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重知识的传授到重能力的培养再到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这一发展过程,体现了高等教育认识上的深化,在现实中,构建“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中有着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目前,理工院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在认知上存在问题,本文认为在占课堂教学主体地位的专业教育中,贯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使科学人文化是最佳选择。通过转变专业教师认识,全面提高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在课堂教学每个环节渗透人文教育,是理工科院校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重要途径,而专业课教师是大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方面军。
[关键词]人文教育 科学教育 专业教师
中国的高等教育在经历了多年的扩招之后,开始过渡到注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的新的发展阶段。从重知识的传授到重能力的培养再到全面素质教育,这一发展过程,体现了高等教育认识上的深化,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起来的新理念成为不少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难能可贵的是探索没有停留在理念层面,而是进一步的衍化为了一系列具体、细化的教育教学改革措施,人们从课程体系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网络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教学改革动力机制研究等多方面入手,取得了行之有效的改革实绩。本文拟从理工院校落实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时专业教师的作为这一微观视角进行探讨。
1 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认识。李政道先生曾说过:科学、艺术、人文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他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追求科学与艺术、科技与人文之间的关联和均衡,是人的创造力的本能。如何将青年学生的这种潜在的本能发掘出来,是现代大学的重要任务。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各有千秋,两者的融合是由它们各自的特点决定的;自然科学教育侧重培养科学素质、创新能力,人文教育则熏陶人的高尚情操,培育人的文化功底。科学技术需要人文精神为其提供思想指导,没有人文精神指导的技术不但得不到长远的发展,而且有可能违背人类的初衷而伤害人类自身:而缺乏科学精神和技术能力的人文工作者,也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新时期的人才,应该是贯通文理,拥有更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务实态度的复合型人才,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配合可以一定程度消解作为双刃剑的科技发展对人性的扭曲。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逻辑关系表明;高科技与人的高素质必须协调发展才能真正为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因此,现实中,构建“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中有着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从高等教育的现实状况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往往没能很好融合,而是相互游离,甚至有所偏废。在一些单科门类的学校中,这种状况似乎更令人担忧。
从理论上说,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非对立的,“因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社会实践的结晶,同时也是人类精神的组成部分。科学精神追求‘真’,人文精神追求‘善’和‘美’,而‘真’、‘善’、‘美’都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向往和社会实践指向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两者应该有机融合。”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角度看,科学教育固然重要,但是人文教育对于人的培养更具有根本性意义。因为,科学技术最终是为人类服务的,科学技术掌握在什么样的人手中,比人掌握什么样的科学技术显然更为重要。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宣道士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在我看来,释迦牟尼、摩西和耶稣对人类所作的贡献远远超过那些聪明才智之士所取得的一切成就。”
2 目前理工院校在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认知上存在的几个问题。
2.1 长期以来,我国理工院校的人文教育只由人文课教师来承担,故在专业课老师头脑中逐渐地形成这样一种误解:人文教育应当由文科教师担当,而与理工科专业课教师无关。受此影响,大多数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只管“专业”教育,而很少涉及对诸如因各专业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带米的环境、伦理、道德、法律等人文社会方面的知识、原理、问题的学习和思考。其结果,文科教师和理工科专业教师面对同一教育对象,进行互不相干的教学,即在教育主体和教学内容上都未达到有机融合,因此結合专业教育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2.2 把出现在理工类专业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的问题看成是文科教师人文教育的失败,与专业课老师的教育教学没有任何干系。在这里,“教书”和“育人”被悄然割裂,“教书”是专业课老师的任务,“育人”则是人文课老师的责任。其实很多问题会出现在理工科大学生中,同样也会出现在文科大学生中,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因此,育人也同样是所有老师的责任。
