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神话、图腾、巫术宗教的承传而形成人类总体大脑中的思维机能的“痕迹”,是不可能被中断的。这种不可能被中断,正是依附着宗教的历史演进,而自然地形成了人类思维机能的定势与惯性。因此,弗洛伊德在“图腾与禁忌”中虽然是通过神话、图腾、巫术中的禁忌,去论述人类的“利比多”与“潜意识”的原始性、事实性。但深入地体味,弗洛伊德却在不经意的论述中,却显现出人类思维机能是如何于图腾下的禁忌发生、演进,并世代相传。从而形成人类总体大脑中的痕迹组织化,成为人类共有的遗传性心理特质。
【关键词】 图腾心理 禁忌传承 思维机能 社会理念
由神话、图腾、巫术宗教的承传而形成人类总体大脑中的思维机能的“痕迹”,是不可能被中断的。这种不可能被中断,正是依附着宗教的历史演进,而自然地形成了人类思维机能的定势与惯性。因此,弗洛伊德在“图腾与禁忌”中虽然是通过神话、图腾、巫术中的禁忌,去论述人类的“利比多”与“潜意识”的原始性、事实性。但深入地体味,弗洛伊德却在不经意的论述中,却显现出人类思维机能是如何于图腾下的禁忌发生、演进,并世代相传。从而形成人类总体大脑中的痕迹组织化,成为人类共有的遗传性心理特质。这一点正如他自己所说:“……以传奇、神话及童话故事的形式经由传统传承给我们的;仍残留在我们自己的行为方式及风俗习惯中……的思维方式”。⑴如当他在讲“禁忌”如何控制人、压抑人时,实质是在论述“机能”在渐渐发展中形成了系统意识中的能动性,而这种能动性是依附宗教而生发。所以,他以宗教学为理念方法,揭示出人类在图腾、巫术的禁忌中,由原始性与“禁忌”的矛盾下所产生的畏惧心理,而生发出自我掌控的思维机能。而且更值得关注的是,弗洛伊德这种“机能”是通过论述“幼儿期”和神经症患者的心理显现,而隐显出人类由宗教形成的“机能”定势与承传的事实性,必然性。如:㈠、他阐述图腾禁忌与乱伦畏惧心理形成中,能够体味到人类由原始巫术崇拜中的生命感知,而形成“畏惧”心理的运作过程。㈡、在他讲述不同民族巫术禁忌的活动中,又隐显着人类思维机能的定势与承传。㈢、在他的“思想全能”里,同样能感受到人类原始宗教心理“返祖”的事实性。
一、图腾禁忌与乱伦畏惧心理形成
弗洛伊德选取澳大利亚土著人为原始实例,来阐述“乱伦畏惧”心理产生的原由,“我们当然不会期望这些贫穷的、赤身裸体的食人生番的性生活具有我们文化中的那些道德色彩,本能会屈从于某些高级(因素的)制约。然而,我们发现,他们为了避免出现乱伦的性关系而小心翼翼以致严厉到使自己异常痛苦的地步。”⑵这种畏惧心理机能的运用,不是来自于社会性的道德、法律,而是来自于对生命欲求而生发对图腾神圣的崇拜,如“在这些澳洲土著部落中,‘图腾崇拜’制度取代……社会制度的地位。……首先,图腾是一个氏族的共同祖先,同时也是其守护神与相助者。……它则能够向其部落成员发布神谕,识别并眷顾其子民。所以,该氏族的成员都要履行一项神圣的义务(这种义务易于被其成员自动认可)。”⑶在这种“义务自动认可”的心理机能运作中,以生命欲求为驱动轴,去创变人类自我的幻想、联想,并通过崇拜达到结果的心理满足。这一点正如弗洛伊德对弗雷泽《金枝》的阐述,“下面引自弗雷泽的一段文字足以佐证:‘在澳洲,与一个被禁止(通婚)的氏族的成员发生性关系,对其处罚一般是处死。不论该事件中的女子是同属一族的成员还是在战争中从其他部落掳掠而来的。该氏族的男子若错误地以她为妻,那么他就会遭到其族人的追杀,对女子也会遭到同样的命运。……在新南威尔士的塔塔蒂部落,也有这样事例:……如偶尔的偷情也严格适用上述的氏族禁令;任何违背这些禁令的行为‘都被视为是十恶不赦的罪行,都被处以死刑’”。⑷这种对违禁后必死后果的恐惧,正是来源于对图腾神的崇敬才形成自控的思维机能。
