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主要是根据学生们上台歌唱紧张时的表现、分析为何会产生紧张的情绪,以及探讨如何调控紧张的心理状态。为帮助他们克服当众演唱时的恐惧心理,建立良好的歌唱状态服务。
【关键词】歌唱 紧张 心理状态 调控
【正文】
唱歌,是人类自然的愿望,是人类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等复杂情感的有力手段。在生活中,人们乐于歌唱,乐于享受那种酣畅淋漓的快感。但是上台面对众人演唱,在心理上的感觉却又是完全不一样,是需要不断学习和锻炼的。
上台演唱,哪怕只是小舞台,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也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在一个班级中,好表现、喜欢在大家面前表演的学生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学生对上台的反应是比较紧张的。
一、紧张心理状态的主要表现
(一)脸红、心跳加快、手脚发抖出汗,目光无法与观众交流。演唱,是为了给观众美好的感受,如果表演者太紧张,就会破坏美感,就无法完全投入于歌曲的情绪中,无法营造出歌曲美好的意境。
(二)音量太小,声音发抖,易走调。圆润、优美的声音及良好的共鸣有赖呼吸、发音器官及有关各肌肉群的协调运动,而紧张则会破坏它们之间的协调使声音走样,发抖、不顺畅甚至走调,发出怪声,影响演唱效果。
(三)出现大脑空白或记忆混乱。由于上台压力大,心里紧张,会使人记不起歌词而停顿或乱唱歌词,将自己陷于尴尬的局面。
二、紧张的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
(一)歌唱能力方面的原因。歌唱艺术是以声音为载体来表现音乐的,没有声音的音乐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声音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声乐课中,练声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目的就是让学生扩展音域、丰富音色,获得高质量统一的声音,最终为完美地表达音乐作品服务。虽然每节课都不断地进行声音训练,但要掌握自然、科学、恰到好处的发声方法并非易事。学生们在练唱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不正确的呼吸,不该有的力量,发音部位不必要的紧张,这些原因都会成为演唱时的负担,造成演唱者的心理紧张情绪,使思想不能完全集中于演唱的歌曲中。这种不良心理对歌唱的干扰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演唱高音部分。一首歌曲中,它的最高音往往也是歌曲的高潮部分,是作品最感人的地方,但对于很多学生,一到高音区,心就慌了,不是拼着力气蛮干,就是唱不上去,如果在高音区经常受挫折,久而久之,就谈高色变,形成恐惧高音的条件反射,有时甚至一唱高音就破音。
(二)受传统固有观念的影响。由于文化传统和历史的原因,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很多心态对歌唱的训练是很不利的。比如:害怕在大庭广众之下表现自己,怕别人说长道短,怕自己方法不对,唱出难听的声音丢面子,很多学生甚至不敢一个人练声,怕别人议论自己,再加上平时展现的机会少,在众人面前演唱就更加显得自信心不足,放不开。
(三)个性心里及生理方面的原因。每个人都有自己与生俱来的性格特征。现代心理学把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胆汁质的人热情爽朗,易冲动,脾气暴躁。多血质的人灵活性强,反应快,乐于接受新事物,适应性强。黏液质的人安静沉稳,抑郁质的人羞涩,情绪化,易紧张。其实气质无好坏之分,而且纯粹属于某种气质的人也比较少,大多数的人都是综合几种气质,只是有某种气质倾向而已。但就上台演唱而言,有黏液质和抑郁质的倾向的人更难适应舞台。
唱歌是一种全身心协调的活动,生理方面的因素也会影响歌唱的状态。如休息不好会导致肌肉疲劳。肌肉无力就不能持续地支持声音。这些因素会造成演唱是心里紧张。另外,人在感冒发烧时,由于炎症的侵蚀,声带会充血、发炎、肿块等。它们必然会导致声音的变化,使演唱的感觉完全不同于平常,身体的各种不适都会对演唱者造成紧张情绪,使演唱活动不能正常进行。
(四)歌唱环境变化的原因。面对众人的演唱和我们平时在家里唱、在琴房单独面对老师唱、在班级大家一起唱是有很大的不同。最显而易见的就是自己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一个人独自站在一个特殊的位置上,会使人心里产生很大的变化。人们往往会不由自主怀疑自己在声音,会有很多的担心,无法把精神完全集中在歌唱上。这些都会带来心理压力,造成情绪紧张。
三、如何调控紧张的心理状态
(一)让学生正确认识紧张心理。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相对的两个方面。心理紧张对歌唱有不利的一面。但对于歌唱这种在大脑的指挥下各发声器官要积极主动协调运动的艺术来说,又非常需要激动、兴奋甚至紧张。一味回避紧张不是积极的态度,关键是把握好紧张的度。不要一谈到紧张就害怕,一感到紧张就如临大敌。要善于利用紧张感,将紧张转化兴奋,把注意力转移到应该积极运动的器官上,如唇、齿、舌、面罩、鼻咽腔上。还可以将紧张转化为激情,使自己更有神采。
