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味期限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o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康在一家电视台工作。东京的一些沙龙,盛传他好客。去过他家的人无不竖指夸奖他的烹调技艺几近一流。女人喜欢追逐这样的男人。
  六角在沙龙里认识了康的前妻和e美人。
  一天这三个女人在一处喝酒,谈论男女之间的微妙关系。
  六角轻摇薄扇说:“日语里的‘上手’和‘下手’,也可形容两者的高明与笨拙。所谓情场上屡屡得志,擅长于让女人尘埃里开花的必是‘上手’男,反之,向男人讨好却得不到对方爱情的自然被贬为‘下手’女。”
  e美人精心化妆的脸下意识地掠过一丝冷笑:“难道我必属‘下手’女不成?”
  前妻出其不意地在疼痛处戳了一记:“我早说过,你不是康的对手。可你执迷不悟,我料想不会有好结果的。”
  e美人喝了一口葡萄酒,轻轻地在桌上敲击玻璃杯:“别忘了,作为女人,我们的某些感情用事总是出奇地一致。谁不喜欢和上手男打交道呢。”
  六角点点头,有烹调本事的男人是一种危险的诱惑。
  半年前e美人参加了康的家庭派对。她和一群饮食男女围坐于桌旁,惊讶地看一道又一道的美食佳肴被端上台面。康如同魔术师,灵活的手指在盤子上巧妙地变幻出各式拼图。
  e美人一边贪婪吃喝,一边听六角说起康年轻时跟美军作战部队奔赴越南战场,扛着摄像机在枪林弹雨下奔跑。六角回想这个细节,很明白是自己多嘴多舌害了e美人。
  康在e美人顾盼生姿的眼神里捕捉到自己骄傲的本钱,走过来挑逗第一次见面的女人:“嘿,我看你呀,一定是什么都不会做,只会像蠢猪一样吃东西。”
  e美人倘若回敬他“谁是蠢猪啊,你才是混蛋”之类的气话,两个人的故事也就玩完了。没想到爱情是需要吃进嘴里的,e美人拍拍胃袋,竟笑嘻嘻地答道:“我呀,是梦想变成一头猪,天天张嘴吃你烧的菜。”
  康喉咙里爆发出沙哑的笑声,他说下次一定要约请e美人吃最好的神户牛排。e美人从提包里拿出一张名片,她有了经验,现代男人冷落智商高的女人,她天天上班,工资往上涨,结婚的信心却往下跌。眼前这个男人,虽说年纪大点,脸上呈老气横秋状,但他喜欢享受生活的性格更能挑起女人的欲火。
  康有了e美人的电话号码,却不主动打电话过来。女人期待被男人追求的渴望在东京现实社会中几乎趋于毁灭。e美人看过美国电视系列片《Sex and the City》,也读过乔治·桑的爱情小说,但最能打动她的是一部默默无闻的电影《Intimacy》(亲密),女主人公用身体寻求一种语言,企图挣脱乏味的世俗生活。这部电影鼓动人的生理欲望要跨过心理孤独的鸿沟。因此e美人主动向六角打听下一个能够遇见康的地方。
  不久之后,六角终于听说,e美人已经由康喂她一日三餐,他俩的关系如漆似胶,很快就要进入结婚程序了。
  六角从沙发里直起身来,忍不住拉住e美人雪白的一双手,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们两人居然要分手了?”
  “我本来懒得说起这事,既然你这么快就知道了消息,我不妨说一说今天的新闻吧。”
  “今天的新闻?”
  “是的,我想你们听到后今晚肯定会睡不着觉了。”
  e美人的声音听上去很平静,脸上因睡眠不足在疲倦的苍白中显出了眼窝深处的阴影。
  “康是那么聪明、那么能干的一个男人,他做什么都精彩,尤其是懂得用几碟小菜敲定女人的胃袋。胃袋离心脏很近,这就是攻心为上的策略。我因此成了他的俘虏。现在想想这些真是自我嫌恶极了。”
  前妻插嘴说道:“康的烹调本事,还是我调教他的结果。岂料被拿去作钓鱼工具,专门寻找你这样的剩女。他需要你这样的观众,使他自我感觉完美。他可以跟你没完没了地做爱,说一些深奥的世事,突然间空气改变了,一切就莫名其妙地结束了。”
  “是的,你说得很准确。昨天晚上,康对我宣布,他说他的厨房手艺永远不会过时,可是跟他一起生活的女人却是有尝味期限的,最多不能超过半年,也就是整六个月。你作为他的前妻,当时是听见他说了这样的话吗?”