当然,弗洛伊德其宗旨是讲人类性本能的原始性和自然性与“禁忌”的矛盾,而生发的畏惧。因为人类于原始时期两性中只有雄、雌之分,没有乱伦之说;而且这种原始性以弗洛伊德观点视之是永恒的,是不会消失的。所以才于矛盾中,生成畏惧心理。而且,值得关注的是弗洛伊德认为这种“心理”伴随着“机能”定势而被承传。如:在他讲述“乱伦情节”时说,“男子对岳母的关系也因类似的冲动而变得复杂化,尽管其缘由不同。我们发现一个男子在最终选定意中人之前,他通常是以母亲或者姐妹作为爱恋的对象。因为乱伦的不可能,他的爱遂由其儿时深深爱恋的这两个形象转移到外界与她相类似的女子身上。他和其姐妹的亲生母亲于是被其岳母所取代。但在其内心里仍有一种重返其幼时所选择的爱恋对象的冲动,尽管他会用尽一切力量来对抗这种冲动。……但是从他对其岳母那种混杂了种种不安与敌视的情感中,人们不难猜测其岳母事实上对他构成了一种乱伦的诱惑。这种猜测被下列并非少见的事实所证实,即许多男子都是先爱上其岳母,然后才移情于其女儿的。”⑸其中不难看出,人类这种“矛盾”与“畏惧”心理于潜意识中的真实运作。而且这种“运作”在当下人类的“幼儿期”、“精神病症”中,表现尤为突出。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在弗洛伊德讲述他的实例中,却隐显出人类宗教心理的定势与承传。
二、图腾禁忌与人类思想机能定势与承传
虽然在弗洛伊德书中,并没有直接谈论此题目,即“图腾禁忌与人类思维机能的定势与承传”,但在他的第三章中“泛灵论巫术与思想全能”中,却隐显着此主题。这一点如他所说,“泛灵论是一种思想体系,它不仅仅给出了对独特现象的解释,而且使我们能够从某种单一视角将整个宇宙视为一个单一整体来把握它。”“而现在,我将继续采取精神分析的视角从这种体系中得出某些结论来。在我们生命的每一天,生存的体验都在向我们显示某种‘体系’的基本特征。”⑹正因为如此,弗洛伊德用这种巫术阶段的心理释梦,去阐述“幼儿期”和“精神病患者”情感冲动的原始性和无社会性。“正如我在上一章里所说明的,精灵和魔鬼不过是人类自己情感冲动的投射而已。人们将其情感的能量投入转向人本身,他生活在一个充满着人的世界上,并使其内在心理过程再次与其自身以外的那个世界相交汇。……和原始人一样,当我们将某些失望投射到外部现实中时,必然会出现以下情形:我们认识到存在有两种状态——在一种状态中,这些事物是被直接给予感觉和意识的;与之相伴的另一种状态,其中,那相同的事物是潜在的,但是,能够再现出来。简言之,我们承认知觉和记忆是共存的,或者更一般地说,潜意识的心理过程是和意识的心理过程一起共同存在的。可以说,在前面的分析中,人或物的‘灵魂’可归结为其能力,即对其感知停止以后还可以将它们回想起来和想象出来。”⑺在这里,弗洛伊德论述了“儿童”、“精神病”乃至正常人心理机能,是以不同形式于自然中承传了原始巫术时期的思维定势。所以他说,“当然,我们不能期望将不论是原始的还是当今的‘灵魂’概念与其人格的其他部分分离开来,在这同一条界线上,我们的现代科学是把它区分为意识和潜意识的心理活动……(当然)离开肉体以及暂时或永久占据另一个肉体的力量,这些特征提醒我们不会弄错意识的本质,但是它隐匿在显现出来的人格背后的方式却使人想起潜意识(的特征)。”⑻
