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将“实践”定位为德育的灵魂,不是对实践的神化,而是出于班华老师对德育的理解,绝不能将德育看作是一项有关“说”的工作。在德育研究本土化的道路上,班华老师是走在学术前沿的先锋之一。作为德育研究一个时代的标志,开辟了一个可持续性的研究领域。班华老师非常关注德育及德育研究的时代主题,对德育改革作宏观背景式的思考,这些思考包括对现代化的人、德育模式实践、德育心育的结合、榜样变迁等话题。同时,班华老师十分关注德育的“实践研究状态”,他把德育的实践研究,以及与一线老师的对话作为德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论。在班华老师的实践关怀或实践方法论中,逐渐开创形成了从八十年代始至本世纪初以来的德育研究的一代学风和规范,影响了一大批德育研究者的价值取向和研究态度。
关键词:班华;德育研究;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8-0021-04
班华老师对德育的探索与研究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根本指导原则的,这与他青年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进行过深入与系统的学习有关。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这一认识事物的观点不仅成为班华老师德育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而且直接影响着他对德育研究的理解与诠释,也融入他德育工作的学术生命之中,促使一位理论研究者成为地地道道的高度关注教育实践的行动者,在实践与行动中书写着他教育人生的光华和精彩。
一、班华老师关于德育实践的诠释
(一)道德实践:既是德性形成的基础也是学校德育的基础
人的德性是如何养成的?这是德育理论研究者和一线德育工作者都必须躬身自问的首要问题,如果我们对人的德性形成都不了解,又如何来谈哪一种德育理论是对德育实践真正有指导作用的,哪一种德育实践是真正有助于人的道德成长的。班华老师对德育实践的诠释正是以他对德性的认识为前提的。在他看来,德育之所以要关注实践,这是因为人的德性是在道德实践中形成,同时也表现在道德实践中。
在班华老师的德育研究中,道德知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是他关注的一个重点内容。他十分看重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在知转化为行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这一立场是支撑班华老师始终推崇实践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发表于1980年《教育研究》上的《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一文对此有详细的阐释。班华老师认为,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人的德性成长。与此同时,道德知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都是在道德实践中形成的,因而人的德性形成过程也是道德实践的过程和结果。道德知识是有关道德实践和行为的知识,同时,人也是在道德实践中学习和理解道德知识。因此,人的德性形成离不开人的道德实践。
人的德性在道德实践中形成,同时,也表现在道德实践中。班华老师在其文章中有过这样的观点,即稳定的、始终贯串道德信念的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标志。[1]内隐的人的德性品质是在外显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有关道德的知识表述,即使再全面也无法说明一个人是否具有德性,评价一个人的德性品质要看他在生活实际中是否始终坚持做出善的行为活动。“做”“行动”“践履”“实践”是德性展现的根本方式。道德实践是德性形成的基础,它也应当成为德育的基础。在班华老师对德育实践的诠释中,十分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他认为,德育最终要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行为,即指导受教育者完成从道德认识到道德实践、从道德动机到道德行为的转化,并培养其品德践行的能力。[2]
(二)德育模式:既来自德育实践又指导德育实践
德育以道德实践为基础,决定了德育理论研究应当以德育实践为基础。在认知与实践的关系中,实践是源头性的,也是基础性的。班华老师对德育模式的研究,非常典型地体现了这一认识与实践的关联性。
所谓德育模式,是在德育理论和德育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德育活动样态。[3]可以说,它是包含着德育理论的实践探索,同时也是建立在德育实践基础上的理论研究。在我国学校德育模式的研究和探索中,班华老师是走在最前沿的先锋之一。作为德育研究一个时代或阶段的标志和领路人,从八十年代开始,便开辟了一个富有可持续性的研究领域——德育模式的本土化研究。2000年,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申报的关于“当代学校道德教育模式建构的研究”正式获得教育部立项,这开创了我国自主研究、探索德育模式的先河。此后十余年间,有关德育模式研究的著作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诸如“网络德育模式”“学会关心德育模式”“审美化德育模式”“主体性德育模式”“情感性德育模式”“欣赏型德育模式”“活动德育模式”“体验德育模式”“心理—道德教育模式”等一系列包含创新意义的德育模式,在一大批中小学德育实践中被广泛地推广和实施。
