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1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4—0075—02
布鲁氏菌病是动物源性疾病,家畜是其储存宿主,因此,布鲁氏菌属的细菌是家畜和动物的重要的致病微生物。
布鲁氏菌是一类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病菌由皮肤粘肤侵入,先在局部淋巴结内繁殖,形成病灶再进入血液,引起菌血症、毒血症;食入被污染的水或01食物,经口腔、食道黏膜进入体内而感染;人吸入被布鲁氏菌杆菌污染的飞沫、尘埃和实验室形成的气溶胶而感染,病菌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带到肝、脾、骨髓,形成新病灶并反复进入血液,形成波浪热及全身脏器损害,由于变态反应及病原菌主要在细胞内繁殖抗体及抗菌素不易进入,故难以根治,逐渐转为慢性,从而引起关节和神经系统症状,病损几乎涉及所有器官和组织。
感染布鲁氏菌后,首先出现是发热,体温波动于37—40%之间,不同人发烧的热型差别较大,有的人处于长期低热状态,持续时间长;有的人体温呈波浪状,即高热几天,体温降下来几天,又开始高热,反复多次;还有的体温忽高忽低,早晚变化大,病情凶险,呈弛性发热,患者多汗,尤其发病初期更为明显,晚上汗更多,汗质粘稠,多出现在头胸部,总之,感染布鲁氏菌症状是多种多样极易误诊。
我院血液内科于2011年10月20收住一患者,男性,53岁,入院时:T36.9℃,P84次/分,R20次/分,BP118/80mmHg,神志清晰,精神可以,颈软,无出血点,无皮疹,无黄染,双肺呼吸音尚清,心率70次/分,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肋下未及,脾约肋下1指,肝区有叩痛,墨菲氏症阴性,双下无水肿,神经系统病理症未引出,脑膜刺激症阴性,WBC2.62G/L,N120G/L,HB126.0g/L,PIt42.06g/L.B超指示脾大;现病史:患者于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8—39℃夜间明显,伴畏寒、出汗,无关节肿痛,曾在当地住院治疗,体温降至正常出院,回家后10天再次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3℃,10月20日来我院门诊,门诊以“发热原因待查”收入血液内科。
检验科微生物室10月20日,接收血培养瓶放人BACT/ALERT 3D培养仪中,23号BACT/ALERT 3D培养仪报警,提示血培养阳性,初步革兰氏染色:革兰氏阴性小球菌,危急值报告临床“革兰氏阴性球菌”,同时转种BA琼脂平皿、EMB琼脂平皿和巧克力琼脂平皿,BA琼脂平皿和巧克力琼脂平皿放人35℃二氧化碳培养箱中,EMB琼脂平皿放入35℃普通培养箱中,24小时三个平皿都没细菌生长,继续放入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后,BA琼脂平皿和巧克力琼脂平皿上只有浅浅一层菌膜,我们在BSC—1500A2生物安全柜中挑起菌膜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革兰氏阴性球菌”,见图1,平皿继续放人培养箱中培养,同时挑出单个菌落转种
BA琼脂平皿,72小时,BA琼脂平皿上形成微小、灰白、圆形、凸起的菌落,挑出单个菌落,配成O.5MCF浓度菌液,用革兰氏阴性细菌鉴定卡(VITEK 2 GN Test kit),放人V2compact仪器上,24小时,仪器鉴定为羊布鲁氏菌,根据羊布鲁氏菌特性,接种尿素酶微量生化管,30分钟,尿素酶微量生化管变红;我们即时和临床沟通,同时上报公共管理卫生科。
从临床采集的标本中分离布鲁氏菌是非常有价值的,我们知道,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的重要任务是能够从临床标本中检出致病微生物,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对日常临床细菌检验水平,也就是,做好临床标本中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工作,布鲁氏菌病在诊断和鉴定中容易出现误诊。
血培养瓶报警是微生物代谢产生的C02导致瓶中PH降低,使培养瓶瓶底感受薄膜上的指示剂由蓝变黄②,来判断是否有细菌生长而报警,报警瓶用无菌注射器抽取瓶中培养液转种到BA琼脂平皿,48小时才生长浅浅一层菌膜,当时不清楚是什么培养物,只好又转种分纯,最后才能确证为布鲁氏菌,在不清楚是什么培养物楚时,如果不在生物安全柜中检查可疑菌落,很容易造成实验室感染布鲁氏菌,布鲁氏菌能在大多数培养基上生长,只要认为是可疑菌落时,应当在生物安全柜中检查可疑菌落。