2.3 认为大学生人文教育的缺失主要原因是人文教育的课程时数太少,主渠道作用有限。强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不足矫枉过正地强求文理知识的教育对半开,其整合过程应该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片面主张增加理工类专业的人文学科的教学总时数,增加学生课程负担作为弥补人文教育缺失的最终手段,这种以量取胜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其实,加强理工类专业的人文教育,其最根本的努力方向在于提高整个育人过程中人文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包括在理工科专业课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
在2002年7月教育部主办的“中外学校校长论坛”上,牛津大学校长科林卢卡斯(Colin Lucas)在演讲中指出:“独立思考、心境澄明、想象力、领导能力、决策能力、个人责任感、社会良知、同情心,所有这些一个成功社会所需要的社会美德和个人美德都应在包含所有学科的这一学习环境中成长。”
这些年来,不少理工院校加强“两课”建设,增设人文选修课,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育活动,对强化人文教育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时间分配毕竟是有限的。我们认为,从资源配置优化的角度分析,如何在占课堂教学主体地位的专业教育中,贯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将两者有机融合,使科学教育人文化,不失为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3 理工院校的专业课老师在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上可以大有作为。学生以学为主,课堂教学始终都是实施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主渠道。在理工科院校中,专业课(科学教育)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发挥专业课教师在大学生人文教育中重要方面军的作用,不仅仅是解决人文教育课程时数较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将人文教育真正浸润到育人的全过程,使科学知识的传授中也包含做人的道理,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当然,这就给理工科院校的专业课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1 转变专业教师认识,全面提高专业课程教师的人文素养。大学教师自身素养不高,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瓶颈;理工科院校专业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则是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起来的突破口。 无论多么先进的教育思想,多么完善可行的制度,其作用最终须由教师体现出来。相当一部分大学教师在学术水平、教育思想境界及具体教学方法、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上的欠缺,直接导致了在教育教学改革上的主动性与自觉性的欠缺,这是大学素质教育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根本原因。
“人文素养”主要是指除专业知识与技能之外的其它文化修养与素质。它是一个人全面素质的综合表现,它的有无是工具理性人格与健全人格的重要分界线。学生在四年的本科学习期间,有近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学习专业课,与专业课老师打交道。专业课教师无论是在课上还是在课下,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科学真理追求、人生道理感悟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大学生在毕业多年后,对学校里面印象最深的老师通常是专业课老师。专业课教师的人文素质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师的人品、学问、胸襟、气质以及创造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专业课教师应以高尚的人格魅力使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和。
专业课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真正领会“教书育人”中“育人”的含义,充分认识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时,更重要的是教师自己要懂得做人的道理,处理好与他人、自然和社会的关系!既要把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把行为规范,做人的准则教给学生;既要善于做经师,还要善于做人师,使学生既有学问,又有德性!
其次,教师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科学作风,教师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要表现出对科学的极大热情,敢于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并参与学生的讨论,与学生平等相待,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修养,如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而不同、相互尊重的人文精神等,会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再次,加强对理工科教师人文素质的培训。目前专业教师身上集中表现为:人文知识薄弱,艺术修养缺乏。如何提升理工院校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
