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新皓故乡是复杂的,这就是我们在面对着的现实

来源 :海峡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yang0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北大化学博士到独立艺术家,程新皓的选择显得如此的不合时宜,却又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另一个让人无法忽视的群体——归乡艺术者。面对熟悉的故土,他们比任何人都敏感地察觉着这里正在发生的变化,并试图用艺术创作者的视角解读,用静态图像来回应城市化的问题,为村落铺陈一种新的书写。
  在认识程新皓之前,我从同事口中大致拼凑出了他不寻常的人生经历,一个毕业于北大的化学博士,却选择成为独立艺术家,常驻在家乡云南,将视线投向乡野。不能免俗地,我询问起他为何选择了一种不那么稳定的生活方式,得到的答案却是——“这得看怎么来说稳定这个事了。”
  真正令他感到恐惧的,是所谓一眼就能望到头的生活。这种想法萌生在程新皓读大四那年,当时他选读朱晓阳老师的《人类学导论》,受到非常大的影响,甚至觉得这才是自己真正希望去研究的东西。可是他已经保了本院的研究生,于是便磕磕绊绊地走了下去,一边做化学的研究,一边旁听人类学方向的课程,也跟着朱晓阳老师做些人类学的田野工作。就这样一直到了博士毕业,彻底放弃化学,作为一个独立艺术家或者研究者,他开始了自己在故乡的艺术创作与写作。
  在某种程度上,《小村档案》是程新皓与故乡产生艺术联接的原点。项目的拍摄地位于昆明城边上,也是朱晓阳老师之前下乡的地方,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这位老师就曾整理过小村的村史。等到2008年程新皓来到这里时,它正随着昆明城的扩大而逐渐失去土地,成为城市的一部分。“刚开始这个项目的时候,我的认识还挺浅薄单纯,往往会把这个田野对象放在某种宏大叙事里,比如城市和乡村的二元对立,或者把它想象得过于浪漫主义,当成某种故乡的象征,去赋予它乡愁,或者把它想象成一个逝去的天堂。”但随着对小村的了解和参与,他发现这里比自己想象中的图景更为复杂,无法被归纳进任何一种简单叙事中。那些曾经的世界观和价值判断仍然在某种程度上起着作用,而这种地方性知识又需要和来自资本与政府的话语进行互译,最终被放在同一个竞技场中进行博弈。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人都是具体的,没法简单成为一个符号:村民或者拆迁办,资本方或者基层政府。在这样复杂的语境下,他试图使用图片故事的形式进行呈现,却最终发现“它或许更适合用纪录片完成”。
  从那个时候起,他开始思考如何用静态图像来回应城市化的问题,这也是《来源不同的时间:来自茨满村的图像》的缘起。2015年,因为批评家和文朝发起的“过境计划”,程新皓来到这个纳西族聚居的村庄。这组作品在2015年夏天的火把节开始,2016年夏天的火把节结束,刚好用了一整年时间,它在关照一个城市化过程中村庄的现实,并以此去梳理城市化背后的逻辑。而程新皓在这种公共的历史洪流中,寻找着专属于个人的、独一无二的解读与体验。第一天进茨满村,一条黄狗就在他面前被飞驰而过的汽车压死了,血溅三尺。这个场景在他脑海中一直挥之不去,甚至让他觉得当晚火把节燃起的火把都是对此事的一个祭奠。虽然这是一个偶然,但对于程新皓而言,这个偶然似乎又恰好构成了某种隐喻,某种关于现代化、关于城市和乡村的隐喻。
  后来,程新皓把这个场景放进了作品书里,还为它写了一篇文章。他对于某种独特经历的珍视,让人想起他当初告别所谓稳定生活的理由,正是因为“感受不到自己是无可替代的”。你能感受到这个个体对于被同化的抗拒,也就不难理解他最后反其道而行之的选择。
  但另一方面,程新皓又比绝大多数人都“关注当下”。他的所有作品,都围绕着“当下何以如其所是地成为了现在这个当下”所展开,只是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对其聚焦。如果说《小村档案》和《来源不同的时间》是对城市现代化的聚焦,那么在《莽》里,你可以看到新的知识和传统在现代化过程中被不断生产出来,莽人生活的空间被自身实践所再造。而在他最近的作品《东岛博物志》中,一个中国清朝的博物学者被虚构诞生,用以讨论知识被制造之始的各种偶然性和荒谬性。将这些作品结合在一起,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构成了他对云南的书写。
  这种根植于故乡的艺术创作,大概总要归于创作者某种真实的归属感和所谓的乡土情结。他曾坦言,“在云南之外,我很难说服自己去做什么作品,总会觉得那与我无关,但在云南,哪怕是那些我不熟悉的地方,我总会从情感上认为这是我有冲动去处理的问题。”为何是云南?为何是在使用这样一个政治-地域概念去建构自己的归属感?这个问题,程新皓自己也还没找到答案。只是,在与熟悉故土互相凝视的过程中,他深深地感到,村落是复杂的,故乡是复杂的,这就是我们在面对着的现实。
  对 话
  程新皓
  最初对于乡野的印象是什么样的?
