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介绍生态工业园理论的形成及循环经济的构建,并分析了生态工业园建设的成功经验和规划实践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行性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建设发展
生态工业园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产业生态学原理设计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它是通过模拟自然系统建立工业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达到经济与环境双赢的目的。
近年来,全球各国各地区的工业发展规模迅速增大,在生产和消费的相互刺激下,表现出资源被超大规模甚至枯竭性地开发,这也极大地改变了生态环境,工业活动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大量污染物。生态工业的提出适应现实发展的要求,反映了生态理论的合理性及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的美好前景,也是循环经济理论在工业生产中的具体运用模式。
1 生态工业园的内涵
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而规划、设计和建设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它把具有产业关联度的不同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的产业共生组织,使得上游产业环节的废弃物成为下游生产环节的原料或能源。
循环经济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生态经济,它将资源的综合利用、区域的生态设计、企业清洁生产和消费可持续性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和经济学的规律来共同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它以能量梯次、物质流和闭路循环使用为基本特征,在资源方面表现就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在环境方面表现就是污染废弃物的低排放,乃至零排放。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宗旨就是保护日渐稀缺的自然资源,提高和优化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
2 生态工业区的构建模式
2.1企业的循环经济
企业是资源消耗和产品形成的地方,基于循环经济理论,企业内部可以推行清洁生产技术,通过技术创新和现有技术改造,设计新的工艺流程,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原材料使用,减少甚至放弃使用某些化学污染物质,达到污染物少排放或者零排放。
2.1.1发展绿色制造
目前,企业先进的循环经济实践就是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产品设计要综合考虑资源和环境消耗少、生产和使用污染小、便于回收资源化;原料要选用市场可得、环境友好、可回收再用的原料;车间布局要具有安全性、舒适性、生态性、经济性、效率性、激励性的绿色车间;工艺规划要设计成生产过程无污染或少污染、生产环节少消耗的清洁生产工艺;包装设计要采用易回收和易再用、减量化和再生化、可焚烧和可降解的无公害绿色包装;回收再用要实施易拆卸、易再加工、易再生的绿色回收再用。
2.1.2废弃物或副产品产业链形成
单个企业的生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在企业外部去组织物料循环,通过废弃物交换建立的生态产业链,在企业群体之间实施循环经济,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
可以通过模拟自然系统建立产业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实现物质和能量多次利用。也可以模拟自然建立产业生态系统(食物链),实现物流的再循环,达到物质能量的最大利用,这样,一个企业的废弃物是另一个企业的原料,将实现整个体系向系统外的零排放。
2.2产业生态化发展
在一定区域内,企业之间基于产业链而形成上下游合作关系,从而形成产业集聚发展。
2.2.1产业多元化发展
多元产业工业园区是实现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单一产业工业园区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也会逐步演变为多元产业园区。园区各种物流、能流、技术集成和信息流渠道以及基础设施为园区企业共享,企业间废物交换主要以贸易的形式实现。多元产业工业园区各项资源在企业间的循环形式呈多样化,既有双方互利循环、分解循环,也有上、下游产业的反馈循环,众多的循环关系构成各产业或企业之间的工业生态链或生态网络。
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产业构成,确定园区处于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的主导企业。通过有目的的规划,引入关键链接技术和消化工业废物的项目,进行多个企业或产业的链接组合,使各种物料资源在企业间循环利用,建立起相关工业企业间的生态链和生态平衡关系,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污染物排放最低化。
2.2.2大力发展资源再生产业
各类工业园区都有回收工业废物循环利用的功能,如钢铁工业园区回收机械工业的废屑和报废机械产品的金属件重新回炉冶炼;造纸厂回收废纸重新制浆造纸;砖厂利用电厂粉煤灰生产砌块;垃圾发电、废塑料转化为汽油和柴油、食品垃圾生产肥料和制造沼气、废旧电池无害化处理等。
随着全社会对循环经济认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废弃物再利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社会各类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将大大提高。
2.3园区循环经济
园区循环经济可以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它是通过延长经济的链条而增加就业机会,就业率的大小反映了社会系统的循环程度。而园区循环经济建设中的各种资源集约使用也是有利于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如生态系统的循环模式和园区信息系统构建等方面,对园区的城乡收入水平、社会保障福利及安全等系统都有对社会的和谐和经济促进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确定结点企业上下游物流供给(输出)与需求(输入)关系,规划物质流动的方向、数量和质量,运用过程集成技术对物流流程集成组合,构建工业生态网链。
对生态链上所有循环经济的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建立高效的信息传输链,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强化园区的基础设施和专业化配套设施,如建污水集中处理、废弃物集中回收和再生、能源和水资源集中供给、应急处理系统等,建立研发中心和孵化中心,对基础技术、公共技术和共有技术联合开发,对企业的工艺流程进行生态化改进。
园区也可以通过绿色招商,引进具有先进循环技术的企业加盟,实现高端研发资源的系统集成。
3小结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模式,是工业园区内将所有废弃物和副产品实现了全过程的循环再用。
但目前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会面临来自社会、市场、政治和经济等诸多因素的考验,需要长期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孙国强著.循环经济的新范式[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陈厚义.拉美城镇化陷阱及其对贵州城镇化带动战略的借鉴[J].学术探索,2011 (06)
[3]陈政、陈晓.贵州经济发展引擎:工业化和城镇化[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1 (03)
[4]周厚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模式与发展对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
[5]雷改平.工业园区发展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1
