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搞科研要有坚定的信念,有远大的目标,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要废寝忘食,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上千次的失败,还要不断创新、超越自我。”李允这样总结自己从业30多年来科研工作的经历。
“这个奖虽然是一项个人奖项,但却凝聚着我们整个研发团队的力量。”自2月24日以来,当人们恭喜西南石油大学教授李允获得我省科技界的最高奖励——第六届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并获50万元重奖时,李允坦言获此奖项让他有点受宠若惊,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他只是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做了应该做的事情。
“与石油打交道,缘起学校隔壁的省石油管理局”
1959年至1962年,李允就读于成都五中(现列五中学),学校隔壁就是四川省石油管理局。那时全国正在川东搞石油大会战,全国石油、地质勘察专家都聚集到省石油管理局召开各种石油研究会、交流会,“当时经常看到那里进进出出的人都穿得整整齐齐的,都很有知识,觉得他们很了不起,很羡慕他们,也想与石油打交道。”
就这样,他年幼的心灵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了以后也能“很有知识”,李允中学毕业后,于1962年9月以优异成绩考入了西安石油学院,就读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
上大学后,李允每天在教室学到深夜才回宿舍,想用自己的所学改变中国石油工业的落后面貌。大学毕业时,他获得了保送研究生的资格。
但就在这时,“文革”开始了,他的学业不得不中断,被分配到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先后在新疆石油局采油二厂、新疆石油研究院开发室做技术员工作。
李允告诉记者他最喜欢一部名叫《西圣地》的电视连续剧。《西圣地》以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勘探、开发、建设克拉玛依油田的历程为背景,讲述了共和国第一代石油人在艰苦的年代和环境里,以他们的创业豪情和钢铁意志克服种种困难的感人故事,塑造了以杨大水为代表的第一代石油人无私奉献的壮丽人生,是一部赞美崇高、充满阳刚之气的嘹亮的主旋律作品。
李允说那时的艰苦就与《西圣地》描述的一样,自己就在那种环境中一呆就是10个年头,主要搞石油开采、注水、测试、地质研究工作。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在别人都认为读书无用的时候,李允仍然坚持学习。“在基层有的是时间,我不抽烟、不喝酒、不玩牌,就爱看书,理工化学什么都看,钻研石油开采各项技术和知识。”他坚信知识会为社会主义建设发挥积极作用。看书才是他的最爱。
国家恢复高考的第二年,也就是1978年,李允以全国石油系统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石油大学(华东)的研究生,所读专业也与大学一样,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
“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失败”
1982年1月,作为“文革”后第一批研究生,李允放弃了留在交通信息发达的北京石油研究单位和留校任教的机
会,主动要求到地处南充、交通闭塞的西南石油学院(西南石油大学的前身),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
“1982年,当时计算机还是两万多块一台,李教授很珍惜设备资源,他作为科研技术骨干,除了担任教学工作外,做科研的时候,一般情况都是从早上8点,一直要干到第二天凌晨三四点才休息,他搞科研很亡命。他从理论公式、实验数据、现场应用等方面都做到一丝不苟,反复论证,精益求精,确保科研项目的科学性、严谨性、合理性、可靠性、实用性。”记者从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李晓平的脸上看到了他对李允的崇敬之情。
那时学校的一切还是百废待兴,很多科研项目还没有起步。李允开始了四处奔波,找企业,跑部委,到处争取项目,其中经历的挫折和困难一言难尽。
李允至今不会忘记在那时发生的一件事情:他坐火车从北京把项目资料带回成都,车到半途,前方塌方,他只得换乘回北京的火车,坐了一截后,他发现另外一次列车还在往成都开,又换乘那列火车,但开到塌方地段,车还是不能前进,他只得又坐上回北京的车,坐到半途,又发现一列开往成都的车,抱着侥幸心理,他再次下车换乘……那一晚上,他反反复复翻了6次秦岭,仍然原地踏步。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7年,李允争取到了“不稳定试井软件分析系统”这一项目,受到各方关注,这套系统将帮助油气田开采人员第一时间了解到地下的油气藏动态,而在这套系统问世之前,了解油气藏参数的主要手段,还是依靠主观经验判断分析与外来技术应用。当时这套系统只能从国外进口,一套就需要4万美元。该系统问世当年,在全国成功推广应用数量就达到了330套,而这项技术,在当时就给国家节省了上千万美元的外汇支出。“拿到这个项目我非常珍惜,除了吃饭,其余时间都泡在实验室里。”