  事实上我并没有在农村长大,而是在小城玉溪。那里虽说是城市,不过离乡野很近,特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城边就是农田和林地。当时我家住在玉溪师院里,隔着一堵墙就是“著名的”红塔山,而旁边就是烟厂,再远点就是林场和山野。那个时候小孩和父母都心大,就这样放任一个小孩漫山遍野跑。对于一个爱种花养动物的小孩来说,那些地方充满乐趣和各种神奇的生物。
  进行艺术创作的这些年,您是否遇到来自家庭或现实方面的阻力?
  这个过程中并没有什么来自家人的阻力。我的妻子和父母都非常理解和支持我,这是很幸运的。要说有什么困难,那是在我第一组完整作品《对一条河流的命名》出来之前的那一整年,2014年。那个时候别人都不知道我在做的东西,我也没有完整的作品去让别人有个全面的认识。所以当时申请基金也失败了,过得非常拮据,幸好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支撑过来了。而作品逐渐出来之后就好很多,现在也基本能通过各种基金和稿费来维持生计了。
  如今回归乡野,关注城市之外的场域并进行多元创作,似乎是一种趋势,您如何看待这种趋势?
  对我来说,这涉及到一种分类和它背后的预设。通常,我们都是把乡村作为城市的一个对题在进行某种二元的思考与想象。这种设置并不是新近的事物,从希腊-罗马时期的城市-阿卡迪亚这样的两分中就能找到其原型。正如同后者中对阿卡迪亚的想象是由作为外来者的贵族所完成,当下我们对乡村的想象和言说,其主体也是我们这些外在于乡村的城市住民来完成的。这种比照着城市进行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有其盲区,而从另一个角度说,这种乡村本土视角的缺失,往往会把一种复杂的乡村现实简化进某种宏大叙事中。正如我之前说的,它可能被化约为某种乡愁,某种对故乡的想象,某种“被损害的”对象,某种乌托邦。或许,去真正认识到乡村的复杂性,它的现实,这种现实背后的逻辑与历史谱系,是我们这些创作者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吧。
  近期的创作新计划是什么?
  我现在正在处理的问题是莽人作品系列中的一部分——糖。从甘蔗的种植开始,莽人被真的卷入到了某种更大范围的市场经济中,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自主性。如果梳理历史,你甚至能把它和更大尺度上的全球化联系在一起。正如西敏司在《甜与权力》以及穆素洁在《中国:糖与社会》这样的著作中所分析的,蔗糖的生产背后的意义以及其造成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物”本身。所以,对于糖的关注和对于蔗糖生产的梳理,實际上能够折射出更深层次的问题,能够去具体分析资本、市场经济和治理术的具体的渗透方式,并由此去看作为行动者的莽人在此过程中的抉择。现在我正在做一个关于莽人与甘蔗种植的双屏录像,可能在年内能够展示吧。
其他文献
太平湖最适合变着法子玩,可行船,可搭车。当船驰骋湖面时,人拥有与太平湖最亲密的接触;陆行却给了人远观太平湖的视角,这片湖面恬静如画。环湖之后,可以在周边慢慢游,享受山水风光的同时,也来个文化之旅。  太平湖位于两山之间,一山是“归来不看岳”的黄山,一山是莲花佛国的九华山,两山的盛名一度掩盖了太平湖本身的魅力。亲近太平湖,湖水在脚边微微摇晃,绿意几近溢出,这种秀美与宁静不同于大海——海是无边缘的,承
期刊
有感于都市人在巨大的压力和忙碌之余,对于“相处”这项能力的日趋退化,小茶院对公共空间极大强化,希望大家能够暂时脱离城市进入自然乡野,在两个空间的交替中切换生活状态。  如何形容小茶院?我想那应该是一种“茶园深处有人家”的悠远意境吧。这间尚属年轻的民宿藏在四川雅安骑龙村的万亩茶园中,当初冉静和三位好友鲁尚靖、朗希和余明鉴就是被绵延不尽的茶园深深吸引,同时当地人以茶为生,一直延续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
期刊
