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曲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用“口语说唱”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并反映社会生活的。曲艺的艺术形式相对简单,易于在广大农村地区流行,深受农民群众的喜爱。当前,在加快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弘扬传统文化,建设农村美丽家园的进程中,既要让农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农民享有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因此,我们必须因地制宜地开展适合乡村文化环境,提升农民素质的各种文化活动,为农民搭建一个邻里和睦、乡风文明,利于传承中华文化、守望精神家园的平台。
近年来,本人对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多次实地考察,发现瓜沥镇通过举办乡村“曲艺节”,使农民在文化娱乐中陶冶情操、切磋技艺,在潜移默化中愉悦心情、融洽关系,在邻里间和家门口感受到乡村文化的温暖,一个和谐乡村、幸福乡村、美丽乡村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一、“曲艺节”文化活动的背景和意义
乡村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农民幸福的重要内容。农民的生活已从温饱进入小康,且对精神文化需求也更加强烈。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8年4月24日下午,在湖北省宜昌市许家冲村考察时指出:“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精神,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加快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以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素质出发,阐述了传播先进文化的紧迫性,以创新乡村文化活动的载体和手段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了开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所具有的现实性。因此,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开展乡村地方特色的“曲艺节”文化活动具有较深远的现实意义。
第一,“曲艺节”有利于提高对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性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不断丰富乡村文化的内涵。乡村振兴不仅要保证农民经济上的富裕,更要实现农民精神上的富有,这对于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大意义。
当前,乡村举办“曲艺节”是乡村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有效载体。“曲艺节”上演员的快板、相声、二人转、独脚戏、绍兴莲花落等为主要形式,表现农民身边的人和事,宣传教育农民,为乡村振兴而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是乡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有意义的乡村文化实践活动。农民富裕以后,就会有更多的文化娱乐需求,就会有剩余的时间和金钱用于文化活动,为乡村举办“曲艺节”激活农民主体的精神文化需求而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高乡村干部对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性认识。
第二,“曲艺节”有利于提高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曲艺的艺术表现形式相对比较简单,根据这一特征,便形成了乡村老小皆宜均可参与的“曲艺节”系列文化活动,能够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保障农民群众公平享受基本公共文化生活的权益,是提升农民文明素质、形成社会共同价值观、营造和谐乡村风气、和睦邻里和社会宽容风尚的重要途径,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创造了外部环境。首先是能够确保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经费的落实到位。活动需要经费作保障,如没有活动,也不会投入相关经费,“曲艺节”文化活动的举办需要确保经费的投入,从而形成较为健全的经费保障机制。其次是能够确保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及时供给。农民是“曲艺节”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同时,也使“曲艺节”走进了农民精神文化产品的消费市场。乡村举办“曲艺节”为农民搭建了自娱自乐的舞台,提供了可供选择的精神文化产品,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保持了常态供给。
第三,“曲艺节”有利于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素质。公共文化服务队伍扎根基层乡村,服务农民群众,这种热情、周到、全面的服务工作提升了队伍的业务工作能力,让农民群众直接感受到村委会的文化关怀。一方面,村宣传文化干部队伍要组织开展“曲艺节”活動,必须进行周密的调研,适应农民群众的文体娱乐需求,对“曲艺节”活动要进行策划、组织和实施,这不仅使村宣传文化干部要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而且还要学会相应的演出竞技方面的知识,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中锻炼了自己。另一方面,业余志愿者文化服务队伍,是村“曲艺节”的服务骨干,骨干必须先掌握一些技能,然后服务于农民群体,在“曲艺节”举办过程中,也使这些骨干增长了才干,提升了队伍素质。
