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等高线的概念、特点、等高线地形部位判读、等高线的数值计算、等高线与区位选择、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通视问题等几个方面,叙述了有关等高线的教学,内容详细,直观明了。
关键词:高中地理;等高线;教学
高中地理等高线的教学是等值线教学的基础,学好等高线的知识,其他等值线的知识也就比较容易掌握。
一、 了解等高线的概念及其特点
地理教学中的概念是基础,了解了概念,才能细解疑难。
1. 与等高线有关的几个概念
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剖面图,必须了解。
2. 等高线的特点,必须掌握的有以下几点:
(1)同线等高;(2)同图等距;(3)等高线为封闭的曲线;(4)等高线的疏密反映了坡度的陡缓;(5)示坡线指示地势降低的方向。
二、 等高线地形部位及地形判读
1. 等高线地形部位的判读
(1)山地、山峰:其等高线呈闭合的状态,数值外低内高,常用“▲”符号表示,其示坡线向外。如图1所示。
(2)山脊、山脊线:等高线向数值低处凸出的各点的连线,即为山脊线。山脊线也是分水线。如图2所示。
(3)山谷、山谷线:等高线向数值高处凸出的各点的连线,即为山谷线。山谷线也是集水线。如图3所示。
(4)鞍部:两组表示山峰的等高线之间的区域。如图4所示。
(5)陡崖:是多条等高线重合的区域。如图5所示。
2. 等高线地形的判读,指的是对地表五种地形的判读。
判读的依据,包含了海拔的高度和等高线的疏密。
三、 学会计算特殊的等高线地形图的数值高低
1. “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运用。
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如果出现了闭合的等高线,则可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来进行数值大小的判读。如图6,A的取值范围为:500 2. 河谷两岸相邻的等值线数值相等。如图7所示。A=B=300米。
3. 估算陡崖的高度
(1)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 (2)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d (3)陡崖的相对高度:ΔH=H顶-H底;ΔH的取值范围是:(n-1)d≤ΔH<(n 1)d(注: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H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低的。)例如,图4中陡崖的相对高度为200米≤ΔH<400米。
4. 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等高距为d米,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为:(n-1)d米<ΔH<(n 1)d米。如图8中,A、B两点的相对高度为200米<四、 等高线与区位选择
我们从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看出不同的地形和不同的地形部位,而这些地形与部位直接影响到生产中的“点”、“线”、“面”的选择。
1. 有关“点”的选址
(1)水库坝址的选址:①坝址应选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②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③蓄水区要注意避开断层、石灰岩地区;④要考虑库区移民的问题。
(2)疗养院的选址: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向阳、背山面水、气候宜人、空气清新,交通便利的地方。
(3)宿营地的选址:①宿营地应避开河谷、河岸,以避开暴雨造成的山洪;②避开陡崖、陡坡,以防崩塌、落石造成伤害;③应在地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鞍部宿营。
(4)港口的选址:港口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泥沙淤塞。
(5)有關气象站的选址:要求建在地势较高、地形开阔的地方。
(6)航空港的选址:航空港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地势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地质条件好;注意盛行风向;与城市保持适当的距离;气候适宜的地方。
2. 有关“线”的选址
(1)公路、铁路线:公路、铁路线一般要求建在坡度平缓的地方,尽量与等高线平行,缩短线路,尽量少占农田,少建桥梁,避开陡崖、陡坡;通往山顶的公路呈“之”字形弯曲。
(2)引水线路:在选择引水路线时,首先考虑水从高处往低处流这一要求,再结合距离的远近确定较合适的引水路线。
(3)输油、输气管道:路线要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3. 有关“面”的选址
(1)农业生产布局: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貌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业布局方案。
(2)工业生产布局:工业区宜建在地势平坦开阔,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接近有资源和能源分布、市场广阔的地区;
(3)居民区:居民区最好建在依山傍水、地势开阔的向阳地带,并要求交通便利,远离污染。
五、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通视问题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通视问题,首先要考虑的是沿地形图中的两点的地形剖面图的绘制,绘制出需要考虑的两点之间的剖面图,再从高向低进行连线,中间无高地阻拦的两点之间可以通视,若有高地阻挡则不可通视。如图9所示,从S点可以通视E点,而不能通视F点和T点。
通过对以上五个方面的学习,我们对等高线的特点及其计算和运用,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解题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阅读题目,熟悉图例,了解等高距,注意指向标的指向和比例尺等才能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参考文献:
[1]李家清.地理教学技能训练[G].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主编.
