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教育对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教育“美术”这一名词始见于欧洲17世纪,也有人认为正式出现于18世纪中叶。近代日本以汉字意译,五四运动前后传入中国,开始普遍应用。理念让艺术融入生活,融入思维,融入灵魂,活在当下。在当今学生素质教育中,美术教育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处进身心健康.
  【关键词】:美术教育;情商关系;素质培养;创新精神
  美术教育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较系统地掌握美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在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必修的艺术课程.重视美术教育,提高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素质,更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美术课是义务教育一门必修课程,是提高学生审美意识为目的. 从学习美术教育中了解到中国文化的精神和人类的生存价值。
  一,美术教育与情商关系
  美是心灵的塑造,是情商的培养,是个性的发展,在美术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情商素质,使学生的品格和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我国“五四”前后开始普遍应用这一名词时,也具有相当于整个艺术的涵义。例如鲁迅在一九一三年解释“美术”一词时写道:“美术为词……译自英之爱忒。爱忒云者,原出希腊,其谊为艺。随后不久,我国另以“艺术”,一词翻译“爱忒”,“美术”一词便成为专指绘画等视觉艺术的名称了。
  美术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鉴赏,实践过程中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欣赏名画,开拓学生想象和联想,进而获得美术作品所体现的思想和意境, 以往从艺术作品到艺术欣赏,大多采用简单的、直接的传播方式,传播的意义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主要是由于生产力水平及科技水平的局限,致使传播功能落后,未能对艺术活动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在近百年、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的迅捷发展对于艺术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高新科技的发展以及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广泛应用,使艺术传播方式和功能获得重大进展。它使艺术成为当今最具有大众性的艺术样式,同时也将其中许多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影响到其它艺术样式,视像技术的优越性功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艺术传播在当代艺术活动领域,已经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艺术品的传播形式、规模、速度、周期、增殖量大小,以及对于接受者的接受方式、欣赏情趣等,都具有极大的影响。现在人们运用摄影、绘画和雕塑等造型手段表现过去的生活。观看这些作品中的任务和场景,我们往往能从有趣的细节和感人的故事中引发丰富的想象。艺术作品不是机械的模仿,艺术家在反映显示生活的同时,总要融会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态度。优秀的艺术家总是关注社会生活,关爱自然环境,在创作中表现自己的个性。学生在这种艺术熏陶中,心灵必然会受到冲击,他们会在艺术作品中学习到积极向上,这对他们未来在事业或人生遇到困难与挫折中培养坚强的个性,从而形成一种坚韧的情商品质.
  美指由长度(左右)、高度(上下)、深度(纵深)三个因素构成的立体空间。绘画中,为真实地再现物象,必须在平面上表现出三度空间的立体和纵深效果。而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在作品中表现出各种物体所具有的特质,如丝绸、陶瓷、玻璃器皿、肌肤、水、石等物的轻重、软硬、糙滑等各各不同的质的特征,给予人以真实感和美感。借助明暗、色彩、线条等造型因素,表达出物体的轻重、厚薄、大小、多少等感觉。如山石的凝重,风烟的轻逸等。绘画中表现实在的物体都要求传达出对象所特有的分量和实在感。运用量的对比关系,可产生的效果。
  在审美和创造,结合欣赏,鼓励学生参与,探讨,来分析画中美,打破旧的审美习俗.众所周知,学生文化压力大,其成绩必然产生分化,培养学生潜在的艺术天赋,因材施教,进行针对性培养.找回自信,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二美术教育素质培养
  学习美术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是一种文化的学习。只有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来学习美术,感悟美术、理解美术,才能真正体验美术的精髓,学好美术对于训练学生观察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等各方面都有好处。还可以提高自己对艺术的修养和欣赏能力,很有美感地进行色彩搭配 (比如衣服穿着上运用色彩对比与和谐知识)等;通过绘画还可以表达事物的另外一种方法,也可以为留住少年时代记忆另一种方式;还有工艺制作,如制作贺卡可以加深同学之间的友谊,标志设计体验自己设计的成就感。
  對美的追求是人的天性,我们人人都是美的追求者。尤其是青少年阶段,对美的要求比其他階段的人还要高。不管是对穿着、首饰、形象的搭配、就连吃的食物造型都要求有一定的美感。如同我们吃的蛋糕,冰淇淋等。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的“基本理念”中就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进行了说明 “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兴趣。
  还有研究表明,教学环境与学生个性发展也有必然联系,因为每当完成一件美术作品,就需要左右脑一起工作,因此美术教育对提高人的智能素质有着毋庸置疑的重要作用,例如美术中的速写,默记,记忆画,想象画的练习时对于培养学生形象记忆就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因为学生在记忆过程,提高记忆促进智力发展,此外,通过一系列美术学习,循序渐进让学生掌握绘画,工艺和美术欣赏,掌握观察,想象思维的方法和绘画造型,设色,工艺操作技能,还能有效推动和促进其他学科成绩.美术教育具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完善品德教育功能,在远古时代就开始强调美与善的统一,讲究琴,棋,书,画培养,从秦代开始,一方面强调礼教在伦理道德上的教化作用,即强调是非,善恶,美丑观念对审美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又肯定乐教对伦理道德教育的潜移默化功能,春秋时期儒家思想孔子十分重视美育对人的综合素质的作用,他不仅有自己的美育理论,而且在教学内容,教材编订,教育方法各方面对学生循循善诱.孔子认为美育是实现人格完善,道德审判中具有重要的因素.美即是德,德即是美.三美术教育创新精神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其起源于拉丁语,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培养新一代创新精神,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培养人才重要战略目标.江泽民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现在将学生创新与传统教学修订,改变保守教育模式.从美术学习提高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 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 创新、创作、创造等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人类最大的财富,学生在学习美术过程中,大脑像是打开意识的金钥匙. 逻辑思维、形象思维、逆向思维、模糊思维和直觉、灵感等多种认知方式只有通过完善学习美术才能够达到.因此创新培养在今天尤其重要.
