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社会政治经济因素作用下,清末高等学校不断兴起。随着清末高等学校萌芽、形成与发展,逐渐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并对近代的高等教育产生了积极地影响。
【关键词】清末高等学校 产生与发展 特点 影响
随着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的失败,洋务运动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产生,促使清政府为了维护自身的封建统治,不得不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培养大批的人才,通过教育来救国,因此为清末高等学校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合理性和必然性土壤,并成为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体系形成的重要时期。
一、清末高等学校的产生与发展
1.洋务学堂的兴起—清末高等学校的萌芽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轫于洋务学堂的兴办时期。在“中体西用”的原则下清政府兴办了大批的外国语学堂、军事学堂和专业技术学堂。这些学堂中,有出现了最早的言语专科学堂,如著名的外国语学堂有1863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1864年创办的广州同文馆、1893年创办的湖北自强学堂等;其次還出现了最早的技术专科学校和军事专科学校,如1866年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1880年建立的天津水师学堂和天津电报学堂等。据统计,从 1862 年至 1895 年,清末先后创办了31所洋务学堂。洋务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批新式专科学校,开启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这一时期,在学习和传播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方面、在社会实践等方面,洋务学堂起了开创讲究实用科学的新风气,但它们只是停留在萌芽阶段,还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高等学校。
2.维新变法时期的高等学堂—中国近代大学的雏形
甲午战争以后,随着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维新派代表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极力主张通过教育变法救国,于是需要一大批能担当变法重任的人才。康有为认为:“变法之道万千,莫急于得人才。”因此,在维新运动的影响下,逐渐产生了仿照西方学制的近代高等教育机构。其中,最重要的标志是创设了天津中西学堂的上院、上海南洋公学的上院和北京京师大学堂三所高等学府。这三所学堂的创建是中国近代教育事业划时代的创举。其中,京师大学堂是是我国第一所新型的综合性国立大学,是维新运动时期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清末早期大学的创办是我国近代大学的雏形,为后来高等教育机构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清末新学制的建立—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
1902 年 8 月 15 日颁布了中国第—个由政府公布的完备的、系统的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但并未付诸实践。1904 年 1 月 13 日,清政府公布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付诸实施的学制即《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这是学习西方教育的系统性成果,是 1904—1911 年间整个清末教育的法律规范。其中,培养目标上吸收了西方高等教育的理念,由“艺才”、“专才”变为“通才”,并在 1904 年颁布的《奏定高等学堂章程》、《奏定大学堂章程》(附《通儒院章程》)和《奏定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中,分别对高等教育三级的各种学堂的培养目标作了具体的规定。
“壬寅癸卯学制”的颁布实施在高等教育方面,确立了由京师大学堂、各直省高等学堂和各类专门学堂构成的近代高等教育体系,而且促使近代公立高等教育获得了较快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二、清末高等学校的特点
1.办学体制专科化
清末高等学校的共同特征:首先体现在部门办学、中央集权,如中国第一所近代性质的高等学校——京师同文馆是由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及海关开办的;其次是机构简单,各种洋务学堂基本上由清政府某大臣兼管,下设总教习、教习;三是缺乏自主性,对国外的高等教育依附性强,主要是学习西方,由此带有模仿西方高等教育模式的痕迹。
2.培养目标功利性
清末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体用兼备”或“明体达用’的各种专门人才。维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人才种类增加了包括西文、西艺、西政等各种人才。此时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仍然是“中体西用”。但是,“西用”的内涵里增加了西政的成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日后京师大学堂的分科设教、开设课程的指导原则,同时也是全国各省学堂的立学宗旨。
3.课程设置的实用性
清末高等学校课程的主要特点是重实用,西学课程直接引入或参照了西方高等学校的课程,主要是西文、西艺之类,目的是使学生以中学培其根本、以西艺增其技能。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在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时,要求京师大学堂的课程应“略依泰西日本通行学校之种类,参以中学。”
三、清末高等教育变革产生的影响
1.高等教育行政体制的转型与课程结构的变革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兴办学校,对高等教育转型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出现了转型。1905年清政府成立了中央教育行政机关—学部,以便加强教育管理。同时,地方教育行政也作了相应的改革。1906年各省设提学使司作为各省专管教育的行政机构,并在府、厅、州、县设立劝学所。其次,课程结构发生了变革。表现在直接引入或参照日本高等学校的课程,也保留了一些传统课程。课程数量大增,已成体系,并引进大量反映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课程,实用与学理兼顾,并且重视体育。
2.高等教育的发展程度得到提高
高等学堂是清末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903年的奏定高等学堂章程则确立了清末高等学堂的体制:设高等学堂令普通中学堂毕业愿求深造者入焉;各省城设一所;学科分三类,第一类学科为预备入经学科、政法科、文学科、商科等大学者而设,第二类学科为预备入格致科大学、工科大学、农科大学者而设,第三类学科为预备入医科大学者而设。由此可见,清末高等教育的程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留学高潮的兴起
为了开眼看世界学习师夷之长技以强国,在设新式学堂、引进西方科学的同时,李鸿章、奕析、曾国藩等人1872年极力促成了幼童留美计划的成行,以容闳为代表开启了中国近代的留学教育。这一时期的留学教育培养了一批科学技术人才,企业管理人才,海军人才和外交人才。经过留学生介绍,在中国传播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学说和哲学思想,促进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1]刘海峰.史静寰.高等教育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朱宗顺.清末公立高校数量考,2002
