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梦以其深刻内涵和民族共鸣汇聚起强大的圆梦力量。作为着力提升劳动者基本素质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应进一步凸显人力资源强国功能,为共筑中国梦奠定基础;紧抓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机遇,为共筑中国梦赢得契机;全面提升劳动者基本素质,为共筑中国梦提供保障。
【关键词】职业教育;劳动者素质;战略思考
全面提升我国劳动者基本素质是中国复兴梦想的核心问题之一。当下,职业教育亟需立足和瞄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全面提升我国劳动者基本素质,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换代提供丰富的高素质人力资源。
一、深刻认识和进一步凸显职业教育强国梦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长久期盼,也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根本着力点和落脚点。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教育类型,是人力资源强国梦、技能强国梦、人人成才梦的有效平台。但我国劳动力基本素质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产业一线劳动者整体受教育水平及职业技能水平不高,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匮乏,这些已成为制约我国实现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跨越的瓶颈。2012年全总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显示,职工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12.95年,其中52.7%的职工受教育程度为中专及以下,初级职称及没有职称的职工高达76%[2]。
因此,职业教育更要牢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效促进劳动力市场结构性转变,着力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为真正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
(一)实现人力资源强国梦,亟需全面提升劳动者基本素质。
实现人力资源强国梦既要有一大批承担科技创新的拔尖创新人才,又要有数以亿计的生产一线劳动者。在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换代的背景下,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基本素质的提高。现代职业教育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是我国经济建设主力军和生力军的重要来源。因此,现代职业教育应更加注重全方位提升劳动者素质,努力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实践型劳动者队伍,为现实生产力转化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为实现中国梦筑牢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二)实现技能强国梦,亟需全面提升劳动者基本素质。
技能强国梦是以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支撑国家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走中国“新四化”道路及实现技能强国梦均需要高技能人才的支撑。温家宝总理曾指出:“没有这样一支高技能、专业化的劳动大军,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器设备也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国目前在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现有技术工人只占全部工人的1/3左右,而且多数是初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40%”[3]。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现状,就必须将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上升到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科学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提高劳动者基本素质,从而为实现技能强国梦夯实基础。
(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亟需全面提升劳动者基本素质。
全面提升劳动者基本素质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关系我国发展全局战略,经济发展方式的升级换代取决于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等要素的有效组合,其中劳动者基本素质是关键。因此,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以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既是支撑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拔尖创新人才推动着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又需要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因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亟需劳动者基本素质的提升和新兴技术技能的培养,进而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牢牢把握现阶段我国劳动者素质提升的战略机遇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发酵,对实现中国梦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全面提升我国劳动者基本素质是应对新一轮改革浪潮的有效手段,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人力资源正能量。
(一)金融危机倒逼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亟需有效提升劳动力基本素质。
目前,我国产业存在着总体层次较低、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业不多等结构性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环境承载力示警与市场萎缩的双重压力。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为破解当前制约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瓶颈提供了契机,抓住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契机的出路在于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最根本是靠科技,最关键是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最重要是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这些既取决于拔尖创新人才的顶层开发与设计,又依靠产业工人实践层面的执行与操作。因此,全面提升劳动者基本素质是从基础层面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转化能力最具潜力的投资选择,是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题中之义。
(二)劳动力供求失衡,亟需解决“用工荒”与高素质劳动者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行业企业对劳动者的基本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对技术劳动力尤其是高技能劳动力需求大幅度增加,而劳动力市场中高技能劳动者的供给能力有限,造成了劳动力供求结构性失衡和技术岗位“用工荒”。受经济转型及劳动力供给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将长期存在,为破解这些矛盾,实现劳动力供求基本平衡,亟需调整教育体制与结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规划,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可见,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推进劳动力市场供求平衡的必然选择,不仅有利于适应产业升级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也有利于增强广大劳动者就业竞争力以有效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对于顺利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共享人生出彩梦,亟需为广大劳动者圆梦提供机会与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1]。中国梦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又是人人共享人生出彩梦。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不断提升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是为数以亿计的劳动者个人圆梦提供受教育机会与平台的根本途径。 三、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全面提升劳动者基本素质助力实现中国梦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机遇与挑战,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的使命与责任,现代职业教育为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力大军的任务艰巨,亟需采取相应举措以全面提升劳动者基本素质,进而为中国梦的实现助力护航。