(二)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歌唱状态主要是靠感觉去获得。所以在日常的歌唱学习中,学习者必须不断地巩固在课上获得的正确的感觉体验,,否则一旦丢失了又得重下功夫,好的演唱必须具有一张口就能发出自然动听的声音,而这种演唱效果必须有赖于日复一日、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练唱才能获得。例如,前面提到的高音恐惧症的问题,这种紧张情绪的存在,说明演唱者对高音技巧知之甚少或练习过少。其实只要调节好气息,做好发音各部位的充分准备就能很自然地把高音唱好。如果平时勤奋练习,就会对演唱高音部分充满信心。有了踏实的基本功,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即使紧张得手腿发抖还是能够控制好声音的。有个老师曾告诉我:每次学生考试,因为离得近,能清楚地看到有些学生紧张得腿脚不停颤抖。但你仔细听,发现他们声音稳定,波动均匀正常。所以有了踏实的基本功,即使紧张也不一定唱不好。
歌唱学习者还要有扎实的乐理基础,要掌握好音值、节奏、速度、力度等。这样,才能对自己的演唱做到胸有成竹。教师在训练过程中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给于指导。学生有不同的音色、不同的音域,还有不同的个性。要帮助他们准确把握自己的声音定位,帮他们选择最适合的歌曲,最适合的音调,让他们有踏实感,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条路、一片天地。
(三)以鼓励为主,培养对歌唱的热爱,增强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层次的不同,个性的差异,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的不同,适度地肯定、否定、表扬、鞭策。大部分的学生需要精神上的鼓励。因此要多表扬,少否定。促进学生学习歌唱的兴趣,树立正确的歌唱观念。同时还要关心爱护学生,当学生情绪低落时,要采用开导教育的方式,积极去调整学生的心态,并引导到积极、激情的感觉上来。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习中善于捕捉他们哪怕一丁点的闪光之处,抓住不放,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对自己的演唱能力充满信心。变“要我唱”为“我要唱”,从被动学习过度到主动学习。有人说“成功是成功之母”,这就话一点都没错。一个人无论能力大小,他都渴望成功。让学生每次在唱歌课上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哪怕有一点点突破对于他们就是一次成功的体验。老师继续鼓励他,让他抓住这成功的体验并将体验保持下去,自信心的培养和建立是靠一点一滴不断累积的。
(四)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上台的训练。初次上台的学生往往不知道眼睛看那里,手脚该怎么放,表情动作该怎么做。因此,从步态、表情、眼神及说话都要进行练习,在众人的审视下,做好每一个细节,做到习惯成自然,让自己的在台上的一切行动都很自如。增强了上台意识。还可以通过组织朗诵会让学生积累上台的经验,适应一个人在台上表演的感觉。习惯于一站到台上就能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所要表演的内容上。在演唱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不能被外界打扰,音乐一起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歌曲情境中,有这样一句话“先打动自己才能打动观众”,要把感情带入自己想象的情境里,要沉浸在自己所要营造的艺术氛围中。演唱中有较长的过门间歇,台上的表情感觉都要与乐曲表现的内容相吻合。作为演唱者,其歌唱的目的就是要使观众融入到你所演唱的歌曲情感中。只有声音与表演协调一致,才会把观众带到美的感受中。
(五)要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是通过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是人的心理特征的重要方面,是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在日常学习和上台中会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难,顽强的意念会产生巨大的排除障碍、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使人能自觉地同胆怯、犹豫不决、紧张、恐惧的情绪做斗争。所以,演唱者如果能不断地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和锻炼,就能学会自我控制,克服紧张的情绪。参考文献:
[1]《声乐艺术心理学》 邹长海著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
[2]《声乐演唱与教学》 徐小懿著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年版
[3]《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 邹本初著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
