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父亲高中文凭,毕业后当过几年民办乡村教师。后来可能嫌教师工资太低,没法养家,就回归田亩,同时兼着村里一个闲差。他教书不赖,种田却无论如何算不上好手。在我的印象里,长势很好的庄稼总在别人田里。当然,父亲也无意于把庄稼种好。我的老家官店镇,即使在贫瘠的鄂西山区,也算是僻远之地。海拔高,地势陡,庄稼种得再好,也就是能填饱肚子而已。到了1995年前后,父亲开始外出打工,先武汉后广东再浙江,辗转多地,至今已20余年。
不管到哪里,父亲都要带着他的几支毛笔。
我从记事起,就知道父亲的字写得好。每到年关,父亲都要写春联,我写过一首诗《春联》,说父亲每年写的春联都是一样的,翻来覆去总是“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之类,很少变化。但父亲绝无重复的厌倦,而满是第一次写的郑重,我因此说写春联时是他“最光辉的时刻”。村里有红白喜事,他也会被请去写对联,主家有时候会包个红包,他一般不收,只拿几包烟,在贫困的年代,我还为这事暗自惋惜过,觉得父亲放弃了改善家境的机会。等我大一点,也能出门吃酒席时,常常在门楣上看到父亲的笔墨。别人说好,我也深感脸上有光。最近几年回老家,只要遇到酒席,我都格外关注门上对联。字体很多,似乎都比我父亲的差一点。
对于我和我哥的字,父亲也是寄予了希望的。门前场院有一乒乓球台,小时候父亲让我们蘸水在台面上写。说写干几桶水,字肯定能练好。这是效仿王羲之的故事。可惜,我们既无热情也无恒心,写的字都差他太远。尤其是我。父亲至今嫌我字差,尤其是签名差。有一次他给我设计了一款签名,上谈下骁,适当的几笔连写,说是像个繁体的“龍”字。
今年4月,我的新书《说时迟》要出版。我给父亲发了信息,让他给我的书名题字。我想,如果封面上用了他的题字,这书就相当于我们父子合作之书。
二
我早上给父亲发了信息,父亲说:“马上就写。” 后面带了两个微笑的表情。
除了书名“说时迟”,还有五个小辑名:大地之上、人事音书、残忍练习、语言指南、河流从不催促过河的人。晚上,字传来了,用软笔写的。已经够好了,软笔是他用得最顺的笔。我想多一个选择,让他用毛笔再写一遍。他刚搬了住处,手头没有毛笔,于是去找一个朋友借。可他朋友的笔太粗,写出的字有拳头大小,他便去网上买了一套笔。
新笔到了,他先写“说时迟”,写了几十遍。再把小辑名都写了,写“河流从不催促过河的人”时,他还特意横的竖的各写了几幅。写毕,一一拍照给我看。有几幅我很喜欢,可是他发照片不会勾选原图,精度不够,就决定把这些A4纸全部寄给我。
收到快递后,我选了效果好的,发给了我的责编。责编又发给排版的设计师,对方觉得可用,很快就把字抠出来用在书上了。父亲写得最多的“说时迟”,设计师反倒没有选出合适的,她觉得字体有点单调,想要多出几种字体。
这有点为难我父亲,要他写大写小,写毛笔写软笔或者写钢笔,都没问题。但具体到字体,他并不能清晰地辨别。毕竟是自学写字,对小楷、隶书、颜体这些,听说过,但不知其所以然。
我不怕麻烦父亲,仍然把设计师的意见转告了。
父亲当然也不怕麻烦,当天晚上就拍照发来了他写的。层层叠叠,密密麻麻,地上、桌子上,全是铺开的“说时迟”。这天,他变成了写字的工具。哪怕是我说“可以了”,他也还没有收手,对我说:“这3个字不好写,单独一个一个的还好混过去,排在一起就有难度,我已经感觉到了。”
我把他这一天写的挨个数了一遍,连同之前写的,一共是187遍。
我最后凭直觉挑了3幅:还是一样的字体,区别只在笔画的粗细上。但父亲已经尽力了。