我国的德育模式研究与西方建构在哲学理念上的德育模式探索有不同的特点,应当说,实践性是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根本指向。班华老师明确提出,“我们的研究是为了指导实践,我们在指导实践中研究。”[4]因而,我国的德育模式是从学校中来,是对学校德育实践经验的理论提升,从而形成简约性、定型性的德育活动系统。德育的实践模式给予自发性和生态性的德育实践以理性自觉的力量,最终超越经验个体的局限,走向更为广阔的德育实践空间,发挥更强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和更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班华老师对德育实践及实践研究的观照
(一)德育研究:源于实践的德育问题
在班华老师的德育研究中,德育实践始终是他思考的源泉,他深入实践,关怀实践,在实践中感知教育问题,思考教育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出路。他所研究的德育课题是当下德育实践中存在着的现实问题,是学校德育的现实困境,是德育工作者面临的实际问题,他期待自己有关德育问题的思考能够为一线德育实践者提供实实在在的指导与帮助。在班华老师的德育著述中,能够感受到的最明显的特点是朴实化。他用朴实易懂的话语去解释某个德育思想,用亲切和感性的话语去向教师讲述道德教育的美好。 这种关怀实践的学术研究品质,使得班华老师在中国德育研究的发展中始终作为时代的先锋之一,引领着中国德育的发展方向。从他的研究成果和经历看,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他非常注重在时代背景、社会变迁和教育改革的宏观背景中来思考现实中的德育实践问题,从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上升到对根本性的德育观念、德育思想的思考上。这些思考包括对现代社会生活、现代化的人、德育现代化、榜样变迁、传统德育等问题作出兼具历史性与前瞻性的反思和审视,对道德教育的走向、道德教育的误区等问题作出敏锐的质疑、批评与探索。他不仅指出了中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主题和问题,引导德育研究者们对重大教育问题进行讨论,为德育研究不断发现并不断确立时代主题和问题意识奠定了基础和前提,同时也努力避免和纠正了德育研究走向纸上谈兵或陷入空谈的学术道路,杜绝了空话与套话的德育研究风气。
(二)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
班华老师的实践信仰,不仅表现为关注德育研究的实践方向,更表现于关注德育实践研究。在这里,班华老师的研究立场表达了一种学术态度,即研究不能脱离实践,在实践中要有研究,离开了实践的研究不是研究,同样,离开了研究的实践也不是真正的实践。或许,这是班华老师对德育实践的一个独特影响或重要贡献之一。在班华老师的研究生涯中,大量的精力是在基础教育的一线度过的,他重视教师的教育行动研究,赞赏一线教师的教育智慧,在为一位中学老师的著作作《序》时,他提出理论研究者要向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学习他们的教育经验。他对理论研究者与德育实践者之间的关系作了新的阐释,认为二者之间不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应当是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是两个研究群体的结合与交流的关系。[5]这样的结合与交流在班华老师的德育研究中是很多的,他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理解和诠释,通过敏锐的洞察力与一线老师的实践智慧结合在一起,在这种结合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学校德育的样板和风采。这种德育研究的范式也逐渐开创形成了从八十年代始至本世纪初以来的德育研究的一代学风和规范,影响了一大批德育研究者的价值取向和研究态度。
班华老师的实践关怀也对中小学德育实践及其实践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和巨大的影响。重视德育实践的品质及其德育的实践研究,不仅带动了一个时代或一个阶段德育研究的推进和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学校教育及其学校德育从改革、探索走向建构和发展的过程中,对中小学德育价值体系和基本框架的确立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和作用。与此同时,班华老师个人的研究气质和兴趣,也影响了一大批中小学德育教师的教育信念,唤起了他们参与德育研究的热情,培养了一大批一线中小学德育实践专家和研究型教师,使德育研究活动逐渐成为教师的自觉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讲,班华老师在德育实践中,对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是一个既具有标志性又具有楷模性的成果和典范,这一研究精神和价值对德育研究的后来者,对未来中国德育及德育研究将会产生无形的但又是巨大的影响。