二、“曲艺节”文化活动的实践与成效
广大农民的文化需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其需求面之广、量之大、质之高也是前所未有,农民的文化需求已成为“曲艺节”最重要的内驱力,成为创新乡村文化建设的推动力。“曲艺节”与其说成了农民广泛参与的文化平台,不如说是成了乡村和谐的稳定剂和润滑剂,是引领、传播先进文化的有效载体,是挖掘乡土文化的农耕特质和区域特色,打造乡村文化品牌。其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活动成为了农民丰富的文化大餐。“曲艺节”作为农村普及性文化活动,深受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喜爱。如:瓜沥镇前兴村通过村里搭台,企业送戏,农民参与演戏的“曲艺节”,在短短的五天时间里,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热闹场面,文艺演出丰富多彩,有快板、相声、二人转、独脚戏、绍兴莲花落等深受农民喜爱的曲艺。“曲艺节”筹备时间不足一个月,农民参与却非常积极,有21位文艺爱好者报名参加自娱自乐的曲艺创作和表演。值得注目的是70多岁的老农民代表倪仲敏在村“曲艺节”开幕式上激动地说出了全村农民的心里话,值得欣慰的是全村唯一的百岁老人朱应昌健康风趣地参加了老人书法比赛。这充分表明了农村需要文化,农民渴望文化,“曲艺节”是农民欢乐的大舞台,是丰富多彩、农民共享的文化大餐。为引领推动村“曲艺节”活动的高质量举办,与浙江省曲艺家协会联合举办了“中国曲艺牡丹奖获奖演员·浙江表演艺术家大展演活动”,为广大农民带来了高品位的曲艺节目,使曲艺爱好者大开眼界,同时也为村“曲艺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第二,活动增进了农民乡风文明和邻里友情。农村经济的发展,打破了农民原有的劳作与生活习惯,使农民间的往来越来越少,通过举办“曲艺节”搭建了增进乡邻友情的桥梁。如:瓜沥镇信源村“曲艺节”以“邻里亲情”为主题,开展近一周时间,举办了“欢乐信源”曲艺专场晚会、“邻里亲情”乒乓球比赛、“和谐信源”书法比赛等“六个一”文化体育活动,活动以“丰富乡村文化、构建和谐信源”为主要内容,全村近百位农民参加了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曲艺晚会,参与热情空前高涨,特别是“欢乐信源”曲艺晚会,广大业余文艺骨干放弃晚上休息时间,自发地参加曲艺排演,使得原本同一生产组不常相见的村民在活动中相遇了,通过在同一地点排演、比赛,在比赛中切磋技艺,在空闲中聊家常,在获奖时共同发出兴高采烈的欢呼声,处处体现了由活动而了解对方、增进友情,从而增添了邻里亲情文明乡风的理念。
第三,活动融洽了农民与村干部关系。“曲艺节”活动的策划与实施,既提高了村宣传文化干部及村三委干部的组织协调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能够与广大农民广泛的接触,了解农民的个人诉求,达到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融洽的目的。一方面,村干部与农民一起参加比赛,体现了相互平等公平竞争,减少了农民与村干部的矛盾。另一方面,村干部为获奖农民送上奖杯、奖牌,体现了对农民兄弟姐妹实际付出的认同,拉近了干群距离,连平时对村委工作经常钻牛角尖的参赛农民,通过共同参与活动后,也理解了村干部工作的艰辛,从而使干群关系得到改善。
三、“曲艺节”文化活动的启示与对策
“曲艺节”作为乡村文化的有效载体,从制度层面为村委会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抓手,强化了农民守望相助的集体意识,强化村民的身份认同和集体归属,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必要的社会基础,对于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取得了有益的尝试,为进一步推动乡村特色文化建设积累了成功的经验。纵观“曲艺节”活动的实际效果,主要得到了以下三方面的启示。
第一,农民主体文化需求是成功举办“曲艺节”的内在动力。农民是乡村先进文化的受益主体,同时也是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服务主体,乡村文化发展的关键在农民,农民除了拥有较为富足的物质生活之外,还需要拥有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当前农民的普遍需求是求富裕、求和睦、求健康、求教育、求文明、求娱乐。而在个别农村地区,由于缺乏健康向上的先进文化引导,不良文化活动大行其道,乡村的文化发展状况很难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农民热切希望拥有自己的“草根文化”和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生活方式。因此,“曲艺节”就体现了新农民乡村文化发展的新思路,尊重和适应农民文化需求的新变化;体现了新农民文化意识的新理念,尊重和适应了农民群众自觉自愿参与活动的新形式;体现了新农民精神文化的新追求,尊重和适应了农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使农民在“文化创造”上各尽其能,在“文化享有”上各得其所,成为共创美好生活,共建精神家园的内在动力。
第二,村加强乡村文化服务是成功举办“曲艺节”的外在推力。实现乡村文化服务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确保乡村振兴沿着正确的文化方向发展。村作为精神文化服务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充分发挥村委会服务农民,提供文化服务的职能。通过举办“曲艺节”,一方面,取得了让每一个农民都能够享受到除生存之外的基本文化权利,实现其最基本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取得了与农民群众产生更深厚的感情,始终站在农民群众的立场上考虑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使之对农民的真挚情感转化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的外在推力。另外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的增强,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充裕的资金保障。农民物质生活的改善,不仅给农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条件,也激发了农民新的文化欲望,在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下,“曲艺节”就形成了一个乡村不可或缺的文化活动载体。
