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教学中案例选用的原则与策略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02040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目前的新闻教学中,选取案例存在一些误区。教材中的案例往往缺乏独创性,教师在选取案例时也比较随意,甚至将案例教学与举例教学混同。新闻教学案例的选取应该遵循针对性原则、典型性原则、争议性原则和时新性原则。在运用案例时,要善于提出问题,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评价,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新闻教学案例 选取误区 选取原则 运用策略
  
  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比较成熟、有效的教学模式。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对社会现实中真实的情境加以典型化处理,把学生引入这种真实的情境中,让其对周围环境和事件本身进行充分的理解、分析、交流,并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提出问题,并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手段和途径,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独立分析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新闻教学案例的选取误区
  要想让案例教学法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优势,对案例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案例的类型、内容和特点,决定了后续教学是什么类型,该如何进行,应达到什么要求,合理地选编案例也就成为案例教学的兴废基础”。[1]然而,在目前的新闻教学和研究中,一些教师和研究者对案例教学法的认识和理解不到位,教学案例的选取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近年来,新闻传媒方面的教材大批量地涌现,既有国内新闻传媒专家、学者的著述,又有不少国外教材的译著,这对我国新闻教学的发展而言无疑是一件好事。然而,一些新闻学教材所选取的案例往往缺乏独创性,不少都选自不同时期的同类教材,既不适合当前的新闻传播环境,又缺乏新闻教学的可操作性,因而影响到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同时,新闻专业老师在选取教学案例时也存在一些误区。一是随意性。新闻教学案例应该与要讲授的新闻理论和实务有某种程度的关联,但并非所有该类型的案例都可以拿来使用。有些教师在上课时,随机挑一个相关的新闻事件来做案例,很少考虑其是否能够紧扣教材,是否可以创设合理的情境,是否对学生有较好的启发作用。其结果是,既费时费力又收效甚微。二是将案例教学法与举例教学法混同,把列举的用来说明某种新闻理论的例子当做案例,整个教学过程既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又缺乏一定的教学互动,使学生无法发现在例子中所蕴含的新闻理论。实际上,举例教学只是教师单方面采取的用来说明问题的教学行为,它注重的是结果,而案例教学则是教师创设某种情境,让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双向学习活动,它更注重过程,二者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
  二、新闻教学案例的选取原则
  在选取新闻教学案例时,需要考虑新闻学鲜明的实践特色和社会应用性。一般而言,新闻专业老师在选择案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新闻学是社会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的理论和应用与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逻辑学、美学等相关学科密不可分。因此,新闻学的基础牢、背景广、应用面宽,涉及的理论也较丰富,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师讲授也需要将相关学科知识设置好,有目的、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同时,青年学生也有其接受知识、理论和技能的自身条件与偏好,教师应该对这些做到心中有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依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做到有的放矢,使案例的内容与知识点有机结合,而且要考虑案例在教学环节中的适用性,结合学生的自身特征、实际层次和接受能力,选择适于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案例。例如,选取一些涉及学生自身利益、情感生活和校园生活的新闻案例,就容易受到学生的关注和理解。还有一种情况往往容易被忽视,就是教师应该针对自身条件来选取案例,具体说来,就是要根据自己对新闻理论和实务的掌握情况,对涉及的相关学科知识、事件背景、处理问题的经验等选取案例,这样才有利于教师的临场发挥。
  (二)典型性原则。新闻学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新闻价值理论,综合新闻价值各要素的特征,它强调的是一条新闻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该新闻无论从哪个要素来看都相当出众,都在同类事件中具有突出的代表性。从这个角度来说,新闻就是新典型。同样的道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新闻理论和新闻实务,选典型的案例,选有代表性、有价值的新闻事件,这样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展示事件的矛盾和冲突,体现案例的现实意义。在选取典型案例时,教师应该考虑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其一,所选取的典型案例,应该符合教学目的和要求,集中蕴涵所要讲授的新闻理论和知识点,足以给出两难情境让学生自由取舍,使学生获得理性的判断和结论,掌握某种新闻知识、理论和技能。其二,学生从案例中学到的新闻知识、理论和技能,能在实际应用中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很好地用来应对实际新聞活动中的新闻事件,指导新闻实务的开展和新闻理论创新。第一个方面强调从典型案例获得知识、理论和技能的优势,第二个方面强调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典型案例的普遍指导作用,它们共同构筑了典型案例的典型性。
