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闽东多山。这山,都是上帝一手捏就而成的。
不知从何时起,平原上的人、大海边的人,甚至同样是深山里的人,都不辞辛劳纷至沓来,询之,皆言闽东有仙山。虽说闽东也有些与仙字挂钩的山名,但这仙山乃指福鼎太姥山则是确凿无疑的。太姥山素有“海上仙都”之称,文人骚客凡来此山,必定留下吟咏之诗或颂扬之文。唐代林嵩的《太姥山记》,算是较早记述这座仙山的文字吧。其曰:“东有岩洞,奇石万状,曰玉笋牙签,曰九鲤朝天,曰石楼。楼下有隐泉,曰观音洞,曰仙童玉女,曰半云洞,曰一线天。石壁夹一小径如委巷,石罅中天光漏而入,仅容一人行,长可半里。蹑登而上,路中曰牛背石,石下曰万丈崖,崖上为望仙桥。桥西曰白龙潭,有龙伏焉。雷轰电掣之时,洞中音音如鼓声,天旱祷雨辄应。潭之西曰曝龙石,峰上曰白云寺,又上曰摩尼宫。宫后有顶天石,石有巨人迹二,可长二尺。此摩霄顶太姥山巅也。”后人补述,不尽其数。有言地貌者,有叙风俗者,有说气象者,有记宗教者,众说纷纭,百家争鸣,皆为太姥山留下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我多次到过太姥山,数度面对金龟爬壁、面对仙人锯板、面对夫妻峰、面对一片瓦……却笔头枯涩,未写出一个字来。想想也是,那些经过若干次地壳运动,又经过若干次火山喷发而从海底升腾而起的巨石,历经磨难,得道成仙,以各种不同的姿态矗立于此,“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在觐山者的眼里,那仙石个个肖形状物、移步换形、高深莫测、匪夷所思。“鬼斧巧开凿,仙踪常往还。”连开闽第一进士、唐肃宗的老师薛令之都发出这样的感慨,何况我等。也许是我的造化低了,也许是我的心智差了,在这仙山仙石面前,除了惊叹还是惊叹,惊叹得连好不容易憋出来的文字也变成了一个个的惊叹号。
己丑春末,又一次登临太姥山。春天的太姥山,应了南方山海之间的天象,往往是山岚缥缈、云雾缭绕,若干次不见其真身实面,并不完全是“身在此山中”的缘故,更多的是云山雾海的扑朔迷离。这次却是晴空万里,看天天蓝,看地地绿。数百米新修的栈道沿山而上,道旁杜鹃似火,樱花如云。葳蕤的林木间鸟语啁啾,花香弥散,那高高耸立的岩石,是那么的俊逸和潇洒,应了前人所说的“太姥无俗石,个个似神工。随人意所识,万象在胸中”。在我看来,那岩石就像是一群山中高士。这高士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受用的称呼,得有个讲究。这高士得有品位,太姥山名士气节、隐者德操,博大精深,意象万千。有人聆听到了音乐的旋律、有人欣赏到了美术的画面、有人读到了文学的情怀、有人品到了哲学的深邃。无论雅俗、无论贵贱,谁都能从山中寻找到自身的契合点,这样包容万象的山能没有品味吗?高士得有胸怀,站得高方能看得远。且看太姥山的仙石,无论是擎天一柱,还是九鲤朝天,或是十八罗汉,哪个不具有倜傥超拔、高标独秀的气质?眼界看得开阔了,胸襟自然也就宽广了,容得下大海的心胸,谁还小家子气地计较那眼前的得失呢!高士得有美德,山和石到处可见,但太姥山自古是人们向往的地方,就因为这里有一个乐善好施、治病救人的太姥娘娘。她助人为乐、除暴安良的故事,经过岁月的春风秋雨和月落日出,经过人们的口口相传和史册载述,至今依旧是这座山的精魂所在,是山中高士的魅力所聚。
