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形成健康身心素质、养成良好运动习惯和发现体育运动趣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生态体育理念指引下,为实现体育教学“文化育人,德体一体”的育人目标,要聚焦学生培养要求和成长诉求,通过对体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供给状态进行提升,营造最佳的体育课堂内容结构和评价体系、校园生态体育环境,使学生充分感受体育运动蕴含的“真善美”内涵,实现个人均衡发展、全面成长。
1 价值维度:立足生态体育理念对学校体育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走出的新解读
在全面育人环境下,以生态体育理念为基础,通过对学校体育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和利用,将校园环境、体育课程与学生学习有机融合,推进学生身心锻炼、健康成长与体育生态行为有机融合,积极倡导体育回归生活,回归学生成长,从而实现“自然生活即课程,学校处处是课堂”的教学目标,全面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1.1 满足学习愿景:拓宽学生体育学习的空间
由于学校体育课程的时间、空间相对有限,很难使所有学生平等、充分享有体育学习资源,造成了学校体育教学的“生态失衡”。因此,要以生态体育理念为基础,以学生均衡发展为目标导向,通过对学校体育资源进行全面开发、合理利用,将学校体育课程、校园环境等多个环节、多个场景进行生动融合,转变学生传统的体育学习“课堂观”思维,培养、引导学生形成“处处是体育课堂”的学习理念,切实改善学生的体育学习认识,实现学生体育学习空间的有效拓展。
1.2 践行全面育人主题:丰富学生体育学习维度
传统学校体育教学多从教师视角、课堂教学视角出发,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和学习诉求,由于对学生的体能负荷状况和技能水平、体育学习兴趣缺乏综合考量,使体育课堂学习量超越了部分学生的实际“承载量”,造成了体育教学的“生态失衡”。因此,生态体育理念驱动下,开展学校体育教学时,要以学生的体能素质为基础,通过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差异化体育教学、训练及考核方案,增强学生的体育学习收获,使学生均能在更加生态、自然的环境中,有效感受、汲取和品味体育学习的“内在美”,实现体育教学的预期价值。
1.3 推动跨界融合:实现学习资源一体融合
以往在开发、利用学校体育资源过程中,存在课堂与课下“衔接不足”、校内与校外“融合不足”等现实问题,尤其是未能将校园环境、公共体育资源与课堂体育教学进行一体化融合,不仅影响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全面认识,也直接影响了体育技能的有效培养。因此,在生态体育理念指引下,学校要重视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学习环境,通过将生态体育理念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全面融合,引导学生形成“体育即生活”的学习理念,为学生打造全最全面的体育学习环境。
1.4 把握育人本质:助力学生塑造体育精神
传统学校体育教学将体育技能、理论知识作为教学重点,忽略了学生对体育“真善美”的内涵认知,尤其是学生深受片面“成绩观”影响,很难持续、深入参与体育学习训练,造成了体育教学内容的“生态失衡”。比如,学生在参与足球学习时,由于对足球运动的精神认知相对不足,出现了畏惧赛场竞争或过分表现个人等极端现象,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足球运动的理解。因此,在生态体育理念指引下,通过引导学生摒弃传统体育运动学习的“竞技性”、“成绩论”,将追求体育运动的精神趣味、文化本质作为体育学习的核心目标,使学生以更多元、更包容的視角来参与体育学习。
2 实践维度:立足生态体育理念对学校体育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走出的新路径
生态体育理念的合理引入,改变了传统的学校体育资源开发利用逻辑,为学校体育教学创新优化注入全新的时代活力。因此,通过全面认识生态体育理念对学校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影响,厘清学校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逻辑,对当前全面优化学校体育教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突出学生主体,全面激发学校体育资源开发、利用活力
无论是具体彰显体育运动的善与美,还是推动学生均衡发展,都不能脱离学生培养的差异维度,只有以学生个人的身体承载能力为基础,推进学校体育资源开发、利用,才能为体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探寻科学路径。第一,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参与体育课程选择、制定与实施等全过程,提高体育课程与学生培养的匹配度,避免学校体育资源的闲置与浪费。通过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有效增强了学生成长的使命感,并且充分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充分释放了学校体育资源的价值活力。第二,以学生为主体,需要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诉求、兴趣方向进行充分收集,通过构建“必修+选修”的体育课程体系,支持学生建设体育俱乐部,鼓励学生发展个人体育兴趣,最大程度激发学校体育资源的利用活度。