加大宣传力度,使每一个专业教师提高对“两融合”教育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展對专业教师进行“两融合”教育培训。当前理工院校和全国其他高校一样,因扩招、评估、发展需要,师资队伍建设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新人辈出,高学历者所占比例逐年增大,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就显得尤为必要。
教师继续教育的经验显示,可做好几类培训:
第一类培训打破学科界限,将教师按能力分成新上岗老师、一般教师、骨干教师几种类型进行不同的培训。如对新上岗教师重点进行教学基本功强化训练、教学过程分析与指导、教师角色意识的认同与培养、班级的行为分析和控制、电教手段的运用等;对合格教师提高其教学艺术水平,强调课堂设计与实施,并从思想境界、教育科研、教育哲学等方面对他们进行提高培训;对骨干教师送其参加各层次的高教骨干培训班,充分发掘其对课程的整体研究能力,提炼其有效教育方式并着力推广,同时让其在相互切磋、交流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教育哲学素养。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近两年对新进教师进行岗前集训,收到良好效果,缩短了新教师的适应期。骨干教师频繁参加各种研讨会,取长补短,带回经验或启示供同仁借鉴,很好的带动了整个教研室或学科备课组群体的教学。
第二类培训是按学科分类进行,重点放在课程、教材和教法的研究上。提出教师素质目标,在培训方法上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采取专题讲座、理论研讨、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探讨融实用与超越为一体的教学内容,如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理论、教师发展心理、中外教育家、科学发展简史、课堂教学计划的设计、学生学习行为的分析、学习的测量、交往艺术、生命哲学、哲学方法论等。
另外还可以形成松散的沙龙形式,如华中科技大学面向全校教职员工,利用周末,举办系列经典名著读书班,邀请著名专家讲授,有兴趣的教职员工都可以自愿参加。通过自由论辩和不同学科思想的碰撞,很多老师都觉得开阔了自己的思维和视野,跳出了专业的圈子,对自己进行学术研究和专业教学都有很大促进,达到了多学科交融的目的。
第三,在教育教学管理和评价中设立“人文教育效果”项目,比如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思维、创新、表达,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和精神面貌,注意选用能体现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的例证来阐发相关原理;要求教师在教授专业知识过程中注重人文精神的启迪和提炼等等。
3.2 在课堂教学每个环节渗透,使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在专业课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最主要的途径,当然也是学生潜移默化地获得做人道理的重要途径。
3.2.1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几方面来进行探索。首先我们要善于挖掘专业课本中的人文精神。任何一门科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背景,都离不开科学家的执着追求。因此,担任理工科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如果能善于发掘教材,讲出自然科学的人文内涵,这种人文素质教育可能更为深刻具体,更具说服力,往往给学生留下很深印象,从而也使学生更容易掌握专业知识。
其次,把专业课教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在专业课教学中,可以把抽象的理论和社会发展理论充分结合起来。
最后在专业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根据本专业的特点,结合时事及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3.2.2 在试验课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在专业课教学中,试验教学是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主要方式。
首先,在实验课中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经受挫折、百折不挠的顽强毅力。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知有利于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其认识的内化,促进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进而上升为理性认识。实践教学使学生得到观察和操作实践方面的训练。
其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人文素质本身不仅是一套知识体系,而且还是一种精神。在自然科学领域,最重要的体现为一种创新精神。知识获取是知识创新的基础,教学实践是知识及时应用的前提。这两者都离不开创新。在试验课环节增加创新试验内容,鼓励学生把所学过的基本理论应用到实验中来,每学期把学生的创新试验汇编成册,作为实验成果展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
华中科技大学的做法就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华中科技大学数、理、化、外等基础课量大、面广,对学生的影响深刻,他们首先在这些课程里选择一、二进行试点。物理系在研究过程中,着重探索在实验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为了让学生自由地进行科学实验的探索和创新,他们进口组合式教学仪器,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能随意搭配的仪器,设计新的实验和装置。物理系李元杰教授在此基础上摸索出一套新的大学物理教学体系——CCBP创新教育,其指导思想就是全面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式和研究式学习。几名大学生给李元杰老师的信中说:“您和您的《大学物理CCBP》对我们的学习和思维方式进行了一番彻头彻尾的改造。您不仅将物理的浩瀚、神奇、风趣赠予我们,更用您对物理的见解、执著感染着我们。”“热是同生命相连的,热是生命的象征——连热都没了,还有生命吗?因此,研究热的问题,实际上是对生命的关注,对热增加一点理解,就是多了一步向生命意义的接近!”