  现在美术教育在教学中,把握学生创造力的特点,才能对他们思维大胆创新为基础学习,从中获得满足,成功.越来越需要把美术教育引入德,智,美,体,劳体系中.,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2]贾 涛,主编,美术教育[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3]贾 涛,主编,艺术概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幼儿园对男幼儿教师的呼声很高,因为很多研究已经表明了男幼儿教师在孩子心理健康,性别角色的树立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讲,高校在对男幼儿教师进行培养的时候往往缺乏針对性和特色性,导致男教师的培养问题成为一个厄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培养;男幼儿教师;价值  一、有助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由于幼儿园的女老师过多,由于女性独有的心理特征,造成幼儿的情感世界的脆弱,不
期刊
【摘要】:在高强度的救灾任务下,官兵们极易出现心理不适。而做好官兵心理调适,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从平时的心理训练和心理知识的学习入手,讨论增强官兵抵御心理问题的有效性。当官兵因救灾出现心理问题时,本文认为可以从调用社会支持系统和专业心理援助力量来调适官兵心理问题。  【关键词】:心理训练;心理知识;社会支持  我国自然灾害频繁,突发灾难事故多,参加抢险救灾是部队和平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一般来说,
期刊
【摘要】: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语言与文化是目前外语教育中讨论越来越广泛的课题。外语学习就是目的语的文化学习;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不同的语言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学习一门语言必然要涉及它所承载的文化。由于文化与语言的密切联系使其成为语言学习的必要因素,也是实现外语学习目标的必要保证。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为此,本文阐述了文化知识对英语学习者的学习动因的影响及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的策略
期刊
【摘要】:情绪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总是伴随着其他的心理活动,每时每刻,无论人的思想还是作为,都会以一定的情绪作为心理背景。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人对自己当前的主观幸福感和对生活质量的评价。本文从情绪的概念出发,总结出大学生情绪管理与调节的方法,旨在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更好地完成学业。  【关键词】:情绪;管理;方法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后期,这一阶段的青年情绪体验丰富,情绪波动很大,容易
期刊
【摘要】:家访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桥梁,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家访可以争取家长对学生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从而提高教育质量。笔者通过家访实践,总结出班主任教师要在家访过程中,注重家访三步骤,把握家访的重要原则,实现科学、有效的家访。  【关键词】:家访;班级管理;家庭教育;家访三步骤  为了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实际困难,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推动城市教育科学和谐发展,
期刊
【摘要】:学前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对儿童一生的发展有着相当关键的影响,如何结合专业实践课程,抓好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本文针对钢琴、声乐、视唱、舞蹈、奥尔夫音乐等专业素质的培养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对于提升学校专业人才教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学前教育;人才培养  引言:目前,学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学前教育专业人才作为奋斗目标。也是当前教育改革重要的内容。学前教育教师必备的技能
期刊
“面向新时代的音乐课,学生们到底需要些什么?”我一直在思索着这个问题。新的课程标准出台,强调要经常给学生表演和表现的机会。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到学生的心理活动,结合教材,搭配设计出让学生能够发挥的环节,这个得花些精力。合理地安排符合学生实际学习的内容,使他们在智力上、体力上和精神上都不会感到负担过重,又能将参与表现和教材讲授完美结合起来,这就是教学上的艺术了。  一、 建立现代的教育理论,
期刊
【摘要】:英语听力课是英语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贴近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无疑可以极大地提高其学习兴趣。针对一些硬件条件不足或缺乏语言环境的高职院校来说,在听力课堂上灵活的使用影视教学可以说是一个效果良好又节省财力的方法,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语言、在实践中锻炼其语言交际能力有利于课堂效果的提高。本文围绕英语影视作品在高职英语听力课堂上的应用展开了研究,以期为同业同仁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不同的语言语境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影响到其语法理论,但是语言之间也有普遍性,在国际化日益明显的今天,跨语言语法隐喻已经客观存在,如何理解跨语言语法隐喻在不同语境之下表达同一命题的意义表达式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所体现出的具体语义中的转喻性,需要对此做深入浅出的分析。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构建了一个跨语言语法隐喻理论模型,分析了跨语言语法隐喻在词汇、语法和篇章中的表现,对中英文跨语言语法
期刊
【摘要】:语文教科书不仅是知识、技能的载体,还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载体,并将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深化对于教材教学价值取向和定位的把握,这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课本中的教学素材,也能够让教师在此基础上制定更为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进而不断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教学价值  一、蘇教版小学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