第三,农民文化曲艺骨干队伍健全是成功举办“曲艺节”的重要保证。乡村“曲艺节”是一项综合性、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农民文化骨干队伍的积极参与是文化活动成败的关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积极培养农民文化骨干,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巩固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曲艺节”作为农民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既没有明星上台,也没有名家指导,主要依靠一些热心于群众文化的志愿者和有某一方面曲艺特长的业余骨干,通过村委会牵头举办活动,依靠这些志愿者和业余骨干走村串户,发动亲戚朋友、业余爱好者自觉参与到“曲艺节”活动中来,相互勉励、互教互学、形成共识,使这种群众基础较强的“曲艺节”活动焕发出较强的生命力。在活动过程中,一些志愿者和業余曲艺骨干充分挖掘自我潜能,展示艺术才华,施展协调能力,更有助于培养奉献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体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建设美丽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文化振兴是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关心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曲艺节”是一项重要的活动载体。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曲艺节”不仅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提升了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推进了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可以说,没有乡村文化的高度自信,没有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就难以实施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所以,我们要把乡村文化振兴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各领域全过程,关心好和支持好乡村“曲艺节”这一创新文化活动载体,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更加有利于乡村文化发展环境,利用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活动,为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的精神动力。
(责任编辑/张岩)
近年来,本人对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多次实地考察,发现瓜沥镇通过举办乡村“曲艺节”,使农民在文化娱乐中陶冶情操、切磋技艺,在潜移默化中愉悦心情、融洽关系,在邻里间和家门口感受到乡村文化的温暖,一个和谐乡村、幸福乡村、美丽乡村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一、“曲艺节”文化活动的背景和意义
乡村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农民幸福的重要内容。农民的生活已从温饱进入小康,且对精神文化需求也更加强烈。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8年4月24日下午,在湖北省宜昌市许家冲村考察时指出:“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精神,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加快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以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素质出发,阐述了传播先进文化的紧迫性,以创新乡村文化活动的载体和手段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了开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所具有的现实性。因此,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开展乡村地方特色的“曲艺节”文化活动具有较深远的现实意义。
第一,“曲艺节”有利于提高对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性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不断丰富乡村文化的内涵。乡村振兴不仅要保证农民经济上的富裕,更要实现农民精神上的富有,这对于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大意义。
当前,乡村举办“曲艺节”是乡村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有效载体。“曲艺节”上演员的快板、相声、二人转、独脚戏、绍兴莲花落等为主要形式,表现农民身边的人和事,宣传教育农民,为乡村振兴而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是乡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有意义的乡村文化实践活动。农民富裕以后,就会有更多的文化娱乐需求,就会有剩余的时间和金钱用于文化活动,为乡村举办“曲艺节”激活农民主体的精神文化需求而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高乡村干部对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性认识。