布鲁氏菌病是动物源性疾病,家畜是其储存宿主,因此,布鲁氏菌属的细菌是家畜和动物的重要的致病微生物。
布鲁氏菌是一类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病菌由皮肤粘肤侵入,先在局部淋巴结内繁殖,形成病灶再进入血液,引起菌血症、毒血症;食入被污染的水或01食物,经口腔、食道黏膜进入体内而感染;人吸入被布鲁氏菌杆菌污染的飞沫、尘埃和实验室形成的气溶胶而感染,病菌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带到肝、脾、骨髓,形成新病灶并反复进入血液,形成波浪热及全身脏器损害,由于变态反应及病原菌主要在细胞内繁殖抗体及抗菌素不易进入,故难以根治,逐渐转为慢性,从而引起关节和神经系统症状,病损几乎涉及所有器官和组织。
感染布鲁氏菌后,首先出现是发热,体温波动于37—40%之间,不同人发烧的热型差别较大,有的人处于长期低热状态,持续时间长;有的人体温呈波浪状,即高热几天,体温降下来几天,又开始高热,反复多次;还有的体温忽高忽低,早晚变化大,病情凶险,呈弛性发热,患者多汗,尤其发病初期更为明显,晚上汗更多,汗质粘稠,多出现在头胸部,总之,感染布鲁氏菌症状是多种多样极易误诊。
我院血液内科于2011年10月20收住一患者,男性,53岁,入院时:T36.9℃,P84次/分,R20次/分,BP118/80mmHg,神志清晰,精神可以,颈软,无出血点,无皮疹,无黄染,双肺呼吸音尚清,心率70次/分,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肋下未及,脾约肋下1指,肝区有叩痛,墨菲氏症阴性,双下无水肿,神经系统病理症未引出,脑膜刺激症阴性,WBC2.62G/L,N120G/L,HB126.0g/L,PIt42.06g/L.B超指示脾大;现病史:患者于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8—39℃夜间明显,伴畏寒、出汗,无关节肿痛,曾在当地住院治疗,体温降至正常出院,回家后10天再次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3℃,10月20日来我院门诊,门诊以“发热原因待查”收入血液内科。
检验科微生物室10月20日,接收血培养瓶放人BACT/ALERT 3D培养仪中,23号BACT/ALERT 3D培养仪报警,提示血培养阳性,初步革兰氏染色:革兰氏阴性小球菌,危急值报告临床“革兰氏阴性球菌”,同时转种BA琼脂平皿、EMB琼脂平皿和巧克力琼脂平皿,BA琼脂平皿和巧克力琼脂平皿放人35℃二氧化碳培养箱中,EMB琼脂平皿放入35℃普通培养箱中,24小时三个平皿都没细菌生长,继续放入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后,BA琼脂平皿和巧克力琼脂平皿上只有浅浅一层菌膜,我们在BSC—1500A2生物安全柜中挑起菌膜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革兰氏阴性球菌”,见图1,平皿继续放人培养箱中培养,同时挑出单个菌落转种
BA琼脂平皿,72小时,BA琼脂平皿上形成微小、灰白、圆形、凸起的菌落,挑出单个菌落,配成O.5MCF浓度菌液,用革兰氏阴性细菌鉴定卡(VITEK 2 GN Test kit),放人V2compact仪器上,24小时,仪器鉴定为羊布鲁氏菌,根据羊布鲁氏菌特性,接种尿素酶微量生化管,30分钟,尿素酶微量生化管变红;我们即时和临床沟通,同时上报公共管理卫生科。
从临床采集的标本中分离布鲁氏菌是非常有价值的,我们知道,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的重要任务是能够从临床标本中检出致病微生物,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对日常临床细菌检验水平,也就是,做好临床标本中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工作,布鲁氏菌病在诊断和鉴定中容易出现误诊。
血培养瓶报警是微生物代谢产生的C02导致瓶中PH降低,使培养瓶瓶底感受薄膜上的指示剂由蓝变黄②,来判断是否有细菌生长而报警,报警瓶用无菌注射器抽取瓶中培养液转种到BA琼脂平皿,48小时才生长浅浅一层菌膜,当时不清楚是什么培养物,只好又转种分纯,最后才能确证为布鲁氏菌,在不清楚是什么培养物楚时,如果不在生物安全柜中检查可疑菌落,很容易造成实验室感染布鲁氏菌,布鲁氏菌能在大多数培养基上生长,只要认为是可疑菌落时,应当在生物安全柜中检查可疑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