2.2 凝聚协同合力,全面提升学校体育资源开发、利用效能
为实现学校体育资源的充分整合与全面开发,需要打破传统的体育资源“分散碎片”状态,通过凝聚多方合力,为学校体育资源全面整合、高效能利用提供“支撑点”,使学生能够获得全过程、全环节的体育学习资源。一是以学生体育学习需求为导向,凝聚体育课堂、校园环境、公共体育资源和家庭体育作业等多个环节的优势资源,全面彰显学校体育教学的善与美,不断强化学校体育资源的利用效能。二是以学生体育学习习惯培养为目标,打破不同体育学习场景下的资源隔阂,构建课堂、校园和家庭等涵盖各类体育资源的“整合体”,为学生营造最佳体育学习氛围,通过感染、促进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实现体育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全面开发。学校要做好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的对接机制,通过开设家长课堂,提高家长的体育水平和辅导能力,使家长有效参与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过程。
2.3 传递多元理念,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资源开发、利用价值
学校体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既是资源整合的过程,也是体育文化积淀的过程。在生态体育理念指引下,学校体育要向善、向美的方向发展,通过关注学生之间的内在差异,完善体育技能、精神文化的引导教育,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实现个人均衡发展。一方面,要将体育技能、体育精神和文化内涵等多元要素融入学校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的全过程,丰富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通过构建“过程型”、“持续型”的体育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形成深度学习理念,更好规范、支持学生的体育学习行为,实现学生个人体育学习的均衡、生态发展。另一方面,要重视构建长效化的生态体育教育体系,通过持续优化体育课程内容,创新体育教学方法,及时引入新的智慧教育技术,使生态体育理念与学校体育课程建设、资源开发活动实现全面融合。通过践行生态体育理念,推动学校体育教学与生态环境深度融合,使体育学习超越体育本身,内化为学生的体育行为、品质与信念。
3 结语
高效整合、开发利用学校优质体育资源,既是践行生态体育理念的重要途径,也是更好实现“以体育人”教育价值的具体体现。在当前创新学校体育机制过程中,通过合理引入生态体育理念,为高质量利用学校体育资源提供了现实指引,也有力带动学校体育教学体系的全面优化与转型升级。为实现全面育人目标,学校体育教学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化特征,重视彰显体育运动“真善美”的内在优势,通过引导学生形成“自然生活即课程,学校处处是课堂”的生态体育学习理念,实现学生均衡发展、全面成长的良好目标。
(作者单位:凯里学院)
1 价值维度:立足生态体育理念对学校体育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走出的新解读
在全面育人环境下,以生态体育理念为基础,通过对学校体育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和利用,将校园环境、体育课程与学生学习有机融合,推进学生身心锻炼、健康成长与体育生态行为有机融合,积极倡导体育回归生活,回归学生成长,从而实现“自然生活即课程,学校处处是课堂”的教学目标,全面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1.1 满足学习愿景:拓宽学生体育学习的空间
由于学校体育课程的时间、空间相对有限,很难使所有学生平等、充分享有体育学习资源,造成了学校体育教学的“生态失衡”。因此,要以生态体育理念为基础,以学生均衡发展为目标导向,通过对学校体育资源进行全面开发、合理利用,将学校体育课程、校园环境等多个环节、多个场景进行生动融合,转变学生传统的体育学习“课堂观”思维,培养、引导学生形成“处处是体育课堂”的学习理念,切实改善学生的体育学习认识,实现学生体育学习空间的有效拓展。
1.2 践行全面育人主题:丰富学生体育学习维度
传统学校体育教学多从教师视角、课堂教学视角出发,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和学习诉求,由于对学生的体能负荷状况和技能水平、体育学习兴趣缺乏综合考量,使体育课堂学习量超越了部分学生的实际“承载量”,造成了体育教学的“生态失衡”。因此,生态体育理念驱动下,开展学校体育教学时,要以学生的体能素质为基础,通过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差异化体育教学、训练及考核方案,增强学生的体育学习收获,使学生均能在更加生态、自然的环境中,有效感受、汲取和品味体育学习的“内在美”,实现体育教学的预期价值。
1.3 推动跨界融合:实现学习资源一体融合
以往在开发、利用学校体育资源过程中,存在课堂与课下“衔接不足”、校内与校外“融合不足”等现实问题,尤其是未能将校园环境、公共体育资源与课堂体育教学进行一体化融合,不仅影响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全面认识,也直接影响了体育技能的有效培养。因此,在生态体育理念指引下,学校要重视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学习环境,通过将生态体育理念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全面融合,引导学生形成“体育即生活”的学习理念,为学生打造全最全面的体育学习环境。
