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广西物资学校实习安全管理工作为例,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中职学校顶岗实习工作中存在校企衔接度不够、教师参与度较低、班主任主动性差及学生安全知识欠缺等问题,提出将顶岗实习管理效果检测、问题处理加入管理模式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设计及管理办法,构建精准化的中职学生顶岗实习安全管理模式。
【关键词】中职学生 顶岗实习 精准化 安全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6-0096-03
教育部颁布的《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提出,学校组织学生顶岗实习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并报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和行业部门备案。实习作为当前中职学校的教学方式之一,已经实施多年,但各中职学校在实习操作中依然面临不少困难和矛盾,特别是实习生的安全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发展的大问题,必须解决。
中职学生实习安全管理问题产生的因素很多,常见的有师生安全意识不强、学校管理制度不健全、教师管理方式落后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生事故。本文基于广西物资学校原有的学生实习安全管理模式,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找到当前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健全该模式,构建精准化安全管理模式。
一、广西物资学校学生实习安全管理现状
广西物资学校的实习管理发展具有学校特色,其坚持教育需要与市场需求结合,希望达到努力发挥学生的潜能的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学生实习的环境十分重要。在实习期间,要形成一个相对优秀的环境,必须构建一个合理的安全管理模式。广西物资学校在学生实习安全管理方面有以下规定:在顶岗实习期间,学校招生就业处及学工处与企业之间建立经常性的联系渠道,采取“实习+安全”的管理措施,将安全管理置于与顶岗实习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确保安全管理常抓不懈。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如下。
实习前安全管理措施:(1)在学生离校之前,必须签订由学生家长、学生本人及学校三方同意的顶岗实习安全协议书,在返校时必须交回实习单位作为相关的证明及材料;在学生离校前,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各教研室必须认真做好职业指导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在实习过程中将要遇到的一些疑问,以预防为主;凡参加实习的学生均应参加各级安全教育与培训,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提升学生的安全素养,并在经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实习。
实习中安全管理措施:实习指导教师必须把实习学生按所到企业进行分组,确定组长及负责人,建立汇报制度,教育学生发现问题及时向学校汇报;实习学生班主任必须定期了解学生实习变动情况,其中包括联系方式是否变更、实习地址是否变更、实习岗位是否变更、实习内容有无安全风险、实习学生心理动态及思想动态等,并定期将内容形成报告报至学生工作处。
实习后安全管理措施:顶岗实习学生的实习完成后,需指导教师填写鉴定评语,后交班主任、辅导员处汇总,交教学管理科存档;学校建立学生顶岗实习安全管理校企联动机制,并根据联动机制的要求,致力于联合机构的建立、人员的配置与职责分配等方面的建设,力求能够整合学校与企业双方的力量,强化对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安全管理。
二、学生实习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实习安全管理现状调查设计
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结构。根据表 1,样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性别构成与年级构成两大部分,男女学生总共 306 人,其中,男性为 191 人,占比 62.4%;女性为 115 人,占比 37.6%。从年级构成这一层面分析,2016 级的学生是 263 人,比例是 86.1%;2017 级的学生是 43 人,比例是 13.9%。
2.调查方法。在调查问卷的方法中,本文采用网络调查问卷方式,利用问卷星形成问卷,最终确定有效答卷为 306 份。