因此,弗洛伊德以图腾、禁忌来阐述他的利比多与潜意识,可见他视神话、巫术对人类思维发展的重要性。这一点正如他所说,“我们所获致的对其他心理学体系的洞察力使我们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于原始人的某些独特习俗或仪式的解释,‘迷信’并不一定是惟一的或真实的缘由;我们也不能以此为借口来推脱寻求其潜藏动机的职责。在泛灵论体系的支配下,每一种仪式和活动都不可避免地具有体系化的基础,我们今天把这种基础描述为‘迷信’。‘迷信’和‘焦虑’、‘梦’、‘魔鬼’这些概率一样,是一个临时性的心理学概念,在精神分析研究的冲击下很快就会支离破碎。……我们就会开始认识到,原始人的精神生活与文化水平至今仍未得到其应有的认识。”⑼是啊,人类面对博大精深宗教,怎能用“迷信”、“魔鬼”之“临时性”词,去一言以蔽之呢。
因为,宗教与人类思维机能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于“关系”中,又显现着“机能”的定势与承传。然而,这种承传在“图腾与禁忌”中,被弗洛伊德的“思想全能”概括的淋漓尽致。
三、“思想全能”与“返祖”的必然性
所谓的“思想全能”正如弗洛伊德所说,“简而言之,我们可以说那支配着巫术以及泛灵论思维模式之技术的原则就是一种‘思想全能’的原则”。⑽
在他的“思想全能”里,虽然用他的精神分析法讲述了如何治愈一位有着强迫性心理病症的精神病人。但此中却“返祖”出人类巫术式的思维的承传性。如,这位病人症状表现常常对所有奇怪和神秘的事件做出符合自己想法的解释,当他想到某个人时,他很快确信那人将像魔法般地即刻出现。假如他无意咒骂了一位陌生人,他将确信那位陌生人很快就会死亡,同时认为必须为他的死亡承担责任。原始民族的万物有灵论和巫术观念,本质上就是相信“思想的全能”。这种心理在幼儿时期就已经存在,幼儿经常用幻想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期望,用感官的刺激来为自己创造一个满意的情境。所以,弗洛伊德认为:“我是从我以前的一位患者那里获得‘思想全能’这个术语的,此人智力极高却饱受强迫性观念的困扰。……如果他想到谁,他确信马上就可以见到他,仿佛有种魔力似的。如果他突然想起问候一位他很久没有见到的熟人的健康状况,他就会听说那个人刚刚去世,以至于看起来仿佛有一种心灵感应的信息从对方那儿传递给他。如果他在毫无任何真正严重意图的情况下诅咒了某个陌生人,他就会确保那个人很快就会死去,所以他又会感到自己对此的死亡负有责任。”⑾这种“病症”不仅成年人有,人在幼儿时期就已经存在。因为幼儿们经常用简单幻想、联想及结果假定的方式,去创造满意情境。然而,在原始巫术时期这种假定的心理,就是通过幻想、联想、崇拜乃至结果的满足。以及人的自我结果与图腾关系后,而达到所谓“万物有灵”。即“思想全能”。
所以,弗洛伊德无论是讲述“精神病”或是“幼儿期”,其中都显现出人类“返祖”时的心理和巫术时期所形成的思维机能定势的痕迹。这一事实,正于他在论述“精灵说时期”、“宗教时期”、“科学时期”之中被隐显着。如精灵说时期,在秩序和内涵上与幼儿自恋时期相似;宗教时期就像小孩崇敬他们的父母一样,相似于目标选择时期;至于科学时期,它正如同一个人达到了成熟的阶段,人们已放弃了纯粹的享乐主义而能就事实对自己做适当的调节,并且将他的欲望目标转移到外在世界。所以,“在泛灵论阶段,人们将‘全能性’归诸于其自身。在宗教阶段,人们则将它转移到神的身上,但并未真正地将它从自身中拱手让出,因为他们仍然保留着依据他们自己的意思运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神施以影响的权力。