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主要通过对次贷危机中美国的最后贷款人实践进行分析,总结美联储救助金融危机的主要措施,具体包括明确救助承诺、降低市场利率和执行“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然后提出对我国最后贷款人运作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 次贷危机 美联储 最后贷款人
一、引言
最后贷款人最开始出现在Francis Baring1797年出版的《关于英格兰银行建立的考察》中,他把英格兰银行称为危机的“最后手段”,认为一切有清偿力的银行都可以在危急时刻从英格兰银行那里获得超额流动性。具体来说,最后贷款人的概念是指在危急时刻中央银行应尽的融通责任,他能满足公众对高能货币的需求,防止由恐慌引起的货币存量收缩。
2007年夏,由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动荡引发的美国次贷危机逐渐蔓延至世界各地,成为国际金融危机,被众多经济学家称为二十世纪“经济大萧条”以来影响最大、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的全球金融风暴。在此次危机中,美国等重要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纷纷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以此稳定金融市场,避免恐慌的进一步蔓延。而在此过程中,美国作为次贷危机的发源地,其丰富的最后贷款人实践对我国来说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
二、美联储最后贷款人主要救助措施
1、明确救助承诺
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多次向公众表明其控制金融危机蔓延的计划和决心。2007年8月,美联储表示为了经济的平稳运行将向金融市场注入大量的超额流动性。同时,美国总统也公开表示将通过国家信用为金融市场提供担保。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此次危机中,美联储做出了美国历史上中央银行针对金融危机所作出的最大承诺。即在2008年3月贝尔斯登公司发生流动性危机后,为了拯救华尔街金融公司,美联储承诺将在未来提供无上限的贷款,以此阻止危机的扩散和蔓延。通过公开救助承诺,美联储稳定了市场信心,有效的抑制了危机的进一步蔓延,更为下一步的救助行动做了铺垫。
2、降低市场利率
在此次危机中,美联储大幅降低了再贴现率和联邦基金利率,以此保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其中,再贴现率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联邦基金利率则是美国市场的基准利率,具体是指银行同业隔夜拆借利率。首先,降低再贴现率。美联储分别于2007年8月17日、9月18日、12月11日,2008年1月22日、1月31日、3月16日和4月30日七次降低再贴现率共计3个百分点。其次,降低联邦基金市场利率。美联储分别于2007年9月18日、10月31日、12月11日,2008年1月22日、1月31日、3月18日和4月30日七次降低联邦基金市场利率共计3.25个百分点。通过降低再贴现率和联邦基金市场利率,美联储不仅向银行体系注入了大量的超额流动性,还提高了银行体系创造流动性的能力。
3、执行“定量宽松”货币政策
“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最早由伯南克和前美联储理事会劳伦斯·梅耶于2004年正式提出,从理论上来说,该政策属于危机时期非常规的货币政策操作。具体而言,“定量宽松”是通过向政府和私人部门直接注入流动性来刺激经济的复苏,其本质属于危机时期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运作。在次贷危机中,美联储首先通过减持国债来回笼资金,再通过其他专项计划和措施将流动性投入特定的金融机构。其中,这些专项计划和措施主要包括抵押支持债券(MBS)收购计划、定期拍卖便利(TAF)、一级交易商信贷机制(PDCF)和定期资产支持证券贷款便利(TALF)。通过这些创新金融计划和机制,美联储向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投入了大量流动性。
三、对我国最后贷款人运作的启示
第一,明确事前救助承诺,稳定市场信心。一般来说,中央银行拥有良好的信誉和较大的影响力,是一国金融体系和经济运行的重要支撑。危机爆发后,金融市场上人人自危,健康的金融机构也有可能遭到怀疑而陷入危机。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央银行的救助承诺有利于阻止恐慌和危机的进一步蔓延,增加公众抵御危机的信心,化危机于无形,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第二,重视系统性风险,积极开展救援。从最后贷款人理论诞生开始,其必要性和有效性就一直受到质疑。反对者们强调最后贷款人带来的央行损失、通货膨胀、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负面影响。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在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受到威胁、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加深时,即使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成本,中央银行也必须进行最后贷款人救助。中央银行肩负着稳定金融市场的重任,如果危机爆发时置之不理,那必将导致金融机构的破产倒闭和实体经济的衰退。
第三,采用多种救助工具,提高救助效率。次贷危機中,美联储根据市场的实际运行情况,创新了一系列金融工具向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避免流动性危机的全面爆发。这些非常规的工具和计划,能够弥补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不足,使救市资金专款专用,送至最需要的机构。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快危机的治理,提高最后贷款人对危机的救助能力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徐诺金. 美国次贷危机处置中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的作用[J].中国金融,2008.
[2] 汤凌霄. 最后贷款人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 斯坦利·费希尔,司马亚玺,彭于彪. 美国的最后贷款人职能[J].银行家,2016.
[4] 杨明. 美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演变及其评述[J].海南金融,2012.
[5] 田中景,陈庆海. 危机中美联储最后贷款人救助的启示[J].黑龙江金融,2012.
