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央视在全国首播的电视剧《活着真好》,讲述了生活在乳腺癌病史阴影下的一家人的故事。这部剧一播出,立即引起社会对乳腺癌患者的关心和重视。面对乳腺癌,我们能做什么?近日,全国知名抗癌专家何裕民教授接受了本刊的专访。
采访开始的时候,何教授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1994年,台州某专科学校一位50出头的凌老师被确诊为右乳腺癌,并有多个淋巴转移,经手术、化疗后,平稳了一阵。1998年初,她因感冒咳嗽入院检查,发现两肺多发性转移,呈“满天星”状。于是,又再加用化疗。
两次化疗后,凌老师虚弱不堪,头发秃光,冷汗不止,仍然咳嗽,两肺病灶没有丝毫改变,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友人的介绍下,凌老师夫妇找到了何教授。当时,凌老师虚弱不堪,病情错综复杂,甚至怀疑还有骨转移,何教授见状也感到比较棘手。不过,根据已有的经验,何教授还是果断建议凌老师先停用化疗药,以中药零毒抑瘤治疗加辨证调治为主进行调治。
两个月后,凌老师身体大有好转,但肺部的情况却没有任何变化。一年后,双肺病灶已有所缩小。于是,何教授建议她再补做两个小化疗。又一年半后,凌老师双肺阴影完全消失。从2001年起,她除偶有感冒、膝关节疼痛外,一切如常人。
凌老师的故事说明,即使是晚期乳腺癌患者,只要给以合理的治疗,仍有不少患者能走出阴影,走向康复。所以,面对乳腺癌,我们能做的其实很多。
认识:诊断书不等于判决书
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一般城市高于农村,沿海高于内陆。发病较高的地区有上海、北京和天津等地,其中上海为最高。根据上海流行病学的调查,社会经济地位及文化水平高的妇女,乳腺癌发病率高,40~60岁是本病的好发年龄段。
事实上,乳腺癌是治疗效果最好的癌症之一。何教授说,有七八成的乳腺癌患者确诊时尚没有出现转移,而这些患者五年的存活率高达80%。即使出现转移,一些患者经积极有效治疗仍可以高质量地生活,部分患者甚至可重返工作岗位。即便那些已经转移、病情比较严重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只要给以积极有效治疗,其中部分患者也可以继续生活很长时间。他强调,随着乳腺癌治疗手段的日新月异,只要尽早发现、及时治疗,乳腺癌并不等于生命的终结,乳腺癌是可以战胜的。
因此,乳腺癌并不可怕,乳腺癌诊断书并不等同于死刑判决书。
行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研究表明,乳腺增生癌变率高达8.8%~21.8%。特别是患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中年妇女,发生癌变的几率比一般妇女高出几十倍。因此,彻底治愈乳腺增生是预防乳腺肿瘤和降低乳腺肿瘤发病率的最有力措施。
20世纪末,有人就乳腺病的发生机制提出了多阶段发展模式说,即“正常→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的发展模式,并且认为“正常→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是可逆的、可恢复的阶段。按此发生机制,世界卫生组织针对乳腺癌的防治提出了“三早”的建议,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倡尽可能把阻断点提前。
乳腺癌主要表现为无痛、质硬、边界不清的肿块,有时可伴有局部皮肤的改变,如“酒窝征”——局部皮肤牵拉、皱缩;“橘皮征”——皮肤水肿,还有乳头溢液、乳头乳晕改变、腋窝淋巴结肿大等其他表现。由于乳腺位置浅表,便于检查,可以通过乳腺自检发现大部分乳腺病变。乳腺自检应每月进行1次,有月经的妇女应在月经来潮后7天左右进行,已绝经的妇女可固定选择每月中的某一天进行检查。
不过,何教授强调道,乳腺自检的主要目的在于及时发现乳腺的异常变化,而不是自己判断病情;发现变化后应尽早去医院检查、诊断和治疗。
治疗:标本兼治有良方
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根据乳腺癌的分期及组织类型,常配合术前术后的化疗或放疗,并结合内分泌和中医药的综合治疗。不过,并非所有的患者都有手术的机会。不能进行手术的患者,可运用中医药、化疗、内分泌和免疫治疗等来控制肿瘤的发展。