而从科学的观点来看宇宙,就不再有任何万能的事物存身之地了;人类认识到了自己(在宇宙中)的渺小,而且不得不屈从于死亡以及自然界中其他的必然性。”⑿虽然弗洛伊德于书中,讲“精灵说”时期,人们如同幼儿自恋似的认为自己是“全能的”。宗教时期,认小孩崇拜父母一样心理,又去反之自己崇拜。虽然到“科学时期”弗洛伊德更多以他的意识阶段的词语,阐述它的所谓的科学宇宙观,但其中同样隐含着返祖心理。特别是,这三种意识在弗洛伊德阐述过程中彼此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所以,以他的三种意识为基点,去透视他的“科学阶段”的论说时,却能体悟到“巫术”心理的定势及承传。所以他说“若顾及现实的法则,可以说人类全能这种原始信仰仍残留在人类对其精神力量的信仰之中”。⒀因为,“儿童最初是以一种幻想的方式来满足其愿望的,即是说,他们通过其感觉器官的离心式兴奋来创造出一种满足的情境。成年原始人则有着易于被他接受的其他方法。而这种意志日后注定会因为要满足其愿望而改变地球的整个面貌。这种运动冲动首先被应用于提供一种满足情绪的表象,以这种方式,它就可以借助那被描述为运动神经幻觉的手段使之能够体验到满足。这种满足的愿望表象可以拿来与儿童的游戏作一比较,这种游戏承续着其早期那种纯粹感官性的满足技巧。”⒁所以,“正是在强迫性神经症中,思想全能的残余才最清晰可见,这种原始思维方式的后果也最接近于意识领域。”⒂
然而,这种“返祖”不仅隐显在“幼儿期”、“强迫性神经症中”,在文学艺术中更是得到艺术化的形象性表现。所以,弗洛伊德说:“在我们的文明中,只有一个领域还保有思想全能的残迹,此即艺术领域。只有在艺术中,才会发生一个充满着欲望的人去从事某些类似于满足欲望的事情,然而,他的游戏产物却具有情感效果——多亏了艺术幻觉——仿佛它是真的似的。人们很公正地称之为‘艺术的魔力’并将艺术家比作魔术师。然而,这种比喻也许具有比它所宣称的更为重要的意义。毫无疑问,艺术当初并非是为艺术的目的而产生的。最初,它被用来宣泄那些在今天大多已消失了的冲动。而且,我们怀疑其中就存在着许多的巫术性目的。……因此,人类所建构的第一幅世界图景——泛灵论——实际上是一幅关于心理世界的画卷。它还不需要科学的基础,因为科学只有在人们认识到世界是未知的,因此才需要寻找方法来认识它以后才会产生出来,对于原始人来说,泛灵论的产生是很自然的,也是理所当然的。他知道世界上的事物是相似的,亦即如同他对自己的感觉一样。因此,我们将视原始人是将其自己心理中的结构性情境转换到外部世界之中;而且,我们可以尝试着将这个过程倒转过来并把泛灵论告知我们的关于事情之本质回置到人类心灵中去。”⒃在这里,弗洛伊德例举文学艺术的实例,实质是为了阐述他的精神分析学说,然而,其中却隐喻地内显出探索研究文学艺术内在本质规律性与宗教学的关系。因为,在人类于“幼儿时期”或“精神病时期”,有着“返祖”的心理。然而,在文学艺术审美之心路中,同样隐显着‘返祖’心理的定势与承传。
【参考文献】
⑴[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图腾与禁忌》,赵立玮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页。
⑵同上引,第7页。
⑶同上引,第8页。
⑷同上引,第10-11页。
⑸同上引,第24页。
⑥同上引,第96、116页。