[6]吴昊.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8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建设发展
生态工业园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产业生态学原理设计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它是通过模拟自然系统建立工业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达到经济与环境双赢的目的。
近年来,全球各国各地区的工业发展规模迅速增大,在生产和消费的相互刺激下,表现出资源被超大规模甚至枯竭性地开发,这也极大地改变了生态环境,工业活动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大量污染物。生态工业的提出适应现实发展的要求,反映了生态理论的合理性及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的美好前景,也是循环经济理论在工业生产中的具体运用模式。
1 生态工业园的内涵
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而规划、设计和建设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它把具有产业关联度的不同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的产业共生组织,使得上游产业环节的废弃物成为下游生产环节的原料或能源。
循环经济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生态经济,它将资源的综合利用、区域的生态设计、企业清洁生产和消费可持续性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和经济学的规律来共同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它以能量梯次、物质流和闭路循环使用为基本特征,在资源方面表现就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在环境方面表现就是污染废弃物的低排放,乃至零排放。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宗旨就是保护日渐稀缺的自然资源,提高和优化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
2 生态工业区的构建模式
2.1企业的循环经济
企业是资源消耗和产品形成的地方,基于循环经济理论,企业内部可以推行清洁生产技术,通过技术创新和现有技术改造,设计新的工艺流程,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原材料使用,减少甚至放弃使用某些化学污染物质,达到污染物少排放或者零排放。
2.1.1发展绿色制造
目前,企业先进的循环经济实践就是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产品设计要综合考虑资源和环境消耗少、生产和使用污染小、便于回收资源化;原料要选用市场可得、环境友好、可回收再用的原料;车间布局要具有安全性、舒适性、生态性、经济性、效率性、激励性的绿色车间;工艺规划要设计成生产过程无污染或少污染、生产环节少消耗的清洁生产工艺;包装设计要采用易回收和易再用、减量化和再生化、可焚烧和可降解的无公害绿色包装;回收再用要实施易拆卸、易再加工、易再生的绿色回收再用。
2.1.2废弃物或副产品产业链形成
单个企业的生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在企业外部去组织物料循环,通过废弃物交换建立的生态产业链,在企业群体之间实施循环经济,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
可以通过模拟自然系统建立产业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实现物质和能量多次利用。也可以模拟自然建立产业生态系统(食物链),实现物流的再循环,达到物质能量的最大利用,这样,一个企业的废弃物是另一个企业的原料,将实现整个体系向系统外的零排放。
2.2产业生态化发展
在一定区域内,企业之间基于产业链而形成上下游合作关系,从而形成产业集聚发展。
2.2.1产业多元化发展
多元产业工业园区是实现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单一产业工业园区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也会逐步演变为多元产业园区。园区各种物流、能流、技术集成和信息流渠道以及基础设施为园区企业共享,企业间废物交换主要以贸易的形式实现。多元产业工业园区各项资源在企业间的循环形式呈多样化,既有双方互利循环、分解循环,也有上、下游产业的反馈循环,众多的循环关系构成各产业或企业之间的工业生态链或生态网络。
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产业构成,确定园区处于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的主导企业。通过有目的的规划,引入关键链接技术和消化工业废物的项目,进行多个企业或产业的链接组合,使各种物料资源在企业间循环利用,建立起相关工业企业间的生态链和生态平衡关系,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污染物排放最低化。
2.2.2大力发展资源再生产业
各类工业园区都有回收工业废物循环利用的功能,如钢铁工业园区回收机械工业的废屑和报废机械产品的金属件重新回炉冶炼;造纸厂回收废纸重新制浆造纸;砖厂利用电厂粉煤灰生产砌块;垃圾发电、废塑料转化为汽油和柴油、食品垃圾生产肥料和制造沼气、废旧电池无害化处理等。
随着全社会对循环经济认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废弃物再利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社会各类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将大大提高。
2.3园区循环经济
园区循环经济可以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它是通过延长经济的链条而增加就业机会,就业率的大小反映了社会系统的循环程度。而园区循环经济建设中的各种资源集约使用也是有利于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如生态系统的循环模式和园区信息系统构建等方面,对园区的城乡收入水平、社会保障福利及安全等系统都有对社会的和谐和经济促进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确定结点企业上下游物流供给(输出)与需求(输入)关系,规划物质流动的方向、数量和质量,运用过程集成技术对物流流程集成组合,构建工业生态网链。
对生态链上所有循环经济的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建立高效的信息传输链,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强化园区的基础设施和专业化配套设施,如建污水集中处理、废弃物集中回收和再生、能源和水资源集中供给、应急处理系统等,建立研发中心和孵化中心,对基础技术、公共技术和共有技术联合开发,对企业的工艺流程进行生态化改进。
园区也可以通过绿色招商,引进具有先进循环技术的企业加盟,实现高端研发资源的系统集成。
3小结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模式,是工业园区内将所有废弃物和副产品实现了全过程的循环再用。
但目前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会面临来自社会、市场、政治和经济等诸多因素的考验,需要长期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孙国强著.循环经济的新范式[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陈厚义.拉美城镇化陷阱及其对贵州城镇化带动战略的借鉴[J].学术探索,2011 (06)
[3]陈政、陈晓.贵州经济发展引擎:工业化和城镇化[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1 (03)
[4]周厚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模式与发展对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
[5]雷改平.工业园区发展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1
[6]吴昊.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