  “唔,是这样。当时我恨不得杀了他,可我没有这种勇气。”
  “在听到这种绝情话之前,他所有的暗示我都以为是开玩笑,这说明我这样的女人真是够愚蠢的。我看到他玩世不恭的表情,立刻想冲进厨房拿起一把菜刀,奇怪的是,当我动起这念头的时候,康突然倒下去了,暴饮暴食的他没有照顾好他的心脏。那些平时服用的药物放在书房里,我就在气呼呼中胡乱加入了其他几种药,这些药可能起了化学作用,康终于死了。”
  “死了?!”两个女人从椅子上跳起来,“你害死了他,这是真的吗?”
  “嗯,没想到让这个男人死是这么容易。这正中你们二位下怀,我没说错吧。哈哈,六角,毫无疑问,我早知道康抛弃的第一个女人就是你。康在沙龙里看中的女人几乎都是你暗地里牵的线,你期待会有一个发了疯的女人杀掉他。因此,你最乐意听到今天的新闻,对吗?”
  “啊……”前妻惊讶地看见六角不由自主地笑了,那一把写着康名字的薄扇在她手里“咝”地一声撕成了两半。只不过是一两秒里发生的变化,前妻心里涌出了快感,很果断地朝e美人说出了这一句话,“你不是凶手,我们可以为你作证。”
  选自《微型小说月报》
其他文献
像其他的好妈妈一样,当卡伦的另一个孩子即将呱呱落地时,她尽力帮她三岁的儿子迈克尔,做好准备迎接这个新家族成员的到来。知道这位新成员是妹妹,迈克尔开始为尚未谋面的小妹妹唱歌,日复一日,夜复一夜。  卡伦是田纳西州莫里森市豹溪联合卫理公会教堂的活跃成员,她在孕期一切正常。很快产前阵痛来临了,每五分钟一次……每分钟一次,不幸的是在分娩过程中出现了并发症,阵痛持续了几个小时,是不是需要剖腹产?  最终,迈
期刊
韩家娘子早年丧子,中年丧夫,人生况味,岂是朝悲花夜悼月所能释怀。好在韩家娘子最懂风物宜长放眼量,与夫逢,与子再聚,短歌重续月重圆,终会有那么一天。而那一天,是早早晚晚的事。  韩家娘子收麦插禾,养猪喂鸡鹅,人家有的,她一样也未曾落下。  别家的男人躬身割麦,家里的娘子只管懒洋洋拿麦秸捆了,时不时小风里伸腿展腰,手搭凉棚看一看暮色里落下来的山影,催促道,饿咧,饿咧,该吃晚饭咧。韩家娘子却不能,瞅一眼
期刊
过了十五,喜顺爷早早地站在崖头上,喊着睡懒觉的儿孙侄娃们:“该积肥耙地了,地不哄人哩,眼看着明儿都雨水了。”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牛娃从小就会背,也是喜顺爷教的。观头村在老君塬下,一汪泉水从山间流出,滋养了一村老小,一座塬种麦子玉米稻子红薯,还种苹果大枣,山高处、山沟里是野生的槐树杨树黄栌槲树,夹杂着山茱萸鬼见愁连翘杜仲,整个村庄如同世外桃源一般和顺丰饶。喜顺爷年岁大,经见世事
期刊
暗 财  1940年仲夏的一天深夜,荣麻杆从老河滩刨出一笔暗财。暗财不是明财,当然要掩人耳目了。  那是数日前,一位骑枣红大马的络腮汉子一直在老河套转悠,第二天又来,第三天再来,还拿着一张小铁锨,这儿插插,那儿挖挖,像是在找东西,引起好多人怀疑。于是乎,好多人也来老河滩,也拿着小铁锨,这儿插插,那儿挖挖。  络腮汉子见势不妙,只得实事实说:“上月初,怕被仇家追上,我把半布袋银元埋在了一棵紫穗槐旁。