⑺-⑻同上引,第115-116页。
⑼同上引,第119-120页。
⑽-⑾同上引,第106页。
⑿-⒀同上引,第109页。
⒁同上引,第104页。
⒂同上引,第107页。
⒃同上引,第111-113页。
(作者单位:210008江苏省南京艺术学院)
【关键词】 图腾心理 禁忌传承 思维机能 社会理念
由神话、图腾、巫术宗教的承传而形成人类总体大脑中的思维机能的“痕迹”,是不可能被中断的。这种不可能被中断,正是依附着宗教的历史演进,而自然地形成了人类思维机能的定势与惯性。因此,弗洛伊德在“图腾与禁忌”中虽然是通过神话、图腾、巫术中的禁忌,去论述人类的“利比多”与“潜意识”的原始性、事实性。但深入地体味,弗洛伊德却在不经意的论述中,却显现出人类思维机能是如何于图腾下的禁忌发生、演进,并世代相传。从而形成人类总体大脑中的痕迹组织化,成为人类共有的遗传性心理特质。这一点正如他自己所说:“……以传奇、神话及童话故事的形式经由传统传承给我们的;仍残留在我们自己的行为方式及风俗习惯中……的思维方式”。⑴如当他在讲“禁忌”如何控制人、压抑人时,实质是在论述“机能”在渐渐发展中形成了系统意识中的能动性,而这种能动性是依附宗教而生发。所以,他以宗教学为理念方法,揭示出人类在图腾、巫术的禁忌中,由原始性与“禁忌”的矛盾下所产生的畏惧心理,而生发出自我掌控的思维机能。而且更值得关注的是,弗洛伊德这种“机能”是通过论述“幼儿期”和神经症患者的心理显现,而隐显出人类由宗教形成的“机能”定势与承传的事实性,必然性。如:㈠、他阐述图腾禁忌与乱伦畏惧心理形成中,能够体味到人类由原始巫术崇拜中的生命感知,而形成“畏惧”心理的运作过程。㈡、在他讲述不同民族巫术禁忌的活动中,又隐显着人类思维机能的定势与承传。㈢、在他的“思想全能”里,同样能感受到人类原始宗教心理“返祖”的事实性。
一、图腾禁忌与乱伦畏惧心理形成
弗洛伊德选取澳大利亚土著人为原始实例,来阐述“乱伦畏惧”心理产生的原由,“我们当然不会期望这些贫穷的、赤身裸体的食人生番的性生活具有我们文化中的那些道德色彩,本能会屈从于某些高级(因素的)制约。然而,我们发现,他们为了避免出现乱伦的性关系而小心翼翼以致严厉到使自己异常痛苦的地步。”⑵这种畏惧心理机能的运用,不是来自于社会性的道德、法律,而是来自于对生命欲求而生发对图腾神圣的崇拜,如“在这些澳洲土著部落中,‘图腾崇拜’制度取代……社会制度的地位。……首先,图腾是一个氏族的共同祖先,同时也是其守护神与相助者。……它则能够向其部落成员发布神谕,识别并眷顾其子民。所以,该氏族的成员都要履行一项神圣的义务(这种义务易于被其成员自动认可)。”⑶在这种“义务自动认可”的心理机能运作中,以生命欲求为驱动轴,去创变人类自我的幻想、联想,并通过崇拜达到结果的心理满足。这一点正如弗洛伊德对弗雷泽《金枝》的阐述,“下面引自弗雷泽的一段文字足以佐证:‘在澳洲,与一个被禁止(通婚)的氏族的成员发生性关系,对其处罚一般是处死。不论该事件中的女子是同属一族的成员还是在战争中从其他部落掳掠而来的。该氏族的男子若错误地以她为妻,那么他就会遭到其族人的追杀,对女子也会遭到同样的命运。……在新南威尔士的塔塔蒂部落,也有这样事例:……如偶尔的偷情也严格适用上述的氏族禁令;任何违背这些禁令的行为‘都被视为是十恶不赦的罪行,都被处以死刑’”。⑷这种对违禁后必死后果的恐惧,正是来源于对图腾神的崇敬才形成自控的思维机能。