  (三)争议性原则。新闻讲究真实、客观,然而,在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和评论的过程中,不同的新闻工作者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主观成分,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甚至经常出现立场、观点相冲突的情形。不过,这种冲突性和争议性,最终会促使新闻事件或新闻活动走向真实、接近真相。在新闻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时还要积极创造条件,主动引导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共同探寻新闻的本质。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其核心就是要创设一种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选择与处理方法。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要充当引导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参与争议,最后归于理性,形成各自的观点并解决问题。在这种良性互动的情况下,案例就充满挑战性和趣味性,会对学生形成很强的吸引力,使问题的焦点逐渐集中,使话题的深度不断拓展,也使学生对争议而获得的结论印象深刻。这种教学特色和效果,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案例教学的魅力也正在于此。需要注意的是,具有争议性的新闻案例,其内容不能过于简单,话题点不能太单一,要有一定的矛盾冲突且不易取得一致意见,需透过新闻事件的表面现象才能发现其本质。
  (四)时新性原则。新闻对时间因素有着极高的要求,和真实性一样,时新性也是其基本特征和最为核心的规律。时新性原则强调的是,在保证新闻事件相对新鲜的基础上,恰到好处地介入新闻事件和新闻活动,过早或过晚都会损害新闻的质量。在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和评论教学中,教师选取案例,首先应该考虑与所要讲授内容有关的最新发生的新闻事件。这种案例不仅能够让学生有新鲜感,产生强烈的获知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获知事件的最新变动,及时了解新闻前沿,这一点也正符合新闻的本义。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需要审时度势,分析案例的适用性,把握新闻事件的发展态势与结果,最后确定什么样的案例适合拿来作为教学之用。一个案例单从内容上看,既能蕴涵要讲授的新闻理论和知识点,又是刚刚发生的新闻事实,如果发现该事实目前仍属于保密对象,或者在法律上还需要最后定性,或者它作为案例的全部意义目前还不能充分展现,这时就需要将该事实放一放,以备适当的时候所用。要保证案例的时新性,需要将工夫放在平时,国内外发生的新闻、发布的新成果要经常关注、分析,同时对自己教学的需求也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像这样做到知彼知己,才能不失时机地用好教学案例。
  三、新闻教学案例的运用策略
  案例是用以配合和促进课堂教学服务的,它的存在相对固定,而其服务对象却是不断变化、千差万别的。因此,案例就存在一个适用性的问题。同时,对现有的比较适合教学所用的案例,应该如何恰当地安排使用的时间、环境、方式,如何引导、组织和评价学生的讨论与交流,这又是一个组织策略的问题。因此,教师在选取案例之后,就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时代背景、周围环境条件、教师自身条件等,对案例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安排;根据讨论之中学生的表现、进展的节奏等,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评价,使案例与学生、教师和现有条件配合得当,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善于“抛锚”。案例教学也被形象地称为“抛锚式教学”,“所谓的‘锚’就是指一个与实际情境相关的问题”,[2]这个问题一旦被确定,整个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随之被确定下来,如同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在新闻教学中,教师在一定新闻情境的基础上,选取一个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这就是“抛锚”。确定问题之后,学生到实际的新闻情境中去感受和思考问题,根据教师提供的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搜集尽可能多的案例资料和背景,自主研究和讨论并最终解决问题。可见,抛锚的方式,即确定什么样的真实事件或问题,如何安排事件或问题,就成为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重要基础。教师在选取和布置案例时,应当采用能够反映新闻前沿、与学生有一定接近性的新闻事件,确定容易让学生产生两难情境的问题,让其在这种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研究和讨论的需要,进而主动以新闻工作者的视角观察事件,或者模拟转换为职业记者身份,仿佛自己就在新闻事件的现场,就报道的内容、对新闻事件的立场等做出自己的判断和思考。
  (二)适当引导。案例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挑战之一就是角色的转换,即教师应从知识传授者和灌输者转变为“教练”和学生的“学习伙伴”,以一个引导者和学习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当然,案例教学强调学生应尽最大可能把握自己的学习进程,而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在两难情境的生成、讨论话题的丰富、思维困境的疏导和结论的多元化等方面给以引导。所以,教师需要考虑的是:当学生讨论和解决问题时,何时真正需要引导,如何向学生提供引导。新闻教学要给学生更多的独立实践机会,同时新闻实践应用又具有复杂性。因此,教师要适时、适度地给以引导,保证学生讨论问题的顺畅进行。可以就课程需要提出能够引起学生新闻敏感的问题,在学生就此问题联系实际时,与学生共同思考信息的来源、事件的焦点、当事人的矛盾冲突和受众的两难选择等话题;在学生产生初步结论的过程中,提示学生自主进行支撐材料的选取、同类新闻事件的归纳的方式;在学生试图解决新闻事件的问题时,要鼓励学生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处理新闻事件,评估各种方法的可行性,预测可能造成的后果,等等。