期刊
老王来自玉门油田。1970年他将媳妇及四个孩子从甘肃老家迁来滨州。那时候的滨州叫北镇,是惠民地区的行署驻地。当时的繁华地带是黄河二路电影院附近。老王所在的油田一分厂(现称滨南采油厂),远离城区,周围是村庄和庄稼地,夜晚经常有狐狸和黄鼬出没。  老王有一绝活,就是逮黄鼬。有时候也能逮到狐狸,但还是逮到的黄鼬居多。黄鼬在草丛中走过的道他能看得一清二楚,黄鼬也是走回头路的,就像股市里说的,大象怎么走过去
期刊
唐楚下班回来,顺着楼道里昏黄的光线爬到四楼。四楼的声控灯坏掉有一段时间了,向房东老太提了多次,也不见修理。唐楚打开手机的电筒,摸索着掏出钥匙开门。  对面的门“哐当”一声开了,唐楚惊得全身一颤。对面的出租屋已经很久没有住人了,这时一个陌生的男子从门里探出身来,瘦小的身形像一支削了半截的铅笔杵在门口。他看上去四十岁左右,黑黄的脸上只看得清一双浓黑的眉毛。看到唐楚,他也站住了,微微地向唐楚点点头,蹑着
期刊
每次都是这样,主人把他那像爪子一样细长的指头插进头发里拼命地抓挠,那仅有的几根头发在他的指缝间瑟瑟发抖。  这样的状态只会在两种情况下发生。第一是喝醉酒,第二种情况有所不同,主人写下一个名字,然后一遍又一遍地读那个名字,最后会突然扯下那张纸,揉成一团,接着便没完没了地揉,仿佛那是可以揉进身体里的什么东西。然而,最终纸团仍旧是纸团,甚至当主人松手的时候,它还会“嘭”地一下将身子胀大一号。每每这个时候
期刊
三鱼是个大龄剩女,为此没少被爹妈押着去相亲,可是每一次三鱼都感觉对方缺点什么。牛不喝水不能强按头,爹妈只有干着急的份。  西木是三鱼的闺蜜,为了散心,两人相约去苏州游玩。到了苏州,天已经黑了,两人便在一家靠河边的小旅馆休息。  刚进屋时,西木就对三鱼说:“我怎么感觉这屋里凉飕飕的,阴气十足。”三鱼安慰西木说:“可能是靠近河边的缘故。”睡到半夜,西木突然大喊了一声,惊醒了三鱼。三鱼推了推西木,问她怎
期刊
我妈是我见过的最博爱的人,啥教都信。大约两年前她来我这儿,抱着罗盘满屋转了一圈,跟我说我们家今年的财运在西南方。  然后一路走一路念念有词,最后在饭厅窗前站定,指着那扇窗,坚定地说:“财路就在这儿,以后每天从这儿进出!”  我跟她一起扒着饭厅的窗往外看,窗下一大簇灌木,长得一人高,枝子瘦骨嶙峋,叶子支棱八角,还带刺儿。别说人,猫爬着都费劲。  我扭头看我妈,她显然也意识到了,讪讪地说:“不大好爬哈
期刊
刘鬼头是卜大集的首富。刘鬼头到底有多少钱,无人知晓,人们主要从几桩流传的故事来揣测他的财力:其一,据说从潢川出西关五里一直到卜大集,牛吃不到别人家的庄稼;其二,刘鬼头掏钱建了街西头那座大钟,那大钟高十八米,是卜大集标志性建筑,一年发大水,卜大集一片汪洋,来不及逃难的人就爬上大钟,有五六十人获救。  还有一件,就是刘鬼头出资建了潢川大桥。只是建大桥,耗费太大,伤了元气,从此一蹶不振。特别是刘鬼头一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