(一)强化政府职能,继续加大职业教育投入。
一是完善教育财政投入内部分配机制,重点向中高等职业教育倾斜。各级政府应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经费稳定增长机制,将经费投入政策落到实处。二是从税收优惠政策等层面予以鼓励与扶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通过公办和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提供便利的渠道。三是实行中职教育全免费,扩大资助范围,合理分流初高中毕业生升学就读,对选择特殊或紧缺专业的中高职学生给予更优惠的资助政策。
(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中高职有效衔接。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仅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优化拔尖创新人才与广大高素质劳动者人力资源结构的必要途径,更是积极调动个人圆梦动力进而实现国家民族梦的有效行动。一要推进中高职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衔接,为志向于成为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学生提供上升进修通道。二要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衔接,打通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交叉学习的渠道,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三要推进学历教育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衔接,建立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行业资格准入制度,规范和引导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四要推进职业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的衔接。职业教育不仅为适龄青年提供入学机会,还应关注事关民生的大量弱势群体的再就业培训。
(三)加强双师型师资建设,提高现代职业教育质量。
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严重匾乏,已成为制约我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瓶颈。只有立足应用型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的办学需要,加强既有行业企业实践工作经验又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的“双师型”队伍建设,才能有效开展实践教学并取得较好地效果。一是职业院校要创新教学形式和学校管理制度,引进认同学校办学理念并乐于教书育人的业界人才,为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提供发展平台。二是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通过“传、帮、带”等形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构建结构合理的“老、中、青”师资梯队。三是完善符合职业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办法,在职称评定、职业发展、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支持。
(四)根本扭转固有观念,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受我国对职业技术工人的固有偏见影响,人们选择职业教育的决心和信心大打折扣,广大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势必落后于快速升级换代的产业需求,也将不利于中国梦的顺利实现。根本扭转固有观念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需要在提高技术工人经济待遇、社会地位以及从业环境等方面下功夫。一要制定并提高高素质劳动者工资标准和待遇,建立健全优秀技能人才津贴制度,吸引更多的学生就读职业院校。二要提高高素质劳动者社会地位,赋予人人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从根本上增强职业教育自身吸引力。三要改善高素质劳动者从业环境,从产业一线休假休闲到厂房设计、从福利待遇到劳动强度等方面加大从业环境改善力度,从而为观念转变奠定看得见的基础。
实践证明,劳动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不仅受劳动力数量的制约,更与劳动力的基本能力素质密切相关。由此,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全面提升劳动者基本素质、适应产业结构升级、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宽口径人力资源支撑的时代要求和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11.30
[2]段敦厚.大力提高职工素质 助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N].工人日报,2013.3.8
[3]温家宝.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B/OL]. http://news.xinhuanet.com
【关键词】职业教育;劳动者素质;战略思考
全面提升我国劳动者基本素质是中国复兴梦想的核心问题之一。当下,职业教育亟需立足和瞄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全面提升我国劳动者基本素质,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换代提供丰富的高素质人力资源。
一、深刻认识和进一步凸显职业教育强国梦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长久期盼,也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根本着力点和落脚点。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教育类型,是人力资源强国梦、技能强国梦、人人成才梦的有效平台。但我国劳动力基本素质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产业一线劳动者整体受教育水平及职业技能水平不高,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匮乏,这些已成为制约我国实现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跨越的瓶颈。2012年全总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显示,职工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12.95年,其中52.7%的职工受教育程度为中专及以下,初级职称及没有职称的职工高达76%[2]。
因此,职业教育更要牢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效促进劳动力市场结构性转变,着力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为真正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
(一)实现人力资源强国梦,亟需全面提升劳动者基本素质。
实现人力资源强国梦既要有一大批承担科技创新的拔尖创新人才,又要有数以亿计的生产一线劳动者。在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换代的背景下,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基本素质的提高。现代职业教育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是我国经济建设主力军和生力军的重要来源。因此,现代职业教育应更加注重全方位提升劳动者素质,努力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实践型劳动者队伍,为现实生产力转化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为实现中国梦筑牢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二)实现技能强国梦,亟需全面提升劳动者基本素质。
技能强国梦是以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支撑国家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走中国“新四化”道路及实现技能强国梦均需要高技能人才的支撑。温家宝总理曾指出:“没有这样一支高技能、专业化的劳动大军,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器设备也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国目前在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现有技术工人只占全部工人的1/3左右,而且多数是初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40%”[3]。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现状,就必须将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上升到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科学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提高劳动者基本素质,从而为实现技能强国梦夯实基础。
(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亟需全面提升劳动者基本素质。