[4]《声乐教学法》曹文海编著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本文主要是根据学生们上台歌唱紧张时的表现、分析为何会产生紧张的情绪,以及探讨如何调控紧张的心理状态。为帮助他们克服当众演唱时的恐惧心理,建立良好的歌唱状态服务。
【关键词】歌唱 紧张 心理状态 调控
【正文】
唱歌,是人类自然的愿望,是人类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等复杂情感的有力手段。在生活中,人们乐于歌唱,乐于享受那种酣畅淋漓的快感。但是上台面对众人演唱,在心理上的感觉却又是完全不一样,是需要不断学习和锻炼的。
上台演唱,哪怕只是小舞台,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也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在一个班级中,好表现、喜欢在大家面前表演的学生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学生对上台的反应是比较紧张的。
一、紧张心理状态的主要表现
(一)脸红、心跳加快、手脚发抖出汗,目光无法与观众交流。演唱,是为了给观众美好的感受,如果表演者太紧张,就会破坏美感,就无法完全投入于歌曲的情绪中,无法营造出歌曲美好的意境。
(二)音量太小,声音发抖,易走调。圆润、优美的声音及良好的共鸣有赖呼吸、发音器官及有关各肌肉群的协调运动,而紧张则会破坏它们之间的协调使声音走样,发抖、不顺畅甚至走调,发出怪声,影响演唱效果。
(三)出现大脑空白或记忆混乱。由于上台压力大,心里紧张,会使人记不起歌词而停顿或乱唱歌词,将自己陷于尴尬的局面。
二、紧张的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
(一)歌唱能力方面的原因。歌唱艺术是以声音为载体来表现音乐的,没有声音的音乐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声音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声乐课中,练声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目的就是让学生扩展音域、丰富音色,获得高质量统一的声音,最终为完美地表达音乐作品服务。虽然每节课都不断地进行声音训练,但要掌握自然、科学、恰到好处的发声方法并非易事。学生们在练唱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不正确的呼吸,不该有的力量,发音部位不必要的紧张,这些原因都会成为演唱时的负担,造成演唱者的心理紧张情绪,使思想不能完全集中于演唱的歌曲中。这种不良心理对歌唱的干扰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演唱高音部分。一首歌曲中,它的最高音往往也是歌曲的高潮部分,是作品最感人的地方,但对于很多学生,一到高音区,心就慌了,不是拼着力气蛮干,就是唱不上去,如果在高音区经常受挫折,久而久之,就谈高色变,形成恐惧高音的条件反射,有时甚至一唱高音就破音。
(二)受传统固有观念的影响。由于文化传统和历史的原因,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很多心态对歌唱的训练是很不利的。比如:害怕在大庭广众之下表现自己,怕别人说长道短,怕自己方法不对,唱出难听的声音丢面子,很多学生甚至不敢一个人练声,怕别人议论自己,再加上平时展现的机会少,在众人面前演唱就更加显得自信心不足,放不开。
(三)个性心里及生理方面的原因。每个人都有自己与生俱来的性格特征。现代心理学把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胆汁质的人热情爽朗,易冲动,脾气暴躁。多血质的人灵活性强,反应快,乐于接受新事物,适应性强。黏液质的人安静沉稳,抑郁质的人羞涩,情绪化,易紧张。其实气质无好坏之分,而且纯粹属于某种气质的人也比较少,大多数的人都是综合几种气质,只是有某种气质倾向而已。但就上台演唱而言,有黏液质和抑郁质的倾向的人更难适应舞台。
唱歌是一种全身心协调的活动,生理方面的因素也会影响歌唱的状态。如休息不好会导致肌肉疲劳。肌肉无力就不能持续地支持声音。这些因素会造成演唱是心里紧张。另外,人在感冒发烧时,由于炎症的侵蚀,声带会充血、发炎、肿块等。它们必然会导致声音的变化,使演唱的感觉完全不同于平常,身体的各种不适都会对演唱者造成紧张情绪,使演唱活动不能正常进行。
(四)歌唱环境变化的原因。面对众人的演唱和我们平时在家里唱、在琴房单独面对老师唱、在班级大家一起唱是有很大的不同。最显而易见的就是自己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一个人独自站在一个特殊的位置上,会使人心里产生很大的变化。人们往往会不由自主怀疑自己在声音,会有很多的担心,无法把精神完全集中在歌唱上。这些都会带来心理压力,造成情绪紧张。
三、如何调控紧张的心理状态
(一)让学生正确认识紧张心理。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相对的两个方面。心理紧张对歌唱有不利的一面。但对于歌唱这种在大脑的指挥下各发声器官要积极主动协调运动的艺术来说,又非常需要激动、兴奋甚至紧张。一味回避紧张不是积极的态度,关键是把握好紧张的度。不要一谈到紧张就害怕,一感到紧张就如临大敌。要善于利用紧张感,将紧张转化兴奋,把注意力转移到应该积极运动的器官上,如唇、齿、舌、面罩、鼻咽腔上。还可以将紧张转化为激情,使自己更有神采。