最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因为科技的攻关,不仅需要大学生具有较好的个体素质,而且要有较强的合作协调能力。当今许多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多学科的共同协作才能顺利完成。不同单位、学科、行业的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完成科技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验课中,采用分小组进行实验,大家分工合作,互相配合,荣辱与共,让学生自己通过亲身经历去认识在合作过程中的得与失。在这方面黑龙江大庆石油学院教师刘霞颇有心得,收到很好的课堂效果。
3.2.3 课后继续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课后答疑以及作业批改是专业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答疑及作业批改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激励和关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且可以融洽师生关系。对学生要给予信任和期待,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期待值与成功率成正比。期待的话语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正视自我、调整自我、完善自我。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会在教师的期待和鼓舞中获得信心和力量。所有的学生都希望得到赞赏、信任和鼓励。教师对学生的关怀有助于学生的成功。
华中科技大学结集出版的《专业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总结出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的八种主要方式:“起于知识、启迪精神、渗透美育、行为互动、营造氛围、以悟导悟、以人为本、止于境界”。为我们微观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说明专业课教师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大有可为。
综观古今中外的许多大教育家,他们不仅是自己专业领域的大师,往往也是极具人格魅力的良师益友。特别是不少从事自然科学教育的教育家们,深厚的人文素养不单使他们的专业教育如鱼得水,也使他们成为不少学生终身景仰和学习的榜样。
[关键词]人文教育 科学教育 专业教师
中国的高等教育在经历了多年的扩招之后,开始过渡到注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的新的发展阶段。从重知识的传授到重能力的培养再到全面素质教育,这一发展过程,体现了高等教育认识上的深化,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起来的新理念成为不少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难能可贵的是探索没有停留在理念层面,而是进一步的衍化为了一系列具体、细化的教育教学改革措施,人们从课程体系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网络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教学改革动力机制研究等多方面入手,取得了行之有效的改革实绩。本文拟从理工院校落实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时专业教师的作为这一微观视角进行探讨。
1 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认识。李政道先生曾说过:科学、艺术、人文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他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追求科学与艺术、科技与人文之间的关联和均衡,是人的创造力的本能。如何将青年学生的这种潜在的本能发掘出来,是现代大学的重要任务。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各有千秋,两者的融合是由它们各自的特点决定的;自然科学教育侧重培养科学素质、创新能力,人文教育则熏陶人的高尚情操,培育人的文化功底。科学技术需要人文精神为其提供思想指导,没有人文精神指导的技术不但得不到长远的发展,而且有可能违背人类的初衷而伤害人类自身:而缺乏科学精神和技术能力的人文工作者,也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新时期的人才,应该是贯通文理,拥有更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务实态度的复合型人才,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配合可以一定程度消解作为双刃剑的科技发展对人性的扭曲。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逻辑关系表明;高科技与人的高素质必须协调发展才能真正为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因此,现实中,构建“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中有着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从高等教育的现实状况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往往没能很好融合,而是相互游离,甚至有所偏废。在一些单科门类的学校中,这种状况似乎更令人担忧。
从理论上说,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非对立的,“因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社会实践的结晶,同时也是人类精神的组成部分。科学精神追求‘真’,人文精神追求‘善’和‘美’,而‘真’、‘善’、‘美’都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向往和社会实践指向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两者应该有机融合。”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角度看,科学教育固然重要,但是人文教育对于人的培养更具有根本性意义。因为,科学技术最终是为人类服务的,科学技术掌握在什么样的人手中,比人掌握什么样的科学技术显然更为重要。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宣道士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在我看来,释迦牟尼、摩西和耶稣对人类所作的贡献远远超过那些聪明才智之士所取得的一切成就。”
2 目前理工院校在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认知上存在的几个问题。
2.1 长期以来,我国理工院校的人文教育只由人文课教师来承担,故在专业课老师头脑中逐渐地形成这样一种误解:人文教育应当由文科教师担当,而与理工科专业课教师无关。受此影响,大多数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只管“专业”教育,而很少涉及对诸如因各专业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带米的环境、伦理、道德、法律等人文社会方面的知识、原理、问题的学习和思考。其结果,文科教师和理工科专业教师面对同一教育对象,进行互不相干的教学,即在教育主体和教学内容上都未达到有机融合,因此結合专业教育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2.2 把出现在理工类专业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的问题看成是文科教师人文教育的失败,与专业课老师的教育教学没有任何干系。在这里,“教书”和“育人”被悄然割裂,“教书”是专业课老师的任务,“育人”则是人文课老师的责任。其实很多问题会出现在理工科大学生中,同样也会出现在文科大学生中,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因此,育人也同样是所有老师的责任。
