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南疆喀什地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地,该地普遍存在着轻视职业技术教育,片面强调普通教育和升学率的倾向,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脱离少数民族地区生产与生活实际。而现实是,除少数学生升学外,大部分学生面临着要回到原来的地区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这种以普通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使他们不可能具有发展地方经济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因此,经过实地调研发现:南疆地区应该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大力发展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的专业和技能培训,这是南疆民族地区经济实现自主长久发展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南疆;职业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247-02
在南疆民族地区开展职业教育,是为了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主要面对的是“两后生”和家庭困难的学生,他们不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上职业学校对他们将来的影响,鄙薄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时常在思想上影响他们,同时南疆职业教育整体现状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就业困难等也是影响他们上职业技术学校的原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对策措施以加快民族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南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现状
1.职业教育教师双语教学困难,基础较差。由于长期在民族地区生活和工作,形成了利用维吾尔语交流的习惯,教师在上课时也利用维吾尔语教学,显得比较亲切。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给学生形成语言技能,导致很多学生就业只能局限在疆内的县市内,就业面比较窄。
2.实训厂房、实训设备、教学设施不足。实训只能在教室、教材上、工厂里,严重影响制约教学质量提高。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最大不同是:实训厂房、实训设备是工厂的再现,每个专业仪器设备投入资金很大,尤其是经济不发达的民族地区矛盾尤其突出,必要的教学实习实训设施资金缺口巨大。
3.专业师资、双师型教师尚属空白,无法达到专业培训要求。前职校教师极度缺乏,专业教师尤其是“双师”型教师引进困难,首先由于地处祖国边疆,地理自然条件恶劣,对人才没有吸引力;其次,暂时来此工作的各类人才因为待遇较低,难以提供使人才扎根于此的生活和工作条件;第三,无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学校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人才培养和引进不能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4.生源总量大,招生难。民族学生初中毕业后,辍学率高达40%以上,但由于职业意识不强、民族家庭经济困难、上职业技术学校辍学率高,民族学生入校后学不上技术及毕业后无法安置就业,导致的招生极度困难,使大量民族学生流入社会。
在导致民族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受阻的原因中,主要面对的是“两后生”和家庭困难的学生,他们从思想上鄙薄职业教育,同时南疆职业教育整体现状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就业困难等也是影响他们上职业技术学校的原因。
5.教师工作激励机制不足。在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干多干少都一样,干与不干也一样,很多学校教师存在教学没有积极性,不愿意多带课。导致一些通过申报自治区项目可以评审通过的课题,没有教师愿意申报而且也不愿意申报。从而导致学校管理越来越混乱,老师不愿意教书,学生也不愿意学习。
6.中职专业教材缺乏,校本教材单薄。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专业是靠专业教材和教师共同打造的。在国家中职职业教育里面,专业课的教材比较缺,或是有但是不符合民族地区教育模式,导致一个专业1年或整个学制只有1-2门的专业课开课,有的甚至是教师在网络上找一些相关的资料,翻译成课件给学生讲课,其他课程的无从谈起,教学计划也无法实施。
7.校企合作办学机制联系不够。一个专业好还是不好,评价指标就是就业问题。就业好,大家都来上,就业不好,没有学生问津。要想提高就业质量,就必须和企业合作,调查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南疆中职学校和企业合作的情况,总体上是很薄弱甚至是没有搞过合作,基本情况是有企业需求,但是学生和家长不愿意到企业工作,即便是到企业工作也坚持不了3个月就放弃了。从而导致学生就业面也很窄,学生学习这个专业没有希望,不知道自己学习后到哪里去,所以在中途就辍学。
二、南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对策及建议
1.丰富办学模式,设置特色实用专业,构建现代职教体系。除政府办学和私人办学模式之外,可采用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办学模式,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在对口援助的基础上,开展校校合作办学模式,增加学生视野和就业面。再此基础上,根据地区特色,大力培养和地方经济相关专业的学生。同时加强中高职的对口衔接,开展专业或分校托管制的办学模式,为那些继续想深造的优秀的毕业生提供平台,上高职上大学,学技能,成为高技能人才,构建现代化的职业教育模式。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议国家、自治区、对口支援省市在中职教师补充、培训和培养等方面给予政策、资金支持,选派优秀教师来南疆民族地区职业学校任教或支教,同时建立对口援助单位和柔性援助单位长效机制,提升对口援助教师待遇,同时加强师资培训,提升中职教师教学技能水平。
3.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为学生的顺利就业奠定坚实基础。经常选派优秀毕业生和合作企业讲解就业知识和企业发展前景。使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就业观。积极引导学生降低就业期望,鼓励毕业生到第一线、民营企业、小型企业就业。
4.对接落实援疆项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委派对口援疆或援助单位挂职校级领导,实行专业化管理。派遣对口援疆专业技能教师,协助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申请对口支援管理和技术人才,促进管理优化和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加大实训厂房及实训设备、教学多媒体、专业教学优质资源网络共享的投入。国家在地区有针对性地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为学校赶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新霞.职业教育发展之制约因素述评[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1,(04).
