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中西医结合;咽鼓管;疗效观察;护理
中耳炎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由于其可能带来的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因而备受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国际上分别在1975年、1979年、1983年、1987年、1991年、1995年召开了六次有关的专题讨论会,而其中第一、第二、第三次会议是专门围绕分泌性中耳炎的,其重要性更可见一般。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又称为渗出性中耳炎、黏液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黏液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无菌性中耳炎、鼓室积液。如不积极治疗,则可能发展成为粘连性中耳炎,造成严重的、永久性传导性耳聋。我院自2010年至2013年收集门诊详细登记和随访130例149耳,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30例中,男95例,女35例。年龄8岁~69岁。春秋发病率最高为78例。冬季35例,夏季17例。病程最短为3 d~4 d,最长2 a~3 a。3个月以内者114例,1年以上者8例。
1.2临床症状 本组多数有听力减退、耳闷、发胀、堵塞感及耳痛。少数病例有患侧头重,耳周围麻木感,头部摇动时耳内有水样感,自声增强,约有半数以上的病例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1.3耳部检查 鼓膜内陷呈淡黄色、粉红色或琥珀色占84%,局限性粉红色膨隆占10.6%,局限性瘢痕或钙化斑占12.6%,中央菲薄透亮度增加占10.1%。鼓膜下缘有血管走向中点占33%,锤骨柄呈粉红色或乳白色,光锥呈分裂状占93%;鼓气耳镜检查:积液量越多者,鼓膜活动度越差;积液量不多,能看到气泡或液平面,鼓膜活动度无明显影响;音叉C512听力检查,Rinne氏试验均为阴性,单侧者Weber氏试验偏患侧,均属传音性耳聋;中耳穿刺1次~13次不等,抽出液少者仅有1滴,多则可达1.6 ml;中耳液体:存在时间少则2 d,长达1.5 a。抽出液呈淡黄色或草黄色稀薄液98耳,占65.8%,黄白色透明、半透明粘胶样黏液51耳,占34.2%。
1.5治疗方法
1.5.1早期病例 131耳,血管收缩剂如1%麻黄素呋喃西林液或1%麻黄素可的松滴鼻;鼓膜穿刺抽液,若抽出液不粘稠,注入1 000 U/ml~2 000 U/ml透明质酸酶生理盐水;抽出液粘稠者注入1 mg/ml α糜蛋白酶生理盐水溶液。如有过敏性鼻炎、副鼻窦炎及上呼吸道感染者,加用地塞米松2 mg~2.5 mg注入鼓室内,效果更为满意。以5号细长针头隔日1次,最多者达13次;同时应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以控制鼻及鼻咽部感染;口服维生素C,以减少毛细血管渗出;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或地塞米松口服有利于消除咽鼓管口炎性组织引起的反应;捏鼻鼓气、耳屏按压按摩,防止鼓膜粘连;病灶治疗如对鼻息肉、下鼻甲肥大、副鼻窦炎进行手术治疗;鼻咽癌放射治疗等。
1.5.2顽固性病例 12例18耳,对病程长,中耳抽液注药8次~13次无效者,加用清肝胆湿热中药治疗。选用药物有柴胡、龙胆草、茯苓、泽泻、黄柏、黄芩、车前子、地骨皮、苦参、葶苈子、猪苓、竹茹等。这些药物根据患者病情、体质、辩证施治随症加减选用。5 d为1个疗程,可用3个~5个疗程,用药期间用煎好的中药热蒸汽熏鼻。并行咽鼓管吹张以防鼓膜粘连。此组病例有效率达90.9%。另外有2例经鼓膜切开+硅胶小管留置,每周用α糜蛋白酶+洁霉素稀释液冲洗鼓室,后均因引流不畅而拔管,改用中药+综合治疗而好转。
2 结果
本组130例149耳经综合治疗及中药等治疗后,观察疗效0.5 a~5 a,临床治愈140耳(93.96%);并发症9耳(6.04%),其中耳鸣5例、中耳粘连2例、萎缩1例、穿孔1例。