(二)现运行实习安全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校企衔接度不够。对“实习生工作中遇到问题你首先想到的求助对象?”这一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有 14.4% 的学生会选择指导教师,9.2% 的学生选择班主任,而高达 59.8% 的学生选择企业相关人员。企业与学校之间的衔接不足,学校并没有成为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主要的求助对象,因此很难有效地履行安全管理责任。见表 2。
2.教师参与度较低。就“学校是否派驻教师在实习地进行实习指导工作?”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选择老师带队到企业就离开及无带队选项分别是 19%、42.4%,这说明样本顶岗实习安全管理中教师参与度较低,全程跟队的比例只有 38.6%。据此而言,需要强化教师在学生顶岗实习安全管理中的责任,使之始终进行常态化与规范性的发展。见表 3。
3.班主任主动性差。就“实习期间,你认为是否需要与班主任老师联络沟通?”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认为自己需要与班主任“偶尔联系”与“不需要联系”的学生分別占 66.3%、6.2%,“需要密切保持联系”的学生为 27.5%。从数据来看,实习中的班主任对处理危害学生安全的事件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就此而言,如果提升班主任在处理安全事件中的主动性,就能有效维护顶岗实习中学生的合法权益。见表 4。
4.学生安全知识欠缺。本次调查问卷共给学生设计了 15 道安全知识题,涉及消防、交通、实习操作、自然灾害等方面,就“检查燃气用具是否漏气时,通常采用( )来寻找漏气点”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只有 46.7% 的学生能正确回答该题,高达 51% 的学生认为闻气味可以判断漏气点,由此可知学生欠缺日常生活安全部分的知识。见表 5。
三、实习精准化安全管理模式的构建
中职学生实习的全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实习前、实习中和实习后。依据上述调查结果及广西物资学校原有的学生实习安全管理模式,本文在原管理模式上增加管理效果检测、管理问题处理环节,改变管理环节内容、完善管理流程,解决出现的问题,构建一个精准化安全管理模式,实现学生实习期间安全管理工作效益的最大化。 (一)加入效果检测,建全管理体系
1.实习前安全教育效果检测。顶岗实习前的安全教育,要引导学生具有“学生”与“员工”的双重身份认同,同时还应树立“边学边实践”的观念,掌握不同于在校生活的生产、生活安全知识,了解企业管理及劳动法律法规。学校可以利用传统考试或线上问答的模式检测实习前安全教育效果,以保证学生自己对实习内容、工作岗位及生活环境有清醒的认知,从而解决学生安全知识欠缺、安全意识不足的问题。
2.实习期间校企管理效果检测。顶岗实习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既是“学生”也是“员工”,因此他们受到学校与企业的联合管理,同时,中职学生大多还是未成年人,他们的实习也受到家长监督。学生生活工作在企业,企业是他们的直接管理者,但学校应该是联合管理中的引导者。学校可以通过与学生、企业签订各类协议,明确各方所需承担的安全责任,加强学校、企业、学生、家长多方联系,通过电话调查、实地检查等方式检测校企联合管理效果,解决校企衔接不够问题。
3.实习后教师管理效果检测。中职学校为保障学生实习安全、保证实习效果,会在企业中安排驻岗指导老师实时收集学生信息,解决学生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代表学校与企业沟通并配合企业进行学生管理,而班主任则是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桥梁,因此教师是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在确定教师工作职责及制定相关制度后,学校可以通过检查教师工作日志、检查学生实习报告、听取教师工作汇报及企业反馈的形式对教师管理效果进行检测,从而解决教师在安全管理中参与度低及主动性差的问题。
(二)加入问题处理,完善管理体系
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需要不断完善,从学校角度来说,实习安全管理模式也遵循由基础至细化的构建过程,一般是在原有模式上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后将解决方法加入管理模式。在管理模式中加入问题处理环节,对每一个管理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及总结,从学校、企业、学生等各方面对存在问题进行归类,提出合理解决方式,一方面可以将安全管理体系向可行化、有效化推进,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安全管理形式化发展问题。问题处理环节的加入无疑能更好更快地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三)改进后安全管理模式
现将一个实习管理周期设定为实习前、实习中、实习后三大阶段,前两个阶段都设有安全教育、安全管理、效果检测和问题处理四个环节,实习后设有效果检测和问题处理两个环节,由此构建中职学生实习精准化安全管理模式。
1.实习前安全管理。具体如下:
实习前安全教育:(1)在学生离校前,教务处负责做好实习学生法律、维权方面的职业安全教育,学生工作处负责做好实习学生生活、学习方面的生活安全教育,各教研室做好岗位操作的专业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在实习过程中将要遇到的一些疑问,以预防为主;(2)凡参加实习的学生均应参加各级安全教育与培训,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提升学生的安全素养,并在经过考核合格后,方可实习。
实习前安全管理措施:在学生离校之前,必须签订由学生家长、学生本人及学校三方同意的顶岗实习安全协议书。在返校时,必须交回实习单位作为相关的证明及材料。
实习前安全管理效果检测:(1)实习学生接受安全教育后,需进行一次问卷测试,以测试是否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如未达到效果需要补充教育。(2)实习学生交回材料后,需进行材料完整性、正确性的确认,如果相关证明及材料不全,则在材料补齐、更改前不能上岗实习。
实习前安全管理问题处理:(1)总结和分析安全教育检测结果,提升不足之处的教育比重和时长,适当更改教育方式;(2)材料回收欠缺之处形成可供参考的标准化规范;(3)其他的不足之处,总结成经验教训,形成管理制度中条例。
2.实习中安全管理。具体如下:
实习中安全教育:实习学生上岗前企业必须组织岗前安全培训,上岗后企业必须派遣相关经验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并解决学生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
实习中安全管理措施:(1)学校必须定期联系企业,了解学生实习现状,对企业所接收到的学生反馈信息进行整理,统筹处理学校、家长、老师、企业、其他学生所获得的所有信息,确保实习学生实习现状信息的完整和真实,最终达到精准管理的目的;(2)实习指导教师必须把实习学生按所到企业进行分组,确定组长及负责人,建立汇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向学校汇报;(3)实习学生班主任必须积极联系企业,了解学生实习变动情况,关心学生实习日常生活,其中包括联系方式是否变更、实习地址是否变更、实习岗位是否变更、实习内容有无安全风险、实习学生心理动态及思想动态等,并定期将内容形成报告报至学生工作处。
实习中安全管理效果检测:(1)在学生落实实习企业、明确实习岗位之后,学校与实习企业共同制订实习计划和实习要求。落实校内指导教师制度,跟踪学生在岗期间的工作、学习情况。落实班主任责任制度,学校需要定期检测学生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2)学校定期到实习企业实地检查企业安全管理责任落实情况,对落实不到位的企业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整改。
实习中安全管理问题处理:(1)结合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并在学生顶岗实习结束后对实习企业、指导教师、班主任表现进行考核,建立奖惩制度;(2)其他的不足之处,总结成经验教训,形成管理制度中的条例。
3.实习后安全管理。具体如下:
实习后安全管理效果检测:(1)顶岗实习学生的实习完成后,需实习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填写鉴定评语,后交班主任、辅导员处汇总,交教学管理科存档;(2)顶岗实习驻岗教师在实习结束后,需要上交驻岗期间的工作日志、工作总结、企业意见等材料至学校,由学校审核材料真实及完整性,根据考核细则对驻岗教师进行考核;(3)实习学生班主任在实习结束后,需要上交学生实习期间的工作日志、工作总结、家长意见等材料至学校,由学校审核材料直接及完整性,根据考核细则对班主任进行考核。
实习后安全管理问题处理:对实习期间安全管理模式运行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完善顶岗实习安全管理中校企联动机制、人员配置、职责分配、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力求能够整合学校与企业双方的力量,强化对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安全管理。
中职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有素质、有技能的专门人才,顶岗实习则是人才培育过程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广西物资学校实习安全管理工作为例,从学校管理的角度出发,针对中职学校顶岗实习工作中存在的校企銜接不够、教师参与度不足、班主任主动性差及学生安全知识不足等问题,提出丰富和精细化原有的学生实习安全管理模式内容,以实习前安全管理、实习中期安全管理、实习后安全管理为一个实习管理周期,构建精准化的中职学生安全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李鹏盛.中职生顶岗实习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5.
[2]王 玲.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规范化管理研究——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6(24).
[3]倪 睿.中职学生校园安全分析及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11).