当然,弗洛伊德其宗旨是讲人类性本能的原始性和自然性与“禁忌”的矛盾,而生发的畏惧。因为人类于原始时期两性中只有雄、雌之分,没有乱伦之说;而且这种原始性以弗洛伊德观点视之是永恒的,是不会消失的。所以才于矛盾中,生成畏惧心理。而且,值得关注的是弗洛伊德认为这种“心理”伴随着“机能”定势而被承传。如:在他讲述“乱伦情节”时说,“男子对岳母的关系也因类似的冲动而变得复杂化,尽管其缘由不同。我们发现一个男子在最终选定意中人之前,他通常是以母亲或者姐妹作为爱恋的对象。因为乱伦的不可能,他的爱遂由其儿时深深爱恋的这两个形象转移到外界与她相类似的女子身上。他和其姐妹的亲生母亲于是被其岳母所取代。但在其内心里仍有一种重返其幼时所选择的爱恋对象的冲动,尽管他会用尽一切力量来对抗这种冲动。……但是从他对其岳母那种混杂了种种不安与敌视的情感中,人们不难猜测其岳母事实上对他构成了一种乱伦的诱惑。这种猜测被下列并非少见的事实所证实,即许多男子都是先爱上其岳母,然后才移情于其女儿的。”⑸其中不难看出,人类这种“矛盾”与“畏惧”心理于潜意识中的真实运作。而且这种“运作”在当下人类的“幼儿期”、“精神病症”中,表现尤为突出。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在弗洛伊德讲述他的实例中,却隐显出人类宗教心理的定势与承传。
二、图腾禁忌与人类思想机能定势与承传
虽然在弗洛伊德书中,并没有直接谈论此题目,即“图腾禁忌与人类思维机能的定势与承传”,但在他的第三章中“泛灵论巫术与思想全能”中,却隐显着此主题。这一点如他所说,“泛灵论是一种思想体系,它不仅仅给出了对独特现象的解释,而且使我们能够从某种单一视角将整个宇宙视为一个单一整体来把握它。”“而现在,我将继续采取精神分析的视角从这种体系中得出某些结论来。在我们生命的每一天,生存的体验都在向我们显示某种‘体系’的基本特征。”⑹正因为如此,弗洛伊德用这种巫术阶段的心理释梦,去阐述“幼儿期”和“精神病患者”情感冲动的原始性和无社会性。“正如我在上一章里所说明的,精灵和魔鬼不过是人类自己情感冲动的投射而已。人们将其情感的能量投入转向人本身,他生活在一个充满着人的世界上,并使其内在心理过程再次与其自身以外的那个世界相交汇。……和原始人一样,当我们将某些失望投射到外部现实中时,必然会出现以下情形:我们认识到存在有两种状态——在一种状态中,这些事物是被直接给予感觉和意识的;与之相伴的另一种状态,其中,那相同的事物是潜在的,但是,能够再现出来。简言之,我们承认知觉和记忆是共存的,或者更一般地说,潜意识的心理过程是和意识的心理过程一起共同存在的。可以说,在前面的分析中,人或物的‘灵魂’可归结为其能力,即对其感知停止以后还可以将它们回想起来和想象出来。”⑺在这里,弗洛伊德论述了“儿童”、“精神病”乃至正常人心理机能,是以不同形式于自然中承传了原始巫术时期的思维定势。所以他说,“当然,我们不能期望将不论是原始的还是当今的‘灵魂’概念与其人格的其他部分分离开来,在这同一条界线上,我们的现代科学是把它区分为意识和潜意识的心理活动……(当然)离开肉体以及暂时或永久占据另一个肉体的力量,这些特征提醒我们不会弄错意识的本质,但是它隐匿在显现出来的人格背后的方式却使人想起潜意识(的特征)。”⑻
因此,弗洛伊德以图腾、禁忌来阐述他的利比多与潜意识,可见他视神话、巫术对人类思维发展的重要性。这一点正如他所说,“我们所获致的对其他心理学体系的洞察力使我们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于原始人的某些独特习俗或仪式的解释,‘迷信’并不一定是惟一的或真实的缘由;我们也不能以此为借口来推脱寻求其潜藏动机的职责。在泛灵论体系的支配下,每一种仪式和活动都不可避免地具有体系化的基础,我们今天把这种基础描述为‘迷信’。‘迷信’和‘焦虑’、‘梦’、‘魔鬼’这些概率一样,是一个临时性的心理学概念,在精神分析研究的冲击下很快就会支离破碎。……我们就会开始认识到,原始人的精神生活与文化水平至今仍未得到其应有的认识。”⑼是啊,人类面对博大精深宗教,怎能用“迷信”、“魔鬼”之“临时性”词,去一言以蔽之呢。
