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萎缩性胃炎进展的关系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jia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H.pylori感染在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之间的分布。

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的胃炎住院患者457例。所有患者均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H.pylori抗体分型检测、胃镜检查和活组织病理检查等。根据H.pylori抗体分型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Ⅰ型H.pylori组、Ⅱ型H.pylori组和H.pylori阴性组。分析Ⅰ型H.pylori感染、Ⅱ型H.pylori感染与不同病理类型、患者年龄和病理类型的关系。采用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Ⅰ型H.pylori组(135例)、Ⅱ型H.pylori组(98例)和H.pylori阴性组(224例)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47.5±9.0)、(49.0±9.0)和(52.0±11.0)岁,低于同组内萎缩性胃炎[(56.8±10.3)、(57.5±12.4)和(62.6±10.4)岁]和肠化生患者[(59.2±11.1)、(57.5±12.6)和(57.8±10.0)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90、6.82、18.30,P均<0.01)。H.pylori阴性组、Ⅱ型H.pylori组、Ⅰ型H.pylori组非萎缩性胃炎患者比例依次降低[分别为56.3%(126/224)、40.8%(40/98)、34.8%(47/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4,P<0.01);H.pylori阴性组、Ⅱ型H.pylori组、Ⅰ型H.pylori组肠化生患者比例依次升高[分别为23.2%(52/224)、26.5%(26/98)、42.2%(57/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4,P=0.003);H.pylori阴性组、Ⅱ型H.pylori组、Ⅰ型H.pylori组萎缩性胃炎患者比例[分别为20.5%(46/224)、32.7%(32/98)、23.0%(31/1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60,P=0.061)。

结论

Hpylori感染易诱发胃黏膜萎缩,对于无症状的H.pylori感染应选择在胃黏膜萎缩前进行根除,可使患者受益最大。不同类型H.pylori感染在萎缩性胃炎进展中具有不同的作用。Ⅰ型H.pylori感染加速了萎缩性胃炎的进展,尤其是从萎缩性胃炎进展至肠化生的过程,应进行积极的根除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3D显微镜下经口松解复位二期后路内固定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IA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采取3D显微镜下经口入路松解复位二期后路内固定治疗的12例IAD患者资料;男7例,女5例;年龄25~54岁,平均37.1岁;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年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神经功能改善率、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寰齿间距(ADI)、
胰腺导管腺癌预后一直不佳,患者5年生存率<5%,化疗领域的进展将不可切除胰腺导管腺癌中位生存时间延长。不可切除胰腺导管腺癌的治疗仍充满挑战,需多学科团队共同制订治疗方案。令人欣慰的是,近期研究结果显示:局部晚期和远处转移的胰腺导管腺癌对化疗良好的反应性及转化手术率的增高。近期几项研究结果显示:对初始不可切除胰腺导管腺癌行转化治疗后,外科手术可获得更高的切除率(20%~61%)、更高的R0切除率(2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在转移性结直肠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克隆抗体治疗效果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9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均行EGFR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克隆抗体或帕尼单克隆抗体)单药治疗。运用ctDNA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ctDNA浓度以及靶向捕获测序及分析22个EG
胃癌是全世界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手术方式的变革和放化疗方案的优化对患者生存时间和生命质量改善有限。随着基因测序技术、诊断与治疗靶点、分子分型等研究的发展和医学思维模式的转变,胃癌综合诊断与治疗研究逐渐面向精准和大数据发展。目前学术界亟需将胃癌多维组学数据与临床资料充分整合,形成有利于临床转化的研究模式,推动胃癌精准医疗进步。
目的探讨新辅助治疗对局部进展期胃上部癌D2根治术淋巴结获取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收治的319例局部进展期胃上部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200例未行新辅助治疗、直接行胃癌D2根治术患者设为直接手术组,88例行新辅助化疗患者设为新辅助化疗组,31例行新辅助放化疗患者设为新辅助放化疗组。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3组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情
目的探讨华法林致非创伤性自发性小肠壁内血肿的影像学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11例)和台州市恩泽医疗中心(1例)收治的12例华法林致非创伤性自发性小肠壁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行平扫和增强CT扫描检查。予患者停用华法林,肌肉注射维生素K1,静脉输注新鲜冰冻血浆,静脉滴注凝血酶原复合物。观察指标:(1)CT检查原发征象:①肠壁增厚情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RFA)后序贯非特异性免疫治疗早期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分析影响早期肝细胞癌患者行RFA后预后的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5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早期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A组患者单纯行RFA治疗;B组患者行RFA序贯非特异性免疫治疗(1~3次);C组患者行RFA序贯非特异性免疫治疗(≥4次)
期刊
目的探讨经胰尾上缘后间隙入路二级脾蒂分离技术在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3例行腹腔镜部分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术前均经CT血管造影检查评估后,经胰尾上缘后间隙入路,采用二级脾蒂分离技术施行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观察指标:(1)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2)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