(三)研究德育和实践德育:德育研究者的生活品质
班华老师对德育的实践研究,真正实现了德育及德育研究的生活化态度。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德育的生活化,另一个是德育研究的生活化。
班华老师重视生活对德育的意义,认为“德育应当以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实施,又引领生活,帮助人们过更美好的生活”。[6]德育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脱离生活的道德教育本身会失落教育的根基,因为人的德性是在道德实践中形成,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得以显现。强调生活与德育的整合体现在班华老师关于德育模式的探讨中,也体现在他对儿童道德学习的分析里。例如,儿童怎样“学会关心”?不是让教育者来告诉学生什么是关心的品质,为什么要学会关心,而是营造一种相互关心的人际关系体系,让教师和所有的学习者都生活于其中,使人人都受到熏陶、感染,让关心的品质在每个人身上不知不觉地生长。[7]班华老师强调生活与德育的整合,既纠正了长期以来存在的“德育脱离生活”这一弊端,也中肯地提醒了我们的教育者,生活本身就具有道德文化与道德智慧,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去共同“发现”。[8]
德育研究是对德育实践的理性认识活动,然而,从班华老师的德育研究中,我们看到了德育研究生活化的风采和意蕴。每一个人都是生活着的人,然而,德育研究者的生活除了包括一般人的生活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是以德育研究和德育实践为主要生活内容——研究德育、实践德育、体验德育,这既是他们的工作,同时也是他们的生活。在这种以德育研究和德育实践为根本特点的生活过程中,个人的道德品质会获得濡染和提升,作为个人的整体生活会受到道德哲学的影响和陶冶。因此,可以说,德育研究者的生活,既是一种德育研究的理论生活,同时又是个体道德实践的生活和体验。
三、班华老师德育思想和德育实践的拓展
认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并进而推动着实践的发展。在班华老师身上,充分体现着这种实践与认识相互影响和不断发展的过程。在班华老师的德育研究中,他的德育思想和德育实践是不断拓展着的。
(一)德育向心理教育的拓展
心理—道德教育思想的提出,是班华老师在心理教育中拓展德育空间所进行的一次尝试。心理—道德教育是班华老师在观察思考学校教育实践中提炼出来的。[9]他发现,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在教师的教育实践中往往被自发的、无意识地融合在一起,但却对儿童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有效的促进作用。为此,他对这一融合进行了理性的、自觉的思考,在区别二者差异的基础上,提出将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实现育心育德一体化的观点。班华老师对心理—道德教育持续进行了十多年的深入思考,不仅拓展了人们对于德育和心理教育的丰富认识,也为构建心理—道德教育这一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在心理教育中融入道德教育,使原来纯粹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兼具了道德意义与教育意义,这也丰富和扩大了教育学的知识领域和问题意识,对于心理学和教育学及其道德教育来说,都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和学科意义的贡献。 心理—道德教育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不仅引起了理论研究者的探索,同时,也受到广大中小学校德育实践者的广泛关注和认同,成为广大中小学校德育工作实践中最为活跃的一个领域。这可能根源于“心理道德教育本就是从实践中来的”这一事实。许多学校都以此为项目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和研究项目,广大中小学老师在这一领域的召唤下,积极参与到学校德育和心理教育活动和研究中,大量以实践为出发点和根本目的,积极探索心理—道德教育的行动方案和研究项目争相竞放,一个个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心理—道德教育实践也改变了学校道德生活风貌。心理—道德教育领域的开拓,既推动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又为心理教育建构了新的发展空间和问题领域。
(二)德育向教育整体的拓展
“德育本身应当是一个整体,作为整体的德育还应融合到整体教育中去”[10],这是班华老师始终坚持的德育信念。这一信念促使他的德育思想和德育实践由狭隘的德育领域拓展到对教育整体的道德性思考。