2.3 认为大学生人文教育的缺失主要原因是人文教育的课程时数太少,主渠道作用有限。强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不足矫枉过正地强求文理知识的教育对半开,其整合过程应该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片面主张增加理工类专业的人文学科的教学总时数,增加学生课程负担作为弥补人文教育缺失的最终手段,这种以量取胜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其实,加强理工类专业的人文教育,其最根本的努力方向在于提高整个育人过程中人文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包括在理工科专业课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
在2002年7月教育部主办的“中外学校校长论坛”上,牛津大学校长科林卢卡斯(Colin Lucas)在演讲中指出:“独立思考、心境澄明、想象力、领导能力、决策能力、个人责任感、社会良知、同情心,所有这些一个成功社会所需要的社会美德和个人美德都应在包含所有学科的这一学习环境中成长。”
这些年来,不少理工院校加强“两课”建设,增设人文选修课,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育活动,对强化人文教育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时间分配毕竟是有限的。我们认为,从资源配置优化的角度分析,如何在占课堂教学主体地位的专业教育中,贯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将两者有机融合,使科学教育人文化,不失为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3 理工院校的专业课老师在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上可以大有作为。学生以学为主,课堂教学始终都是实施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主渠道。在理工科院校中,专业课(科学教育)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发挥专业课教师在大学生人文教育中重要方面军的作用,不仅仅是解决人文教育课程时数较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将人文教育真正浸润到育人的全过程,使科学知识的传授中也包含做人的道理,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当然,这就给理工科院校的专业课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1 转变专业教师认识,全面提高专业课程教师的人文素养。大学教师自身素养不高,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瓶颈;理工科院校专业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则是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起来的突破口。 无论多么先进的教育思想,多么完善可行的制度,其作用最终须由教师体现出来。相当一部分大学教师在学术水平、教育思想境界及具体教学方法、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上的欠缺,直接导致了在教育教学改革上的主动性与自觉性的欠缺,这是大学素质教育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根本原因。
“人文素养”主要是指除专业知识与技能之外的其它文化修养与素质。它是一个人全面素质的综合表现,它的有无是工具理性人格与健全人格的重要分界线。学生在四年的本科学习期间,有近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学习专业课,与专业课老师打交道。专业课教师无论是在课上还是在课下,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科学真理追求、人生道理感悟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大学生在毕业多年后,对学校里面印象最深的老师通常是专业课老师。专业课教师的人文素质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师的人品、学问、胸襟、气质以及创造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专业课教师应以高尚的人格魅力使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和。
专业课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真正领会“教书育人”中“育人”的含义,充分认识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时,更重要的是教师自己要懂得做人的道理,处理好与他人、自然和社会的关系!既要把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把行为规范,做人的准则教给学生;既要善于做经师,还要善于做人师,使学生既有学问,又有德性!
其次,教师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科学作风,教师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要表现出对科学的极大热情,敢于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并参与学生的讨论,与学生平等相待,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修养,如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而不同、相互尊重的人文精神等,会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再次,加强对理工科教师人文素质的培训。目前专业教师身上集中表现为:人文知识薄弱,艺术修养缺乏。如何提升理工院校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
加大宣传力度,使每一个专业教师提高对“两融合”教育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展對专业教师进行“两融合”教育培训。当前理工院校和全国其他高校一样,因扩招、评估、发展需要,师资队伍建设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新人辈出,高学历者所占比例逐年增大,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就显得尤为必要。
教师继续教育的经验显示,可做好几类培训:
第一类培训打破学科界限,将教师按能力分成新上岗老师、一般教师、骨干教师几种类型进行不同的培训。如对新上岗教师重点进行教学基本功强化训练、教学过程分析与指导、教师角色意识的认同与培养、班级的行为分析和控制、电教手段的运用等;对合格教师提高其教学艺术水平,强调课堂设计与实施,并从思想境界、教育科研、教育哲学等方面对他们进行提高培训;对骨干教师送其参加各层次的高教骨干培训班,充分发掘其对课程的整体研究能力,提炼其有效教育方式并着力推广,同时让其在相互切磋、交流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教育哲学素养。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近两年对新进教师进行岗前集训,收到良好效果,缩短了新教师的适应期。骨干教师频繁参加各种研讨会,取长补短,带回经验或启示供同仁借鉴,很好的带动了整个教研室或学科备课组群体的教学。