设计师拿这些字体出了方案,责编没有选上。5月中旬,另一个朋友给诗集画了一幅画,责编很喜欢。画的是一个人在两面石壁间,抬头看着远处的一线天——我在后记里写了这个场景,说我童年时在故乡“铁索口”为头顶铁索般的天光而震撼,那是审美的开始。画已经是设计感很强的元素了,再用书法字体,会有堆砌过头的感觉。最终,封面直接放了这幅画,书名用的是最简单的宋体,没有任何的花样。
三
父亲的字没有用上,责编和我聊及此事,说:还好书名短,如果是“河流从不催促过河的人”,你父亲再写那么多遍,非得把手写废不可。责编并不知道,对我父亲来说,即便是写100多遍“河流从不催促过河的人”也不算什么。之前,他可是抄了我一整本诗集的。
2018年,父亲开始抄我的诗,一开始,只抄了我写他和母亲的七八首诗。我据此写了一篇文章,发在网上后许多人留言夸奖他的字,父亲受了鼓励,说要多抄我的诗。
一个多月后,我收到了一个包裹,打开一看,立刻傻了眼:父亲把我2017年出版的诗集《涌向平静》整本抄了下来。
《涌向平静》有130多首诗,好几万字。他用A4纸抄,一页一首,每首用塑料袋装好,封口。130多个塑料袋,我提在手里,感动之外,也不无惭愧。许多诗我现在看来,都有凑页码的嫌疑。不知道父亲抄的时候作何感想,但有一点,现在想来又觉得安慰,这些诗,每一首,都是父亲能读懂的诗,他在微信上对我说:“抄一次胜观十次。”好懂的诗,他抄的时候,也会觉得更轻松一些。
最新的这本《说时迟》,诗集里写他的诗的占比,已经远远低于上一本了。
2018年后,我写他的诗变少了,只有三四首。一首叫《自动转行》,写的就是他抄诗的事:我写过一首他带我们走夜路的诗,说的是父亲一路上精打细算控制火把,既要能照明,又不至于因为燃烧得太快而过早熄灭。父亲抄下来拍照发给我看。诗只有18行,抄下来变成了33行。他的手机屏幕太小,因为老花,字号又设置得很大,一行最多显示11个字,超过的部分就自动转入下一行了。《自动转行》结尾我说:“我决定再写一首/与父亲有关的诗,/没有多余的词,/每行不超过十一个字。”这首诗形式和内容倒也相符,每一行,即便加上标点符号,也没有超过11个字。
对我和我父亲来说,《自动转行》都是有意义的一首,但不了解前因后果的人,单看诗里的叙述,大概也还会觉得摸不着头脑。我本来想从诗集里拿掉,责任编辑却说意义特殊,可以保留。《说时迟》里还有一首《屋外的声音》,由头是小时候听着父母聊天我们安然入睡:
一觉睡醒,夜深了,
外面房间的灯还亮着,
父母还在说话,
不用听清他们在说什么,
有声音就够了,
我可以安心地继续睡。
许多年后,轮到我
在夜晚发出声音:
故事讲到一半,孩子睡着了,
脸上挂着我熟悉的满足表情。
夜已深,屋外已没有
为我亮着的灯。
夜风扑窗,汽笛间以虫鸣,
如果父母还在房间外面,
他们什么都不用说,我什么都能听清。
童年住在山里,独门独户,我怕黑,半夜醒来,周围阒寂无声,让人惊惧,恨不得发出各种声音,把睡我旁边的我哥、睡隔壁房间的父母弄醒。那时我最喜欢的,是在父母尚在屋外忙碌时睡着,如果一觉醒来,仍然听到他们的声音,更觉得安心。现在,屋外的声音似乎掉了个个,母亲2019年来武汉给我们带孩子,她每晚九点多就睡了——轮到我在屋外发出各种声音。
写父亲的诗虽少,但有总比没有好。而且,这有限的几首,仍然是父亲能读懂的詩。
四
7月底,《说时迟》出版,我一拿到样书,就给他快递了两本。书名虽然没用上他的字,但小辑名都用上了,这样,他的名字可以名正言顺地出现在版权页“小辑题字”上。我也可以在后记里表达一下我对他的谢意:“感谢我的父亲,本书中全部的题字,都出自他之手。”这话本来应该在请他给我写字时说,或者在他当初抄了整本诗集时说,但一直没说出口。现在放在后记里说,希望为时不晚。
(选自《长江日报》2021年8月12日)