1.德育与整体教育的融合,其最重要的体现是融合到教学中去。教学是各学科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当然也是德育的组织形式。班华老师提出了“让教学成为道德事业”的重要观点,认为学校教学应当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形式。[11]他反对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说法,指出教学本身就具有道德教育的价值。这种道德价值既蕴含在作为教学内容的学科知识中,也内隐在良好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师生关系、课堂氛围里,甚至是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和教师的人格示范。
2.德育与整体教育的融合,还体现在与各育的融合。各育除教学这一组织形式外,还有其他各种实施方式。例如,各育都有各种课外教育、各育的科研活动、参观、展览等。这些实施方式中也都包含着德育的因子。德育要融合于整体教育中,这根源于对“人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这一认识,[12]对人的教育也应当是整体性的。德育与各育的融合体现了德育中包含着各育的因素,各育中也有进行德育的要求。例如,体育以发展身体素质为目标,然而,也包含勇敢品质的训练,同样,关怀生命健康也是德育的内容;智育以传授知识、发展智力为目标,然而,也包含道德知识和道德理性的教育,同样,人的道德发展也需要相应知识基础的支撑;美育以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观为目标,然而,也包含着关于美的价值判断,同样,德(下转第页)(上接第页)育也包含着关于美的认识。[13]德育与各育的融合,使得各育具有了道德价值,得到了意义的升华。通过各育的实施,德育融合于对人的整体教育中,融合于学校的整体教育生活中。
班华老师是一个时代行动研究的典范之一,以其一生的学术实践诠释着自己的教育理念,表达着对教育实践的热情和独特见解,书写着一位教育学人的教育人生,这种实践的精神、行动的勇气鼓舞着后来者脚踏实地沿着德育实践的方向去奋发和追寻。
参考文献
[1]班华.思想品德教育过程[J]. 教育研究. 1980(3).
[2]班华.现代德育论(第二版)[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99.
[3][4][5]班华,薛晓阳.学校道德生活教育模式的探寻与思考[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1,27,36.
[6][10][12]班华.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新世纪德育人性化走向[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2002 (7),4.
[7]班华.“学会关心”——一种重在道德学习的德育模式[J].教育研究.2003(12).
[8]班华.乡村生活的道德智慧[J].理论探讨.2003(6).
[9]班华.对“心理—道德教育”的探索——兼论中国自己的心理道德教育之道[J].教育科学研究.2010(1).
[11]班华.让教学成为道德事业[J].教育研究,2007(2).
[13]班华.中学教育学(第二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77-92.
责任编辑 徐向阳
关键词:班华;德育研究;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8-0021-04
班华老师对德育的探索与研究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根本指导原则的,这与他青年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进行过深入与系统的学习有关。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这一认识事物的观点不仅成为班华老师德育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而且直接影响着他对德育研究的理解与诠释,也融入他德育工作的学术生命之中,促使一位理论研究者成为地地道道的高度关注教育实践的行动者,在实践与行动中书写着他教育人生的光华和精彩。
一、班华老师关于德育实践的诠释
(一)道德实践:既是德性形成的基础也是学校德育的基础
人的德性是如何养成的?这是德育理论研究者和一线德育工作者都必须躬身自问的首要问题,如果我们对人的德性形成都不了解,又如何来谈哪一种德育理论是对德育实践真正有指导作用的,哪一种德育实践是真正有助于人的道德成长的。班华老师对德育实践的诠释正是以他对德性的认识为前提的。在他看来,德育之所以要关注实践,这是因为人的德性是在道德实践中形成,同时也表现在道德实践中。
在班华老师的德育研究中,道德知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是他关注的一个重点内容。他十分看重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在知转化为行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这一立场是支撑班华老师始终推崇实践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发表于1980年《教育研究》上的《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一文对此有详细的阐释。班华老师认为,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人的德性成长。与此同时,道德知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都是在道德实践中形成的,因而人的德性形成过程也是道德实践的过程和结果。道德知识是有关道德实践和行为的知识,同时,人也是在道德实践中学习和理解道德知识。因此,人的德性形成离不开人的道德实践。
