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家倡导的“互联网+双创+中国制造2025”不断深入,对有实战经验、有创新意识、有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的渴望与日俱增。高等院校培养的本科生普遍偏向对专业知识的一般性了解,缺乏对专业技术挑战的洞察力和应对能力。而专业性很强的针对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就显示出了其突出技能、突出实践的专长,是培养和输送国家急需的特殊专业人才的基地和摇篮。
关键词:继续教育;人才;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1-0091-02
职业教育及职业人才是决定我国在21世纪成败与否的关键要素。在这个日益以知识为依托的经济环境下,继续教育可为经济增长提供至关重要的人力和知识资本。如何将总理提出的“互联网+”模式很好的运用在职业教育领域,是摆在我们所有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而借助高科技的IT手段、依托互联网是多快好省的实现快速人才输出的理想之路。
我院的职业教育长项在计算机软件和软件系统工程。如何发挥学院的教学长项巩固和扩大对在职人员培训的质量,使其学有所用,用有所专,专有所益呢?在此我想结合我的所学专业和工作领域,通过两个主要方面谈谈我对“互联网+继续教育”的理解和再认识。
一、云教育平台建设是实现“互联网+继续教育”的基础
1.学院的信息化特征分析:
我院近些年不断加大对学院网络环境的投资建设,教育网、校内网相对独立,网络管控能力强,校内、分校区之间网络带宽 100M 以上。
2.学院云平台应用场景分析:
3.解决方案概述。
(1)使用“易云(SEC)”构建高校基础架构(IaaS)云平台。
“易云”是帮助学院构建基础架构起步云的主要产品。具备云平台核心功能,服务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其核心功能及服务流程应包括:服务发布、服务申请、服务审批、服务供应、服务变更、服务回收等。
(2)SCE 主要特点如下:广泛支持 X86 服务器、Power 服务器,支持 Vmware、PowerVM、KVM 等虚拟化软件;提供从底层硬件到上层服务的端到端的管理;成本低、快速部署上线、简单易用、便于维护。
(3)完全开放:提供二次开发接口,易于定制;并支持向上生长:架构支持扩展到高级云解决方案。
二、可靠的实训平台建设是培训高质量软件人才的摇篮
1.业务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中国软件行业发展从产业环境、成熟平台、人才培养等多个核心角度展开建设,每一个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其中,人才的建设往往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产业情况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行业建设的每个维度都离不开人才。目前,人才是软件行业发展的最大短板。IT 行业普遍存在着用人难、育人难和留人难的“三难”情况。如何建设一个高效的人才培养体系,科学系统地为中国软件行业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已成为中国软件行业发展的重要议题。同时,以人才为引导,也会带动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最终形成改善产业环境、促进行业走向成熟的良性循环。尤其是对于具有众多教育资源的高校,如何适应当前蓬勃发展的服务外包需求,建立有中国特色、高水平、国际化的外包培训及实训平台,提升人才培养的定向和动手实践能力。
2.软件人才建设思路分析。
(1)五要素打造全国一流的软件人才培养生产线:合作、品牌、创新力、实践力、与企业沟通渠道将保证学生的就业。让人才与社会契合,创造人才品牌效益。
(2)产学研相结合,深化学院科研力量,成为教育行业的排头兵。
3.软件人才实训平台解决方案。
软件人才实训平台整体设计方案主要应由人才路线、实训课程和实训平台三部分组成。
(1)人才线路。学院应结合自身对人才的需要以及在业界的经验,总结出各类人才培养路线以及人才需求体系。对于一个团队而言,应建立一支具有层次化的培训团队,这样才能形成一个高效稳定的队伍。其具体层次为:
第一层:企业架构师、行业信息专家
第二层:系统架构师、质量管理经理、项目管理经理
第三层:系统开发人员、编程人员、测试人员
第四层:专业系统运维管理人员、技术团队支持人员
(2)实训课程。基于人才路线对课程的要求,学院应设计出有针对性的配套课程组合。课程的体系有理论的讲解,也有与工具的结合以后如何对软件工具进行操作;另外还有实际体验的项目课程,即从实际的项目中抽取出项目过程信息,制作里程碑点,剔除与客户敏感性相关的内容,然后给学生进行体验。
(3)一体化的集成实训平台。在学院主管领导的指导下,选择软件开发工具的市场领导者,直接运用其提供的最完整的软件开发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其开发工具应覆盖了业务建模、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配置管理和项目管理等软件开发的各个方面,并且这些工具之间具有紧密的功能集成,工具之间能够进行数据的共享和互访。