父亲高中文凭,毕业后当过几年民办乡村教师。后来可能嫌教师工资太低,没法养家,就回归田亩,同时兼着村里一个闲差。他教书不赖,种田却无论如何算不上好手。在我的印象里,长势很好的庄稼总在别人田里。当然,父亲也无意于把庄稼种好。我的老家官店镇,即使在贫瘠的鄂西山区,也算是僻远之地。海拔高,地势陡,庄稼种得再好,也就是能填饱肚子而已。到了1995年前后,父亲开始外出打工,先武汉后广东再浙江,辗转多地,至今已20余年。
不管到哪里,父亲都要带着他的几支毛笔。
我从记事起,就知道父亲的字写得好。每到年关,父亲都要写春联,我写过一首诗《春联》,说父亲每年写的春联都是一样的,翻来覆去总是“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之类,很少变化。但父亲绝无重复的厌倦,而满是第一次写的郑重,我因此说写春联时是他“最光辉的时刻”。村里有红白喜事,他也会被请去写对联,主家有时候会包个红包,他一般不收,只拿几包烟,在贫困的年代,我还为这事暗自惋惜过,觉得父亲放弃了改善家境的机会。等我大一点,也能出门吃酒席时,常常在门楣上看到父亲的笔墨。别人说好,我也深感脸上有光。最近几年回老家,只要遇到酒席,我都格外关注门上对联。字体很多,似乎都比我父亲的差一点。
对于我和我哥的字,父亲也是寄予了希望的。门前场院有一乒乓球台,小时候父亲让我们蘸水在台面上写。说写干几桶水,字肯定能练好。这是效仿王羲之的故事。可惜,我们既无热情也无恒心,写的字都差他太远。尤其是我。父亲至今嫌我字差,尤其是签名差。有一次他给我设计了一款签名,上谈下骁,适当的几笔连写,说是像个繁体的“龍”字。
今年4月,我的新书《说时迟》要出版。我给父亲发了信息,让他给我的书名题字。我想,如果封面上用了他的题字,这书就相当于我们父子合作之书。
二
我早上给父亲发了信息,父亲说:“马上就写。” 后面带了两个微笑的表情。
除了书名“说时迟”,还有五个小辑名:大地之上、人事音书、残忍练习、语言指南、河流从不催促过河的人。晚上,字传来了,用软笔写的。已经够好了,软笔是他用得最顺的笔。我想多一个选择,让他用毛笔再写一遍。他刚搬了住处,手头没有毛笔,于是去找一个朋友借。可他朋友的笔太粗,写出的字有拳头大小,他便去网上买了一套笔。
新笔到了,他先写“说时迟”,写了几十遍。再把小辑名都写了,写“河流从不催促过河的人”时,他还特意横的竖的各写了几幅。写毕,一一拍照给我看。有几幅我很喜欢,可是他发照片不会勾选原图,精度不够,就决定把这些A4纸全部寄给我。
收到快递后,我选了效果好的,发给了我的责编。责编又发给排版的设计师,对方觉得可用,很快就把字抠出来用在书上了。父亲写得最多的“说时迟”,设计师反倒没有选出合适的,她觉得字体有点单调,想要多出几种字体。
这有点为难我父亲,要他写大写小,写毛笔写软笔或者写钢笔,都没问题。但具体到字体,他并不能清晰地辨别。毕竟是自学写字,对小楷、隶书、颜体这些,听说过,但不知其所以然。
我不怕麻烦父亲,仍然把设计师的意见转告了。
父亲当然也不怕麻烦,当天晚上就拍照发来了他写的。层层叠叠,密密麻麻,地上、桌子上,全是铺开的“说时迟”。这天,他变成了写字的工具。哪怕是我说“可以了”,他也还没有收手,对我说:“这3个字不好写,单独一个一个的还好混过去,排在一起就有难度,我已经感觉到了。”
我把他这一天写的挨个数了一遍,连同之前写的,一共是187遍。
我最后凭直觉挑了3幅:还是一样的字体,区别只在笔画的粗细上。但父亲已经尽力了。