全面提升劳动者基本素质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关系我国发展全局战略,经济发展方式的升级换代取决于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等要素的有效组合,其中劳动者基本素质是关键。因此,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以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既是支撑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拔尖创新人才推动着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又需要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因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亟需劳动者基本素质的提升和新兴技术技能的培养,进而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牢牢把握现阶段我国劳动者素质提升的战略机遇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发酵,对实现中国梦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全面提升我国劳动者基本素质是应对新一轮改革浪潮的有效手段,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人力资源正能量。
(一)金融危机倒逼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亟需有效提升劳动力基本素质。
目前,我国产业存在着总体层次较低、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业不多等结构性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环境承载力示警与市场萎缩的双重压力。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为破解当前制约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瓶颈提供了契机,抓住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契机的出路在于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最根本是靠科技,最关键是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最重要是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这些既取决于拔尖创新人才的顶层开发与设计,又依靠产业工人实践层面的执行与操作。因此,全面提升劳动者基本素质是从基础层面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转化能力最具潜力的投资选择,是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题中之义。
(二)劳动力供求失衡,亟需解决“用工荒”与高素质劳动者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行业企业对劳动者的基本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对技术劳动力尤其是高技能劳动力需求大幅度增加,而劳动力市场中高技能劳动者的供给能力有限,造成了劳动力供求结构性失衡和技术岗位“用工荒”。受经济转型及劳动力供给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将长期存在,为破解这些矛盾,实现劳动力供求基本平衡,亟需调整教育体制与结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规划,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可见,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推进劳动力市场供求平衡的必然选择,不仅有利于适应产业升级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也有利于增强广大劳动者就业竞争力以有效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对于顺利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共享人生出彩梦,亟需为广大劳动者圆梦提供机会与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1]。中国梦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又是人人共享人生出彩梦。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不断提升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是为数以亿计的劳动者个人圆梦提供受教育机会与平台的根本途径。 三、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全面提升劳动者基本素质助力实现中国梦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机遇与挑战,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的使命与责任,现代职业教育为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力大军的任务艰巨,亟需采取相应举措以全面提升劳动者基本素质,进而为中国梦的实现助力护航。
(一)强化政府职能,继续加大职业教育投入。
一是完善教育财政投入内部分配机制,重点向中高等职业教育倾斜。各级政府应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经费稳定增长机制,将经费投入政策落到实处。二是从税收优惠政策等层面予以鼓励与扶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通过公办和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提供便利的渠道。三是实行中职教育全免费,扩大资助范围,合理分流初高中毕业生升学就读,对选择特殊或紧缺专业的中高职学生给予更优惠的资助政策。
(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中高职有效衔接。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仅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优化拔尖创新人才与广大高素质劳动者人力资源结构的必要途径,更是积极调动个人圆梦动力进而实现国家民族梦的有效行动。一要推进中高职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衔接,为志向于成为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学生提供上升进修通道。二要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衔接,打通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交叉学习的渠道,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三要推进学历教育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衔接,建立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行业资格准入制度,规范和引导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四要推进职业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的衔接。职业教育不仅为适龄青年提供入学机会,还应关注事关民生的大量弱势群体的再就业培训。
(三)加强双师型师资建设,提高现代职业教育质量。
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严重匾乏,已成为制约我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瓶颈。只有立足应用型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的办学需要,加强既有行业企业实践工作经验又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的“双师型”队伍建设,才能有效开展实践教学并取得较好地效果。一是职业院校要创新教学形式和学校管理制度,引进认同学校办学理念并乐于教书育人的业界人才,为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提供发展平台。二是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通过“传、帮、带”等形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构建结构合理的“老、中、青”师资梯队。三是完善符合职业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办法,在职称评定、职业发展、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支持。
(四)根本扭转固有观念,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受我国对职业技术工人的固有偏见影响,人们选择职业教育的决心和信心大打折扣,广大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势必落后于快速升级换代的产业需求,也将不利于中国梦的顺利实现。根本扭转固有观念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需要在提高技术工人经济待遇、社会地位以及从业环境等方面下功夫。一要制定并提高高素质劳动者工资标准和待遇,建立健全优秀技能人才津贴制度,吸引更多的学生就读职业院校。二要提高高素质劳动者社会地位,赋予人人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从根本上增强职业教育自身吸引力。三要改善高素质劳动者从业环境,从产业一线休假休闲到厂房设计、从福利待遇到劳动强度等方面加大从业环境改善力度,从而为观念转变奠定看得见的基础。
实践证明,劳动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不仅受劳动力数量的制约,更与劳动力的基本能力素质密切相关。由此,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全面提升劳动者基本素质、适应产业结构升级、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宽口径人力资源支撑的时代要求和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11.30
[2]段敦厚.大力提高职工素质 助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N].工人日报,2013.3.8
[3]温家宝.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B/OL]. http://news.xinhu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