[2]韩清海.高中总复习《导与练》[G].总主编.
[3]肖德好.全品高考复习方案[G].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主编.
作者简介:
甘秋红,云南省大理市,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县第一中学。
关键词:高中地理;等高线;教学
高中地理等高线的教学是等值线教学的基础,学好等高线的知识,其他等值线的知识也就比较容易掌握。
一、 了解等高线的概念及其特点
地理教学中的概念是基础,了解了概念,才能细解疑难。
1. 与等高线有关的几个概念
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剖面图,必须了解。
2. 等高线的特点,必须掌握的有以下几点:
(1)同线等高;(2)同图等距;(3)等高线为封闭的曲线;(4)等高线的疏密反映了坡度的陡缓;(5)示坡线指示地势降低的方向。
二、 等高线地形部位及地形判读
1. 等高线地形部位的判读
(1)山地、山峰:其等高线呈闭合的状态,数值外低内高,常用“▲”符号表示,其示坡线向外。如图1所示。
(2)山脊、山脊线:等高线向数值低处凸出的各点的连线,即为山脊线。山脊线也是分水线。如图2所示。
(3)山谷、山谷线:等高线向数值高处凸出的各点的连线,即为山谷线。山谷线也是集水线。如图3所示。
(4)鞍部:两组表示山峰的等高线之间的区域。如图4所示。
(5)陡崖:是多条等高线重合的区域。如图5所示。
2. 等高线地形的判读,指的是对地表五种地形的判读。
判读的依据,包含了海拔的高度和等高线的疏密。
三、 学会计算特殊的等高线地形图的数值高低
1. “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运用。
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如果出现了闭合的等高线,则可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来进行数值大小的判读。如图6,A的取值范围为:500 2. 河谷两岸相邻的等值线数值相等。如图7所示。A=B=300米。
3. 估算陡崖的高度
(1)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
4. 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等高距为d米,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为:(n-1)d米<ΔH<(n 1)d米。如图8中,A、B两点的相对高度为200米<四、 等高线与区位选择
我们从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看出不同的地形和不同的地形部位,而这些地形与部位直接影响到生产中的“点”、“线”、“面”的选择。
1. 有关“点”的选址
(1)水库坝址的选址:①坝址应选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②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③蓄水区要注意避开断层、石灰岩地区;④要考虑库区移民的问题。
(2)疗养院的选址: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向阳、背山面水、气候宜人、空气清新,交通便利的地方。
(3)宿营地的选址:①宿营地应避开河谷、河岸,以避开暴雨造成的山洪;②避开陡崖、陡坡,以防崩塌、落石造成伤害;③应在地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鞍部宿营。
(4)港口的选址:港口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泥沙淤塞。
(5)有關气象站的选址:要求建在地势较高、地形开阔的地方。
(6)航空港的选址:航空港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地势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地质条件好;注意盛行风向;与城市保持适当的距离;气候适宜的地方。
2. 有关“线”的选址
(1)公路、铁路线:公路、铁路线一般要求建在坡度平缓的地方,尽量与等高线平行,缩短线路,尽量少占农田,少建桥梁,避开陡崖、陡坡;通往山顶的公路呈“之”字形弯曲。
(2)引水线路:在选择引水路线时,首先考虑水从高处往低处流这一要求,再结合距离的远近确定较合适的引水路线。
(3)输油、输气管道:路线要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3. 有关“面”的选址
(1)农业生产布局: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貌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业布局方案。
(2)工业生产布局:工业区宜建在地势平坦开阔,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接近有资源和能源分布、市场广阔的地区;
(3)居民区:居民区最好建在依山傍水、地势开阔的向阳地带,并要求交通便利,远离污染。
五、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通视问题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通视问题,首先要考虑的是沿地形图中的两点的地形剖面图的绘制,绘制出需要考虑的两点之间的剖面图,再从高向低进行连线,中间无高地阻拦的两点之间可以通视,若有高地阻挡则不可通视。如图9所示,从S点可以通视E点,而不能通视F点和T点。
通过对以上五个方面的学习,我们对等高线的特点及其计算和运用,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解题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阅读题目,熟悉图例,了解等高距,注意指向标的指向和比例尺等才能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参考文献:
[1]李家清.地理教学技能训练[G].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主编.
[2]韩清海.高中总复习《导与练》[G].总主编.
[3]肖德好.全品高考复习方案[G].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主编.
作者简介:
甘秋红,云南省大理市,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