渗流理论是建立油气田开发理论和方法的基础。李允的相关成果已在我国复杂油气藏的开发中获得广泛应用,在此方向上,先后完成了基础研究项目7项,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
石油,任何一个人都明白它对现代经济的战略意义。李允说,世界上关于油气田开发的所有难题,在四川几乎都能找到影子,所以只有依靠科学进步,只能进行技术创新,作为科技工作者,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李允致力于油气田开发工程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特别是天然气开发工程的研究。在非常规油气藏的渗流力学理论、油气藏数值模拟理论及技术、油气井分析理论与技术及油气藏工程方法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先后主持和完成国家及省、部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8项。这些研究成果涵盖了近20年来我国油气藏工程技术进步的主要方面,不仅为推动我国油气藏工程技术进步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一直代表着该领域学术与技术前沿和主要发展方向。在天然气开发开采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于“八五”至“十五”期间在四川各矿区普遍推广,大幅度提高了四川各类特殊气藏的产能,仅2006至2008年,在四川地区新增利税就达8.39亿元。
李允对30多年来搞科研的感悟是:“搞科研要有坚定的信念,有远大的目标,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要废寝忘食,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失败,还要不断创新、超越自我。”
“他希望学生青出于蓝胜于蓝”
吴永平,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总地质师,在渤海湾盆地千米桥凝析油气田的勘探与发现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渤海湾盆地千米桥凝析汽油田的勘探领域伸向了过去没有进军过的地质浅层、深层,并发现了高产油气流,完善了油气勘探理论。更重要的是,它为油田的生存和发展探明了方向,为油田21世纪的发展战略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此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撰写了一篇充满哲学思辨色彩的论文《论17种关系》,从发现与探明、继承与发展、近期与长远、低谷与高峰等关系中阐述自己的地质勘探思想。许多专家称赞说:“他所阐明的这17种关系是打开地质迷宫之门的一把钥匙,一部地质勘探工作方法的教科书。”
吴永平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都师从李允教授。
“他希望他的学生青出于蓝胜于蓝。”作为李允曾经的学生、如今的同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油气田开发工程二级学科建设负责人、先后主持和完成国家、省部级及油气田重大工程科研项目30余项的李晓平曾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对李允的评价是,李教授平时对学生、同事都非常谦和,但在学术和工作上要求却非常严格。“李教授不会用他在学术上的权威来抑制学生思维、思想,在讨论科研问题的时候,都让我们学生各自提出自己的看法。”
李允认为对待学生,首先要教会他们如何做好人,其次教会他们如何做好学问,第三教会他们如何做好具体技术。
李允不仅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评定的对石油工业有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学术带头人,而且还为国家培养出硕士研究生40人、博士研究生35人,其中30余人已成长为油田和科研机构的技术骨干或石油院校石油工程专业学术带头人。他的学生有70%以上获得了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
李允不仅为他所教的这么多学生取得的显著成绩而高兴,更高兴的是,他的儿子李隆新如今也加入到油气田开发科研之中,而且就在他的手下干活。“以前他在北京石油大学,现在在我这里读研。”在记者采访李允的当天,他的儿子正报考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的博士,他希望子承父业,比自己为国家作出的贡献更大。
李允:194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7年毕业于西安石油学院,1981年石油大学(华东)硕士毕业。先后于1988年和1997年在美国Texas A&M大学、德州大学和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阿尔伯塔大学进修学习。1991年以来曾任中国石油学会理事、四川石油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地学部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西南石油学院副院长。“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气藏渗流理论及应用技术学术带头人,油气田开发工程专家。先后主持和完成国家及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8项。2000、2008年两次被评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这个奖虽然是一项个人奖项,但却凝聚着我们整个研发团队的力量。”自2月24日以来,当人们恭喜西南石油大学教授李允获得我省科技界的最高奖励——第六届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并获50万元重奖时,李允坦言获此奖项让他有点受宠若惊,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他只是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做了应该做的事情。