行走山间,或俯身钻洞,或仰天看云,或远眺观海,我们时时都惊讶于造物主的精到。他深知高士所具备的品行,恰如其分地赋予岩石一身桀骜的风骨,做到表里如一,并在具象与意象、写实与写意、形似与神似的處理上,匠心独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凭着自身的造化和学养去诠释那至刚至柔的线条、或巧或拙的构架。而在磊落的岩罅间,杂树生花,抹出了漫山遍野的嫩绿,使太姥山看上去层峦叠翠。若有流岚或云雾,则让高士从容地进入沾云带露、峰回路转的仙境……于是,信手写下“海上仙都,山中高士”这样集地貌特征与人文品质为一身的广告语。
但,高士还是寂寞的,而且是耐得住寂寞的。
当晚,我们留宿于太姥山。夕阳西下,山中的夜幕便很快降临了,峰峦渐渐失去了色彩,最终融入一片迷蒙的灰暗。而风也肆无忌惮地来了,白天的热闹和喧嚣,被风不留情面地吹了个烟消云散。那些肖形状物的岩石,若有月华泼洒,可见其柔美之轮廓,但今晚肯定是看不到了。乌云遮月,一遍遍抹浓了寂寞的分量。那些归林的鸟在睡梦中偶尔羞涩地说了句梦话,反而让我们躁动不安了起来。繁华之处待久了,真还耐不住寂寞。有人说吃夜宵去,马上就得到一片踊跃的响应。在山间酒肆,我们不选包厢,不选大厅,就选室外,于旷野处摆开座椅,我们就可以在端起酒杯时,对着寂寞的高士们说:“今晚,我们来陪你。”
山不说话,一任我们的喧哗和谈笑。究竟谁在陪谁?这答案却让一场突如其来的风雨解答了,这风、这雨,让我们恍然大悟,只有深切地感受着寂寞,才能认知自己的魂灵。
太姥山,你这在亿万年的寂寞中不断历练的高士,谁也陪不了你,能陪你的,只有你自己。
责任编辑:蒋建伟
美术插图:黄劲勇
不知从何时起,平原上的人、大海边的人,甚至同样是深山里的人,都不辞辛劳纷至沓来,询之,皆言闽东有仙山。虽说闽东也有些与仙字挂钩的山名,但这仙山乃指福鼎太姥山则是确凿无疑的。太姥山素有“海上仙都”之称,文人骚客凡来此山,必定留下吟咏之诗或颂扬之文。唐代林嵩的《太姥山记》,算是较早记述这座仙山的文字吧。其曰:“东有岩洞,奇石万状,曰玉笋牙签,曰九鲤朝天,曰石楼。楼下有隐泉,曰观音洞,曰仙童玉女,曰半云洞,曰一线天。石壁夹一小径如委巷,石罅中天光漏而入,仅容一人行,长可半里。蹑登而上,路中曰牛背石,石下曰万丈崖,崖上为望仙桥。桥西曰白龙潭,有龙伏焉。雷轰电掣之时,洞中音音如鼓声,天旱祷雨辄应。潭之西曰曝龙石,峰上曰白云寺,又上曰摩尼宫。宫后有顶天石,石有巨人迹二,可长二尺。此摩霄顶太姥山巅也。”后人补述,不尽其数。有言地貌者,有叙风俗者,有说气象者,有记宗教者,众说纷纭,百家争鸣,皆为太姥山留下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我多次到过太姥山,数度面对金龟爬壁、面对仙人锯板、面对夫妻峰、面对一片瓦……却笔头枯涩,未写出一个字来。想想也是,那些经过若干次地壳运动,又经过若干次火山喷发而从海底升腾而起的巨石,历经磨难,得道成仙,以各种不同的姿态矗立于此,“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在觐山者的眼里,那仙石个个肖形状物、移步换形、高深莫测、匪夷所思。“鬼斧巧开凿,仙踪常往还。”连开闽第一进士、唐肃宗的老师薛令之都发出这样的感慨,何况我等。也许是我的造化低了,也许是我的心智差了,在这仙山仙石面前,除了惊叹还是惊叹,惊叹得连好不容易憋出来的文字也变成了一个个的惊叹号。