[3]金以林.近代中国大学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4]朱宗顺.清末公立高校数量考,2002
【关键词】清末高等学校 产生与发展 特点 影响
随着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的失败,洋务运动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产生,促使清政府为了维护自身的封建统治,不得不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培养大批的人才,通过教育来救国,因此为清末高等学校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合理性和必然性土壤,并成为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体系形成的重要时期。
一、清末高等学校的产生与发展
1.洋务学堂的兴起—清末高等学校的萌芽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轫于洋务学堂的兴办时期。在“中体西用”的原则下清政府兴办了大批的外国语学堂、军事学堂和专业技术学堂。这些学堂中,有出现了最早的言语专科学堂,如著名的外国语学堂有1863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1864年创办的广州同文馆、1893年创办的湖北自强学堂等;其次還出现了最早的技术专科学校和军事专科学校,如1866年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1880年建立的天津水师学堂和天津电报学堂等。据统计,从 1862 年至 1895 年,清末先后创办了31所洋务学堂。洋务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批新式专科学校,开启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这一时期,在学习和传播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方面、在社会实践等方面,洋务学堂起了开创讲究实用科学的新风气,但它们只是停留在萌芽阶段,还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高等学校。
2.维新变法时期的高等学堂—中国近代大学的雏形
甲午战争以后,随着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维新派代表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极力主张通过教育变法救国,于是需要一大批能担当变法重任的人才。康有为认为:“变法之道万千,莫急于得人才。”因此,在维新运动的影响下,逐渐产生了仿照西方学制的近代高等教育机构。其中,最重要的标志是创设了天津中西学堂的上院、上海南洋公学的上院和北京京师大学堂三所高等学府。这三所学堂的创建是中国近代教育事业划时代的创举。其中,京师大学堂是是我国第一所新型的综合性国立大学,是维新运动时期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清末早期大学的创办是我国近代大学的雏形,为后来高等教育机构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清末新学制的建立—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
1902 年 8 月 15 日颁布了中国第—个由政府公布的完备的、系统的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但并未付诸实践。1904 年 1 月 13 日,清政府公布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付诸实施的学制即《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这是学习西方教育的系统性成果,是 1904—1911 年间整个清末教育的法律规范。其中,培养目标上吸收了西方高等教育的理念,由“艺才”、“专才”变为“通才”,并在 1904 年颁布的《奏定高等学堂章程》、《奏定大学堂章程》(附《通儒院章程》)和《奏定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中,分别对高等教育三级的各种学堂的培养目标作了具体的规定。
“壬寅癸卯学制”的颁布实施在高等教育方面,确立了由京师大学堂、各直省高等学堂和各类专门学堂构成的近代高等教育体系,而且促使近代公立高等教育获得了较快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二、清末高等学校的特点
1.办学体制专科化
清末高等学校的共同特征:首先体现在部门办学、中央集权,如中国第一所近代性质的高等学校——京师同文馆是由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及海关开办的;其次是机构简单,各种洋务学堂基本上由清政府某大臣兼管,下设总教习、教习;三是缺乏自主性,对国外的高等教育依附性强,主要是学习西方,由此带有模仿西方高等教育模式的痕迹。
2.培养目标功利性
清末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体用兼备”或“明体达用’的各种专门人才。维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人才种类增加了包括西文、西艺、西政等各种人才。此时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仍然是“中体西用”。但是,“西用”的内涵里增加了西政的成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日后京师大学堂的分科设教、开设课程的指导原则,同时也是全国各省学堂的立学宗旨。
3.课程设置的实用性
清末高等学校课程的主要特点是重实用,西学课程直接引入或参照了西方高等学校的课程,主要是西文、西艺之类,目的是使学生以中学培其根本、以西艺增其技能。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在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时,要求京师大学堂的课程应“略依泰西日本通行学校之种类,参以中学。”
三、清末高等教育变革产生的影响
1.高等教育行政体制的转型与课程结构的变革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兴办学校,对高等教育转型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出现了转型。1905年清政府成立了中央教育行政机关—学部,以便加强教育管理。同时,地方教育行政也作了相应的改革。1906年各省设提学使司作为各省专管教育的行政机构,并在府、厅、州、县设立劝学所。其次,课程结构发生了变革。表现在直接引入或参照日本高等学校的课程,也保留了一些传统课程。课程数量大增,已成体系,并引进大量反映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课程,实用与学理兼顾,并且重视体育。
2.高等教育的发展程度得到提高
高等学堂是清末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903年的奏定高等学堂章程则确立了清末高等学堂的体制:设高等学堂令普通中学堂毕业愿求深造者入焉;各省城设一所;学科分三类,第一类学科为预备入经学科、政法科、文学科、商科等大学者而设,第二类学科为预备入格致科大学、工科大学、农科大学者而设,第三类学科为预备入医科大学者而设。由此可见,清末高等教育的程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留学高潮的兴起
为了开眼看世界学习师夷之长技以强国,在设新式学堂、引进西方科学的同时,李鸿章、奕析、曾国藩等人1872年极力促成了幼童留美计划的成行,以容闳为代表开启了中国近代的留学教育。这一时期的留学教育培养了一批科学技术人才,企业管理人才,海军人才和外交人才。经过留学生介绍,在中国传播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学说和哲学思想,促进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1]刘海峰.史静寰.高等教育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朱宗顺.清末公立高校数量考,2002
[3]金以林.近代中国大学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4]朱宗顺.清末公立高校数量考,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