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责任和困难留给自己,把信任和实惠留给群众”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aln_x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必须负的责,迎着风险也要担;必须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
  ——汶川县委书记青理东
  
  领导班子·汶川
  “把责任和困难留给自己,把信任和实惠留给群众”
  本刊记者 陈 庆 薛 萍
  
  “5·12”地震两周年之际,记者的采访车沿着繁忙的213国道,向汶川进发。以一个县名——汶川命名的特大地震,其留下的山河破碎的痕迹,在通向这个小县城的路途中仍然历历在目,撼人心魄。
  213国道旁,新选址建成的银杏乡东界脑村散发着勃勃生机,漂亮的小楼、盛开的鲜花、成荫的绿树、村民的笑颜,一切都在昭示着春的来临。
  两年了,重回汶川。可以看到,在这片曾饱受地震蹂躏的土地上,一个个新兴的村社、城镇区奇迹般崛起,一如五月遍布汶川的樱桃树,结出一颗颗大大的红澄澄的果实……
  
  干部包村到户,水磨镇创造重建加速度
  
  汶川县水磨镇东南部,寿溪河左岸老人村。一条800米古镇街道——禅寿老街已经打造完毕,古色古香、原汁原味的建筑风貌格外引人注目。
  在地震前,老人村的这条老街是水磨镇内古建筑比较集中的街道,正因如此,在地震时遭受的损毁也最为严重。
  震后,广东佛山援建领导小组决定保留老街的历史风貌,结合灾区安置工程,用城市设计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复兴老街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打造出了川西民居建筑风格的古镇老街。
   “这条老街是‘家带店及院落’的传统模式,既解决了灾民基本的居住要求,又为居民提供未来发展旅游业的就业机会。”水磨镇镇长罗继华介绍道。
  而与之毗邻、南临水磨大桥的“水磨羌城”建筑群也即将完工。羌城借鉴国外山地小镇建筑经验,表达羌族、汉族的建筑艺术,能够解决一千余人的居住问题。“这两个特色建筑群修好后,水磨将实现人人有房住、户户有商铺、家家有就业。”水磨镇镇长罗继华说。
  水磨镇重建相对较晚,从2009年3月才开始;水磨镇重建快,到年底时已全面完成城乡住房重建任务。水磨中学,这个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的项目从落地动工到项目竣工,160天就完成了;汶川第二幼儿园项目,从开工到验收仅用了180天;为了推进公用绿地、阿坝师专建设用地的拆迁工作,县委、县政府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了拆迁方案、实物量调查、拆迁动员、拆迁赔偿和群众安置工作,创造了在一个月搬迁60户居民、131户农户、60余户企业的搬迁速度……去年9月,温家宝总理视察完水磨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后,高兴地说:“你们是用心在建设!”
  “水磨镇能够如此快速重建,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功不可没。”水磨镇党委书记王志勇如此感叹。在水磨镇的重建工作中,全镇党员干部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长时间高强度奋战在各自的岗位上。水磨镇坚持实行“干部包村”制度,每名机关干部和农村党员干部分别定向联系村组和农户,采取“一帮一”“一帮多”的形式,既加强了党和群众的联系,又推进了工作开展,实现了“一天一个样,三天大变样”的重建骄人速度。
  重建,需要大面积拆迁。因学校、医院、广场、文体中心等设施的统一规划,部分景区的重新打造,水磨镇有400多户居民的房子涉及拆迁,而拆得迅速、拆得顺利,得益于水磨镇的党员干部把握住了两个关键词:一是服从,二是示范。
  有了带头的人,就会影响其余干部,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并带动起一方百姓。老人村支部书记余平良,在重建中服从大局,处处带头。在禅寿老街的建设过程中,余平良的房子修了四次,又随着老街的设计变更和规划完善,拆了三次。最后一次拆房时,家里人实在是无法理解了,母亲闹着死活不干。“拆房子是为了把老街修得更好,我是个党员干部,必须服从大局!”余平良从三江乡请来十几个人帮忙,自己则强行背出了母亲。到第二天早上,房子就拆完了。
  “一户看一户,村民看干部。”在重建工作大局与个人利益的矛盾冲突中,汶川的党员干部们总会选择无私服从,而这种示范表率作用,则能够让群众们由衷服气,积极配合。“水磨速度、水磨精神、水磨作风”也正是在这样强大的组织纪律保障和干群齐心共建的背景下“炼成”的。
  
