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地理图像教学策略研究的理论依据
地理科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结构、分布、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具有空间性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必须重视空间概念的建立,这就要从感官上来观察获取知识,但这一途径却往往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一是空间的限制,因为直接的感官印象只能达到视野所及的范围;二是时间的限制,因为感官的每个观点都和一个特定的瞬间印象联系着。但是,某些地理现象是随时间而变化的,而地理学的研究不仅在于某个瞬间而是涉及整个时间;三是物的限制,因为大量地理现象不能都直接用眼睛观察,所以也不能形象地表现出来;四是人的心理限制,因为除少数天才外,一般人把周围世界的印象摄入头脑并转变为生动观感的能力有限,而把这些观感保留在记忆里就更有限了。因此,在地理学研究中很大部分必须借助直观手段,如实物模型、复制品、电影、电视、幻灯、网络图像和各种图表等。反映在地理教材中,则包括教材中的各种地图、地理景观图、地理统计图表,以至包括联系表格等共同构成的地理教学图像系统。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需要形成各种地理事象的正确表象。地理知识较零散,要使一个零散知识和其它许多零散知识联系在一起,与人体神经系统的形成一样,学生应在自己头脑中建立心理地图,形成更多学习与理解后的知识框架。
二、地理图像教学策略的特点及做法
1.教学内容图像化
地理教学应突出学科特色,运用系统化的图像语言来表述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增加地理感性认识。充分利用图像系统对教学内容进行图解化,应对教材编写模式进行改革,突破传统地理教材以抽象、冗长的文字叙述为主,实现精炼的文字语言系统与图像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图像化教材;另外,按教学内容体系制作形式多样的图像教学系统,包括录像带、幻灯片和投影片等。通过图像化教材和电教媒体,把地理事物和现象用各种图像再现出来,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地理知识,感受地理环境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例如,学习天气与气候的内容时,用一组图画和照片附加少量的文字说明,表示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气候异常变化,会给人类生产与生活带来危害,同时人类的活动也会影响天气的变化。又如,用车载导航地图、卫星影像图等现代高科技成果,让学生感受高科技的发展,激励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与国际合作相关的地图和图片反映国际大合作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体现时代性。
2.教学手段网络化
地理教学中,由于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电化教学比其它学科更具优势。在图像的制作中,可提供图片、录像等,让学生口头或文字说明图像资料中所反映的相关内容,实现不同表达方式之间的转换,使学生完成观察、抽象概括等智力操作。可把现有能够搜集到的录像资料,按教材顺序编辑组合,同时,还应编写出相应的录像资料,其中包括画面内容、解说词和时间长度等,如选取部分教学内容,自行设计画面,创编解说词,编辑成幻灯片、教学录像带,配上相关的文字说明。还可利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将计算机网、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合为一体。通过网络传送数据、文本资料、声音、图形和图像,充分发挥其多媒体功能,制作课件,配合板书、板图、板画实现网络化教学。
3.教学流程图导化
采用图像化的地理课堂教学形式,教师从图像设疑开始,鼓励学生思维,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析图、讨论、联系、总结等过程,实现运用图像系统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自我解读图像,获取地理知识,能产生成就感,还会进一步激发其用图情趣。
(1)图载知识,理顺思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把图像系统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运用图像系统把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问题,并有计划地提出问题,给学生提供开展思维的材料和动力,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使学生的思维活动积极展开。如经常看看教材目录及教材内各章节下的框题,建立学习的导游图,理顺各章节和各框题之间的关系和核心内容;经常浏览近年来学科研究新成果,对教材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了然于胸。
(2)提取信息,析图迁移。引领学生依据问题阅读分析和运用图像系统摄取有效信息。通过学生读图和析图获得知识,把枯燥的地理文字知识融入形象的地理图像中,有助于学生建立地理空间概念,提高综合运用图像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加深对地理现象时空分布及相互关系的理解。
(3)创设情境,画图讨论。问题讨论是教师在图导设问,引导学生读图析图之后,学生依据图像信息讨论有关问题。教学中可开展师生间绘图、制作教具等丰富多彩的训练活动,加强师生间的多向交流,强化学生的课堂参与。
(4)总结提升,整合知识。问题讨论之后,在教师的引领下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对所获得的地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图像掌握在视线或思维范围内,把文字内容和图像相结合,看着图像回忆和拓展知识,解决问题就轻而易举。
三、地理图像教学策略的主要功效
(1)明了教材结构体系。地理教材的特点就是范围广、头绪杂、内容多,如果使用图像教学则能形象直观地表示出地理事物现象的各种特征并较系统地阐明地理概念、地理成因、地理规律、地理要素的联系等。
(2)强化学科知识整合。学生整合学科知识能力欠缺,主体形象感较弱,抽象思维能力低,使用图像进行教学可以揭开并展示局部知识和整体知识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有利于学生对学科知识脉络的把握。