第二类培训是按学科分类进行,重点放在课程、教材和教法的研究上。提出教师素质目标,在培训方法上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采取专题讲座、理论研讨、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探讨融实用与超越为一体的教学内容,如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理论、教师发展心理、中外教育家、科学发展简史、课堂教学计划的设计、学生学习行为的分析、学习的测量、交往艺术、生命哲学、哲学方法论等。
另外还可以形成松散的沙龙形式,如华中科技大学面向全校教职员工,利用周末,举办系列经典名著读书班,邀请著名专家讲授,有兴趣的教职员工都可以自愿参加。通过自由论辩和不同学科思想的碰撞,很多老师都觉得开阔了自己的思维和视野,跳出了专业的圈子,对自己进行学术研究和专业教学都有很大促进,达到了多学科交融的目的。
第三,在教育教学管理和评价中设立“人文教育效果”项目,比如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思维、创新、表达,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和精神面貌,注意选用能体现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的例证来阐发相关原理;要求教师在教授专业知识过程中注重人文精神的启迪和提炼等等。
3.2 在课堂教学每个环节渗透,使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在专业课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最主要的途径,当然也是学生潜移默化地获得做人道理的重要途径。
3.2.1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几方面来进行探索。首先我们要善于挖掘专业课本中的人文精神。任何一门科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背景,都离不开科学家的执着追求。因此,担任理工科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如果能善于发掘教材,讲出自然科学的人文内涵,这种人文素质教育可能更为深刻具体,更具说服力,往往给学生留下很深印象,从而也使学生更容易掌握专业知识。
其次,把专业课教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在专业课教学中,可以把抽象的理论和社会发展理论充分结合起来。
最后在专业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根据本专业的特点,结合时事及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3.2.2 在试验课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在专业课教学中,试验教学是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主要方式。
首先,在实验课中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经受挫折、百折不挠的顽强毅力。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知有利于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其认识的内化,促进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进而上升为理性认识。实践教学使学生得到观察和操作实践方面的训练。
其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人文素质本身不仅是一套知识体系,而且还是一种精神。在自然科学领域,最重要的体现为一种创新精神。知识获取是知识创新的基础,教学实践是知识及时应用的前提。这两者都离不开创新。在试验课环节增加创新试验内容,鼓励学生把所学过的基本理论应用到实验中来,每学期把学生的创新试验汇编成册,作为实验成果展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
华中科技大学的做法就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华中科技大学数、理、化、外等基础课量大、面广,对学生的影响深刻,他们首先在这些课程里选择一、二进行试点。物理系在研究过程中,着重探索在实验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为了让学生自由地进行科学实验的探索和创新,他们进口组合式教学仪器,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能随意搭配的仪器,设计新的实验和装置。物理系李元杰教授在此基础上摸索出一套新的大学物理教学体系——CCBP创新教育,其指导思想就是全面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式和研究式学习。几名大学生给李元杰老师的信中说:“您和您的《大学物理CCBP》对我们的学习和思维方式进行了一番彻头彻尾的改造。您不仅将物理的浩瀚、神奇、风趣赠予我们,更用您对物理的见解、执著感染着我们。”“热是同生命相连的,热是生命的象征——连热都没了,还有生命吗?因此,研究热的问题,实际上是对生命的关注,对热增加一点理解,就是多了一步向生命意义的接近!”
最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因为科技的攻关,不仅需要大学生具有较好的个体素质,而且要有较强的合作协调能力。当今许多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多学科的共同协作才能顺利完成。不同单位、学科、行业的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完成科技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验课中,采用分小组进行实验,大家分工合作,互相配合,荣辱与共,让学生自己通过亲身经历去认识在合作过程中的得与失。在这方面黑龙江大庆石油学院教师刘霞颇有心得,收到很好的课堂效果。
3.2.3 课后继续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课后答疑以及作业批改是专业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答疑及作业批改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激励和关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且可以融洽师生关系。对学生要给予信任和期待,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期待值与成功率成正比。期待的话语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正视自我、调整自我、完善自我。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会在教师的期待和鼓舞中获得信心和力量。所有的学生都希望得到赞赏、信任和鼓励。教师对学生的关怀有助于学生的成功。
华中科技大学结集出版的《专业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总结出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的八种主要方式:“起于知识、启迪精神、渗透美育、行为互动、营造氛围、以悟导悟、以人为本、止于境界”。为我们微观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说明专业课教师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大有可为。
综观古今中外的许多大教育家,他们不仅是自己专业领域的大师,往往也是极具人格魅力的良师益友。特别是不少从事自然科学教育的教育家们,深厚的人文素养不单使他们的专业教育如鱼得水,也使他们成为不少学生终身景仰和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