人的德性在道德实践中形成,同时,也表现在道德实践中。班华老师在其文章中有过这样的观点,即稳定的、始终贯串道德信念的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标志。[1]内隐的人的德性品质是在外显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有关道德的知识表述,即使再全面也无法说明一个人是否具有德性,评价一个人的德性品质要看他在生活实际中是否始终坚持做出善的行为活动。“做”“行动”“践履”“实践”是德性展现的根本方式。道德实践是德性形成的基础,它也应当成为德育的基础。在班华老师对德育实践的诠释中,十分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他认为,德育最终要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行为,即指导受教育者完成从道德认识到道德实践、从道德动机到道德行为的转化,并培养其品德践行的能力。[2]
(二)德育模式:既来自德育实践又指导德育实践
德育以道德实践为基础,决定了德育理论研究应当以德育实践为基础。在认知与实践的关系中,实践是源头性的,也是基础性的。班华老师对德育模式的研究,非常典型地体现了这一认识与实践的关联性。
所谓德育模式,是在德育理论和德育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德育活动样态。[3]可以说,它是包含着德育理论的实践探索,同时也是建立在德育实践基础上的理论研究。在我国学校德育模式的研究和探索中,班华老师是走在最前沿的先锋之一。作为德育研究一个时代或阶段的标志和领路人,从八十年代开始,便开辟了一个富有可持续性的研究领域——德育模式的本土化研究。2000年,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申报的关于“当代学校道德教育模式建构的研究”正式获得教育部立项,这开创了我国自主研究、探索德育模式的先河。此后十余年间,有关德育模式研究的著作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诸如“网络德育模式”“学会关心德育模式”“审美化德育模式”“主体性德育模式”“情感性德育模式”“欣赏型德育模式”“活动德育模式”“体验德育模式”“心理—道德教育模式”等一系列包含创新意义的德育模式,在一大批中小学德育实践中被广泛地推广和实施。
我国的德育模式研究与西方建构在哲学理念上的德育模式探索有不同的特点,应当说,实践性是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根本指向。班华老师明确提出,“我们的研究是为了指导实践,我们在指导实践中研究。”[4]因而,我国的德育模式是从学校中来,是对学校德育实践经验的理论提升,从而形成简约性、定型性的德育活动系统。德育的实践模式给予自发性和生态性的德育实践以理性自觉的力量,最终超越经验个体的局限,走向更为广阔的德育实践空间,发挥更强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和更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班华老师对德育实践及实践研究的观照
(一)德育研究:源于实践的德育问题
在班华老师的德育研究中,德育实践始终是他思考的源泉,他深入实践,关怀实践,在实践中感知教育问题,思考教育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出路。他所研究的德育课题是当下德育实践中存在着的现实问题,是学校德育的现实困境,是德育工作者面临的实际问题,他期待自己有关德育问题的思考能够为一线德育实践者提供实实在在的指导与帮助。在班华老师的德育著述中,能够感受到的最明显的特点是朴实化。他用朴实易懂的话语去解释某个德育思想,用亲切和感性的话语去向教师讲述道德教育的美好。 这种关怀实践的学术研究品质,使得班华老师在中国德育研究的发展中始终作为时代的先锋之一,引领着中国德育的发展方向。从他的研究成果和经历看,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他非常注重在时代背景、社会变迁和教育改革的宏观背景中来思考现实中的德育实践问题,从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上升到对根本性的德育观念、德育思想的思考上。这些思考包括对现代社会生活、现代化的人、德育现代化、榜样变迁、传统德育等问题作出兼具历史性与前瞻性的反思和审视,对道德教育的走向、道德教育的误区等问题作出敏锐的质疑、批评与探索。他不仅指出了中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主题和问题,引导德育研究者们对重大教育问题进行讨论,为德育研究不断发现并不断确立时代主题和问题意识奠定了基础和前提,同时也努力避免和纠正了德育研究走向纸上谈兵或陷入空谈的学术道路,杜绝了空话与套话的德育研究风气。
(二)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