[4]罗贵章.中职生顶岗实习安全管理问题探析[J].文理导航(中旬),2014(7).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2018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课题“中职学生实习精准化安全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GXZZJG2018B022)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卢 平(1968— ),女,籍贯广西南宁,现就职于广西物资学校,学生工作处主任,研究方向为学校德育建设与实施、学生日常管理、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队伍培训、校园文化建设;杨佩婷(1989— ),女,籍贯广西南宁,硕士,现就职于广西物资学校,学生工作处干事,研究方向为学生安全工作。
(责编 江月阳)
【关键词】中职学生 顶岗实习 精准化 安全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6-0096-03
教育部颁布的《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提出,学校组织学生顶岗实习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并报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和行业部门备案。实习作为当前中职学校的教学方式之一,已经实施多年,但各中职学校在实习操作中依然面临不少困难和矛盾,特别是实习生的安全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发展的大问题,必须解决。
中职学生实习安全管理问题产生的因素很多,常见的有师生安全意识不强、学校管理制度不健全、教师管理方式落后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生事故。本文基于广西物资学校原有的学生实习安全管理模式,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找到当前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健全该模式,构建精准化安全管理模式。
一、广西物资学校学生实习安全管理现状
广西物资学校的实习管理发展具有学校特色,其坚持教育需要与市场需求结合,希望达到努力发挥学生的潜能的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学生实习的环境十分重要。在实习期间,要形成一个相对优秀的环境,必须构建一个合理的安全管理模式。广西物资学校在学生实习安全管理方面有以下规定:在顶岗实习期间,学校招生就业处及学工处与企业之间建立经常性的联系渠道,采取“实习+安全”的管理措施,将安全管理置于与顶岗实习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确保安全管理常抓不懈。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如下。
实习前安全管理措施:(1)在学生离校之前,必须签订由学生家长、学生本人及学校三方同意的顶岗实习安全协议书,在返校时必须交回实习单位作为相关的证明及材料;在学生离校前,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各教研室必须认真做好职业指导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在实习过程中将要遇到的一些疑问,以预防为主;凡参加实习的学生均应参加各级安全教育与培训,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提升学生的安全素养,并在经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实习。
实习中安全管理措施:实习指导教师必须把实习学生按所到企业进行分组,确定组长及负责人,建立汇报制度,教育学生发现问题及时向学校汇报;实习学生班主任必须定期了解学生实习变动情况,其中包括联系方式是否变更、实习地址是否变更、实习岗位是否变更、实习内容有无安全风险、实习学生心理动态及思想动态等,并定期将内容形成报告报至学生工作处。
实习后安全管理措施:顶岗实习学生的实习完成后,需指导教师填写鉴定评语,后交班主任、辅导员处汇总,交教学管理科存档;学校建立学生顶岗实习安全管理校企联动机制,并根据联动机制的要求,致力于联合机构的建立、人员的配置与职责分配等方面的建设,力求能够整合学校与企业双方的力量,强化对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安全管理。
二、学生实习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实习安全管理现状调查设计
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结构。根据表 1,样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性别构成与年级构成两大部分,男女学生总共 306 人,其中,男性为 191 人,占比 62.4%;女性为 115 人,占比 37.6%。从年级构成这一层面分析,2016 级的学生是 263 人,比例是 86.1%;2017 级的学生是 43 人,比例是 13.9%。
2.调查方法。在调查问卷的方法中,本文采用网络调查问卷方式,利用问卷星形成问卷,最终确定有效答卷为 306 份。
(二)现运行实习安全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校企衔接度不够。对“实习生工作中遇到问题你首先想到的求助对象?”这一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有 14.4% 的学生会选择指导教师,9.2% 的学生选择班主任,而高达 59.8% 的学生选择企业相关人员。企业与学校之间的衔接不足,学校并没有成为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主要的求助对象,因此很难有效地履行安全管理责任。见表 2。
