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优化《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教学效率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21211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社会》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为了改变原《品德与社会》课僵化呆板封闭的状况,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求知的动力
  新课程教材注重问题的探索,题材丰富多彩、信息的呈现方式多样、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这一切都在于使学生尽快地形成探索性学习方式,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叶澜教授强调“只有关注学生潜在性,才会去促使学生实现智慧和才能的发展。”这就需要一种活跃、和谐、民主、平等、欢快的课堂气疯,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的过程成为一个寓有生命的个性化的过程。
  在教学实践中,我充分利用学校、家庭、校外的资源,讓学生动手进行调查,组织学生到社会中学习、实践,开阔他们的眼界,增长他们的见识,扩展他们的兴趣,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如在教学《安全地生活》这一课,课前师生共同进行调查研究,搜集有关资料。上课时,先通过课件展示大量的调查资料、数据及安全交通事故的图片,让学生震惊。然后,请学生们把搜集到的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或自己身边发生的有关交通事故所见所闻进行交流。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上台把自己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展示交流,有的拿出马路上的交通安全标记;有的拿出交通事故的悲惨场面的照片,把学习气氛推向高潮。最后让学生针对怎样安全地生活这一问题讨论,看看如何进行防范,在讨论中学生们懂得了一些交通规则和安全防范措施。
  因此,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为学生们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现实,引导学生求知欲望,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童趣还给学生,把追求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他们会敢想、敢说、敢问,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利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最喜欢做游戏了,在课堂上创设快乐的氛围,学生掌握知识就不会变得枯燥乏味,可以轻轻松松愉快地接受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生活中的安全》时,有一个内容是小红独自在家里,有陌生人敲门说要查水表,小红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请同学们帮助小红。对于这一内容,我们利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自己与好朋友组成一组表演。这一下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高涨起来。在接下来的表演中学生们想出了很多对付陌生人的方法,这样对自己、对其他同学都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学生在贴近生活的实际、在自己所创设的环境中以乐促学,学习效率提高了。
  三、带领学生走入生活大课堂,进行实效教学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识、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体验得越充分、越细腻,感悟的就会越到位、越深刻。正如杜威所说:“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因此,教育与生活浑为一体。我们要带学生走进现实生活的“活”教材,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上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和人生。教师就应该有意识地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学生走出学校这个小课堂,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实践,不断体验、领悟道德准则,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社会生活能力。这样,学生就在他们能感受到的、观摩到的生活基础上受到真正的教育。
  在教学中,我经常安排实践活动与行为训练,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提高品德与社会的实效性。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温馨一家》第2课《谢谢你们,我的父母》时,我给学生一张家庭成员劳动记录表,让学生做个有心人,每天记录父母等人在家中的劳动情况。许多学生都记下了“妈妈每天起来就为我做早饭”、“爸爸要做晚饭、洗碗”、“妈妈每天要洗衣服”等等,他们感受到了父母的忙碌与辛苦,于是自觉地为父母分担了一些小家务,如扫地、整理自己的书包、洗袜子等。虽然这些在大人看来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已经体现出了他们已经懂得了学会为父母分忧解愁,学会关心、孝顺父母了。通过这样的课堂外延,把学生从课堂推向了现实生活,让学生把课堂上明白的道理落实到行动上,实现了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一理念,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我觉得这样的课实实在在,是从生活体验中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教育具有实效性,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社会,并充分运用活动化教学策略,构建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优化教学效率,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其他文献
在一次数学教学的活动学习中,我聆听了一位教师执教的人教版《通分》一课,对于这节课某些教学环节以及在课后研讨的评价中引发我一些思考,现在描述一下主要教学环节:  一、过程描述  教师在进行完同分母分数,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教学之后,在出示的练习中出示了2/5和1/4的比较大小,引起了认知冲突 ,老师引导同学们用不同的学习策略解决比较两个分数大小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策略。  生1:画图比较法。 
期刊
一、因材施教是实施差异性教学的核心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教学各因其材,墨子也主张教学要照顾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到“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具尊”。教育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教师应该对每个学生的两种发展水平有清醒的认识,即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可达到的发展水平,可达到的发展水平是指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
期刊
观察是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据研究表明:人脑获得的信息有80~90%是通过看和听得到的。但由于同学平时只看书、看电视,而不看大自然的千变万化,不看人们的种种社会活动;只听课、听音乐、听故事,而不听大自然中种种美妙奇特的声音……这样,学生不注重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又缺乏对大自然、对社会的细微观察能力,每当老师布置作文时,他们总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为了开阔学生写作思路,提高写作能力,近年来我有意识地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从周围
期刊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中的。新的《小學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这就要求数学教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这一提法反映了义务教育阶段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基础性和普及性,代表着一种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和实践体系。 “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教学要瞄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联系点,并架起桥梁,使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我从自己的实践教
期刊
“阅读”这个字眼似乎是总会出现在语文的学习里。传统的思想中,阅读似乎不应该和数学课程一同讨论,然而阅读与数学又是真真切切的密切联系在一起。阅读是对文本的加工和理解的过程。小学数学学习中,常常出现的阅读环节,例如各种应用题、图形文字题都是需要阅读才能知道如何完成的。这些文本内容构成了常见的应用数学。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阅读能力对数学问题的理解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例如,我发现有的学生在做计算题的时候很容
期刊
小学数学的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但最根本是帮助学生为抽象的数学找到具体形象的原型,增进数学理解。根据从事数学活动的不同模式中归纳出属于自己的基本思想。如何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有效地积累数学基本思想方法,将成为广大数学教师一个新探究和追求的目标。此文略提几点想法,以求各位同行不吝指正。  一、在自主合作中渗透归纳思想  前苏联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的《数学教育学》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期刊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小学数学课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强调的是主动参与,关注的是学生从“学”到“会”,在新课程背景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有效地实施探究式教学方法,对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效率的最大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营造宽松的环境,释放学生探究空间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前提在于营造适度宽松的学习环境,创造
期刊
预习是指在老师讲课之前学生自学新课的内容,为学习新课做准备的认识过程。课前预习是学习活动的一个起始环节,许多教师心存疑虑:让学生自学数学书上所呈现的知识,会不会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失去了新奇感呢?通过预习学生已经知道了知识的结论,我们的数学课堂还需要探索吗?而且预习后的课堂,教师又该如何处理呢?……这些现实的问题也是我们一线教师所困惑、所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基于以上种种认识,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来深入的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