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意逆志”辨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_s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孟子·万章上》云:“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什么是“以意逆志”?复旦大学中文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解释是:“说诗者不要拘泥于个别字句的表面意义,而应当根据全篇去分析作品的内容,去体会作者的意图,这样才能得到诗歌的本义。”(第115页)这里,“意”被释为作品的意义,即内容。这样解释目前较流行。如《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王文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小史》(周勋初)、《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敏泽)、《先秦诸子的文艺观》(张少康)等均作如是说。究其源,盖出于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云:“志者古人之心事,以意为舆,载志而游,或有方,或无方,意之所到,即志之所在,故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乃就诗论诗,犹之以人治人也。”(《六朝选诗定论·缘起》)
  这样解释我以为不确。从训诂上看,“志”、“意”一也。《说文解字》:“志,意也。”“意,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尚书·舜典》云“诗言志”,《史记·五帝纪》引作“诗言意”。在一篇诗作中,无法分清孰为“志”孰为“意”。自汉至清的经学家赵岐、孔颖达、朱熹、焦循等人在注疏中,均将“以意逆志”释为“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是深得孟子用心的。
  《孟子》中说诗二十二处,引句去其复见,分出于二十九首诗:风诗六,雅诗二十一,颂诗二。其说有三个特点。第一,除《告子》篇与高子论《小弁》、《凯风》外,均为裂章断句,非复全篇。第二都是引诗作证,论述政治、道德问题,非论诗艺。第三,除罕见的几例外,均为扯文辞,恣意引申。《滕文公》篇说“民事不可缓也”,“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引《豳风·七月》句“昼尔于茅,宵尔索;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作证。这里,割去“昼尔于茅”上句“上入执宫功”,就全诗来说,何从谈起“民事”、“恒产”云云?又如,《梁惠王》篇说“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引《大雅·灵台》句,说王可“好货”、“好色”分别引《大雅·公刘》、《大雅·绵》句,尤与诗人之“志”大相径庭。孟子的说诗实践表明,他确实是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而不是就诗意逆诗人之志。
  再看孟子与咸丘蒙的辩论。虽然师徒二人均在引诗,但是辩论的是道德哲学而不是诗学。孟子倡明忠孝合一,咸丘蒙存疑,引《小雅·北山》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以为舜已贵为王,其父即为王臣,从孝道来说,即不应有尊亲。这反映了当日随着社会变迁,君权与族权的矛盾。按“断章取义”例,咸丘蒙引诗作证是有力的。面对诘难,孟子好辩有方。他从诗句推到全诗,将“莫非王臣”引申为“莫非王事”,割去“大夫不均”,归结为“我独贤劳”、“不得养父母”。这也是在“断章”,只是“断章”不同,“取义”不一,五十步与百步耳。因此他教训咸丘蒙说诗要“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实际是不依文辞去“逆志”。《滕文公》篇云:“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朱熹在《四书集注》中指出:“按今此诗为僖公之颂,而孟子以周公言之,亦断章取义也。”同在《滕文公》篇中,上引二句增一句“则莫我敢承”,又被说为“无父无君,是周公所膺也”。
  至于孟子引“周余黎民,靡有孑遗”句,申述“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也不允冶。咸丘蒙引“普天”二句是实辞,此“周余”二句为虚辞,虚实本不可相较。钱钟书先生云:“语之虚实与语之诚伪,相连而不相等,一而二焉。是以文而无害,夸或非诬。”(《管锥篇》第一册,第98页)单对于夸饰虚辞而言,孟子之说有一定道理。但据以类比,连实辞也要“以意逆志”,只能是害志了。
  在孟子当日,《诗经》被当作经典,赋诗引诗,断章取义已成风气。孟子以思想家说诗,也不能脱逃其外。因而他提出的“以意逆志”,实是“断章取义”的理论概括,或者说是迫于论敌的另一种说法。
  清焦循作《孟子正义》已感到“以意逆志”有“断章取义”之弊,引顾镇《虞东学诗》语:“故必论世知人而后逆志之说可用之。”这是对先哲遗产的改造,是与清代学风相贯的。后吴淇将“以意逆志”释为“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不过是用先哲语言敷衍自己的诗学主张。现代诸学者又进一步说成是以作品之意求诗人之志,则又明显受到现代文艺思潮的启迪或暗中影响。近年来,又有新说,见《中国美学史》(《孟子的美学思想》,刘纲纪执笔,《美学》第四期):“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读者根据自己对作品的主观感受,通过想象、体验、理解的活动,去把握诗人在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何以见得“意”就是“想象、体验、理解”,论者忽略了。这一说是据经学家解加以生发,明显地受到当前国内外文艺思潮的影响。