1.4 把握育人本质:助力学生塑造体育精神
传统学校体育教学将体育技能、理论知识作为教学重点,忽略了学生对体育“真善美”的内涵认知,尤其是学生深受片面“成绩观”影响,很难持续、深入参与体育学习训练,造成了体育教学内容的“生态失衡”。比如,学生在参与足球学习时,由于对足球运动的精神认知相对不足,出现了畏惧赛场竞争或过分表现个人等极端现象,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足球运动的理解。因此,在生态体育理念指引下,通过引导学生摒弃传统体育运动学习的“竞技性”、“成绩论”,将追求体育运动的精神趣味、文化本质作为体育学习的核心目标,使学生以更多元、更包容的視角来参与体育学习。
2 实践维度:立足生态体育理念对学校体育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走出的新路径
生态体育理念的合理引入,改变了传统的学校体育资源开发利用逻辑,为学校体育教学创新优化注入全新的时代活力。因此,通过全面认识生态体育理念对学校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影响,厘清学校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逻辑,对当前全面优化学校体育教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突出学生主体,全面激发学校体育资源开发、利用活力
无论是具体彰显体育运动的善与美,还是推动学生均衡发展,都不能脱离学生培养的差异维度,只有以学生个人的身体承载能力为基础,推进学校体育资源开发、利用,才能为体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探寻科学路径。第一,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参与体育课程选择、制定与实施等全过程,提高体育课程与学生培养的匹配度,避免学校体育资源的闲置与浪费。通过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有效增强了学生成长的使命感,并且充分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充分释放了学校体育资源的价值活力。第二,以学生为主体,需要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诉求、兴趣方向进行充分收集,通过构建“必修+选修”的体育课程体系,支持学生建设体育俱乐部,鼓励学生发展个人体育兴趣,最大程度激发学校体育资源的利用活度。
2.2 凝聚协同合力,全面提升学校体育资源开发、利用效能
为实现学校体育资源的充分整合与全面开发,需要打破传统的体育资源“分散碎片”状态,通过凝聚多方合力,为学校体育资源全面整合、高效能利用提供“支撑点”,使学生能够获得全过程、全环节的体育学习资源。一是以学生体育学习需求为导向,凝聚体育课堂、校园环境、公共体育资源和家庭体育作业等多个环节的优势资源,全面彰显学校体育教学的善与美,不断强化学校体育资源的利用效能。二是以学生体育学习习惯培养为目标,打破不同体育学习场景下的资源隔阂,构建课堂、校园和家庭等涵盖各类体育资源的“整合体”,为学生营造最佳体育学习氛围,通过感染、促进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实现体育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全面开发。学校要做好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的对接机制,通过开设家长课堂,提高家长的体育水平和辅导能力,使家长有效参与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过程。
2.3 传递多元理念,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资源开发、利用价值
学校体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既是资源整合的过程,也是体育文化积淀的过程。在生态体育理念指引下,学校体育要向善、向美的方向发展,通过关注学生之间的内在差异,完善体育技能、精神文化的引导教育,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实现个人均衡发展。一方面,要将体育技能、体育精神和文化内涵等多元要素融入学校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的全过程,丰富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通过构建“过程型”、“持续型”的体育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形成深度学习理念,更好规范、支持学生的体育学习行为,实现学生个人体育学习的均衡、生态发展。另一方面,要重视构建长效化的生态体育教育体系,通过持续优化体育课程内容,创新体育教学方法,及时引入新的智慧教育技术,使生态体育理念与学校体育课程建设、资源开发活动实现全面融合。通过践行生态体育理念,推动学校体育教学与生态环境深度融合,使体育学习超越体育本身,内化为学生的体育行为、品质与信念。
3 结语
高效整合、开发利用学校优质体育资源,既是践行生态体育理念的重要途径,也是更好实现“以体育人”教育价值的具体体现。在当前创新学校体育机制过程中,通过合理引入生态体育理念,为高质量利用学校体育资源提供了现实指引,也有力带动学校体育教学体系的全面优化与转型升级。为实现全面育人目标,学校体育教学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化特征,重视彰显体育运动“真善美”的内在优势,通过引导学生形成“自然生活即课程,学校处处是课堂”的生态体育学习理念,实现学生均衡发展、全面成长的良好目标。
(作者单位:凯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