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活动是一种教学形式,也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如何让数学活动真正地落地开花,通过真实的、有意义的活动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自我构建呢?这就需要教师准确把握活动的设计过程与方法,明确设计活动的目的。笔者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一课为例,谈谈数学活动任务的设计过程及方法。
一、要确定学习的中心问题
所谓“中心问题”并不是那些用“对”或“错”就能直接回答的问题,而是要引发学生思考,进行知识关联,进行总结的问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这节课的中心问题我确定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如何计算,是怎样推导得出的”。根据这个中心问题,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能够推导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理解公式的含义,并利用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从长方体的公式出发,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二、要安排生动活泼的活动任务
教学活动过程中,“活动任务”并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操练活动,而是一个现实性的问题。其中融入学习目标中的要求,也强调了完成任务的学习过程。一个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活动任务应该是能够吸引学生参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任务;是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合理地融入其中的知识与技能的任务。数学活动可以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成就。围绕这节课的中心问题,我设计了这样的数学活动任务:
1.观察思考,回顾旧知
出示有12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提出问题:它的体积是多少?你能用哪些方法得到它的体积?
2.动手操作,初步感受
让学生借助24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通过摆一摆、测一测、比一比等实践体验性的活动,在活动中通过观察,小组合作等方式,填写实验报告 ,分析报告中的数据关系。
在此项活动中,让学生注意调动脑、手、眼、口,多种感覺器官密切配合,在摆放的过程中,初步感受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多少与一排摆的个数、排的排数和层数有关系。
评价方式:能借用24个正方体摆出不同的长方体,并记录数据,完成实验报告,能初步感受到各个数据与体积之间的关系。
3.结合多媒体,让学生再次感受
让学生代表上机操作测量36立方厘米的长方体。电脑上出示摆的方法,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一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摆了几层。观察摆放的过程,引发学生思考是否有更好、更简单的摆法。
评价方式:学生只要能说出不必全摆满,只需沿着长宽高各摆一行即可,说出这一点这项活动就是有效的活动。
4.深入探讨,研究方法
通过前三个活动摆的方法量出了长方体的体积之后,我又安排学生探讨:如果测量教室的体积还能用摆的方法吗?学生就会觉得再用摆的方式不太符合现实。随即就会思考,有没有一种通用的方法来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因为有了前三个活动的铺垫,学生不难悟出和推导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字母表示为:v=abh。然后利用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殊关系,用知识迁移和类推的思想方法,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这个活动其实就是对前三个活动的一个总结和提升。
围绕中心问题、有理论依据组织的这些教学活动,教师在关注活动设计的外在表现方式的同时,更多地注重了活动的内在品质,并将活动不断深化,即经过不断的概括化、言语化、简缩化而逐步向思维的抽象化转化,以达成学生认识和思维水平的深化,真正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帮助学生成为问题的思考者。这样的活动既克服了以灌输为中心,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方式,又避免了那种“为活动而活动”,流于表面形式,没有实质意义的“假活动”。
三、要创设活动任务的情景
心中装着“让学生观察、操作、推导、归纳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活动任务”,我创设了这样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周末,小明邀请他的朋友来家里玩,小明拿出了自己的好多玩具与朋友一起分享,还拿出了好多课外书一起看。小明的朋友走了后,小明的房间看起来乱糟糟的。小明的妈妈打算把小明的东西规整一下,家里有两个饮料箱,妈妈说用大一点的箱子盛放小明的玩具,用小一点的箱子盛放小明的课外书。小明应该把小汽车放进哪个箱子呢?你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吗?
