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引导,问亦有道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heng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能用英语进行日常生活的交流。但在小学的英语课堂,“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式仍占据主要地位,老师提问的主动权总是倾倒于教师一方,形成了“跷跷板”一边倒的怪圈,学生习惯于被动的回答老师的问题,缺少提问的选择权,结果是学生丧失提问的主动性。
  其实,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学会问,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交际;只有学会问,才有可能转变被动的学习状态;只有学会问,创新能力才能得到不断提升。因此,如何让学生在小学英语课堂学习中从“被动”到“主动”,由“应答”到“提问”的能力培养,还有待我们英语教师去深层挖掘研究。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语篇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提问意识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采用情境启发方式。教师创设了一个与教材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又有激发学生探索兴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问题情境自己提出与所学内容有相联系的问题。
  1.图片式的问题情境。在教学过程当中,图片对学生的吸引远远超过老师干瘪的口头引导,因为直观的视觉会给课堂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主题式的问题情境。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一个新学的话题,对提出自己的疑问,作出猜测、想象、探讨,也可以对学完的单元话题用问题形式做一个回顾,目的都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话语能力。
  二、基于语篇文本,构建提问技能
  教材的文本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素材,文本学习是学生知识能力不断提升的主要途径。充分利用好文本蕴含的丰富内容,引导学生逐步由会提问实现愿提问到爱提问的转变,是我们要探索的目标。
  1.立足文本,尝试提问。高年级的语篇大都是以对话形式出现,有很多的问答内容。在学生习惯了老师问学生答的模式下,想要学生一下子主动的提问,学生会找不到提问的切入点。不如先立足语篇文本中现成的问题,让学生找出文本中的问题,加以转化,成为自己的问题。
  2.探究文本,深入提问。如果语篇解决了以上问题就结束了,只能是走马观花。其实它和后面各版块是有联系的,如果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激情,会提出很有创意的问题,这说明学生已经走入文本。如6A On the farm 出现了两句话:
  Nancy: I watched a film with my parents on Wednesday?
  Helen: I visited a farm with my family on Monday and Tuesday?
  有学生提问S1: Did David watch a film ? Did Mike visit a farm? 语篇没有涉及到这两个人物,而他们也是这两个家庭的成员,学生自然会联想到。学生的回答是:David didn’t watch the film,because Nancy watched the film with her parents,not with David.But Mike visited the farm.Because he is a member of Helen’s family.这两个问题虽对parents和family有抠字眼之嫌,但表明学生的对文本不在停留在表面的理解上,而是有了深层次的探究。
  3.延伸文本,发散提问。语篇学完后,有时候学生会觉得意犹未尽,会对人物的发展有所期待,此时是引导学生自主提问的最好时机,他们有想知道的欲望,可以鼓励学生提出他们想知道的问题,学生的立场不同,所提的问题也是各有千秋。
  三、注重激励评价,促成提问自觉
  1.及时肯定。成功的教育,离不开评价的推动。特别是在尝试提问之初,学生会有畏惧的心理,提出的问题会很简单,有的直接是文本的句子,但这毕竟是学生向前迈出的一大步,教师要给予极大的赞扬和鼓励。受到肯定,学生的主动性才会得到的发挥,才会产生探究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也发现,对学生的表扬和正面评价越多、越及时,激发学生提问效果就越好。所以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时机,对提问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肯定、赞扬,使学生充满信心地学习。
  2.循循善诱。由于学生知识还不完备,有些学生表达出现错误在所难免,教师不要纠缠于语法和语言表达,只要不影响意义的表达,教师不要面对面地进行纠错,否则会挫伤学生提问的勇气。当学生的课堂提问出现表达困难时,教师可以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生完善他想提出的问题。虽然有的问题与语篇内容联系并不紧密,有些“跑题”,但教师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而要因势利导,巧妙地把学生引入教学情景。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训练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创新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因此,教师应努力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会提问,爱提问,用“问”点燃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探索和创新的热情。由此改变英语学习方式,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语言知识技能向主动积极探索学习语言知识技能的方向发展,从而为其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闵洁.围绕教材话题,引导学生自主提问[J].江苏教育. 2009(9).
  [2]吴海燕.将“提问权”还给学生——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用英语提问的能力[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1(2).
其他文献
在分析华北沉降带形成机理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的基础上 ,针对该地区存在的令人深思的问题 ,结合天文地质学对火星和月球表面陨击作用的研究成果 ,彗星撞击木星的观察结果 ,
英语阅读,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有重要的作用。同时,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英语语言的发展与写作能力的提升。因
近年来,各国国家科技计划内涵不断丰富,支持手段日益多样化,以风险投资为主的股权资助形式在国家科技计划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系统梳理了各国国家科技计划中采用风险投资方
【摘要】随着新课改观念的不断执行和深入,高中英语教学在课堂机构、授课内容与课后评价等多个方面,都有较大的创新与突破,不过仍然存在部分问题。像部分高中英语教师教学观念更新缓慢、课堂教学注重形式、不能充分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等,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重点解决,以此提升高中英语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英语课改 教师 问题 对策 分析  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不少学校组织教师参与各种培训与教学观摩活动,通过培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方法也是不断出新。情景在小学英语课堂活动中的有效创设,会让小学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大大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情景教学法的应用,是促进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小学英语 情景教学 运用 效率 氛围  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文明大幅度进步,英语语言的社会地位也不断提高。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阶段。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
【摘要】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促使中西方文化交流逐渐频繁,注重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差异性的分析,有助于促进中西方经济贸易往来逐步扩大,形成广阔的经济发展市场,同时也促进中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关键词】商务英语 英语翻译 文化差异 影响因素  引言  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同时还包含也语言交流中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世界经济水平不断发展,世界各过之间的贸易往来和文化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中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已成为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关键之所在,有声有色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出现,恰好能为实现高效英语课堂教学助一臂之力,使其为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做好多方位服务,使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更高效。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 交互式电子白板 高效  课堂教学是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主要靠课堂教学来实现。但是,在课堂上只靠传统
期刊
【摘要】习语中透露着深厚的乡土气息,产生于人们的日常交往,广泛应用于沟通交际、信息传播中。英汉习语在实际的翻译工作中,由于中西方文化差距的影响,容易出现诸多不恰当、无法准确表达的翻译现象,需要翻译人员多加注意,本文分析了英汉习语翻译的原则和策略,希望能给提高英汉习语翻译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英汉习语 翻译 策略  习语是经过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与工作总结中,慢慢提炼而出的简单精辟的固定短语,
【摘要】随着全球全球化速度的加快,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对英语从业人员的英语的听、说、读、写的要求越来越高。哑巴英语在社会交流变得越来越不适应。传统教学模式改革的呼声日趋高涨想,新的教学模式的出现就显的更为迫切。  【关键词】高中英语 新课改 教学方法 兴趣 学法 鼓励  众所周知,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学生是变化的内因,教师是变化的条件。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