“我们为什么要经营一个农场?农场之于人的意义何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回归乡野、创办农场。对于那些不甘于纯粹的城市生活,在山间地头“折腾”的新农夫们,我们有所好奇,他们正在雕琢的农场,是否正如他们所愿?对话新农夫,他们给了我们关于人、关于农场、关于自然的更多理性的思考。  农场是生命在自然里的安置方式  小团山香草农庄  小团山香草农庄创立于2007年,占地近三百亩,位于距离合肥市区四十公里的
期刊
在城市中您是如何挑选健康食材的?  首先要挑选当季当地的食材,最好是有机种植。我目前住在北京,会去有机农夫市集买菜。这个市集上的农夫主要来自北京周边的有机农场小农户,买菜时我可以和他们面对面交流,了解到食物是由谁种植的,以及是怎样种植的,也慢慢地和他们都成了好朋友。  介紹几种发酵食物具体的发酵原理。  大体来说蔬菜发酵是通过盐,水或蔬菜的汁液,在厌氧环境来完成;饮料发酵是通过糖、水和水果本身的酶
期刊
从梅州城区沿梅江河向东出发,穿过柚子林中蜿蜒盘踞的古驿道,在古码头乘船逆流而上,岸边郁郁苍苍的竹海,几首客家山歌的时间便到了松口古镇。素有“自古不认州”美誉的梅县区松口镇,地处闽赣粤的交汇处,水陆交通发达,故而成为客家人下南洋的第一站。这个昔日的商贸重镇,也是“中国乡村复兴论坛·梅县峰会”的主会场之一。而此次峰会的另一主会场位于南口镇侨乡村。侨乡村是一个有5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村内30多座百年客
期刊
只有与湖朝夕相处的人,才能感受湖的善变  太平湖的山水是静的。静中又有着灵动,甚至单调,而其实,它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这种变化是季候、天气、时间所赋予的,晨与昏,晴与雨,冬与夏,春与秋,今天与明天,午前与午后,都有着不一样的色调和韵致。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在太平湖旁居住了二十多年。起初,我住在一座名为白鹭洲的小岛上,在二十出头的年纪,并不觉得住在四面临水的岛上是一件美妙的事,可是在此后的湖居岁月
期刊
“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坚守传承古法技艺,在保证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再有所创新,增加品种可以,但必须100%保留传统脉络。”这是吴辉木始终坚持的理念,也是“涂岭红”红茶的血脉所在。  再来迟一步,这春茶采摘可就结束了。  到泉港涂岭吴辉木的茶山上,大概是早晨九点多钟,稍宽敞点的小道上,刚采下的鲜叶隔着网就地铺开。一年之中,春季最忙,清明到立夏是春茶生产连续作业的时期。今年的春茶采摘已经开始半月,近三天接近
期刊
走过一条弯弯绕绕的小径,竹林随着风沙沙作响,它半弯着腰,给了道路一点掩映,一条绿色通道由此塑造而成。穿林而过,吸一大口新鲜空气,一座古香院落停在面前,近乎和自然融为一体,门牌上挂着“画月”两个大字。这家坐拥竹海壮景的小客栈位于成都蒲江县明月村的“谌塝塝微聚落”,几乎已经成了村里招牌的民宿之一。  线条与色彩留在画布上,是我在这里度过的日子  走进客栈,房屋结构高朗,给人不拘束的敞亮。设计是客栈最精
期刊
从日本留学归来的建筑设计师白毛,自去年起成了贵州省黎平县茅贡镇的“新乡民”。他希望以自身的乡土实践,去呼吁更多年轻人进行返乡行动。和过去不同,这种出于自愿的“新上山下乡行动”,或许将为中国乡村带来更多元的可能性。  人类最佳的居住环境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读大学本科时,也许是专业氛围使然,白毛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当时国内社会已经隐约显露出对于乡野的渴望,常能见到有人在自家露台种菜,或是房地产广告里望海
期刊
根据官方记载,棉花画创始于1964年。当时,漳州一带的弹棉师傅把附在棉被上的平面棉花画分离出来,运用扎、塑、贴等工艺手法,配上无光纺布山水画作背景,创造出了一种立体画作,初叫“棉堆画”,后改为“棉花画”。这门手艺曾经远销海外,如今却只剩下郭美瑜一个传承人。这其中的大起大落,被称作是“三次下岗”。但即使是在今天,棉花画依然不得不面对自己的传承硬伤。  在媒体报道中,郭美瑜被描述成“让棉花画起死回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