“与石油打交道,缘起学校隔壁的省石油管理局”
1959年至1962年,李允就读于成都五中(现列五中学),学校隔壁就是四川省石油管理局。那时全国正在川东搞石油大会战,全国石油、地质勘察专家都聚集到省石油管理局召开各种石油研究会、交流会,“当时经常看到那里进进出出的人都穿得整整齐齐的,都很有知识,觉得他们很了不起,很羡慕他们,也想与石油打交道。”
就这样,他年幼的心灵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了以后也能“很有知识”,李允中学毕业后,于1962年9月以优异成绩考入了西安石油学院,就读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
上大学后,李允每天在教室学到深夜才回宿舍,想用自己的所学改变中国石油工业的落后面貌。大学毕业时,他获得了保送研究生的资格。
但就在这时,“文革”开始了,他的学业不得不中断,被分配到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先后在新疆石油局采油二厂、新疆石油研究院开发室做技术员工作。
李允告诉记者他最喜欢一部名叫《西圣地》的电视连续剧。《西圣地》以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勘探、开发、建设克拉玛依油田的历程为背景,讲述了共和国第一代石油人在艰苦的年代和环境里,以他们的创业豪情和钢铁意志克服种种困难的感人故事,塑造了以杨大水为代表的第一代石油人无私奉献的壮丽人生,是一部赞美崇高、充满阳刚之气的嘹亮的主旋律作品。
李允说那时的艰苦就与《西圣地》描述的一样,自己就在那种环境中一呆就是10个年头,主要搞石油开采、注水、测试、地质研究工作。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在别人都认为读书无用的时候,李允仍然坚持学习。“在基层有的是时间,我不抽烟、不喝酒、不玩牌,就爱看书,理工化学什么都看,钻研石油开采各项技术和知识。”他坚信知识会为社会主义建设发挥积极作用。看书才是他的最爱。
国家恢复高考的第二年,也就是1978年,李允以全国石油系统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石油大学(华东)的研究生,所读专业也与大学一样,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
“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失败”
1982年1月,作为“文革”后第一批研究生,李允放弃了留在交通信息发达的北京石油研究单位和留校任教的机
会,主动要求到地处南充、交通闭塞的西南石油学院(西南石油大学的前身),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
“1982年,当时计算机还是两万多块一台,李教授很珍惜设备资源,他作为科研技术骨干,除了担任教学工作外,做科研的时候,一般情况都是从早上8点,一直要干到第二天凌晨三四点才休息,他搞科研很亡命。他从理论公式、实验数据、现场应用等方面都做到一丝不苟,反复论证,精益求精,确保科研项目的科学性、严谨性、合理性、可靠性、实用性。”记者从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李晓平的脸上看到了他对李允的崇敬之情。
那时学校的一切还是百废待兴,很多科研项目还没有起步。李允开始了四处奔波,找企业,跑部委,到处争取项目,其中经历的挫折和困难一言难尽。
李允至今不会忘记在那时发生的一件事情:他坐火车从北京把项目资料带回成都,车到半途,前方塌方,他只得换乘回北京的火车,坐了一截后,他发现另外一次列车还在往成都开,又换乘那列火车,但开到塌方地段,车还是不能前进,他只得又坐上回北京的车,坐到半途,又发现一列开往成都的车,抱着侥幸心理,他再次下车换乘……那一晚上,他反反复复翻了6次秦岭,仍然原地踏步。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7年,李允争取到了“不稳定试井软件分析系统”这一项目,受到各方关注,这套系统将帮助油气田开采人员第一时间了解到地下的油气藏动态,而在这套系统问世之前,了解油气藏参数的主要手段,还是依靠主观经验判断分析与外来技术应用。当时这套系统只能从国外进口,一套就需要4万美元。该系统问世当年,在全国成功推广应用数量就达到了330套,而这项技术,在当时就给国家节省了上千万美元的外汇支出。“拿到这个项目我非常珍惜,除了吃饭,其余时间都泡在实验室里。”
渗流理论是建立油气田开发理论和方法的基础。李允的相关成果已在我国复杂油气藏的开发中获得广泛应用,在此方向上,先后完成了基础研究项目7项,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