中医认为,乳腺癌是正气不足,邪气盛实所致,治疗上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灵活运用,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早中期的乳腺癌以手术、放疗、化疗为主,辅以祛痰散结兼扶正解毒的中医药,以提高免疫功能,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手术、放化疗结束后,用中医药清除残存的癌细胞,防范转移与复发;晚期患者以中医药治疗为主,扶正祛邪并重,或以扶正为主,佐以祛邪而治之。
中医治疗乳腺癌的药物有:蒲公英、山慈菇、长春花、蛇床子、白芥子、野葡萄根、露蜂房、金刚刺、猫眼草、八角莲、野百合、冬凌草、贝母、三尖杉、穿山甲、王不留行、铁树叶、夏枯草、八月扎等。对雌激素依赖型的乳腺癌采用内分泌治疗也是一项重要的措施,具有调节内分泌作用的中药有:鹿角粉、仙灵脾、仙茅、知母、黄柏、黄精等。
何教授说,治疗乳腺癌的药物虽多,但也不能一股脑地用药,而是要辨证用药。否则,中药西用,疗效必然大打折扣。而且,“合理的乳腺癌中药治疗还需辨证与辨病用药相结合,需根据不同的兼证进行加减。”比如,乳腺癌红肿疼痛者可加半枝莲、金刚刺、白花蛇舌草,以增清热解毒之效;胸胁、乳房疼痛者可加青皮、陈皮、川楝子、元胡,以疏肝理气,散淤止痛;伤口感染者加蒲公英、穿心莲;白细胞减少者加补骨脂、女贞子。
何教授还介绍了一些特殊兼证的治疗。比如上肢肿胀,用自制利湿消肿方(经验方),以大黄、甘遂等外用,可活血通络、除湿消肿。再如乳腺久溃不愈,治疗时,除自制扶正祛邪的汤剂芪归山甲汤(药用生黄芪、当归、炮山甲、白芍、蒲公英、皂角刺、陈皮、熟地、蛇莓、露蜂房等)内服外,还配合自制的生肌散(药用珍珠母、炉甘石、血竭、象贝母、冰片、龙骨等)局部外敷。这样内外并治,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选择:零毒抑瘤带来新希望
对于乳腺癌,更为重要的是加用零毒抑瘤方法。所谓零毒抑瘤,是何教授在长期中医肿瘤治疗中探索出来的,以中药提取物为主,针对肿瘤细胞,诱导其分化、凋亡的治疗方法。
乳腺癌手术切除容易,但易转移和复发。有效控制微小病灶,预防和阻断乳腺癌的转移和复发,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和难点。乳腺癌手术切除后常辅以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但也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这一隐患,不少患者最后还是因远处转移而致死。
此外,手术、化疗、放疗均属攻击性治疗,虽清除癌细胞的作用强大,但也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损害。诸如出现身体虚弱,消化、造血、免疫等功能紊乱和降低机体自身对抗癌细胞的能力,成为癌细胞增殖、转移、复发的基础。用零毒抑瘤法治疗不伤正气,再结合辨证施治的中药,针对个体改变患者的病理状态,使机体全面康复。
乳腺癌一旦转移或复发,治疗难度明显增加,此时,单用化疗或放疗,效果不明显。与中医中药零毒抑瘤结合运用,疗效可明显提高,症状可显著减轻甚至消失,不仅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也有转移灶缩小甚至消失的案例。何教授介绍道,他们曾对多例骨、肺或肝、脑转移,已无法化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仅以零毒抑瘤为主,配合内治法,让这些患者在半年到九个月后,完全控制病情,甚至临床痊愈。
“正确认识乳腺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期给予标本兼治的处理,选择零毒抑瘤控制癌症,乳腺癌就不可怕。”采访最后何教授说的这段话,希望读者谨记。
编辑/谭翔
何裕民 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全国知名抗癌专家,获全国杰出青年中医、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优秀青年教师等殊荣,在国际心身医学、肿瘤临床及中医基础理论等领域享有盛誉。潜心肿瘤临床治疗与研究二十多年,积累了万余病例经验,提出“中医 西医 非医学手段”“三驾马车”治癌新理念。