建立一个相对先进的稳定可靠的继续教育培训辅助系统,不光在我们学院,就是放眼整个高职院校中的继续教育学院系统都是一件非常艰难的工作,以上的讨论只是我在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学院工作十多年的经验总结和对如何将继续教育工作进一步发扬光大的思考。
关键词:继续教育;人才;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1-0091-02
职业教育及职业人才是决定我国在21世纪成败与否的关键要素。在这个日益以知识为依托的经济环境下,继续教育可为经济增长提供至关重要的人力和知识资本。如何将总理提出的“互联网+”模式很好的运用在职业教育领域,是摆在我们所有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而借助高科技的IT手段、依托互联网是多快好省的实现快速人才输出的理想之路。
我院的职业教育长项在计算机软件和软件系统工程。如何发挥学院的教学长项巩固和扩大对在职人员培训的质量,使其学有所用,用有所专,专有所益呢?在此我想结合我的所学专业和工作领域,通过两个主要方面谈谈我对“互联网+继续教育”的理解和再认识。
一、云教育平台建设是实现“互联网+继续教育”的基础
1.学院的信息化特征分析:
我院近些年不断加大对学院网络环境的投资建设,教育网、校内网相对独立,网络管控能力强,校内、分校区之间网络带宽 100M 以上。
2.学院云平台应用场景分析:
3.解决方案概述。
(1)使用“易云(SEC)”构建高校基础架构(IaaS)云平台。
“易云”是帮助学院构建基础架构起步云的主要产品。具备云平台核心功能,服务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其核心功能及服务流程应包括:服务发布、服务申请、服务审批、服务供应、服务变更、服务回收等。
(2)SCE 主要特点如下:广泛支持 X86 服务器、Power 服务器,支持 Vmware、PowerVM、KVM 等虚拟化软件;提供从底层硬件到上层服务的端到端的管理;成本低、快速部署上线、简单易用、便于维护。
(3)完全开放:提供二次开发接口,易于定制;并支持向上生长:架构支持扩展到高级云解决方案。
二、可靠的实训平台建设是培训高质量软件人才的摇篮
1.业务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中国软件行业发展从产业环境、成熟平台、人才培养等多个核心角度展开建设,每一个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其中,人才的建设往往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产业情况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行业建设的每个维度都离不开人才。目前,人才是软件行业发展的最大短板。IT 行业普遍存在着用人难、育人难和留人难的“三难”情况。如何建设一个高效的人才培养体系,科学系统地为中国软件行业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已成为中国软件行业发展的重要议题。同时,以人才为引导,也会带动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最终形成改善产业环境、促进行业走向成熟的良性循环。尤其是对于具有众多教育资源的高校,如何适应当前蓬勃发展的服务外包需求,建立有中国特色、高水平、国际化的外包培训及实训平台,提升人才培养的定向和动手实践能力。
2.软件人才建设思路分析。
(1)五要素打造全国一流的软件人才培养生产线:合作、品牌、创新力、实践力、与企业沟通渠道将保证学生的就业。让人才与社会契合,创造人才品牌效益。
(2)产学研相结合,深化学院科研力量,成为教育行业的排头兵。
3.软件人才实训平台解决方案。
软件人才实训平台整体设计方案主要应由人才路线、实训课程和实训平台三部分组成。
(1)人才线路。学院应结合自身对人才的需要以及在业界的经验,总结出各类人才培养路线以及人才需求体系。对于一个团队而言,应建立一支具有层次化的培训团队,这样才能形成一个高效稳定的队伍。其具体层次为:
第一层:企业架构师、行业信息专家
第二层:系统架构师、质量管理经理、项目管理经理
第三层:系统开发人员、编程人员、测试人员
第四层:专业系统运维管理人员、技术团队支持人员
(2)实训课程。基于人才路线对课程的要求,学院应设计出有针对性的配套课程组合。课程的体系有理论的讲解,也有与工具的结合以后如何对软件工具进行操作;另外还有实际体验的项目课程,即从实际的项目中抽取出项目过程信息,制作里程碑点,剔除与客户敏感性相关的内容,然后给学生进行体验。
(3)一体化的集成实训平台。在学院主管领导的指导下,选择软件开发工具的市场领导者,直接运用其提供的最完整的软件开发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其开发工具应覆盖了业务建模、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配置管理和项目管理等软件开发的各个方面,并且这些工具之间具有紧密的功能集成,工具之间能够进行数据的共享和互访。
建立一个相对先进的稳定可靠的继续教育培训辅助系统,不光在我们学院,就是放眼整个高职院校中的继续教育学院系统都是一件非常艰难的工作,以上的讨论只是我在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学院工作十多年的经验总结和对如何将继续教育工作进一步发扬光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