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业型经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往往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创业往往伴随着高风险的过程和高失败率的结果,因此使得对创业领域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以往的研究中发现,创业企业面临的高风险是导致其高失败率的直接原因,然而创业企业大多疏忽于对风险的管控,导致内部控制有效性无法得到保障成为高失败率的内在原因。同时在内控有效性的理论研究中,大多数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上市公司,鲜有研究探讨创业企业内控有效性相关问题。同时,对内控有效性的关键影响要素及要素之间作用关系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导致创业企业内部控制运行的作用机理无法得到清晰地阐述。这一现状使得创业企业在内控框架构建中往往处于盲目的状态,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内控的低效。因此,亟须在理论上为创业企业内部构建提供框架性指导,进而保障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主要探讨在内控有效性视角下内控要素的构建及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学习,本研究选取风险评估、控制活动和监督要素作为创业企业实现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键要素,主要探讨要素影响路径和作用机理。最后通过阅读大量文献逐一提出研究假设,以揭示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为了验证本文的研究假设,笔者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收集了我国长三角地区413家创业成长型企业的有效样本数据,以实证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主要结论如下:在创业企业中,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对内部控制有效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风险评估对控制活动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控制活动在风险评估与内控有效性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监督在整个关系中起到了调节作用。从理论角度来看,本研究通过探究创业企业内控核心要素在实现内控有效性中的作用和具体运行机制,使得核心内控要素的排列具有明显的先后顺序和层次感,对现有理论中的空白做出了相应的补充。从实践角度来看,本研究有助于帮助创业企业更好地构建具体内部控制体系,为新创企业如何提供内控有效性做出了清晰地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