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声声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hy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午后的阳光如同俏皮的孩子,熙熙攘攘地舒展着腰肢,挑逗着书页,与三百一十二页的文字相拥而舞——
  孙少平要去大牙湾煤矿工作了,心中泛着涟漪,荡漾着欢乐,一曲高山流水在心中浅吟低唱,激动之情难以自抑。他觉得,什么苦他都不怕,只要能到煤矿成为正式工人,即使让他下地狱,他也愿意。
  他可以在这里光明正大的看书了,他可以跟心爱的晓霞姑娘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了,他可以在不久的将来帮助父亲重新翻修窑洞了,他可以帮少安哥分担家里的负担了……
  孙少平走进家属区,摩挲着一人高的房屋,这一摸,仿佛触摸到了理想生活的气息,想着自己以后将会与此结缘,莫名地兴奋起来。
  我的心也莫名地兴奋起来,为孙少平,也为父亲。
  是的,我亲爱的父亲!
  他年仅十七岁就在井下作业。那时的他,干瘦又小,严重的营养不良,好像一阵风过,就能把他刮跑——干不动井下的作业,完不成任务,总是被班长斥责,拖了队里的后腿。
  父亲不争不怒,把所有的一切交给二胡。二胡声声,化解了他所有的烦忧……
  父亲读初二时,学校暂时停学。“辍学”的父亲既不愿与之同流合污,也不愿面朝黄土背朝天。一时间,他的生活没了方向,只得日日关门练功:拉二胡。
  或者说,他在等待。
  终于,他成为国营韩城矿务局下峪口煤矿的一名正式职工。下井是高风险工作,干部子弟不屑,农民子弟胆怯。可是,我的父亲天不怕地不怕,他只是想找到自己的归宿而已。
  数个月后,他的才华被领导看在眼里,子弟學校确实缺少这样一个音乐老师。于是,委派他带薪去了师范院校进修学习——这是上天眷顾他的辛劳,馈赠给父亲的一份傲人的礼物。
  父亲,告别了黑洞洞的井下生活,被调到学校,从事他喜爱的音乐艺术教学工作,而且在音乐道路上越走越远,——聪明的他触类旁通,二胡、笛子、手风琴、萨克斯、电子琴、葫芦丝、古筝……无师自通。
  但是,所有的乐器面前,二胡,依然是父亲的最爱。
  母亲车祸罹难那年,父亲四十七岁,二胡声声,响彻坟冢,一如苏轼对爱妻王弗的“生死两茫茫,无处话凄凉”——
  母亲是个勤劳又灵巧的女子,闺中幸运儿——外婆家养着磨面机,外公是村里的一把手,她家在村子里是有头有脸的家户。只是,那个年代的母亲为了家里的舅舅们,牺牲了自己的学业。或者说,村里的女孩子都是为家庭服务的,她根本没有意识打破常规,更别说什么反抗了。
  她能做的就是谨遵外婆训导: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梳洗完毕再纺线织布,做好饭菜后,背上小舅舅步行七八里路给上学的大舅二舅三舅送饭……
  母亲能吃苦在十里八乡都是出名的,来家里说媒的媒婆真是踏破门槛。可是,母亲独独喜欢父亲这个“文化人”——如同刘巧珍对高加林的那份坚持:母亲骄傲自家的眼光,父亲庆幸自己的特长。不满二分半的职工小院儿里,洋溢着母亲的幸福,飘荡着父亲的二胡声声……
  父亲全心全意地爱着母亲,也全身心的爱着我这个无论哪一方面都奔不到人前头的女儿——
  中学时代的我身体不给力,学习更不给力。高考失利,独自在家舔舐伤口,郁郁寡欢,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即便吃饭也常常是吃着吃着,泪珠就砸进碗里,和着饭菜泡在一起……
  能说会道的父亲,可谓桃李满园,芬芳四溢了。可是,在他挚爱的女儿前面,他却木讷的像个孩子,不知如何是好。辗转难眠的我又隐隐听到了那熟悉的二胡声声……那是一种力量,一种激人奋进的力量——这种力量比父亲在我字典上的赠言“百折不挠,考上大学”来的更真切,更有力——这种力量陪伴我挤进了大学校门。
  大学,多么令人神往的地方,即使多么不入流总会比没有踏进其大门的遗憾少许多。成长路上一路平坦,顺风顺水,我对父亲的明智和坚持心怀感恩。
  有一天,父亲喊住我,平静地说,你们姐弟已经长大,我也心轻了许多。剩下的日子,我想完成自己后半生的心愿——结婚。
  不是商量。是通知!
  “母亲的地位,谁也无可取代!”我发疯似的怒吼,扬言断绝关系,甚至,我想离开这个家,越远越好……
  父亲的同事、朋友纷纷劝我,他们越劝,我的态度越强硬,我像一头发威而剽悍的狮子——母亲的丰碑,谁也别想推倒!