[2]李尽晖.新疆少数民族农牧区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J].职业时空,2011,(04).
关键词:南疆;职业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247-02
在南疆民族地区开展职业教育,是为了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主要面对的是“两后生”和家庭困难的学生,他们不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上职业学校对他们将来的影响,鄙薄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时常在思想上影响他们,同时南疆职业教育整体现状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就业困难等也是影响他们上职业技术学校的原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对策措施以加快民族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南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现状
1.职业教育教师双语教学困难,基础较差。由于长期在民族地区生活和工作,形成了利用维吾尔语交流的习惯,教师在上课时也利用维吾尔语教学,显得比较亲切。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给学生形成语言技能,导致很多学生就业只能局限在疆内的县市内,就业面比较窄。
2.实训厂房、实训设备、教学设施不足。实训只能在教室、教材上、工厂里,严重影响制约教学质量提高。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最大不同是:实训厂房、实训设备是工厂的再现,每个专业仪器设备投入资金很大,尤其是经济不发达的民族地区矛盾尤其突出,必要的教学实习实训设施资金缺口巨大。
3.专业师资、双师型教师尚属空白,无法达到专业培训要求。前职校教师极度缺乏,专业教师尤其是“双师”型教师引进困难,首先由于地处祖国边疆,地理自然条件恶劣,对人才没有吸引力;其次,暂时来此工作的各类人才因为待遇较低,难以提供使人才扎根于此的生活和工作条件;第三,无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学校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人才培养和引进不能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4.生源总量大,招生难。民族学生初中毕业后,辍学率高达40%以上,但由于职业意识不强、民族家庭经济困难、上职业技术学校辍学率高,民族学生入校后学不上技术及毕业后无法安置就业,导致的招生极度困难,使大量民族学生流入社会。
在导致民族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受阻的原因中,主要面对的是“两后生”和家庭困难的学生,他们从思想上鄙薄职业教育,同时南疆职业教育整体现状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就业困难等也是影响他们上职业技术学校的原因。
5.教师工作激励机制不足。在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干多干少都一样,干与不干也一样,很多学校教师存在教学没有积极性,不愿意多带课。导致一些通过申报自治区项目可以评审通过的课题,没有教师愿意申报而且也不愿意申报。从而导致学校管理越来越混乱,老师不愿意教书,学生也不愿意学习。
6.中职专业教材缺乏,校本教材单薄。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专业是靠专业教材和教师共同打造的。在国家中职职业教育里面,专业课的教材比较缺,或是有但是不符合民族地区教育模式,导致一个专业1年或整个学制只有1-2门的专业课开课,有的甚至是教师在网络上找一些相关的资料,翻译成课件给学生讲课,其他课程的无从谈起,教学计划也无法实施。
7.校企合作办学机制联系不够。一个专业好还是不好,评价指标就是就业问题。就业好,大家都来上,就业不好,没有学生问津。要想提高就业质量,就必须和企业合作,调查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南疆中职学校和企业合作的情况,总体上是很薄弱甚至是没有搞过合作,基本情况是有企业需求,但是学生和家长不愿意到企业工作,即便是到企业工作也坚持不了3个月就放弃了。从而导致学生就业面也很窄,学生学习这个专业没有希望,不知道自己学习后到哪里去,所以在中途就辍学。
二、南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对策及建议
1.丰富办学模式,设置特色实用专业,构建现代职教体系。除政府办学和私人办学模式之外,可采用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办学模式,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在对口援助的基础上,开展校校合作办学模式,增加学生视野和就业面。再此基础上,根据地区特色,大力培养和地方经济相关专业的学生。同时加强中高职的对口衔接,开展专业或分校托管制的办学模式,为那些继续想深造的优秀的毕业生提供平台,上高职上大学,学技能,成为高技能人才,构建现代化的职业教育模式。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议国家、自治区、对口支援省市在中职教师补充、培训和培养等方面给予政策、资金支持,选派优秀教师来南疆民族地区职业学校任教或支教,同时建立对口援助单位和柔性援助单位长效机制,提升对口援助教师待遇,同时加强师资培训,提升中职教师教学技能水平。
3.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为学生的顺利就业奠定坚实基础。经常选派优秀毕业生和合作企业讲解就业知识和企业发展前景。使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就业观。积极引导学生降低就业期望,鼓励毕业生到第一线、民营企业、小型企业就业。
4.对接落实援疆项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委派对口援疆或援助单位挂职校级领导,实行专业化管理。派遣对口援疆专业技能教师,协助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申请对口支援管理和技术人才,促进管理优化和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加大实训厂房及实训设备、教学多媒体、专业教学优质资源网络共享的投入。国家在地区有针对性地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为学校赶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新霞.职业教育发展之制约因素述评[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1,(04).
[2]李尽晖.新疆少数民族农牧区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J].职业时空,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