因为,宗教与人类思维机能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于“关系”中,又显现着“机能”的定势与承传。然而,这种承传在“图腾与禁忌”中,被弗洛伊德的“思想全能”概括的淋漓尽致。
三、“思想全能”与“返祖”的必然性
所谓的“思想全能”正如弗洛伊德所说,“简而言之,我们可以说那支配着巫术以及泛灵论思维模式之技术的原则就是一种‘思想全能’的原则”。⑽
在他的“思想全能”里,虽然用他的精神分析法讲述了如何治愈一位有着强迫性心理病症的精神病人。但此中却“返祖”出人类巫术式的思维的承传性。如,这位病人症状表现常常对所有奇怪和神秘的事件做出符合自己想法的解释,当他想到某个人时,他很快确信那人将像魔法般地即刻出现。假如他无意咒骂了一位陌生人,他将确信那位陌生人很快就会死亡,同时认为必须为他的死亡承担责任。原始民族的万物有灵论和巫术观念,本质上就是相信“思想的全能”。这种心理在幼儿时期就已经存在,幼儿经常用幻想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期望,用感官的刺激来为自己创造一个满意的情境。所以,弗洛伊德认为:“我是从我以前的一位患者那里获得‘思想全能’这个术语的,此人智力极高却饱受强迫性观念的困扰。……如果他想到谁,他确信马上就可以见到他,仿佛有种魔力似的。如果他突然想起问候一位他很久没有见到的熟人的健康状况,他就会听说那个人刚刚去世,以至于看起来仿佛有一种心灵感应的信息从对方那儿传递给他。如果他在毫无任何真正严重意图的情况下诅咒了某个陌生人,他就会确保那个人很快就会死去,所以他又会感到自己对此的死亡负有责任。”⑾这种“病症”不仅成年人有,人在幼儿时期就已经存在。因为幼儿们经常用简单幻想、联想及结果假定的方式,去创造满意情境。然而,在原始巫术时期这种假定的心理,就是通过幻想、联想、崇拜乃至结果的满足。以及人的自我结果与图腾关系后,而达到所谓“万物有灵”。即“思想全能”。
所以,弗洛伊德无论是讲述“精神病”或是“幼儿期”,其中都显现出人类“返祖”时的心理和巫术时期所形成的思维机能定势的痕迹。这一事实,正于他在论述“精灵说时期”、“宗教时期”、“科学时期”之中被隐显着。如精灵说时期,在秩序和内涵上与幼儿自恋时期相似;宗教时期就像小孩崇敬他们的父母一样,相似于目标选择时期;至于科学时期,它正如同一个人达到了成熟的阶段,人们已放弃了纯粹的享乐主义而能就事实对自己做适当的调节,并且将他的欲望目标转移到外在世界。所以,“在泛灵论阶段,人们将‘全能性’归诸于其自身。在宗教阶段,人们则将它转移到神的身上,但并未真正地将它从自身中拱手让出,因为他们仍然保留着依据他们自己的意思运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神施以影响的权力。而从科学的观点来看宇宙,就不再有任何万能的事物存身之地了;人类认识到了自己(在宇宙中)的渺小,而且不得不屈从于死亡以及自然界中其他的必然性。”⑿虽然弗洛伊德于书中,讲“精灵说”时期,人们如同幼儿自恋似的认为自己是“全能的”。