(3)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如边讲边画,使原来的静态图变成会说话的动态图,使学生的注意力随教师的笔画和言语而展开思维。这样,学生视听结合、思维集中、印象深刻,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化静止为发展。在此基础上,它又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4)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用图像进行地理教学等于以图导入,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感性状态,激发求知欲,启发思维。学生也可以自己设计图像,通过绘图、剪图、拼图,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其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培养和提高了动脑、动手能力。
(5)增强教学直观感受。许多地理事物和现象是学生难以直接观察到的。如生活在内陆地区的学生难以直接感知大海的景象,因而不易理解潮汐、洋流等海洋方面的知识。这时若借用图像形式表达出来,可增加学生的直观感,便于学生获得新知,同时,通过对这些感性材料的积累,能在学生头脑中逐步形成不同地理景观特征,这又为进一步提高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奠定了基础。将地理事物的形成原因、变化过程、内部特征、运动规律等形象地展现出来,便于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想像、分析、应用等能力。
(6)深化地理教育功能。在教学用图中不能只注意到地理图像的知识传授作用而忽视了其它方面的教育功能。如放映图像,用动静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来感知事物,用图像反映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成果,学生欣赏后获得美的享受,自然创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可接受环境,对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
(7)渲染地理教学氛围。图像首先给学生以美感享受,创造了可观情境,加上合理的言语讲解,并通过训练在报纸电视中读出随手可得的有用图像信息,可使情趣调动和引发思维融为一体,充分提高了教学效果。
(8)呈现地理学科内容。图像反映了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分布特点、规律及其相互间的联系,也反映了世界各地区以及我国各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地理课所规定的知识内容,几乎都能在图像上反映出来。图像比文字叙述更准确、更直观,而且对比性强。通过地理图像提取地理信息也是考查地理基本素养的重要方式。
(9)有效传授地理知识。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培养学生识图、读图、用图、绘图的能力,是培养社会综合性人才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通过运用地理图像来指导学生学好地理课程,成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渠道和方法。▲
地理科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结构、分布、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具有空间性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必须重视空间概念的建立,这就要从感官上来观察获取知识,但这一途径却往往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一是空间的限制,因为直接的感官印象只能达到视野所及的范围;二是时间的限制,因为感官的每个观点都和一个特定的瞬间印象联系着。但是,某些地理现象是随时间而变化的,而地理学的研究不仅在于某个瞬间而是涉及整个时间;三是物的限制,因为大量地理现象不能都直接用眼睛观察,所以也不能形象地表现出来;四是人的心理限制,因为除少数天才外,一般人把周围世界的印象摄入头脑并转变为生动观感的能力有限,而把这些观感保留在记忆里就更有限了。因此,在地理学研究中很大部分必须借助直观手段,如实物模型、复制品、电影、电视、幻灯、网络图像和各种图表等。反映在地理教材中,则包括教材中的各种地图、地理景观图、地理统计图表,以至包括联系表格等共同构成的地理教学图像系统。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需要形成各种地理事象的正确表象。地理知识较零散,要使一个零散知识和其它许多零散知识联系在一起,与人体神经系统的形成一样,学生应在自己头脑中建立心理地图,形成更多学习与理解后的知识框架。
二、地理图像教学策略的特点及做法
1.教学内容图像化
地理教学应突出学科特色,运用系统化的图像语言来表述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增加地理感性认识。充分利用图像系统对教学内容进行图解化,应对教材编写模式进行改革,突破传统地理教材以抽象、冗长的文字叙述为主,实现精炼的文字语言系统与图像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图像化教材;另外,按教学内容体系制作形式多样的图像教学系统,包括录像带、幻灯片和投影片等。通过图像化教材和电教媒体,把地理事物和现象用各种图像再现出来,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地理知识,感受地理环境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例如,学习天气与气候的内容时,用一组图画和照片附加少量的文字说明,表示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气候异常变化,会给人类生产与生活带来危害,同时人类的活动也会影响天气的变化。又如,用车载导航地图、卫星影像图等现代高科技成果,让学生感受高科技的发展,激励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与国际合作相关的地图和图片反映国际大合作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体现时代性。
2.教学手段网络化