作者简介:罗娴 19941020 女 汉 湖南衡阳 硕士研究生 金融学 长沙理工大学 湖南省长沙市 410076.
【关键词】 次贷危机 美联储 最后贷款人
一、引言
最后贷款人最开始出现在Francis Baring1797年出版的《关于英格兰银行建立的考察》中,他把英格兰银行称为危机的“最后手段”,认为一切有清偿力的银行都可以在危急时刻从英格兰银行那里获得超额流动性。具体来说,最后贷款人的概念是指在危急时刻中央银行应尽的融通责任,他能满足公众对高能货币的需求,防止由恐慌引起的货币存量收缩。
2007年夏,由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动荡引发的美国次贷危机逐渐蔓延至世界各地,成为国际金融危机,被众多经济学家称为二十世纪“经济大萧条”以来影响最大、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的全球金融风暴。在此次危机中,美国等重要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纷纷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以此稳定金融市场,避免恐慌的进一步蔓延。而在此过程中,美国作为次贷危机的发源地,其丰富的最后贷款人实践对我国来说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
二、美联储最后贷款人主要救助措施
1、明确救助承诺
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多次向公众表明其控制金融危机蔓延的计划和决心。2007年8月,美联储表示为了经济的平稳运行将向金融市场注入大量的超额流动性。同时,美国总统也公开表示将通过国家信用为金融市场提供担保。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此次危机中,美联储做出了美国历史上中央银行针对金融危机所作出的最大承诺。即在2008年3月贝尔斯登公司发生流动性危机后,为了拯救华尔街金融公司,美联储承诺将在未来提供无上限的贷款,以此阻止危机的扩散和蔓延。通过公开救助承诺,美联储稳定了市场信心,有效的抑制了危机的进一步蔓延,更为下一步的救助行动做了铺垫。
2、降低市场利率
在此次危机中,美联储大幅降低了再贴现率和联邦基金利率,以此保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其中,再贴现率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联邦基金利率则是美国市场的基准利率,具体是指银行同业隔夜拆借利率。首先,降低再贴现率。美联储分别于2007年8月17日、9月18日、12月11日,2008年1月22日、1月31日、3月16日和4月30日七次降低再贴现率共计3个百分点。其次,降低联邦基金市场利率。美联储分别于2007年9月18日、10月31日、12月11日,2008年1月22日、1月31日、3月18日和4月30日七次降低联邦基金市场利率共计3.25个百分点。通过降低再贴现率和联邦基金市场利率,美联储不仅向银行体系注入了大量的超额流动性,还提高了银行体系创造流动性的能力。
3、执行“定量宽松”货币政策
“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最早由伯南克和前美联储理事会劳伦斯·梅耶于2004年正式提出,从理论上来说,该政策属于危机时期非常规的货币政策操作。具体而言,“定量宽松”是通过向政府和私人部门直接注入流动性来刺激经济的复苏,其本质属于危机时期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运作。在次贷危机中,美联储首先通过减持国债来回笼资金,再通过其他专项计划和措施将流动性投入特定的金融机构。其中,这些专项计划和措施主要包括抵押支持债券(MBS)收购计划、定期拍卖便利(TAF)、一级交易商信贷机制(PDCF)和定期资产支持证券贷款便利(TALF)。通过这些创新金融计划和机制,美联储向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投入了大量流动性。
三、对我国最后贷款人运作的启示
第一,明确事前救助承诺,稳定市场信心。一般来说,中央银行拥有良好的信誉和较大的影响力,是一国金融体系和经济运行的重要支撑。危机爆发后,金融市场上人人自危,健康的金融机构也有可能遭到怀疑而陷入危机。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央银行的救助承诺有利于阻止恐慌和危机的进一步蔓延,增加公众抵御危机的信心,化危机于无形,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第二,重视系统性风险,积极开展救援。从最后贷款人理论诞生开始,其必要性和有效性就一直受到质疑。反对者们强调最后贷款人带来的央行损失、通货膨胀、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负面影响。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在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受到威胁、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加深时,即使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成本,中央银行也必须进行最后贷款人救助。中央银行肩负着稳定金融市场的重任,如果危机爆发时置之不理,那必将导致金融机构的破产倒闭和实体经济的衰退。
第三,采用多种救助工具,提高救助效率。次贷危機中,美联储根据市场的实际运行情况,创新了一系列金融工具向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避免流动性危机的全面爆发。这些非常规的工具和计划,能够弥补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不足,使救市资金专款专用,送至最需要的机构。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快危机的治理,提高最后贷款人对危机的救助能力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徐诺金. 美国次贷危机处置中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的作用[J].中国金融,2008.
[2] 汤凌霄. 最后贷款人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 斯坦利·费希尔,司马亚玺,彭于彪. 美国的最后贷款人职能[J].银行家,2016.
[4] 杨明. 美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演变及其评述[J].海南金融,2012.
[5] 田中景,陈庆海. 危机中美联储最后贷款人救助的启示[J].黑龙江金融,2012.
作者简介:罗娴 19941020 女 汉 湖南衡阳 硕士研究生 金融学 长沙理工大学 湖南省长沙市 41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