  (三)积极评价。在案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当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或得出某种结论时,要积极地给予适当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讨论、思考的兴趣和信心,促使学生自我确认和调整,将感性经验上升为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评价要客观公正,给学生平等表达的机会;评价以教师对学生的为主,也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以避免教师的主观随意性和自己对案例理解分析的局限性;对学生在案例分析、讨论时的表现一般不做优劣评价,而应以鼓励与表扬为主,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能力;遵循以思维状况的考查为主体的评价标准,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淡化结论的途径和质量。在新闻教学中,由于新闻学的多学科交叉特征,对新闻事件性质、原因和影响的判断有一定难度,学生难免会存在一些认识和方法方面的不足,教师应该端正心态,多鼓励,少批评,帮助学生培养新闻敏感力,逐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新闻知识、理论和技能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傅小悌.案例教学的运作与原理[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7.4.
  [2]李希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闻学课堂[J].新闻战线,2006.8.
其他文献
"计算机导论"课程具有知识点的逻辑性和实践性较强、相关知识更新快的特点。本文综述了目前"计算机导论"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改革的方法。针对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
目的:观察食管癌患者采用管状胃食管吻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食管癌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取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对照组采取全胃代食
本文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几个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阐明了人力资源是一种能够被企业所拥有和控制的经济资源,能够为企业创造未来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并针对人力资
从宏观和微观的不同角度明确了我国传统产业高技术化改造升级的制约因素,从而为有关部门制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政策提供参考,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正> 台车是使用历史较长的传统针织设备,其品种变化多种多样。我厂开发试制出台车编织的牛仔布面料,填补了市场空白。 1 编织工艺 1.1 原理与特点 利用卫衣生产的方法,将色
摘 要: 近几年来,高校中的考试舞弊现象有所增加。本文罗列了部分舞弊行为,并从教学方法、考试形式等方面阐述了导致学生出现舞弊现象的原因,最后浅谈了加强考风考纪管理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 舞弊现象 高校考风考纪管理 教学方法  考试形式    常言道,“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确实,考试是我国高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一种评定,而且是对学生掌握科学知识
<正>1 设计思想的由来传统的袜子花型格局受提花选针原理和方法的限制,大都是根据花型完全组织的高度和宽度及所要达到的总体效应分布在袜子的圆周,形成连续纵向条花、点花.
摘 要: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的教学方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校园网在大学校园的渗透和普及,互联网逐渐成为广大师生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资源之一。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延伸至网络,适应时代要求,充分应用现代网络技术,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实践教学形式。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网络 实践教学形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实践教学,是借助互联网技术的支持进行的实践教学
摘 要: 语文教学的最大着力点就是解读文本。为完成好这一任务,教师在安排教学设计时,需对课文相关要点进行取舍和整合,以使课堂教学整体感突出,内容连贯、主次分明,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本文以《孔乙己》的教学设计为例,对此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 《孔乙己》 教学设计 取舍    大凡读过鲁迅作品的人没有谁没读过《孔乙己》,大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没有谁不对“孔乙己”留下深刻的印象,“孔乙己”是鲁迅
二十世纪中后期现代英美戏剧受到布莱希特“陌生化”理念的影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作者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剖析其理论建构基础,从戏剧表演手法出发.阐述陌生化与现代英国戏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