采访开始的时候,何教授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1994年,台州某专科学校一位50出头的凌老师被确诊为右乳腺癌,并有多个淋巴转移,经手术、化疗后,平稳了一阵。1998年初,她因感冒咳嗽入院检查,发现两肺多发性转移,呈“满天星”状。于是,又再加用化疗。
两次化疗后,凌老师虚弱不堪,头发秃光,冷汗不止,仍然咳嗽,两肺病灶没有丝毫改变,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友人的介绍下,凌老师夫妇找到了何教授。当时,凌老师虚弱不堪,病情错综复杂,甚至怀疑还有骨转移,何教授见状也感到比较棘手。不过,根据已有的经验,何教授还是果断建议凌老师先停用化疗药,以中药零毒抑瘤治疗加辨证调治为主进行调治。
两个月后,凌老师身体大有好转,但肺部的情况却没有任何变化。一年后,双肺病灶已有所缩小。于是,何教授建议她再补做两个小化疗。又一年半后,凌老师双肺阴影完全消失。从2001年起,她除偶有感冒、膝关节疼痛外,一切如常人。
凌老师的故事说明,即使是晚期乳腺癌患者,只要给以合理的治疗,仍有不少患者能走出阴影,走向康复。所以,面对乳腺癌,我们能做的其实很多。
认识:诊断书不等于判决书
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一般城市高于农村,沿海高于内陆。发病较高的地区有上海、北京和天津等地,其中上海为最高。根据上海流行病学的调查,社会经济地位及文化水平高的妇女,乳腺癌发病率高,40~60岁是本病的好发年龄段。
事实上,乳腺癌是治疗效果最好的癌症之一。何教授说,有七八成的乳腺癌患者确诊时尚没有出现转移,而这些患者五年的存活率高达80%。即使出现转移,一些患者经积极有效治疗仍可以高质量地生活,部分患者甚至可重返工作岗位。即便那些已经转移、病情比较严重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只要给以积极有效治疗,其中部分患者也可以继续生活很长时间。他强调,随着乳腺癌治疗手段的日新月异,只要尽早发现、及时治疗,乳腺癌并不等于生命的终结,乳腺癌是可以战胜的。
因此,乳腺癌并不可怕,乳腺癌诊断书并不等同于死刑判决书。
行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研究表明,乳腺增生癌变率高达8.8%~21.8%。特别是患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中年妇女,发生癌变的几率比一般妇女高出几十倍。因此,彻底治愈乳腺增生是预防乳腺肿瘤和降低乳腺肿瘤发病率的最有力措施。
20世纪末,有人就乳腺病的发生机制提出了多阶段发展模式说,即“正常→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的发展模式,并且认为“正常→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是可逆的、可恢复的阶段。按此发生机制,世界卫生组织针对乳腺癌的防治提出了“三早”的建议,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倡尽可能把阻断点提前。
乳腺癌主要表现为无痛、质硬、边界不清的肿块,有时可伴有局部皮肤的改变,如“酒窝征”——局部皮肤牵拉、皱缩;“橘皮征”——皮肤水肿,还有乳头溢液、乳头乳晕改变、腋窝淋巴结肿大等其他表现。由于乳腺位置浅表,便于检查,可以通过乳腺自检发现大部分乳腺病变。乳腺自检应每月进行1次,有月经的妇女应在月经来潮后7天左右进行,已绝经的妇女可固定选择每月中的某一天进行检查。
不过,何教授强调道,乳腺自检的主要目的在于及时发现乳腺的异常变化,而不是自己判断病情;发现变化后应尽早去医院检查、诊断和治疗。
治疗:标本兼治有良方
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根据乳腺癌的分期及组织类型,常配合术前术后的化疗或放疗,并结合内分泌和中医药的综合治疗。不过,并非所有的患者都有手术的机会。不能进行手术的患者,可运用中医药、化疗、内分泌和免疫治疗等来控制肿瘤的发展。