这样接近学生实际生活的问题,学生最乐于去研究。对于这个生活情境,学生不难想到哪个箱子大就是看哪个箱子的体积大,自然会回到本节课的中心问题上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如何计算?学生就会带着这样的问题去思考,去探究。所以,只有创设适合主体活动所需要的情境,才能帮助学生进入到学习活动去。
四、要有明确的活动要求
每次在组织数学活动前,都要有明确的活动要求和活动目的。高年级的活动要求可以不多做讲解,但是要尽可能地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让学生明确活动要求。清晰、明确的活动任务可以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通过活动任务,学生可以理解活动的意义,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
数学课堂是活动的课堂,是交流的课堂,是知识碰撞的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得到发展,有理有据的数学活动一定会落地开花,让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一、要确定学习的中心问题
所谓“中心问题”并不是那些用“对”或“错”就能直接回答的问题,而是要引发学生思考,进行知识关联,进行总结的问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这节课的中心问题我确定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如何计算,是怎样推导得出的”。根据这个中心问题,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能够推导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理解公式的含义,并利用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从长方体的公式出发,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二、要安排生动活泼的活动任务
教学活动过程中,“活动任务”并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操练活动,而是一个现实性的问题。其中融入学习目标中的要求,也强调了完成任务的学习过程。一个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活动任务应该是能够吸引学生参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任务;是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合理地融入其中的知识与技能的任务。数学活动可以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成就。围绕这节课的中心问题,我设计了这样的数学活动任务:
1.观察思考,回顾旧知
出示有12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提出问题:它的体积是多少?你能用哪些方法得到它的体积?
2.动手操作,初步感受
让学生借助24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通过摆一摆、测一测、比一比等实践体验性的活动,在活动中通过观察,小组合作等方式,填写实验报告 ,分析报告中的数据关系。
在此项活动中,让学生注意调动脑、手、眼、口,多种感覺器官密切配合,在摆放的过程中,初步感受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多少与一排摆的个数、排的排数和层数有关系。
评价方式:能借用24个正方体摆出不同的长方体,并记录数据,完成实验报告,能初步感受到各个数据与体积之间的关系。
3.结合多媒体,让学生再次感受
让学生代表上机操作测量36立方厘米的长方体。电脑上出示摆的方法,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一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摆了几层。观察摆放的过程,引发学生思考是否有更好、更简单的摆法。
评价方式:学生只要能说出不必全摆满,只需沿着长宽高各摆一行即可,说出这一点这项活动就是有效的活动。
4.深入探讨,研究方法
通过前三个活动摆的方法量出了长方体的体积之后,我又安排学生探讨:如果测量教室的体积还能用摆的方法吗?学生就会觉得再用摆的方式不太符合现实。随即就会思考,有没有一种通用的方法来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因为有了前三个活动的铺垫,学生不难悟出和推导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字母表示为:v=abh。然后利用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殊关系,用知识迁移和类推的思想方法,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这个活动其实就是对前三个活动的一个总结和提升。
围绕中心问题、有理论依据组织的这些教学活动,教师在关注活动设计的外在表现方式的同时,更多地注重了活动的内在品质,并将活动不断深化,即经过不断的概括化、言语化、简缩化而逐步向思维的抽象化转化,以达成学生认识和思维水平的深化,真正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帮助学生成为问题的思考者。这样的活动既克服了以灌输为中心,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方式,又避免了那种“为活动而活动”,流于表面形式,没有实质意义的“假活动”。
三、要创设活动任务的情景
心中装着“让学生观察、操作、推导、归纳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活动任务”,我创设了这样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周末,小明邀请他的朋友来家里玩,小明拿出了自己的好多玩具与朋友一起分享,还拿出了好多课外书一起看。小明的朋友走了后,小明的房间看起来乱糟糟的。小明的妈妈打算把小明的东西规整一下,家里有两个饮料箱,妈妈说用大一点的箱子盛放小明的玩具,用小一点的箱子盛放小明的课外书。小明应该把小汽车放进哪个箱子呢?你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吗?
这样接近学生实际生活的问题,学生最乐于去研究。对于这个生活情境,学生不难想到哪个箱子大就是看哪个箱子的体积大,自然会回到本节课的中心问题上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如何计算?学生就会带着这样的问题去思考,去探究。所以,只有创设适合主体活动所需要的情境,才能帮助学生进入到学习活动去。
四、要有明确的活动要求
每次在组织数学活动前,都要有明确的活动要求和活动目的。高年级的活动要求可以不多做讲解,但是要尽可能地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让学生明确活动要求。清晰、明确的活动任务可以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通过活动任务,学生可以理解活动的意义,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
数学课堂是活动的课堂,是交流的课堂,是知识碰撞的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得到发展,有理有据的数学活动一定会落地开花,让数学课堂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