设计师拿这些字体出了方案,责编没有选上。5月中旬,另一个朋友给诗集画了一幅画,责编很喜欢。画的是一个人在两面石壁间,抬头看着远处的一线天——我在后记里写了这个场景,说我童年时在故乡“铁索口”为头顶铁索般的天光而震撼,那是审美的开始。画已经是设计感很强的元素了,再用书法字体,会有堆砌过头的感觉。最终,封面直接放了这幅画,书名用的是最简单的宋体,没有任何的花样。
三
父亲的字没有用上,责编和我聊及此事,说:还好书名短,如果是“河流从不催促过河的人”,你父亲再写那么多遍,非得把手写废不可。责编并不知道,对我父亲来说,即便是写100多遍“河流从不催促过河的人”也不算什么。之前,他可是抄了我一整本诗集的。
2018年,父亲开始抄我的诗,一开始,只抄了我写他和母亲的七八首诗。我据此写了一篇文章,发在网上后许多人留言夸奖他的字,父亲受了鼓励,说要多抄我的诗。
一个多月后,我收到了一个包裹,打开一看,立刻傻了眼:父亲把我2017年出版的诗集《涌向平静》整本抄了下来。
《涌向平静》有130多首诗,好几万字。他用A4纸抄,一页一首,每首用塑料袋装好,封口。130多个塑料袋,我提在手里,感动之外,也不无惭愧。许多诗我现在看来,都有凑页码的嫌疑。不知道父亲抄的时候作何感想,但有一点,现在想来又觉得安慰,这些诗,每一首,都是父亲能读懂的诗,他在微信上对我说:“抄一次胜观十次。”好懂的诗,他抄的时候,也会觉得更轻松一些。
最新的这本《说时迟》,诗集里写他的诗的占比,已经远远低于上一本了。
2018年后,我写他的诗变少了,只有三四首。一首叫《自动转行》,写的就是他抄诗的事:我写过一首他带我们走夜路的诗,说的是父亲一路上精打细算控制火把,既要能照明,又不至于因为燃烧得太快而过早熄灭。父亲抄下来拍照发给我看。诗只有18行,抄下来变成了33行。他的手机屏幕太小,因为老花,字号又设置得很大,一行最多显示11个字,超过的部分就自动转入下一行了。《自动转行》结尾我说:“我决定再写一首/与父亲有关的诗,/没有多余的词,/每行不超过十一个字。”这首诗形式和内容倒也相符,每一行,即便加上标点符号,也没有超过11个字。
对我和我父亲来说,《自动转行》都是有意义的一首,但不了解前因后果的人,单看诗里的叙述,大概也还会觉得摸不着头脑。我本来想从诗集里拿掉,责任编辑却说意义特殊,可以保留。《说时迟》里还有一首《屋外的声音》,由头是小时候听着父母聊天我们安然入睡:
一觉睡醒,夜深了,
外面房间的灯还亮着,
父母还在说话,
不用听清他们在说什么,
有声音就够了,
我可以安心地继续睡。
许多年后,轮到我
在夜晚发出声音:
故事讲到一半,孩子睡着了,
脸上挂着我熟悉的满足表情。
夜已深,屋外已没有
为我亮着的灯。
夜风扑窗,汽笛间以虫鸣,
如果父母还在房间外面,
他们什么都不用说,我什么都能听清。
童年住在山里,独门独户,我怕黑,半夜醒来,周围阒寂无声,让人惊惧,恨不得发出各种声音,把睡我旁边的我哥、睡隔壁房间的父母弄醒。那时我最喜欢的,是在父母尚在屋外忙碌时睡着,如果一觉醒来,仍然听到他们的声音,更觉得安心。现在,屋外的声音似乎掉了个个,母亲2019年来武汉给我们带孩子,她每晚九点多就睡了——轮到我在屋外发出各种声音。
写父亲的诗虽少,但有总比没有好。而且,这有限的几首,仍然是父亲能读懂的詩。
四
7月底,《说时迟》出版,我一拿到样书,就给他快递了两本。书名虽然没用上他的字,但小辑名都用上了,这样,他的名字可以名正言顺地出现在版权页“小辑题字”上。我也可以在后记里表达一下我对他的谢意:“感谢我的父亲,本书中全部的题字,都出自他之手。”这话本来应该在请他给我写字时说,或者在他当初抄了整本诗集时说,但一直没说出口。现在放在后记里说,希望为时不晚。
(选自《长江日报》2021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