  雪花  文/李红(湖北荆州)  在超拔 浩翰 自由开阔的天际  度过你的青春 你的芳华  似轻盈翩飞的蝴蝶“我来了!”  因为剔透、纯洁 你成为冬的骄傲  冬风为你卷起晶莹的构思  腊梅为你彈出深沉、旷达的曲子  你把大地装扮成银装素裹的世界  凝结了又一圈年轮  将料峭的寒冷化作豁达乐观的胸怀  一路
期刊
给予  是一缕阳光  给我温暖  正像晶莹的露珠  能折射出七彩的光芒  给予  是一束鲜花  正像绿叶滋养了鲜花  而鲜花  给人们带来芬芳的清香  给予  是小朋友脸上的笑容  正如我的笑容  来自你温暖的光芒  送给他人快乐,我也快乐。  【点评】 张宝月小朋友的诗,短短几行,表达出一个“给予”是爱的道理!阳光、鲜花给予大家的是温暖、是幸福、是快乐!一个小姑娘美好的童真,也给读者带来快乐与温
期刊
简介:刘国斌(1979—),字之源,瑶族,广西恭城县人,自幼喜爱绘画,进修于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师承著名山水画家李长田先生。  现为中国画家协会会员、广西阳朔美术家协会会员、桂林长田山水画研究院副院长,桂林雅园书画院理事。  喜爱以榕树、深山侗寨为绘画题材,曾多次到广西榕津镇古榕树群实地写生创作,使其对画榕树有更多的認知和独特的表现手法。  近年来出版有合集《桂林长田山水画研究院——中国画
期刊
【摘要】:叙事学理论是起源于西方的一种文学理论,20世纪 80 年代引入中国,吸引了各界学者的钻研与探讨,在国内很是追捧,并给中国文艺理论与批评研究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借用西方经典叙事学,即结构主义叙事学,分析叙事学理论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过程及其在宫廷剧中的运用。  一、叙事学的诞生与发展  西方叙事学理论是一门新学科,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就吸引了各界学
期刊
一百零三公里,跨越无数田野和高架桥,萦绕着亲切的味道,是我在学校,最恋的家。回头看,每次选择都是命运的裁决,都是缘分的注定。开封是我的大学,郑州是我的家乡。现在十分庆幸当初没有放荡不羁,听从自由的召唤,背起行囊,远去他方。我知道那样你的眼泪会淌进我的心窝。可就是听你的话,乖乖待在省内,我也多想回到家乡,回到你的身旁。  我想念,想念那一大片的谷子,想念那头老黄牛,想念那山上的野菜,想念那古老的钟声
期刊
【摘要】:本文运用了平行比较的方法比较了哈代的作品《德伯家的苔丝》与沈从文的作品《边城》,两位名家均为乡土文学的代表人物, 写作的社会背景、写作主题、结局均有相似。作者具体比较了女主人公描写,乡土景色描写,作品中的阶级,音乐元素以及悲剧结尾。  【关键词】:苔丝;翠翠;爱情;悲剧;乡土  1.引言  哈代与沈从文虽属于不同的国家、时代,却都是各自国家乡土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呈现了相似的特点。
期刊
【摘要】:四胡是蒙古族音乐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拉弦乐器,四胡制作技艺随着四胡的普及程度而受到关注。本文以四胡制作为出发点探究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四胡;制作技艺;传承;发展  一、四胡简介  四胡,也叫“胡琴”或“提琴”,蒙语称“胡兀儿”。四胡有四条琴弦,为五度定弦。四胡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蒙古族拉弦乐器,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上广为流传。四胡是蒙古族人民最喜爱的乐器之一,几乎每户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