地理教学中,由于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电化教学比其它学科更具优势。在图像的制作中,可提供图片、录像等,让学生口头或文字说明图像资料中所反映的相关内容,实现不同表达方式之间的转换,使学生完成观察、抽象概括等智力操作。可把现有能够搜集到的录像资料,按教材顺序编辑组合,同时,还应编写出相应的录像资料,其中包括画面内容、解说词和时间长度等,如选取部分教学内容,自行设计画面,创编解说词,编辑成幻灯片、教学录像带,配上相关的文字说明。还可利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将计算机网、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合为一体。通过网络传送数据、文本资料、声音、图形和图像,充分发挥其多媒体功能,制作课件,配合板书、板图、板画实现网络化教学。
3.教学流程图导化
采用图像化的地理课堂教学形式,教师从图像设疑开始,鼓励学生思维,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析图、讨论、联系、总结等过程,实现运用图像系统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自我解读图像,获取地理知识,能产生成就感,还会进一步激发其用图情趣。
(1)图载知识,理顺思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把图像系统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运用图像系统把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问题,并有计划地提出问题,给学生提供开展思维的材料和动力,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使学生的思维活动积极展开。如经常看看教材目录及教材内各章节下的框题,建立学习的导游图,理顺各章节和各框题之间的关系和核心内容;经常浏览近年来学科研究新成果,对教材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了然于胸。
(2)提取信息,析图迁移。引领学生依据问题阅读分析和运用图像系统摄取有效信息。通过学生读图和析图获得知识,把枯燥的地理文字知识融入形象的地理图像中,有助于学生建立地理空间概念,提高综合运用图像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加深对地理现象时空分布及相互关系的理解。
(3)创设情境,画图讨论。问题讨论是教师在图导设问,引导学生读图析图之后,学生依据图像信息讨论有关问题。教学中可开展师生间绘图、制作教具等丰富多彩的训练活动,加强师生间的多向交流,强化学生的课堂参与。
(4)总结提升,整合知识。问题讨论之后,在教师的引领下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对所获得的地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图像掌握在视线或思维范围内,把文字内容和图像相结合,看着图像回忆和拓展知识,解决问题就轻而易举。
三、地理图像教学策略的主要功效
(1)明了教材结构体系。地理教材的特点就是范围广、头绪杂、内容多,如果使用图像教学则能形象直观地表示出地理事物现象的各种特征并较系统地阐明地理概念、地理成因、地理规律、地理要素的联系等。
(2)强化学科知识整合。学生整合学科知识能力欠缺,主体形象感较弱,抽象思维能力低,使用图像进行教学可以揭开并展示局部知识和整体知识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有利于学生对学科知识脉络的把握。
(3)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如边讲边画,使原来的静态图变成会说话的动态图,使学生的注意力随教师的笔画和言语而展开思维。这样,学生视听结合、思维集中、印象深刻,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化静止为发展。在此基础上,它又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4)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用图像进行地理教学等于以图导入,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感性状态,激发求知欲,启发思维。学生也可以自己设计图像,通过绘图、剪图、拼图,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其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培养和提高了动脑、动手能力。
(5)增强教学直观感受。许多地理事物和现象是学生难以直接观察到的。如生活在内陆地区的学生难以直接感知大海的景象,因而不易理解潮汐、洋流等海洋方面的知识。这时若借用图像形式表达出来,可增加学生的直观感,便于学生获得新知,同时,通过对这些感性材料的积累,能在学生头脑中逐步形成不同地理景观特征,这又为进一步提高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奠定了基础。将地理事物的形成原因、变化过程、内部特征、运动规律等形象地展现出来,便于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想像、分析、应用等能力。
(6)深化地理教育功能。在教学用图中不能只注意到地理图像的知识传授作用而忽视了其它方面的教育功能。如放映图像,用动静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来感知事物,用图像反映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成果,学生欣赏后获得美的享受,自然创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可接受环境,对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
(7)渲染地理教学氛围。图像首先给学生以美感享受,创造了可观情境,加上合理的言语讲解,并通过训练在报纸电视中读出随手可得的有用图像信息,可使情趣调动和引发思维融为一体,充分提高了教学效果。
(8)呈现地理学科内容。图像反映了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分布特点、规律及其相互间的联系,也反映了世界各地区以及我国各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地理课所规定的知识内容,几乎都能在图像上反映出来。图像比文字叙述更准确、更直观,而且对比性强。通过地理图像提取地理信息也是考查地理基本素养的重要方式。
(9)有效传授地理知识。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培养学生识图、读图、用图、绘图的能力,是培养社会综合性人才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通过运用地理图像来指导学生学好地理课程,成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渠道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