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能否合理解决, 不仅直接影响到我国农民收入、农民生活条件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而且也关系到非农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针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从“二元”经济原理角度出发, 重新认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以及与此带动起来的乡镇企业的发展问题。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二元经济乡镇企业
一、“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剩余劳动力与乡镇企业的关系
“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中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并存的状况。这一理论最早由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提出的。他认为,发展中国家通常存在双元经济结构,一是落后的农业经济部门,其特征是以传统农业和手工业为基础,劳动生产率和收入低,存在大量的过剩劳动力;二是有现代技术装备的城市工业部门。其特征是现代工业和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和收入较高。
乡镇企业是指由农村乡镇、行政村、村民组等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主办的各类企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可吸收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在为工业产品扩大市场的同时,也为农业自身发展提供资金,使农业实现自身发展自我完善的目标;由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多,这又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材料;工业的发展又为农业技术改造提供装备保证,从而促进农业不断发展。这种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将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在8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采取的是“离土不离乡”的方式,有8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都选择到本地的乡镇企业就业或者在省内就近就业。到90年代以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扩大,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跨地域转移的预期收入增加,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开始进入由本地转移向异地转移的转变。但是,这个转变的突然性,使得大批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者提出,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仍应该以乡镇企业为主,乡镇企业应继续担负起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特殊历史使命。
二、近年来,乡镇企业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的成就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乡镇企业的发展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乡镇企业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速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旳快速发展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第一,乡镇企业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同时也增加了国民经济总量。至上个世纪末,我国乡镇企业产值占到农村社会总产值的85%左右,乡镇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超过50%;第二,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为“以工补农、以工建农”创造了条件,为农民脱贫致富,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第三,乡镇企业幵始于市场化的改革,在原材料供应、产品定价与销售等方面都不受国家计划的限制。因此,乡镇企业负担轻、机构精、人员少、运转灵,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搞活国有企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第四,农村乡镇企业吸纳了大量剩余劳动力,有效减轻了大中城市的就业压力,有利于城乡的社会稳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城镇化道路。
乡镇企业担负着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历史使命。根据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劳动边际生产率的差异会使农村劳动力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转移,城市工业部门利用这些劳动力要素的低成本不断扩大规模,增加就业岗位,从而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地被转移到城市。也就是说,刘易斯认为城市是转移剩余劳动力的最佳途径。
三、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
刘易斯的观点与实际有所偏差,实际上在我国,尽管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市场经济高度发展,城市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现了很多大中城市,但是由于经济体制转轨、国有体制改革等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城市不仅没有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反而出现了大批下岗工人。
乡镇企业是在二元体制下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一大创造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发展较快,共吸纳了约1亿多的农村劳动力,年均吸纳600多万人。然而自9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明显下降,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自80年代的超高速增长之后,乡镇企业的增长速度开始放慢。1984-1988年,乡镇企业产值每年都以30%多的速度高速增长.经过五年的高速增长,乡镇企业的发展实实在在地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主要得益于国民经济结构偏差的矫正效应,也是8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能够快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1992-1995年,乡镇企业年均增长率又一次创下近50%的纪录,这主要是源于出口需求的拉动作用,通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成为推动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重要力量。在1994-1995年期间,乡镇企业所创的产值高达54.5%。但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乡镇企业的增速再度放慢,从“八五”期间年均增长42%下降到1992年的21%,经济增长速度的放慢,使得就业增长率降低。
第二,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得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就业弹性显著下降。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而其中的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两大主要目标。乡镇企业就业弹性逐年呈下降趋势,并呈现出负增长,然而,这并非意味着就业不增长。从长期发展的趋势看,乡镇企业的就业总量仍呈现不断扩张的态势。
第三,具有地缘性和血缘性的特点。从区位角度来看,我国村镇企业具有很强的地缘性和血缘性。表现为乡办、村办及镇办的乡镇企业受地缘关系的束缚较为严重。这对乡镇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首先,地方政府作为乡镇集体企业的主管部门,对乡镇企业有较大的影响力;其次,乡镇企业的劳动力主要是该区的农民还有少数一部分外来劳动力,这些人的兼业化倾向严重;再次,乡镇企业多数是民办企业或私营企业,裙带关系较为严重,“血缘、亲缘和地缘性”使得产权在主体不变的情况下,乡镇企业就很难真正形成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尤其是那些从原来的农业中游离出来的资本,虽然转入非农产业,但仍未脱离本乡本土,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产规模扩大,难以取得规模效应。
参考文献:
[1]张维打( 主编) . 政治经济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胡铁成. 发展经济学“二元”结构理论与我国城市化的困境[J]. 江海学刊, 2003, ⑵.
[3]周天勇.“转移→聚集→网络”经济推动的“二元”结构转型———对发展经济学分析方法和框架的补充与修正[J]. 中国人口科学, 2006, ⑴.
[4]姚学清. 从发展经济学角度分析“民工潮”与“民工荒”[J].经济体制改革, 2005, ⑷.
