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明确教学意义,抓住修辞实质
学语法是为了把话说通顺,合乎逻辑;学修辞是为了把话说好,表情达意准确、生动形象、完美。因此,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修辞教学十分重要。修辞实质是修辞行为,其生命在于运用,修辞教学是对修辞行为的指导。修辞行为起始于人的语言交际活动的需要,人们利用语言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当然就希望所选用的词语、所编排的句子能够恰当妥帖地表达情感、能够准确有效地传递信息。为了使自己发出的信息有效地传递,为了尽快得到预期的反馈信息,人们必然希望自己在信息加工方面、在信息载体即语言符号的选择编排方面做得更好,这就是人们修辞行为的动力。修辞行为的主要内容是对语言材料的选择和编排。比如郭沫若先生在《屈原》初稿中写了婵娟曾用“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这样一句话骂宋玉,感到这句话不够好,想改为“你是没有骨气的无耻文人”,但这话还不够有力,后来他采纳了一个演员的建议,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这样句式的改变、句子的重新组织,取得了极好的修辞效果。词语选择组合的过程,就是一种修辞行为、修辞活动,以往那种只孤立地讲解某些修辞格的做法,显然与修辞活动、修辞行为的自身特点不一致。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1、把握语境,提高语言品味能力
修辞行为所依存的环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语境。任何言语交际行为都不可能脱离一定的环境在“真空”里实现。一句话是否得体、确切,要看是否与环境相适应。比如在卖烧饼的小店门上可以贴这样的对联:“四季棒捶不离手,一年圆货卖出头。”而要是将它贴在卖彩票的店门上那就不合适了,就不如贴上“多买少买多少要买,迟中早中迟早要中”,与环境适应。同样,一句话是否说得巧妙,也离不开环境因素的作用。比如:“石碑前面的草地上,淡淡的开着几朵浅黄野花,花瓣上带着几点露水,好像泪珠儿。”这里把“露水”比作“泪珠儿’,是因为所写的环境为墓地。而通常把荷叶上的露水比作晶莹的珍珠,那是因为所写的是使人心旷神怡的夏日晨景。
2、联系实际,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在汉语修辞中,“求得表情达意的最佳效果”这条语义规则比语音规则、语汇规则、语法规则更重要,起着更大的作用,所以在修辞教学中要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会运用修辞手法,达到语言表达的最佳效果。
第一,修辞方法的综合运用教学。修辞知识要讲得简单明了,一说就懂,懂就能记住。例子也要典型、平实、有意趣。比如说反复,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可以连续,可以间隔。举例:“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有些修辞方法,语言结构有明显的格式,要具体成一看就懂的格式。第一种比喻:①明喻甲像乙,(她)好像(桂花)。②暗喻甲是乙,(她)是(桂花)。③借喻桂花(桂花悄悄走进屋)。第二种对偶:AB/CD/EFG”或者HI/JK/LMN,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第三种反复:ABCD,EBCD,FBCD;或者ABCD,XY,EFGH,XY,IJKL,XY。第四种顶真:ABCD,DEFG,GHIJ,如“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深埋在地下的竹根。”有些格式,都运用了联想、想象,如比喻、拟人、通感、拈连(移动),要对比语言上的特点、效果上的异同,在听说读写中培养理解和运用修辞方法的能力。理解时,要识别修辞方法,更要理解修辞方法在语境中的显性语义和隐含语义。例如:下面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什么言外之意?“他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都德《最后一课》)。运用修辞方法言外之意是,记住了祖国的语言,就能以祖国语言为武器,团结人民与侵略者斗争,取得胜利,获得自由、解放。
第二,表达时,要用修辞方法完美地表现事物、情思,要培养学生恰当运用修辞方法的能力,改正运用不当的修辞方法。例如,有学生在写上海世博喜事多,许多外国朋友赞誉中国时,这样写道:“世博的喜事诉说不尽,赞美的佳话到处传。”音节不匀称,句子不和谐,不如改为:“世博的喜事说不完,赞美的佳话天下传。”这样,音节匀称,句子整齐而又押韵,读起来要比原句顺口得多。几种修辞方法常常结合起来使用,或者巧妙地运用“一身两任”的修辞方法(如排比中有比喻),加大修辞方法的容量,增强表达效果。如:“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郭沫若《雷电颂》)。对偶兼比喻: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绵延的织锦那么华丽,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碧野《天山景物记》)。夸张兼比喻、排比。锤炼词句教学,重点要放在锤炼词句,注意辨析意义,调配色彩,协调音韵;锤炼句段,注意句式协调,节奏均衡,富有变化。可以用替换课文中文章词语的方法,对比词语,鉴别优劣;可以使用学生作文实例,集体评改(多种改法,不同词语或句式),评析效果,选用最佳词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不该那样用而应该这样用词句。