(二)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歌唱状态主要是靠感觉去获得。所以在日常的歌唱学习中,学习者必须不断地巩固在课上获得的正确的感觉体验,,否则一旦丢失了又得重下功夫,好的演唱必须具有一张口就能发出自然动听的声音,而这种演唱效果必须有赖于日复一日、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练唱才能获得。例如,前面提到的高音恐惧症的问题,这种紧张情绪的存在,说明演唱者对高音技巧知之甚少或练习过少。其实只要调节好气息,做好发音各部位的充分准备就能很自然地把高音唱好。如果平时勤奋练习,就会对演唱高音部分充满信心。有了踏实的基本功,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即使紧张得手腿发抖还是能够控制好声音的。有个老师曾告诉我:每次学生考试,因为离得近,能清楚地看到有些学生紧张得腿脚不停颤抖。但你仔细听,发现他们声音稳定,波动均匀正常。所以有了踏实的基本功,即使紧张也不一定唱不好。
歌唱学习者还要有扎实的乐理基础,要掌握好音值、节奏、速度、力度等。这样,才能对自己的演唱做到胸有成竹。教师在训练过程中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给于指导。学生有不同的音色、不同的音域,还有不同的个性。要帮助他们准确把握自己的声音定位,帮他们选择最适合的歌曲,最适合的音调,让他们有踏实感,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条路、一片天地。
(三)以鼓励为主,培养对歌唱的热爱,增强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层次的不同,个性的差异,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的不同,适度地肯定、否定、表扬、鞭策。大部分的学生需要精神上的鼓励。因此要多表扬,少否定。促进学生学习歌唱的兴趣,树立正确的歌唱观念。同时还要关心爱护学生,当学生情绪低落时,要采用开导教育的方式,积极去调整学生的心态,并引导到积极、激情的感觉上来。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习中善于捕捉他们哪怕一丁点的闪光之处,抓住不放,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对自己的演唱能力充满信心。变“要我唱”为“我要唱”,从被动学习过度到主动学习。有人说“成功是成功之母”,这就话一点都没错。一个人无论能力大小,他都渴望成功。让学生每次在唱歌课上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哪怕有一点点突破对于他们就是一次成功的体验。老师继续鼓励他,让他抓住这成功的体验并将体验保持下去,自信心的培养和建立是靠一点一滴不断累积的。
(四)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上台的训练。初次上台的学生往往不知道眼睛看那里,手脚该怎么放,表情动作该怎么做。因此,从步态、表情、眼神及说话都要进行练习,在众人的审视下,做好每一个细节,做到习惯成自然,让自己的在台上的一切行动都很自如。增强了上台意识。还可以通过组织朗诵会让学生积累上台的经验,适应一个人在台上表演的感觉。习惯于一站到台上就能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所要表演的内容上。在演唱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不能被外界打扰,音乐一起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歌曲情境中,有这样一句话“先打动自己才能打动观众”,要把感情带入自己想象的情境里,要沉浸在自己所要营造的艺术氛围中。演唱中有较长的过门间歇,台上的表情感觉都要与乐曲表现的内容相吻合。作为演唱者,其歌唱的目的就是要使观众融入到你所演唱的歌曲情感中。只有声音与表演协调一致,才会把观众带到美的感受中。
(五)要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是通过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是人的心理特征的重要方面,是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在日常学习和上台中会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难,顽强的意念会产生巨大的排除障碍、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使人能自觉地同胆怯、犹豫不决、紧张、恐惧的情绪做斗争。所以,演唱者如果能不断地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和锻炼,就能学会自我控制,克服紧张的情绪。参考文献:
[1]《声乐艺术心理学》 邹长海著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
[2]《声乐演唱与教学》 徐小懿著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年版
[3]《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 邹本初著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
[4]《声乐教学法》曹文海编著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