3 护理
3.1一般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本病的原因及治疗原则,以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给药,一般口服抗生素类药物控制感染并给予类固醇类激素药物,以减轻炎性渗出和机化。
3.2专科护理 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应用1%麻黄碱滴鼻,上呼吸道急性炎症消退后可采用捏鼻鼓气法,波氏球法及进行咽鼓管吹张,小儿可通过咀嚼口香糖或吹气球使咽鼓管开放;清除鼓室积液,经上述治疗,鼓室积液尚未消退者,应行鼓膜穿刺抽液,多次穿刺无效的严重病例或积液成胶冻状者,可做鼓膜切开或置入中耳通气管;分泌性中耳炎由鼻腔或鼻咽部疾病引起,应积极治疗处理,如小儿行咽扁桃体切除术等。
3.3健康教育 进行卫生宣教,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防止感冒。积极治疗和预防鼻、鼻咽部及邻近器官疾病;已行鼓膜切开或置入中耳通气管患者,避免耳内进水,以防中耳感染。
4 讨论
4.1发病机制 一般认为是由于上呼吸道炎症或物理因素造成咽鼓管口肿胀或阻塞,使中耳腔形成负压而导致血浆漏出;本组130例中有56.6%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也有认为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或内分泌障碍有关;在病变早期,咽鼓管因炎症反应而肿胀,杯状细胞兴奋性增高,腺体分泌增加,纤毛运动机能减退,从而使液体潴留;后期虽咽鼓管功能恢复,但因中耳腔压力小于咽鼓管内压力,液体仍不能排出,尤其是粘稠状积液更不易排出。本组病例发现6.5%的患者鼻咽部淋巴样组织增生,咽后壁有淋巴滤泡增生,还有认为渗出性中耳炎的发病与鼻及鼻咽部疾病有关;本组病例中约有1/3患肥厚性鼻炎、副鼻窦炎、鼻息肉、增殖体肥大等;鼻咽癌患者占1%。Zollner认为变态反应在咽鼓管闭塞的机制中占着重要的位置。并认为体质对于渗出性中耳炎和咽鼓管阻塞有很重要的影响。本组病例中治疗时间长、疗效不显著者,常考虑与变态反应有关。可能由于过敏炎症组织有利于细菌感染,而感染的组织易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有人认为中耳积液内毒素的含量与该病的病程及预后有关。
4.2诊断对耳有阻塞感伴听力障碍,突发性耳聋的病例,检查鼓膜呈淡黄色、粉红色或琥珀色,锤骨柄呈粉红色或乳白色,光锥缩短,呈分裂状,鼓膜下缘可见到血管走向中点。音叉检查:气导小于骨导。同时无急性中耳炎病史,均应用作鼓膜穿刺诊断,一般都能抽到液体。鼓室有液平面的极少见,因此不能以此作为本症的唯一诊断依据。成年患者应常规检查鼻咽部及鼻咽癌血清酶测定,以免鼻咽癌的漏诊。
4.3治疗本组病例经观察后认为中耳腔以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疗效较好,因α糜蛋白酶有蛋白水解作用,并能迅速溶解炎性纤维蛋白和黏液蛋白,有消退水肿和抗炎性纤维蛋白和黏液蛋白,还有消肿和抗炎作用,且水解蛋白使粘稠的鼓室积液得以液化,因此注入鼓室后,不仅可以恢复咽鼓管通气,且有排液功能。地塞米松具有消肿、抗炎、抗过敏的作用,二者合用对急、慢性渗出性中耳炎或初期形成的粘连性中耳炎均有效。对鼓室积液稀薄,鼻及咽鼓管有变态反应性病变者,单独注入地塞米松亦可收效。但在急性期使用上述药物灌注时,应加用足量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控制感染。本组81例病例同时加用氯霉素或洁霉素稀释液注入鼓室,无一例发生化脓性中耳炎。
有文献介绍用透明质酸酶稀释液注入中耳腔,亦能取得良效。其作用可使组织间质中的透明质酸和其他糖类物质发生脱聚合现象,降低其粘稠度,使之液化组织中的小血管和细胞膜通透性增强,该药注入鼓室后,可使咽鼓管和鼓室黏膜迅速消退水肿,从而恢复咽鼓管通气和排液功能。本组3例鼓室积液稀薄用此药,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陈亮.分泌性中耳炎病因及发病机制概述[J].国外医学杂志,25,(3):135.
[2]任基浩.分泌性中耳炎[J].眼耳鼻喉口腔科护理学,91.