2.教师参与度较低。就“学校是否派驻教师在实习地进行实习指导工作?”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选择老师带队到企业就离开及无带队选项分别是 19%、42.4%,这说明样本顶岗实习安全管理中教师参与度较低,全程跟队的比例只有 38.6%。据此而言,需要强化教师在学生顶岗实习安全管理中的责任,使之始终进行常态化与规范性的发展。见表 3。
3.班主任主动性差。就“实习期间,你认为是否需要与班主任老师联络沟通?”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认为自己需要与班主任“偶尔联系”与“不需要联系”的学生分別占 66.3%、6.2%,“需要密切保持联系”的学生为 27.5%。从数据来看,实习中的班主任对处理危害学生安全的事件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就此而言,如果提升班主任在处理安全事件中的主动性,就能有效维护顶岗实习中学生的合法权益。见表 4。
4.学生安全知识欠缺。本次调查问卷共给学生设计了 15 道安全知识题,涉及消防、交通、实习操作、自然灾害等方面,就“检查燃气用具是否漏气时,通常采用( )来寻找漏气点”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只有 46.7% 的学生能正确回答该题,高达 51% 的学生认为闻气味可以判断漏气点,由此可知学生欠缺日常生活安全部分的知识。见表 5。
三、实习精准化安全管理模式的构建
中职学生实习的全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实习前、实习中和实习后。依据上述调查结果及广西物资学校原有的学生实习安全管理模式,本文在原管理模式上增加管理效果检测、管理问题处理环节,改变管理环节内容、完善管理流程,解决出现的问题,构建一个精准化安全管理模式,实现学生实习期间安全管理工作效益的最大化。 (一)加入效果检测,建全管理体系
1.实习前安全教育效果检测。顶岗实习前的安全教育,要引导学生具有“学生”与“员工”的双重身份认同,同时还应树立“边学边实践”的观念,掌握不同于在校生活的生产、生活安全知识,了解企业管理及劳动法律法规。学校可以利用传统考试或线上问答的模式检测实习前安全教育效果,以保证学生自己对实习内容、工作岗位及生活环境有清醒的认知,从而解决学生安全知识欠缺、安全意识不足的问题。
2.实习期间校企管理效果检测。顶岗实习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既是“学生”也是“员工”,因此他们受到学校与企业的联合管理,同时,中职学生大多还是未成年人,他们的实习也受到家长监督。学生生活工作在企业,企业是他们的直接管理者,但学校应该是联合管理中的引导者。学校可以通过与学生、企业签订各类协议,明确各方所需承担的安全责任,加强学校、企业、学生、家长多方联系,通过电话调查、实地检查等方式检测校企联合管理效果,解决校企衔接不够问题。
3.实习后教师管理效果检测。中职学校为保障学生实习安全、保证实习效果,会在企业中安排驻岗指导老师实时收集学生信息,解决学生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代表学校与企业沟通并配合企业进行学生管理,而班主任则是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桥梁,因此教师是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在确定教师工作职责及制定相关制度后,学校可以通过检查教师工作日志、检查学生实习报告、听取教师工作汇报及企业反馈的形式对教师管理效果进行检测,从而解决教师在安全管理中参与度低及主动性差的问题。
(二)加入问题处理,完善管理体系
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需要不断完善,从学校角度来说,实习安全管理模式也遵循由基础至细化的构建过程,一般是在原有模式上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后将解决方法加入管理模式。在管理模式中加入问题处理环节,对每一个管理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及总结,从学校、企业、学生等各方面对存在问题进行归类,提出合理解决方式,一方面可以将安全管理体系向可行化、有效化推进,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安全管理形式化发展问题。问题处理环节的加入无疑能更好更快地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三)改进后安全管理模式
现将一个实习管理周期设定为实习前、实习中、实习后三大阶段,前两个阶段都设有安全教育、安全管理、效果检测和问题处理四个环节,实习后设有效果检测和问题处理两个环节,由此构建中职学生实习精准化安全管理模式。
1.实习前安全管理。具体如下:
实习前安全教育:(1)在学生离校前,教务处负责做好实习学生法律、维权方面的职业安全教育,学生工作处负责做好实习学生生活、学习方面的生活安全教育,各教研室做好岗位操作的专业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在实习过程中将要遇到的一些疑问,以预防为主;(2)凡参加实习的学生均应参加各级安全教育与培训,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提升学生的安全素养,并在经过考核合格后,方可实习。
实习前安全管理措施:在学生离校之前,必须签订由学生家长、学生本人及学校三方同意的顶岗实习安全协议书。在返校时,必须交回实习单位作为相关的证明及材料。