  唯独父亲没有劝我,只是默不作声地拨弄他的二胡……
  后来,我生了二宝,看孩子成了退休父亲的新营生。父亲的二胡被不懂事的孩子扯断了弦,声音沙哑,不成调子。
  我说:爸,我重新给你买一把二胡吧。
  父亲摇摇头:不用,你家月月打房贷,日子也不宽裕,周末让你阿姨出去修修(嘴硬的我一直喊继母为“阿姨”)。
  父亲对阿姨的依赖性这么大,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的。让人更难过的是:我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被父亲划分为你家了。我跟父亲不是一家人了,鼻子一阵酸楚,耳畔又想起了父亲的二胡声声……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太阳梦  风摇着海边树,天空仿佛要倾斜……  1  一只外婆故事里描绘的灰狼,摇头摆尾地在瞳孔中放大,远处一片深蓝,海呼吸得像铜锣敲打般沉重。  星星闪亮起单眼皮,远山附和着黑礁石沉默。  倘若明天路没有泥泞布置的阴谋,鲜花是很美地迎着天空微笑。  我们也站在海边微笑。尽管风和浪想要使一切麻痹、中风。  尽管我们难以与那座海石雕被看成是世纪的雕像,我们也静静地站在海边微笑。那个拾贝的顽童,便是我们
期刊
从孩童时代起就居住在南京这座历史文明积淀厚重的名城,在“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这块炽烈的土地上,气定神闲地生活有几十年,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了不是南京人的南京人了。  南京在古代被称为金陵,在历史上与长安、燕京、洛阳称为中国四大古都。古城曾经很早就有了国家高等学府。它始建于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康三年(337年),立太学于秦淮河南岸,是中国最早的国家最高学府。六朝至明清时期,这一带居住的都是名门
期刊
如果把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两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略改成“落霞与群骛齐飞,夏水共长天一色”,用在夏日的棠荫岛上,我想当为诗情倍增,更加恰如其分了。  “孤鹜”,一只野鸭,怎么能齐飞?纵与落霞,顶多也只是一种孤美的意境。这本颇困扰着许多历史学家和文化名流,成为一文坛悬案,是从日本皇宫的原抄本上看到是“孤鹜”二字,故被沿用至今。或许王勃是兼喻自己的孤身只影?但纵观全文,诗人又整个被滕
期刊
一  “不要过来!不要过来!”  “小朋友,别怕,它们不咬人的。”  “别哭别哭,我们马上就走。”  犹记得幼年的自己眼汪汪地慌叫着,一边忍不住跺脚,一边又想起妈妈的嘱咐遇到猫狗不要大声喊,喊得越厉害它们就叫得越厉害。可是,那时的我哪里能控制住自己。  牵绳的邻里乡亲们见了,总是笑着安慰道,然后熟练地撂起它们的宝贝赶忙走过,有些婶婶伯伯,爷爷奶奶下次遇见了还会再叨叨:“我家那小畜生不咬人的,小孩你
期刊
认识黄神彪之前,首先从读他的散文诗作品开始,那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我刚入大学中文系读书。而90年代初就被中国文坛誉为“诗坛少帅”的他,就是处于那个新诗潮滚滚而来,既展示春风的生机又滚动着流火的炽烈的狂热年代。之后,中国诗坛逐步趋于理性,黄神彪也进入了他的创作“潜伏期”。  这一潜伏就是25年。黄神彪曾经辉煌过,他通过长篇散文诗《花山壁画》,展现了壮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历程,获得文学界的
期刊
山遥遥几重,水迢迢几程,风雪声你又听过几更,哪个梦为真,哪扇门在等?提灯,可否照亮心上的城?而我卸下风尘,当回山水故人。  ——《山水故人》  一  二月十一日傍晚时分,贵阳街头。如海的人潮四散开去,四周开始模糊。站在空旷的露台上,眺望着阴郁的天空,春燕陷入了沉思。这个她生活了半生的城市依旧烟火味十足,但今天晚上,她将要和这里短暂告别,丈夫、孩子、长发,此刻成了她心头最难的割舍。  午夜一点,下夜
期刊
农历五月,春夏相交、万木葱茏,在大山深处的鄂西北村落,微风和煦,阳光正好,许许多多头戴草帽的农民正在自家田头上静静地看着平缓的渠水流淌进田地,在阳光的照射和天地的见证下,一场盛大的农忙仪式正在缓缓拉开帷幕。  插秧,这项传承久远的农忙劳作,因为它对于满足人类口粮的巨大價值而成为了我国南方家家户户的重要生活议题。每当我们在餐桌上拿起香喷喷的白米饭,那纵横交错的沟渠和田埂、弯腰后退的坚持、整齐划线的葱
期刊
我的父亲年届耄耋,依然喜欢读书。读书,成了父亲每天必做的要事和趣事。家中的书刊都被父亲反复翻阅到泛黄起皱的程度。  因患严重的肺病,父亲已卧床近三年了,但仍然读书不辍。病床头堆满了各种书刊,有军事杂志,有伟人传记,还有本地报纸。我儿子买来的历史书籍,父亲看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赞不绝口。  去年腊月,父亲染上流感,高烧不退,引发脑梗。自那以后,父亲反应迟缓,再也不能读书了,只能听收音机、看电视机里
期刊
米线,在云南是一道很普通的小吃。但是说起过桥米线,就是一道比较独特的美食了。过桥米线,不但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那鲜美可口的味道也令人回味无穷。对于身处异乡的云南人来说,过桥米线更是家的味道。  虽然我是个云南人,但是小时候并没有吃过过桥米线。小时候,我家在大山深处,那里交通闭塞,生活艰苦。即使集市上有米线出售,我也从来没有机会去尝尝。第一次听说过桥米线,是在小学的课本上看到的。看到“过桥米线
期刊
【引言】87岁的母亲九年前得了脑血栓,活动需要拄双拐或坐轮椅。为了减少母亲的孤独,一有空,我会让她给我讲述她以前的经历。母亲不糊涂,但耳聋得厉害,看口型猜我的问题,有时会答非所问,我也随她。在母亲断断续续的讲述中,她的经历在我脑海中连在了一起……  我16岁就嫁给了和我同岁的你“大爹”(父亲)。  我娘家住在府谷沙沟岔杨庄子,你姥爷是庄子上的主事人。我4岁没了娘,6岁时,你姥爷给我娶了个后妈。娶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