班华老师的实践信仰,不仅表现为关注德育研究的实践方向,更表现于关注德育实践研究。在这里,班华老师的研究立场表达了一种学术态度,即研究不能脱离实践,在实践中要有研究,离开了实践的研究不是研究,同样,离开了研究的实践也不是真正的实践。或许,这是班华老师对德育实践的一个独特影响或重要贡献之一。在班华老师的研究生涯中,大量的精力是在基础教育的一线度过的,他重视教师的教育行动研究,赞赏一线教师的教育智慧,在为一位中学老师的著作作《序》时,他提出理论研究者要向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学习他们的教育经验。他对理论研究者与德育实践者之间的关系作了新的阐释,认为二者之间不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应当是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是两个研究群体的结合与交流的关系。[5]这样的结合与交流在班华老师的德育研究中是很多的,他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理解和诠释,通过敏锐的洞察力与一线老师的实践智慧结合在一起,在这种结合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学校德育的样板和风采。这种德育研究的范式也逐渐开创形成了从八十年代始至本世纪初以来的德育研究的一代学风和规范,影响了一大批德育研究者的价值取向和研究态度。
班华老师的实践关怀也对中小学德育实践及其实践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和巨大的影响。重视德育实践的品质及其德育的实践研究,不仅带动了一个时代或一个阶段德育研究的推进和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学校教育及其学校德育从改革、探索走向建构和发展的过程中,对中小学德育价值体系和基本框架的确立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和作用。与此同时,班华老师个人的研究气质和兴趣,也影响了一大批中小学德育教师的教育信念,唤起了他们参与德育研究的热情,培养了一大批一线中小学德育实践专家和研究型教师,使德育研究活动逐渐成为教师的自觉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讲,班华老师在德育实践中,对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是一个既具有标志性又具有楷模性的成果和典范,这一研究精神和价值对德育研究的后来者,对未来中国德育及德育研究将会产生无形的但又是巨大的影响。
(三)研究德育和实践德育:德育研究者的生活品质
班华老师对德育的实践研究,真正实现了德育及德育研究的生活化态度。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德育的生活化,另一个是德育研究的生活化。
班华老师重视生活对德育的意义,认为“德育应当以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实施,又引领生活,帮助人们过更美好的生活”。[6]德育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脱离生活的道德教育本身会失落教育的根基,因为人的德性是在道德实践中形成,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得以显现。强调生活与德育的整合体现在班华老师关于德育模式的探讨中,也体现在他对儿童道德学习的分析里。例如,儿童怎样“学会关心”?不是让教育者来告诉学生什么是关心的品质,为什么要学会关心,而是营造一种相互关心的人际关系体系,让教师和所有的学习者都生活于其中,使人人都受到熏陶、感染,让关心的品质在每个人身上不知不觉地生长。[7]班华老师强调生活与德育的整合,既纠正了长期以来存在的“德育脱离生活”这一弊端,也中肯地提醒了我们的教育者,生活本身就具有道德文化与道德智慧,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去共同“发现”。[8]
德育研究是对德育实践的理性认识活动,然而,从班华老师的德育研究中,我们看到了德育研究生活化的风采和意蕴。每一个人都是生活着的人,然而,德育研究者的生活除了包括一般人的生活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是以德育研究和德育实践为主要生活内容——研究德育、实践德育、体验德育,这既是他们的工作,同时也是他们的生活。在这种以德育研究和德育实践为根本特点的生活过程中,个人的道德品质会获得濡染和提升,作为个人的整体生活会受到道德哲学的影响和陶冶。因此,可以说,德育研究者的生活,既是一种德育研究的理论生活,同时又是个体道德实践的生活和体验。
三、班华老师德育思想和德育实践的拓展
认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并进而推动着实践的发展。在班华老师身上,充分体现着这种实践与认识相互影响和不断发展的过程。在班华老师的德育研究中,他的德育思想和德育实践是不断拓展着的。
(一)德育向心理教育的拓展