第二,“曲艺节”有利于提高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曲艺的艺术表现形式相对比较简单,根据这一特征,便形成了乡村老小皆宜均可参与的“曲艺节”系列文化活动,能够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保障农民群众公平享受基本公共文化生活的权益,是提升农民文明素质、形成社会共同价值观、营造和谐乡村风气、和睦邻里和社会宽容风尚的重要途径,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创造了外部环境。首先是能够确保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经费的落实到位。活动需要经费作保障,如没有活动,也不会投入相关经费,“曲艺节”文化活动的举办需要确保经费的投入,从而形成较为健全的经费保障机制。其次是能够确保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及时供给。农民是“曲艺节”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同时,也使“曲艺节”走进了农民精神文化产品的消费市场。乡村举办“曲艺节”为农民搭建了自娱自乐的舞台,提供了可供选择的精神文化产品,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保持了常态供给。
第三,“曲艺节”有利于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素质。公共文化服务队伍扎根基层乡村,服务农民群众,这种热情、周到、全面的服务工作提升了队伍的业务工作能力,让农民群众直接感受到村委会的文化关怀。一方面,村宣传文化干部队伍要组织开展“曲艺节”活動,必须进行周密的调研,适应农民群众的文体娱乐需求,对“曲艺节”活动要进行策划、组织和实施,这不仅使村宣传文化干部要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而且还要学会相应的演出竞技方面的知识,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中锻炼了自己。另一方面,业余志愿者文化服务队伍,是村“曲艺节”的服务骨干,骨干必须先掌握一些技能,然后服务于农民群体,在“曲艺节”举办过程中,也使这些骨干增长了才干,提升了队伍素质。
二、“曲艺节”文化活动的实践与成效
广大农民的文化需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其需求面之广、量之大、质之高也是前所未有,农民的文化需求已成为“曲艺节”最重要的内驱力,成为创新乡村文化建设的推动力。“曲艺节”与其说成了农民广泛参与的文化平台,不如说是成了乡村和谐的稳定剂和润滑剂,是引领、传播先进文化的有效载体,是挖掘乡土文化的农耕特质和区域特色,打造乡村文化品牌。其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活动成为了农民丰富的文化大餐。“曲艺节”作为农村普及性文化活动,深受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喜爱。如:瓜沥镇前兴村通过村里搭台,企业送戏,农民参与演戏的“曲艺节”,在短短的五天时间里,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热闹场面,文艺演出丰富多彩,有快板、相声、二人转、独脚戏、绍兴莲花落等深受农民喜爱的曲艺。“曲艺节”筹备时间不足一个月,农民参与却非常积极,有21位文艺爱好者报名参加自娱自乐的曲艺创作和表演。值得注目的是70多岁的老农民代表倪仲敏在村“曲艺节”开幕式上激动地说出了全村农民的心里话,值得欣慰的是全村唯一的百岁老人朱应昌健康风趣地参加了老人书法比赛。这充分表明了农村需要文化,农民渴望文化,“曲艺节”是农民欢乐的大舞台,是丰富多彩、农民共享的文化大餐。为引领推动村“曲艺节”活动的高质量举办,与浙江省曲艺家协会联合举办了“中国曲艺牡丹奖获奖演员·浙江表演艺术家大展演活动”,为广大农民带来了高品位的曲艺节目,使曲艺爱好者大开眼界,同时也为村“曲艺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第二,活动增进了农民乡风文明和邻里友情。农村经济的发展,打破了农民原有的劳作与生活习惯,使农民间的往来越来越少,通过举办“曲艺节”搭建了增进乡邻友情的桥梁。如:瓜沥镇信源村“曲艺节”以“邻里亲情”为主题,开展近一周时间,举办了“欢乐信源”曲艺专场晚会、“邻里亲情”乒乓球比赛、“和谐信源”书法比赛等“六个一”文化体育活动,活动以“丰富乡村文化、构建和谐信源”为主要内容,全村近百位农民参加了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曲艺晚会,参与热情空前高涨,特别是“欢乐信源”曲艺晚会,广大业余文艺骨干放弃晚上休息时间,自发地参加曲艺排演,使得原本同一生产组不常相见的村民在活动中相遇了,通过在同一地点排演、比赛,在比赛中切磋技艺,在空闲中聊家常,在获奖时共同发出兴高采烈的欢呼声,处处体现了由活动而了解对方、增进友情,从而增添了邻里亲情文明乡风的理念。
第三,活动融洽了农民与村干部关系。“曲艺节”活动的策划与实施,既提高了村宣传文化干部及村三委干部的组织协调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能够与广大农民广泛的接触,了解农民的个人诉求,达到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融洽的目的。一方面,村干部与农民一起参加比赛,体现了相互平等公平竞争,减少了农民与村干部的矛盾。另一方面,村干部为获奖农民送上奖杯、奖牌,体现了对农民兄弟姐妹实际付出的认同,拉近了干群距离,连平时对村委工作经常钻牛角尖的参赛农民,通过共同参与活动后,也理解了村干部工作的艰辛,从而使干群关系得到改善。
三、“曲艺节”文化活动的启示与对策