  创新组织工作,勤下基层应对重建新挑战
  
  4月13日下午6点,绵虒镇党委书记杨凯龙像往常那样,用手机短信汇报了他今天的工作情况。半夜近1点,杨凯龙收到了县委书记青理东回复的手机短信:要加快绵虒镇民房风貌和庭院改造,要按绵虒老街风貌进行改造。
  县委组织部部长周全福包片联系银杏乡重建工作,他每天也要收到十几条这样的短信汇报。“我不在银杏乡时,他们就通过这样的形式汇报工作和建设进度,有时还发照片过来,简单明了”。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县里的机关领导干部不少于80%的工作时间下到基层去。“青理东书记经常带些生活用品在车上,到了一个地方,处理事情弄晚了,就随便找个住处歇息。有时候,他搭乘一辆‘拖板鞋’(带翻斗的小型运输车)就下基层来了。”三江乡党委书记吴清说。
  4月15日夜,已近11点钟,县委大楼里陆陆续续走出六七名工作人员。汶川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熊军对记者说:“这里的每一个干部都习惯了加班,这已是汶川干部近两年的常态了。重建任务这么繁重,我们不‘5+2’、‘白加黑’不行啊。”
  而在县政府张通荣县长的办公室里,晚上12点过了依然灯火通明。“这个项目我们还要再进一步协调一下,争取比原计划提前竣工……”张县长正在与广东援建方的人商讨。
  “我们汶川的各级干部把责任和困难留给自己,把信任和实惠留给群众,干群之间紧密团结,打了一场有效的人民战争。”张通荣对两年来汶川重建干部始终保持强大战斗力作了如此解释。
  但是,进入恢复重建阶段,汶川震后县情的实际却让县委、县政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灾后农村农房及基础设施几乎是推倒重来;城镇体系功能、公共服务体系需要全部重建;资金需求量奇大,百业待兴;本地环境承载力和重建需求产生很大冲突;灾后重建建设管理主体多元化,组织指挥体系复杂,中央援建干部、各省(区)援建干部、省派干部、州派干部加上原有的县级班子,这样庞大而复杂的建设队伍的协调整合,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
  是被动适应还是主动挑战?县委青理东书记一上任,就着力统一这样的思想:“必须负的责,迎着风险也要担;必须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
  “我们的工作,坚持以“民生优先”为原则,在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和老百姓迫切愿望之间努力找到平衡点,会同各援建单位,共同协商解决。”张通荣说。
  在用地之争上,汶川县委、县政府量力而行,引导群众树立“公共服务优先”的原则。张通荣介绍说,而今在全县,已经形成了“规划不是废纸”的理念,大家统一在决策好的规划中严格执行,绝不因个别领导的意见而中途变动,这就是科学重建的意识,减少了重复投资和浪费现象。
  而在政务公开方面,汶川坚持“三公开”:政策公开、规划方案公开、矛盾公开。
  在实际工作中,汶川县把改进工作方法与创新机制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促进和谐重建。“程序不减、周期缩短、准备提前、效率提高”,决策、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的重建机制;压力传导、成果倒逼执行系统,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序、督查倒逼干部的加压趋动机制;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兑现的担责机制;“下访服务公仆尽责”“一线工作法”“5+2”“白+黑”工作作风,“领导包点、部门包村、干部包户”制度,公职人员对口帮助受灾群众包重建、包发展、包安全、包稳定……这一系列好的机制和创新做法,极大促进了汶川重建工作的全速推进。
  