心理—道德教育思想的提出,是班华老师在心理教育中拓展德育空间所进行的一次尝试。心理—道德教育是班华老师在观察思考学校教育实践中提炼出来的。[9]他发现,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在教师的教育实践中往往被自发的、无意识地融合在一起,但却对儿童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有效的促进作用。为此,他对这一融合进行了理性的、自觉的思考,在区别二者差异的基础上,提出将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实现育心育德一体化的观点。班华老师对心理—道德教育持续进行了十多年的深入思考,不仅拓展了人们对于德育和心理教育的丰富认识,也为构建心理—道德教育这一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在心理教育中融入道德教育,使原来纯粹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兼具了道德意义与教育意义,这也丰富和扩大了教育学的知识领域和问题意识,对于心理学和教育学及其道德教育来说,都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和学科意义的贡献。 心理—道德教育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不仅引起了理论研究者的探索,同时,也受到广大中小学校德育实践者的广泛关注和认同,成为广大中小学校德育工作实践中最为活跃的一个领域。这可能根源于“心理道德教育本就是从实践中来的”这一事实。许多学校都以此为项目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和研究项目,广大中小学老师在这一领域的召唤下,积极参与到学校德育和心理教育活动和研究中,大量以实践为出发点和根本目的,积极探索心理—道德教育的行动方案和研究项目争相竞放,一个个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心理—道德教育实践也改变了学校道德生活风貌。心理—道德教育领域的开拓,既推动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又为心理教育建构了新的发展空间和问题领域。
(二)德育向教育整体的拓展
“德育本身应当是一个整体,作为整体的德育还应融合到整体教育中去”[10],这是班华老师始终坚持的德育信念。这一信念促使他的德育思想和德育实践由狭隘的德育领域拓展到对教育整体的道德性思考。
1.德育与整体教育的融合,其最重要的体现是融合到教学中去。教学是各学科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当然也是德育的组织形式。班华老师提出了“让教学成为道德事业”的重要观点,认为学校教学应当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形式。[11]他反对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说法,指出教学本身就具有道德教育的价值。这种道德价值既蕴含在作为教学内容的学科知识中,也内隐在良好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师生关系、课堂氛围里,甚至是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和教师的人格示范。
2.德育与整体教育的融合,还体现在与各育的融合。各育除教学这一组织形式外,还有其他各种实施方式。例如,各育都有各种课外教育、各育的科研活动、参观、展览等。这些实施方式中也都包含着德育的因子。德育要融合于整体教育中,这根源于对“人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这一认识,[12]对人的教育也应当是整体性的。德育与各育的融合体现了德育中包含着各育的因素,各育中也有进行德育的要求。例如,体育以发展身体素质为目标,然而,也包含勇敢品质的训练,同样,关怀生命健康也是德育的内容;智育以传授知识、发展智力为目标,然而,也包含道德知识和道德理性的教育,同样,人的道德发展也需要相应知识基础的支撑;美育以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观为目标,然而,也包含着关于美的价值判断,同样,德(下转第页)(上接第页)育也包含着关于美的认识。[13]德育与各育的融合,使得各育具有了道德价值,得到了意义的升华。通过各育的实施,德育融合于对人的整体教育中,融合于学校的整体教育生活中。
班华老师是一个时代行动研究的典范之一,以其一生的学术实践诠释着自己的教育理念,表达着对教育实践的热情和独特见解,书写着一位教育学人的教育人生,这种实践的精神、行动的勇气鼓舞着后来者脚踏实地沿着德育实践的方向去奋发和追寻。
参考文献
[1]班华.思想品德教育过程[J]. 教育研究. 1980(3).
[2]班华.现代德育论(第二版)[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99.
[3][4][5]班华,薛晓阳.学校道德生活教育模式的探寻与思考[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1,27,36.
[6][10][12]班华.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新世纪德育人性化走向[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2002 (7),4.
[7]班华.“学会关心”——一种重在道德学习的德育模式[J].教育研究.2003(12).
[8]班华.乡村生活的道德智慧[J].理论探讨.2003(6).
[9]班华.对“心理—道德教育”的探索——兼论中国自己的心理道德教育之道[J].教育科学研究.2010(1).
[11]班华.让教学成为道德事业[J].教育研究,2007(2).
[13]班华.中学教育学(第二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77-92.
责任编辑 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