“曲艺节”作为乡村文化的有效载体,从制度层面为村委会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抓手,强化了农民守望相助的集体意识,强化村民的身份认同和集体归属,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必要的社会基础,对于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取得了有益的尝试,为进一步推动乡村特色文化建设积累了成功的经验。纵观“曲艺节”活动的实际效果,主要得到了以下三方面的启示。
第一,农民主体文化需求是成功举办“曲艺节”的内在动力。农民是乡村先进文化的受益主体,同时也是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服务主体,乡村文化发展的关键在农民,农民除了拥有较为富足的物质生活之外,还需要拥有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当前农民的普遍需求是求富裕、求和睦、求健康、求教育、求文明、求娱乐。而在个别农村地区,由于缺乏健康向上的先进文化引导,不良文化活动大行其道,乡村的文化发展状况很难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农民热切希望拥有自己的“草根文化”和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生活方式。因此,“曲艺节”就体现了新农民乡村文化发展的新思路,尊重和适应农民文化需求的新变化;体现了新农民文化意识的新理念,尊重和适应了农民群众自觉自愿参与活动的新形式;体现了新农民精神文化的新追求,尊重和适应了农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使农民在“文化创造”上各尽其能,在“文化享有”上各得其所,成为共创美好生活,共建精神家园的内在动力。
第二,村加强乡村文化服务是成功举办“曲艺节”的外在推力。实现乡村文化服务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确保乡村振兴沿着正确的文化方向发展。村作为精神文化服务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充分发挥村委会服务农民,提供文化服务的职能。通过举办“曲艺节”,一方面,取得了让每一个农民都能够享受到除生存之外的基本文化权利,实现其最基本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取得了与农民群众产生更深厚的感情,始终站在农民群众的立场上考虑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使之对农民的真挚情感转化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的外在推力。另外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的增强,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充裕的资金保障。农民物质生活的改善,不仅给农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条件,也激发了农民新的文化欲望,在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下,“曲艺节”就形成了一个乡村不可或缺的文化活动载体。
第三,农民文化曲艺骨干队伍健全是成功举办“曲艺节”的重要保证。乡村“曲艺节”是一项综合性、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农民文化骨干队伍的积极参与是文化活动成败的关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积极培养农民文化骨干,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巩固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曲艺节”作为农民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既没有明星上台,也没有名家指导,主要依靠一些热心于群众文化的志愿者和有某一方面曲艺特长的业余骨干,通过村委会牵头举办活动,依靠这些志愿者和业余骨干走村串户,发动亲戚朋友、业余爱好者自觉参与到“曲艺节”活动中来,相互勉励、互教互学、形成共识,使这种群众基础较强的“曲艺节”活动焕发出较强的生命力。在活动过程中,一些志愿者和業余曲艺骨干充分挖掘自我潜能,展示艺术才华,施展协调能力,更有助于培养奉献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体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建设美丽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文化振兴是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关心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曲艺节”是一项重要的活动载体。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曲艺节”不仅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提升了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推进了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可以说,没有乡村文化的高度自信,没有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就难以实施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所以,我们要把乡村文化振兴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各领域全过程,关心好和支持好乡村“曲艺节”这一创新文化活动载体,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更加有利于乡村文化发展环境,利用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活动,为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的精神动力。
(责任编辑/张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