  在文化遗产的世代诠释中,必然包含着对于遗产的生发、改造。这种生发改造,既受到各代风气的启迪,又反转来助长一代风气。具体到中国古代诗论的诠释也不例外,有些诠释往往即是当代诗学的一部分。不过,我以为,在文学批评史、美学史这一类科学性著作中,还应该实事求是地评述古代诗论的内含及价值,从中引出固有的思维教训,借此作为今天的借鉴,否则便会成为别一种“以意逆志”了。
  
  一九八五年三月
其他文献
人类世界真是难于捉摸。  外星人或是天上的众神看我们——看这个被五分之一氧和五分之四氮包裹着的大圆球上熙来攘往的胎生哺乳双足无毛动物,和我们看蚂蚁搬家或是蝗虫过境可能没什么两样。我们在蚂蚁和蝗虫里找不到待卫长和排头兵,他们在这数十亿芸芸众生里也一定分辨不出成吉思汗、恺撒、瓦特和爱因斯坦,更不知道当这个或那个出类拔萃的小人儿,在他们的机体把碳水化合物变成红血球可以携带的养分,又在大脑皮层的左侧颞叶或
半个多世纪以来,德国人是通过库恩(Dr.Franz Kuhn)的德译本,知道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库恩的德译本,又被转译为英文、法文、荷兰文和意大利文出版。《红楼梦》只是库恩的译作之一。自一九二三年起,库恩先后把十三部中国长篇小说译成德文,如《水浒传》(一九三四年出版)、《三国演义》(一九四○年出版),还译了《儿女英雄传》(一九五四年出版)、《玉蜻蜒》(一九三六年出版)、《好逑传》(一九二
我希望《读书》评介的书籍涉及中外古今,无所不包,而又选材精当,文字力求精炼,无八股气。对此有两点建议:  一、介绍一些研究“教育学”的书籍。目前国内有关著作不多,而我们的教育工作,包括学校体制和教学方法,都需要可供改革借鉴的资料。  二、介绍一些科学家成长的书籍,促进科研、发明、开发智力等方面的工作。我认为,如何给有志于科研的人们创造条件,使其免除阻力并得到鼓舞,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个重要的问题,
原在我国外文图书出版局工作的专家陈依范(Jack Chen),在美国出版了《美籍华人》(The Chinese of America)一书,很受读者注意,本刊曾在一九八二年第六期加以报道。  这本书里搜集了大量关于在美国的中国人材料,读后很能促使我们了解、思考一些问题。这里就书中早期赴美华工的情况,予以摘译编集。这里,我国劳动人民胼手胝足、勤劳勇敢的精神跃然纸上,他们的悲惨遭遇也令人十分同情。这种
近年来,国内出版了好几种有关经济控制论的著作和译著。就中,杨小凯所著的《经济控制论初步》,是别具特色的一种。  “经济控制论”的名称可能会使人误解,以为它不过是数量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而已。实际上,经济控制论有两种含义。其一,指的是由数量经济学、管理经济学、经济系统科学、运筹学等与控制论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学科,基本上属于数量经济学的范畴。它把人和物及各种经济参数视为被动的控制对象,对具体的经济过程的动态
一九三五年五月,武汉大学教授谭戒甫的《墨经易解》出版了。同年十一月十四日,天津《大公报》刊载了署名“与忘”的书评文章,对《墨经易解》提出了一些批评意见。谭戒甫读到这篇评论文章后,“不禁狂喜过望”,遂发表了《为评墨经易解答与忘先生》,对“与忘”先生的批评,表示了由衷的感谢。有些意见谭氏认为切中肯綮,即表示欣然接受,有些意见有不同的看法,就耐心地一一作了解释。末了,谭先生恳切要求“与忘”先生能示以真名
宾符,冯仲足(一九一四——一九六六)笔名,浙江省宁波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国际问题专家,翻译家,出版家。半个世纪前《世界知识》杂志创办(一九三四)时起,宾符即参加工作,并主持编务达二十年(四六——六六)。早年曾任职于商务印书馆,解放后曾任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除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外交部做研究工作外,还从事统战工作。    我怎样也不能相信宾符离开我们已经十八年了。今夜,坐在中美洲一座摩天楼上,远眺这高
随着当代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科学哲学已成为当今西方哲学中发展最快、成果最为显著的一个分支。半个多世纪来,各种科学哲学流派相继兴起、发展、嬗变,构成了令人瞩目的流动画卷。在七十年代引起西方科学哲学界广泛兴趣的,是伊姆雷·拉卡托斯的“研究纲领方法论”。剑桥大学一九七八年出版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以下简称《研究纲领》)一书,汇集了作者科学哲学方面最重要的几篇论文,集中地反映了作者的主要理论见解,展示
自从曹聚仁氏从李渔的《闲情偶寄》中节选出《李笠翁曲话》付梓印行后,五十多年间出版过好几种版本了。近读陈多的注释本(湖南人民版),觉得李渔的幽默观颇可借鉴。  一部文艺作品,倘若毫无幽默感,必将成为刻板乏味令人生厌的东西。这就是李渔所谓“文字佳,情节佳,而科诨不佳,非特俗人怕看,即雅人韵士,亦有瞌睡之时。”不过,倘若只是为幽默而幽默,则又将流于形式主义和庸俗。因此,李渔特别强调,必须“于嘻笑诙谐之处
传世的《王文公文集》有一百卷,文集中收录了王安石一生的主要著作,小而至于一首五绝,或一篇无名之辈的墓志,都因此而传世;可是王氏的一部皇皇二十四卷的《字说》(另说为二十卷),却不知因何亡佚,不传于后世?笔者虽不专治文字学,但这个谜却是几十年来时常萦绕胸际的。  为了解开这个谜,笔者近年查阅了多种史料及宋人笔记,多少窥见了这个谜的一部分奥妙。由于《字说》的失传,这个谜的全貌也许永远无法了解;但我想即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