宗教时期,认小孩崇拜父母一样心理,又去反之自己崇拜。虽然到“科学时期”弗洛伊德更多以他的意识阶段的词语,阐述它的所谓的科学宇宙观,但其中同样隐含着返祖心理。特别是,这三种意识在弗洛伊德阐述过程中彼此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所以,以他的三种意识为基点,去透视他的“科学阶段”的论说时,却能体悟到“巫术”心理的定势及承传。所以他说“若顾及现实的法则,可以说人类全能这种原始信仰仍残留在人类对其精神力量的信仰之中”。⒀因为,“儿童最初是以一种幻想的方式来满足其愿望的,即是说,他们通过其感觉器官的离心式兴奋来创造出一种满足的情境。成年原始人则有着易于被他接受的其他方法。而这种意志日后注定会因为要满足其愿望而改变地球的整个面貌。这种运动冲动首先被应用于提供一种满足情绪的表象,以这种方式,它就可以借助那被描述为运动神经幻觉的手段使之能够体验到满足。这种满足的愿望表象可以拿来与儿童的游戏作一比较,这种游戏承续着其早期那种纯粹感官性的满足技巧。”⒁所以,“正是在强迫性神经症中,思想全能的残余才最清晰可见,这种原始思维方式的后果也最接近于意识领域。”⒂
然而,这种“返祖”不仅隐显在“幼儿期”、“强迫性神经症中”,在文学艺术中更是得到艺术化的形象性表现。所以,弗洛伊德说:“在我们的文明中,只有一个领域还保有思想全能的残迹,此即艺术领域。只有在艺术中,才会发生一个充满着欲望的人去从事某些类似于满足欲望的事情,然而,他的游戏产物却具有情感效果——多亏了艺术幻觉——仿佛它是真的似的。人们很公正地称之为‘艺术的魔力’并将艺术家比作魔术师。然而,这种比喻也许具有比它所宣称的更为重要的意义。毫无疑问,艺术当初并非是为艺术的目的而产生的。最初,它被用来宣泄那些在今天大多已消失了的冲动。而且,我们怀疑其中就存在着许多的巫术性目的。……因此,人类所建构的第一幅世界图景——泛灵论——实际上是一幅关于心理世界的画卷。它还不需要科学的基础,因为科学只有在人们认识到世界是未知的,因此才需要寻找方法来认识它以后才会产生出来,对于原始人来说,泛灵论的产生是很自然的,也是理所当然的。他知道世界上的事物是相似的,亦即如同他对自己的感觉一样。因此,我们将视原始人是将其自己心理中的结构性情境转换到外部世界之中;而且,我们可以尝试着将这个过程倒转过来并把泛灵论告知我们的关于事情之本质回置到人类心灵中去。”⒃在这里,弗洛伊德例举文学艺术的实例,实质是为了阐述他的精神分析学说,然而,其中却隐喻地内显出探索研究文学艺术内在本质规律性与宗教学的关系。因为,在人类于“幼儿时期”或“精神病时期”,有着“返祖”的心理。然而,在文学艺术审美之心路中,同样隐显着‘返祖’心理的定势与承传。
【参考文献】
⑴[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图腾与禁忌》,赵立玮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页。
⑵同上引,第7页。
⑶同上引,第8页。
⑷同上引,第10-11页。
⑸同上引,第24页。
⑥同上引,第96、116页。
⑺-⑻同上引,第115-116页。
⑼同上引,第119-120页。
⑽-⑾同上引,第106页。
⑿-⒀同上引,第109页。
⒁同上引,第104页。
⒂同上引,第107页。
⒃同上引,第111-113页。
(作者单位:210008江苏省南京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