己丑春末,又一次登临太姥山。春天的太姥山,应了南方山海之间的天象,往往是山岚缥缈、云雾缭绕,若干次不见其真身实面,并不完全是“身在此山中”的缘故,更多的是云山雾海的扑朔迷离。这次却是晴空万里,看天天蓝,看地地绿。数百米新修的栈道沿山而上,道旁杜鹃似火,樱花如云。葳蕤的林木间鸟语啁啾,花香弥散,那高高耸立的岩石,是那么的俊逸和潇洒,应了前人所说的“太姥无俗石,个个似神工。随人意所识,万象在胸中”。在我看来,那岩石就像是一群山中高士。这高士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受用的称呼,得有个讲究。这高士得有品位,太姥山名士气节、隐者德操,博大精深,意象万千。有人聆听到了音乐的旋律、有人欣赏到了美术的画面、有人读到了文学的情怀、有人品到了哲学的深邃。无论雅俗、无论贵贱,谁都能从山中寻找到自身的契合点,这样包容万象的山能没有品味吗?高士得有胸怀,站得高方能看得远。且看太姥山的仙石,无论是擎天一柱,还是九鲤朝天,或是十八罗汉,哪个不具有倜傥超拔、高标独秀的气质?眼界看得开阔了,胸襟自然也就宽广了,容得下大海的心胸,谁还小家子气地计较那眼前的得失呢!高士得有美德,山和石到处可见,但太姥山自古是人们向往的地方,就因为这里有一个乐善好施、治病救人的太姥娘娘。她助人为乐、除暴安良的故事,经过岁月的春风秋雨和月落日出,经过人们的口口相传和史册载述,至今依旧是这座山的精魂所在,是山中高士的魅力所聚。
行走山间,或俯身钻洞,或仰天看云,或远眺观海,我们时时都惊讶于造物主的精到。他深知高士所具备的品行,恰如其分地赋予岩石一身桀骜的风骨,做到表里如一,并在具象与意象、写实与写意、形似与神似的處理上,匠心独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凭着自身的造化和学养去诠释那至刚至柔的线条、或巧或拙的构架。而在磊落的岩罅间,杂树生花,抹出了漫山遍野的嫩绿,使太姥山看上去层峦叠翠。若有流岚或云雾,则让高士从容地进入沾云带露、峰回路转的仙境……于是,信手写下“海上仙都,山中高士”这样集地貌特征与人文品质为一身的广告语。
但,高士还是寂寞的,而且是耐得住寂寞的。
当晚,我们留宿于太姥山。夕阳西下,山中的夜幕便很快降临了,峰峦渐渐失去了色彩,最终融入一片迷蒙的灰暗。而风也肆无忌惮地来了,白天的热闹和喧嚣,被风不留情面地吹了个烟消云散。那些肖形状物的岩石,若有月华泼洒,可见其柔美之轮廓,但今晚肯定是看不到了。乌云遮月,一遍遍抹浓了寂寞的分量。那些归林的鸟在睡梦中偶尔羞涩地说了句梦话,反而让我们躁动不安了起来。繁华之处待久了,真还耐不住寂寞。有人说吃夜宵去,马上就得到一片踊跃的响应。在山间酒肆,我们不选包厢,不选大厅,就选室外,于旷野处摆开座椅,我们就可以在端起酒杯时,对着寂寞的高士们说:“今晚,我们来陪你。”
山不说话,一任我们的喧哗和谈笑。究竟谁在陪谁?这答案却让一场突如其来的风雨解答了,这风、这雨,让我们恍然大悟,只有深切地感受着寂寞,才能认知自己的魂灵。
太姥山,你这在亿万年的寂寞中不断历练的高士,谁也陪不了你,能陪你的,只有你自己。
责任编辑:蒋建伟
美术插图:黄劲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