石油,任何一个人都明白它对现代经济的战略意义。李允说,世界上关于油气田开发的所有难题,在四川几乎都能找到影子,所以只有依靠科学进步,只能进行技术创新,作为科技工作者,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李允致力于油气田开发工程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特别是天然气开发工程的研究。在非常规油气藏的渗流力学理论、油气藏数值模拟理论及技术、油气井分析理论与技术及油气藏工程方法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先后主持和完成国家及省、部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8项。这些研究成果涵盖了近20年来我国油气藏工程技术进步的主要方面,不仅为推动我国油气藏工程技术进步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一直代表着该领域学术与技术前沿和主要发展方向。在天然气开发开采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于“八五”至“十五”期间在四川各矿区普遍推广,大幅度提高了四川各类特殊气藏的产能,仅2006至2008年,在四川地区新增利税就达8.39亿元。
李允对30多年来搞科研的感悟是:“搞科研要有坚定的信念,有远大的目标,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要废寝忘食,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失败,还要不断创新、超越自我。”
“他希望学生青出于蓝胜于蓝”
吴永平,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总地质师,在渤海湾盆地千米桥凝析油气田的勘探与发现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渤海湾盆地千米桥凝析汽油田的勘探领域伸向了过去没有进军过的地质浅层、深层,并发现了高产油气流,完善了油气勘探理论。更重要的是,它为油田的生存和发展探明了方向,为油田21世纪的发展战略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此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撰写了一篇充满哲学思辨色彩的论文《论17种关系》,从发现与探明、继承与发展、近期与长远、低谷与高峰等关系中阐述自己的地质勘探思想。许多专家称赞说:“他所阐明的这17种关系是打开地质迷宫之门的一把钥匙,一部地质勘探工作方法的教科书。”
吴永平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都师从李允教授。
“他希望他的学生青出于蓝胜于蓝。”作为李允曾经的学生、如今的同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油气田开发工程二级学科建设负责人、先后主持和完成国家、省部级及油气田重大工程科研项目30余项的李晓平曾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对李允的评价是,李教授平时对学生、同事都非常谦和,但在学术和工作上要求却非常严格。“李教授不会用他在学术上的权威来抑制学生思维、思想,在讨论科研问题的时候,都让我们学生各自提出自己的看法。”
李允认为对待学生,首先要教会他们如何做好人,其次教会他们如何做好学问,第三教会他们如何做好具体技术。
李允不仅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评定的对石油工业有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学术带头人,而且还为国家培养出硕士研究生40人、博士研究生35人,其中30余人已成长为油田和科研机构的技术骨干或石油院校石油工程专业学术带头人。他的学生有70%以上获得了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
李允不仅为他所教的这么多学生取得的显著成绩而高兴,更高兴的是,他的儿子李隆新如今也加入到油气田开发科研之中,而且就在他的手下干活。“以前他在北京石油大学,现在在我这里读研。”在记者采访李允的当天,他的儿子正报考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的博士,他希望子承父业,比自己为国家作出的贡献更大。
李允:194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7年毕业于西安石油学院,1981年石油大学(华东)硕士毕业。先后于1988年和1997年在美国Texas A&M大学、德州大学和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阿尔伯塔大学进修学习。1991年以来曾任中国石油学会理事、四川石油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地学部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西南石油学院副院长。“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气藏渗流理论及应用技术学术带头人,油气田开发工程专家。先后主持和完成国家及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8项。2000、2008年两次被评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