[5]温巧莉. 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2000, ⑵.
[6]刘怀廉. 农村劳动力转移新论[M].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二元经济乡镇企业
一、“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剩余劳动力与乡镇企业的关系
“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中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并存的状况。这一理论最早由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提出的。他认为,发展中国家通常存在双元经济结构,一是落后的农业经济部门,其特征是以传统农业和手工业为基础,劳动生产率和收入低,存在大量的过剩劳动力;二是有现代技术装备的城市工业部门。其特征是现代工业和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和收入较高。
乡镇企业是指由农村乡镇、行政村、村民组等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主办的各类企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可吸收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在为工业产品扩大市场的同时,也为农业自身发展提供资金,使农业实现自身发展自我完善的目标;由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多,这又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材料;工业的发展又为农业技术改造提供装备保证,从而促进农业不断发展。这种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将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在8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采取的是“离土不离乡”的方式,有8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都选择到本地的乡镇企业就业或者在省内就近就业。到90年代以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扩大,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跨地域转移的预期收入增加,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开始进入由本地转移向异地转移的转变。但是,这个转变的突然性,使得大批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者提出,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仍应该以乡镇企业为主,乡镇企业应继续担负起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特殊历史使命。
二、近年来,乡镇企业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的成就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乡镇企业的发展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乡镇企业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速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旳快速发展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第一,乡镇企业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同时也增加了国民经济总量。至上个世纪末,我国乡镇企业产值占到农村社会总产值的85%左右,乡镇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超过50%;第二,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为“以工补农、以工建农”创造了条件,为农民脱贫致富,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第三,乡镇企业幵始于市场化的改革,在原材料供应、产品定价与销售等方面都不受国家计划的限制。因此,乡镇企业负担轻、机构精、人员少、运转灵,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搞活国有企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第四,农村乡镇企业吸纳了大量剩余劳动力,有效减轻了大中城市的就业压力,有利于城乡的社会稳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城镇化道路。
乡镇企业担负着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历史使命。根据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劳动边际生产率的差异会使农村劳动力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转移,城市工业部门利用这些劳动力要素的低成本不断扩大规模,增加就业岗位,从而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地被转移到城市。也就是说,刘易斯认为城市是转移剩余劳动力的最佳途径。
三、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
刘易斯的观点与实际有所偏差,实际上在我国,尽管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市场经济高度发展,城市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现了很多大中城市,但是由于经济体制转轨、国有体制改革等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城市不仅没有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反而出现了大批下岗工人。
乡镇企业是在二元体制下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一大创造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发展较快,共吸纳了约1亿多的农村劳动力,年均吸纳600多万人。然而自9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明显下降,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自80年代的超高速增长之后,乡镇企业的增长速度开始放慢。1984-1988年,乡镇企业产值每年都以30%多的速度高速增长.经过五年的高速增长,乡镇企业的发展实实在在地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主要得益于国民经济结构偏差的矫正效应,也是8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能够快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1992-1995年,乡镇企业年均增长率又一次创下近50%的纪录,这主要是源于出口需求的拉动作用,通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成为推动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重要力量。在1994-1995年期间,乡镇企业所创的产值高达54.5%。但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乡镇企业的增速再度放慢,从“八五”期间年均增长42%下降到1992年的21%,经济增长速度的放慢,使得就业增长率降低。
第二,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得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就业弹性显著下降。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而其中的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两大主要目标。乡镇企业就业弹性逐年呈下降趋势,并呈现出负增长,然而,这并非意味着就业不增长。从长期发展的趋势看,乡镇企业的就业总量仍呈现不断扩张的态势。
第三,具有地缘性和血缘性的特点。从区位角度来看,我国村镇企业具有很强的地缘性和血缘性。表现为乡办、村办及镇办的乡镇企业受地缘关系的束缚较为严重。这对乡镇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首先,地方政府作为乡镇集体企业的主管部门,对乡镇企业有较大的影响力;其次,乡镇企业的劳动力主要是该区的农民还有少数一部分外来劳动力,这些人的兼业化倾向严重;再次,乡镇企业多数是民办企业或私营企业,裙带关系较为严重,“血缘、亲缘和地缘性”使得产权在主体不变的情况下,乡镇企业就很难真正形成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尤其是那些从原来的农业中游离出来的资本,虽然转入非农产业,但仍未脱离本乡本土,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产规模扩大,难以取得规模效应。
参考文献:
[1]张维打( 主编) . 政治经济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胡铁成. 发展经济学“二元”结构理论与我国城市化的困境[J]. 江海学刊, 2003, ⑵.
[3]周天勇.“转移→聚集→网络”经济推动的“二元”结构转型———对发展经济学分析方法和框架的补充与修正[J]. 中国人口科学, 2006, ⑴.
[4]姚学清. 从发展经济学角度分析“民工潮”与“民工荒”[J].经济体制改革, 2005, ⑷.
[5]温巧莉. 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2000, ⑵.
[6]刘怀廉. 农村劳动力转移新论[M].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