中耳炎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由于其可能带来的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因而备受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国际上分别在1975年、1979年、1983年、1987年、1991年、1995年召开了六次有关的专题讨论会,而其中第一、第二、第三次会议是专门围绕分泌性中耳炎的,其重要性更可见一般。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又称为渗出性中耳炎、黏液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黏液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无菌性中耳炎、鼓室积液。如不积极治疗,则可能发展成为粘连性中耳炎,造成严重的、永久性传导性耳聋。我院自2010年至2013年收集门诊详细登记和随访130例149耳,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30例中,男95例,女35例。年龄8岁~69岁。春秋发病率最高为78例。冬季35例,夏季17例。病程最短为3 d~4 d,最长2 a~3 a。3个月以内者114例,1年以上者8例。
1.2临床症状 本组多数有听力减退、耳闷、发胀、堵塞感及耳痛。少数病例有患侧头重,耳周围麻木感,头部摇动时耳内有水样感,自声增强,约有半数以上的病例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1.3耳部检查 鼓膜内陷呈淡黄色、粉红色或琥珀色占84%,局限性粉红色膨隆占10.6%,局限性瘢痕或钙化斑占12.6%,中央菲薄透亮度增加占10.1%。鼓膜下缘有血管走向中点占33%,锤骨柄呈粉红色或乳白色,光锥呈分裂状占93%;鼓气耳镜检查:积液量越多者,鼓膜活动度越差;积液量不多,能看到气泡或液平面,鼓膜活动度无明显影响;音叉C512听力检查,Rinne氏试验均为阴性,单侧者Weber氏试验偏患侧,均属传音性耳聋;中耳穿刺1次~13次不等,抽出液少者仅有1滴,多则可达1.6 ml;中耳液体:存在时间少则2 d,长达1.5 a。抽出液呈淡黄色或草黄色稀薄液98耳,占65.8%,黄白色透明、半透明粘胶样黏液51耳,占34.2%。
1.5治疗方法
1.5.1早期病例 131耳,血管收缩剂如1%麻黄素呋喃西林液或1%麻黄素可的松滴鼻;鼓膜穿刺抽液,若抽出液不粘稠,注入1 000 U/ml~2 000 U/ml透明质酸酶生理盐水;抽出液粘稠者注入1 mg/ml α糜蛋白酶生理盐水溶液。如有过敏性鼻炎、副鼻窦炎及上呼吸道感染者,加用地塞米松2 mg~2.5 mg注入鼓室内,效果更为满意。以5号细长针头隔日1次,最多者达13次;同时应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以控制鼻及鼻咽部感染;口服维生素C,以减少毛细血管渗出;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或地塞米松口服有利于消除咽鼓管口炎性组织引起的反应;捏鼻鼓气、耳屏按压按摩,防止鼓膜粘连;病灶治疗如对鼻息肉、下鼻甲肥大、副鼻窦炎进行手术治疗;鼻咽癌放射治疗等。
1.5.2顽固性病例 12例18耳,对病程长,中耳抽液注药8次~13次无效者,加用清肝胆湿热中药治疗。选用药物有柴胡、龙胆草、茯苓、泽泻、黄柏、黄芩、车前子、地骨皮、苦参、葶苈子、猪苓、竹茹等。这些药物根据患者病情、体质、辩证施治随症加减选用。5 d为1个疗程,可用3个~5个疗程,用药期间用煎好的中药热蒸汽熏鼻。并行咽鼓管吹张以防鼓膜粘连。此组病例有效率达90.9%。另外有2例经鼓膜切开+硅胶小管留置,每周用α糜蛋白酶+洁霉素稀释液冲洗鼓室,后均因引流不畅而拔管,改用中药+综合治疗而好转。
2 结果
本组130例149耳经综合治疗及中药等治疗后,观察疗效0.5 a~5 a,临床治愈140耳(93.96%);并发症9耳(6.04%),其中耳鸣5例、中耳粘连2例、萎缩1例、穿孔1例。
3 护理