中医认为,乳腺癌是正气不足,邪气盛实所致,治疗上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灵活运用,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早中期的乳腺癌以手术、放疗、化疗为主,辅以祛痰散结兼扶正解毒的中医药,以提高免疫功能,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手术、放化疗结束后,用中医药清除残存的癌细胞,防范转移与复发;晚期患者以中医药治疗为主,扶正祛邪并重,或以扶正为主,佐以祛邪而治之。
中医治疗乳腺癌的药物有:蒲公英、山慈菇、长春花、蛇床子、白芥子、野葡萄根、露蜂房、金刚刺、猫眼草、八角莲、野百合、冬凌草、贝母、三尖杉、穿山甲、王不留行、铁树叶、夏枯草、八月扎等。对雌激素依赖型的乳腺癌采用内分泌治疗也是一项重要的措施,具有调节内分泌作用的中药有:鹿角粉、仙灵脾、仙茅、知母、黄柏、黄精等。
何教授说,治疗乳腺癌的药物虽多,但也不能一股脑地用药,而是要辨证用药。否则,中药西用,疗效必然大打折扣。而且,“合理的乳腺癌中药治疗还需辨证与辨病用药相结合,需根据不同的兼证进行加减。”比如,乳腺癌红肿疼痛者可加半枝莲、金刚刺、白花蛇舌草,以增清热解毒之效;胸胁、乳房疼痛者可加青皮、陈皮、川楝子、元胡,以疏肝理气,散淤止痛;伤口感染者加蒲公英、穿心莲;白细胞减少者加补骨脂、女贞子。
何教授还介绍了一些特殊兼证的治疗。比如上肢肿胀,用自制利湿消肿方(经验方),以大黄、甘遂等外用,可活血通络、除湿消肿。再如乳腺久溃不愈,治疗时,除自制扶正祛邪的汤剂芪归山甲汤(药用生黄芪、当归、炮山甲、白芍、蒲公英、皂角刺、陈皮、熟地、蛇莓、露蜂房等)内服外,还配合自制的生肌散(药用珍珠母、炉甘石、血竭、象贝母、冰片、龙骨等)局部外敷。这样内外并治,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选择:零毒抑瘤带来新希望
对于乳腺癌,更为重要的是加用零毒抑瘤方法。所谓零毒抑瘤,是何教授在长期中医肿瘤治疗中探索出来的,以中药提取物为主,针对肿瘤细胞,诱导其分化、凋亡的治疗方法。
乳腺癌手术切除容易,但易转移和复发。有效控制微小病灶,预防和阻断乳腺癌的转移和复发,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和难点。乳腺癌手术切除后常辅以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但也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这一隐患,不少患者最后还是因远处转移而致死。
此外,手术、化疗、放疗均属攻击性治疗,虽清除癌细胞的作用强大,但也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损害。诸如出现身体虚弱,消化、造血、免疫等功能紊乱和降低机体自身对抗癌细胞的能力,成为癌细胞增殖、转移、复发的基础。用零毒抑瘤法治疗不伤正气,再结合辨证施治的中药,针对个体改变患者的病理状态,使机体全面康复。
乳腺癌一旦转移或复发,治疗难度明显增加,此时,单用化疗或放疗,效果不明显。与中医中药零毒抑瘤结合运用,疗效可明显提高,症状可显著减轻甚至消失,不仅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也有转移灶缩小甚至消失的案例。何教授介绍道,他们曾对多例骨、肺或肝、脑转移,已无法化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仅以零毒抑瘤为主,配合内治法,让这些患者在半年到九个月后,完全控制病情,甚至临床痊愈。
“正确认识乳腺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期给予标本兼治的处理,选择零毒抑瘤控制癌症,乳腺癌就不可怕。”采访最后何教授说的这段话,希望读者谨记。
编辑/谭翔
何裕民 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全国知名抗癌专家,获全国杰出青年中医、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优秀青年教师等殊荣,在国际心身医学、肿瘤临床及中医基础理论等领域享有盛誉。潜心肿瘤临床治疗与研究二十多年,积累了万余病例经验,提出“中医 西医 非医学手段”“三驾马车”治癌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