实习前安全管理效果检测:(1)实习学生接受安全教育后,需进行一次问卷测试,以测试是否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如未达到效果需要补充教育。(2)实习学生交回材料后,需进行材料完整性、正确性的确认,如果相关证明及材料不全,则在材料补齐、更改前不能上岗实习。
实习前安全管理问题处理:(1)总结和分析安全教育检测结果,提升不足之处的教育比重和时长,适当更改教育方式;(2)材料回收欠缺之处形成可供参考的标准化规范;(3)其他的不足之处,总结成经验教训,形成管理制度中条例。
2.实习中安全管理。具体如下:
实习中安全教育:实习学生上岗前企业必须组织岗前安全培训,上岗后企业必须派遣相关经验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并解决学生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
实习中安全管理措施:(1)学校必须定期联系企业,了解学生实习现状,对企业所接收到的学生反馈信息进行整理,统筹处理学校、家长、老师、企业、其他学生所获得的所有信息,确保实习学生实习现状信息的完整和真实,最终达到精准管理的目的;(2)实习指导教师必须把实习学生按所到企业进行分组,确定组长及负责人,建立汇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向学校汇报;(3)实习学生班主任必须积极联系企业,了解学生实习变动情况,关心学生实习日常生活,其中包括联系方式是否变更、实习地址是否变更、实习岗位是否变更、实习内容有无安全风险、实习学生心理动态及思想动态等,并定期将内容形成报告报至学生工作处。
实习中安全管理效果检测:(1)在学生落实实习企业、明确实习岗位之后,学校与实习企业共同制订实习计划和实习要求。落实校内指导教师制度,跟踪学生在岗期间的工作、学习情况。落实班主任责任制度,学校需要定期检测学生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2)学校定期到实习企业实地检查企业安全管理责任落实情况,对落实不到位的企业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整改。
实习中安全管理问题处理:(1)结合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并在学生顶岗实习结束后对实习企业、指导教师、班主任表现进行考核,建立奖惩制度;(2)其他的不足之处,总结成经验教训,形成管理制度中的条例。
3.实习后安全管理。具体如下:
实习后安全管理效果检测:(1)顶岗实习学生的实习完成后,需实习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填写鉴定评语,后交班主任、辅导员处汇总,交教学管理科存档;(2)顶岗实习驻岗教师在实习结束后,需要上交驻岗期间的工作日志、工作总结、企业意见等材料至学校,由学校审核材料真实及完整性,根据考核细则对驻岗教师进行考核;(3)实习学生班主任在实习结束后,需要上交学生实习期间的工作日志、工作总结、家长意见等材料至学校,由学校审核材料直接及完整性,根据考核细则对班主任进行考核。
实习后安全管理问题处理:对实习期间安全管理模式运行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完善顶岗实习安全管理中校企联动机制、人员配置、职责分配、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力求能够整合学校与企业双方的力量,强化对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安全管理。
中职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有素质、有技能的专门人才,顶岗实习则是人才培育过程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广西物资学校实习安全管理工作为例,从学校管理的角度出发,针对中职学校顶岗实习工作中存在的校企銜接不够、教师参与度不足、班主任主动性差及学生安全知识不足等问题,提出丰富和精细化原有的学生实习安全管理模式内容,以实习前安全管理、实习中期安全管理、实习后安全管理为一个实习管理周期,构建精准化的中职学生安全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李鹏盛.中职生顶岗实习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5.
[2]王 玲.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规范化管理研究——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6(24).
[3]倪 睿.中职学生校园安全分析及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11).
[4]罗贵章.中职生顶岗实习安全管理问题探析[J].文理导航(中旬),2014(7).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2018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课题“中职学生实习精准化安全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GXZZJG2018B022)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卢 平(1968— ),女,籍贯广西南宁,现就职于广西物资学校,学生工作处主任,研究方向为学校德育建设与实施、学生日常管理、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队伍培训、校园文化建设;杨佩婷(1989— ),女,籍贯广西南宁,硕士,现就职于广西物资学校,学生工作处干事,研究方向为学生安全工作。
(责编 江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