3.1一般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本病的原因及治疗原则,以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给药,一般口服抗生素类药物控制感染并给予类固醇类激素药物,以减轻炎性渗出和机化。
3.2专科护理 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应用1%麻黄碱滴鼻,上呼吸道急性炎症消退后可采用捏鼻鼓气法,波氏球法及进行咽鼓管吹张,小儿可通过咀嚼口香糖或吹气球使咽鼓管开放;清除鼓室积液,经上述治疗,鼓室积液尚未消退者,应行鼓膜穿刺抽液,多次穿刺无效的严重病例或积液成胶冻状者,可做鼓膜切开或置入中耳通气管;分泌性中耳炎由鼻腔或鼻咽部疾病引起,应积极治疗处理,如小儿行咽扁桃体切除术等。
3.3健康教育 进行卫生宣教,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防止感冒。积极治疗和预防鼻、鼻咽部及邻近器官疾病;已行鼓膜切开或置入中耳通气管患者,避免耳内进水,以防中耳感染。
4 讨论
4.1发病机制 一般认为是由于上呼吸道炎症或物理因素造成咽鼓管口肿胀或阻塞,使中耳腔形成负压而导致血浆漏出;本组130例中有56.6%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也有认为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或内分泌障碍有关;在病变早期,咽鼓管因炎症反应而肿胀,杯状细胞兴奋性增高,腺体分泌增加,纤毛运动机能减退,从而使液体潴留;后期虽咽鼓管功能恢复,但因中耳腔压力小于咽鼓管内压力,液体仍不能排出,尤其是粘稠状积液更不易排出。本组病例发现6.5%的患者鼻咽部淋巴样组织增生,咽后壁有淋巴滤泡增生,还有认为渗出性中耳炎的发病与鼻及鼻咽部疾病有关;本组病例中约有1/3患肥厚性鼻炎、副鼻窦炎、鼻息肉、增殖体肥大等;鼻咽癌患者占1%。Zollner认为变态反应在咽鼓管闭塞的机制中占着重要的位置。并认为体质对于渗出性中耳炎和咽鼓管阻塞有很重要的影响。本组病例中治疗时间长、疗效不显著者,常考虑与变态反应有关。可能由于过敏炎症组织有利于细菌感染,而感染的组织易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有人认为中耳积液内毒素的含量与该病的病程及预后有关。
4.2诊断对耳有阻塞感伴听力障碍,突发性耳聋的病例,检查鼓膜呈淡黄色、粉红色或琥珀色,锤骨柄呈粉红色或乳白色,光锥缩短,呈分裂状,鼓膜下缘可见到血管走向中点。音叉检查:气导小于骨导。同时无急性中耳炎病史,均应用作鼓膜穿刺诊断,一般都能抽到液体。鼓室有液平面的极少见,因此不能以此作为本症的唯一诊断依据。成年患者应常规检查鼻咽部及鼻咽癌血清酶测定,以免鼻咽癌的漏诊。
4.3治疗本组病例经观察后认为中耳腔以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疗效较好,因α糜蛋白酶有蛋白水解作用,并能迅速溶解炎性纤维蛋白和黏液蛋白,有消退水肿和抗炎性纤维蛋白和黏液蛋白,还有消肿和抗炎作用,且水解蛋白使粘稠的鼓室积液得以液化,因此注入鼓室后,不仅可以恢复咽鼓管通气,且有排液功能。地塞米松具有消肿、抗炎、抗过敏的作用,二者合用对急、慢性渗出性中耳炎或初期形成的粘连性中耳炎均有效。对鼓室积液稀薄,鼻及咽鼓管有变态反应性病变者,单独注入地塞米松亦可收效。但在急性期使用上述药物灌注时,应加用足量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控制感染。本组81例病例同时加用氯霉素或洁霉素稀释液注入鼓室,无一例发生化脓性中耳炎。
有文献介绍用透明质酸酶稀释液注入中耳腔,亦能取得良效。其作用可使组织间质中的透明质酸和其他糖类物质发生脱聚合现象,降低其粘稠度,使之液化组织中的小血管和细胞膜通透性增强,该药注入鼓室后,可使咽鼓管和鼓室黏膜迅速消退水肿,从而恢复咽鼓管通气和排液功能。本组3例鼓室积液稀薄用此药,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陈亮.分泌性中耳炎病因及发病机制概述[J].国外医学杂志,25,(3):135.
[2]任基浩.分泌性中耳炎[J].眼耳鼻喉口腔科护理学,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