学语法是为了把话说通顺,合乎逻辑;学修辞是为了把话说好,表情达意准确、生动形象、完美。因此,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修辞教学十分重要。修辞实质是修辞行为,其生命在于运用,修辞教学是对修辞行为的指导。修辞行为起始于人的语言交际活动的需要,人们利用语言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当然就希望所选用的词语、所编排的句子能够恰当妥帖地表达情感、能够准确有效地传递信息。为了使自己发出的信息有效地传递,为了尽快得到预期的反馈信息,人们必然希望自己在信息加工方面、在信息载体即语言符号的选择编排方面做得更好,这就是人们修辞行为的动力。修辞行为的主要内容是对语言材料的选择和编排。比如郭沫若先生在《屈原》初稿中写了婵娟曾用“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这样一句话骂宋玉,感到这句话不够好,想改为“你是没有骨气的无耻文人”,但这话还不够有力,后来他采纳了一个演员的建议,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这样句式的改变、句子的重新组织,取得了极好的修辞效果。词语选择组合的过程,就是一种修辞行为、修辞活动,以往那种只孤立地讲解某些修辞格的做法,显然与修辞活动、修辞行为的自身特点不一致。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1、把握语境,提高语言品味能力
修辞行为所依存的环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语境。任何言语交际行为都不可能脱离一定的环境在“真空”里实现。一句话是否得体、确切,要看是否与环境相适应。比如在卖烧饼的小店门上可以贴这样的对联:“四季棒捶不离手,一年圆货卖出头。”而要是将它贴在卖彩票的店门上那就不合适了,就不如贴上“多买少买多少要买,迟中早中迟早要中”,与环境适应。同样,一句话是否说得巧妙,也离不开环境因素的作用。比如:“石碑前面的草地上,淡淡的开着几朵浅黄野花,花瓣上带着几点露水,好像泪珠儿。”这里把“露水”比作“泪珠儿’,是因为所写的环境为墓地。而通常把荷叶上的露水比作晶莹的珍珠,那是因为所写的是使人心旷神怡的夏日晨景。
2、联系实际,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在汉语修辞中,“求得表情达意的最佳效果”这条语义规则比语音规则、语汇规则、语法规则更重要,起着更大的作用,所以在修辞教学中要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会运用修辞手法,达到语言表达的最佳效果。
第一,修辞方法的综合运用教学。修辞知识要讲得简单明了,一说就懂,懂就能记住。例子也要典型、平实、有意趣。比如说反复,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可以连续,可以间隔。举例:“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有些修辞方法,语言结构有明显的格式,要具体成一看就懂的格式。第一种比喻:①明喻甲像乙,(她)好像(桂花)。②暗喻甲是乙,(她)是(桂花)。③借喻桂花(桂花悄悄走进屋)。第二种对偶:AB/CD/EFG”或者HI/JK/LMN,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第三种反复:ABCD,EBCD,FBCD;或者ABCD,XY,EFGH,XY,IJKL,XY。第四种顶真:ABCD,DEFG,GHIJ,如“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深埋在地下的竹根。”有些格式,都运用了联想、想象,如比喻、拟人、通感、拈连(移动),要对比语言上的特点、效果上的异同,在听说读写中培养理解和运用修辞方法的能力。理解时,要识别修辞方法,更要理解修辞方法在语境中的显性语义和隐含语义。例如:下面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什么言外之意?“他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都德《最后一课》)。运用修辞方法言外之意是,记住了祖国的语言,就能以祖国语言为武器,团结人民与侵略者斗争,取得胜利,获得自由、解放。
第二,表达时,要用修辞方法完美地表现事物、情思,要培养学生恰当运用修辞方法的能力,改正运用不当的修辞方法。例如,有学生在写上海世博喜事多,许多外国朋友赞誉中国时,这样写道:“世博的喜事诉说不尽,赞美的佳话到处传。”音节不匀称,句子不和谐,不如改为:“世博的喜事说不完,赞美的佳话天下传。”这样,音节匀称,句子整齐而又押韵,读起来要比原句顺口得多。几种修辞方法常常结合起来使用,或者巧妙地运用“一身两任”的修辞方法(如排比中有比喻),加大修辞方法的容量,增强表达效果。如:“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郭沫若《雷电颂》)。对偶兼比喻: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绵延的织锦那么华丽,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碧野《天山景物记》)。夸张兼比喻、排比。锤炼词句教学,重点要放在锤炼词句,注意辨析意义,调配色彩,协调音韵;锤炼句段,注意句式协调,节奏均衡,富有变化。可以用替换课文中文章词语的方法,对比词语,鉴别优劣;可以使用学生作文实例,集体评改(多种改法,不同词语或句式),评析效果,选用最佳词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不该那样用而应该这样用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