  立足于民,灾区重建处处现生机
  
  而今,走在汶川各乡镇的路上,随时都能感受到建设的火热、干部的激情、还有老百姓期盼的笑容。这样的感受,总会令旁观者为之动容,为之振奋,为之钦佩不已。
  在三江乡,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任务分阶段进行,明确了时间节点,层层落实了责任人,倒排工期定期检查。“三年任务,我们一年就基本完成了。”三江乡党委书记吴清自豪地说。而三江国家AA级景区,也在重建中,用短短半年时间实现了国家AAAA级景区的跨越式提升,并于2009年12月正式通过国检。
  在映秀镇,城乡住房、市政工程、地灾治理、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正有力推进;在雁门乡,三年重建任务已提前完成。以“一百个特色魅力乡镇”“一百个精品旅游村寨”“一百个幸福美丽村寨”为抓手的“三百工程”悄然启动,集中村、三官庙村、萝卜寨村等示范新村建设如火如荼。以点带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
  2009年12月,都汶路恢复重建全面完成,总投资49.9亿元的映秀至汶川高速公路动工建设,川主寺至汶川公路、汶川至马尔康公路、省道303线映秀至卧龙段灾后重建工程、漩三公路、潘达尔景区公路建设有序推进。一条条四通八达的道路舒展在群山的层峦叠嶂间,山路的九曲十八弯,再也不能阻挡人们走向富裕走向文明的脚步;一幢幢独具藏羌风情的民居矗立在青山绿水间;一座座漂亮的学校在废墟上拔地而起,所有中小学生按期返回本县就读,大山深处的上空又飘起了朗朗的读书声和欢快的笑声;文化、体育、广电设施建设逐步覆盖城乡,一栋栋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医院错落有致分布在13个乡镇,“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保障”的梦想得以实现……
  “正是在无数党员干部和基层党组织朴实的行动下,汶川物质得以重建,文化得以重兴,社会得以重构。”张通荣感叹道。
  风雨兼程,春华秋实。汶川县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各级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夺取灾后重建的胜利和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在这片承载过大悲大喜的土地上,汶川人历经磨练、辛勤打造,正在把新汶川破茧成蝶般呈现在世人面前。
其他文献
坚定信心谋发展,群策群力促跨越。  11月16日至17日,省委九届八次全会胜利召开。这是在我省即将完成“十一五”规划,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全面分析和把握我省当前和今后几年发展形势,团结带领全省人民深入推进“两个加快”,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是一次科学、严谨、求实的大会——全会听取和讨论了刘奇葆受省委常委会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
期刊
背景资料  刑法修正案历史沿革(三)  刑法修正案(六):对涉及安全生产、上市公司、证券市场的部分条款进行了修改和补充。(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刑法修正案(七):对涉及走私珍稀植物,证券、期货交易,偷税漏税,勒索绑架,传销,窃取他人信息,组织未成年人犯罪,计算机犯罪,非法使用军牌,国家工作人员收入来源不明等的条款进行了修改和补充。(2009年2月28日第十
期刊
西部大开发10年励精图治,四川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交通建设日新月异,城乡居民收入上了新台阶。然而,在下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四川有着怎样的现实基础,在哪些方面我们应该大力突破继而实现领先西部,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保障措施呢?    ▍现实基础和新转折    过去10年,四川紧紧抓住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围绕建设西部经济强省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战略目标,重点做好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结构调整、科
期刊
2007年3月,旺苍县35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突然”多了一块“党委政法委员会”的牌子。群众惊讶之余,为“身边事身边管”叫好。  旺苍县整合乡镇公安、法庭、司法、维稳、综治、国安、信访、防邪8个部门资源,在全省率先成立了乡镇党委政法委,并分行业、分系统建立了8个矛盾纠纷联动排查调处中心,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政法工作体系。其做法2008年在广元市四县三区推广。  这一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的设立源于中央、省
期刊
在基层党内民主选举中,如何做到党管干部与群众公认的统一?  隆昌县在公推直选李市镇党委书记中设计的“2+1”模式对如何形成上下意愿表达一致的联动机制,落实党员主体地位,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提升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进行了探索实践,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制度设计:搭建党内民主选举“公共平台”    党内民主选举党的负责人,是党员民主权利的重要体现,是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提高党内民
期刊
【人物名片】  姜晓萍,46岁,中共党员,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与科研,并注重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地方政府的公共政策与制度创新。主持国家、省、市级项目4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7部,在服务型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等研究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参与地方政府改革,缘于偶然,也是姜晓萍职业生涯的必然。  在一张白纸上画出具有成都特色的地方政府创新模式,让姜晓萍教授和
期刊
四川省委出台《进一步加强党政领导班子建设意见》   始终鲜明崇尚实干的用人导向,把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线作为检验和考察干部的主战场,大力选拔人品正、干实事、真爬坡、敢破难的干部   地方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应注意从具有下一级党政正职任职经历的干部中选拔;从其他岗位转任的,应适合岗位要求;没有地方党政领导工作经历的,一般应先安排到党政领导班子副职岗位上培养锻炼   对在地方党委正
期刊
他在农村摸爬滚打近30年,先后在8个乡镇工作,时刻把党的事业和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每到一处都能攻坚破难、“治乱平怨”,开创出风清气正、干群融洽的新局面。  捋清了农村工作“团团乱麻”的他,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探索总结出一整套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组织建设的工作方法和运行机制,被称为“城南经验”推而广之。  他在2005年10月被确诊为肝癌晚期,前后19次上手术台。然而,他没有被
期刊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又一个五月即将来临,“5·12”特大地震过后,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内,灾后恢复重建就已然创造出了史诗般的人间奇迹——  北川,一个现代化的羌族文化城雏形初现;映秀,正变身风光秀美的温情旅游小镇;唐家山,帆影相望,桨声相闻……  这一个个曾经如此刺痛人心的地方,如今充溢着最耀眼的活力。  住房重建取得重大成果,学校、医院、道路、水电、文化、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恢复
期刊
2010年11月16日至17日,中共四川省委九届八次全体会议分组讨论《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讨论稿)》(以下简称《建议》稿),与会同志在发言中一致赞成《建议》稿,大家认为《建议》稿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站在历史发展的新高度,把握科学发展主题,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精辟总结了我省“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分析了今后一个时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