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全世界约5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欧美发达国家超过8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我国目前约6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而全世界所有旅游人口中基本以市民为主导。如果把全部市民当作游客的话,他们的惯常环境就是城市,非惯常环境就是乡村和自然。所以目前,乡村和自然旅游依然是旅游活动的主流目的地。自然旅游发展需要我们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如果我们把不同城市定居的人分别看作是对方的游客,那各自生活的城市就是惯常环境,对方生活的城市就是非惯常环境,所以旅游活动的第二主流目的地即从自己的定居之城去到他人的定居之城,即城市旅游。城市游最怕的就是千城一面。
【关键词】旅游相对论;惯常环境;远距离出行
引言
由于一直以来的旅游活动体现出“为游而旅”的特征,所以在旅游的定义中,游是内核,旅是外延。这听起来很合乎逻辑,一般没有只出行不游览就返回的旅游。旅游全过程是为了满足休闲、享乐、或解压等心理需求,通过旅行到达目的地滞留并进行游览,深度体验以实现起初的心理需求。
若旅游概念中游是内核,单从游来讲,游览或游憩是可以不需要通过长途旅行而独立完成的。例如在家门口的公园游憩行为就不需要长距离交通出行即可实现游览、游憩行为,也能够满足休闲、享乐或解压的心理需求。那为什么家门口就有公园,人们还是会驱车几个小时去郊野公园或森林公园游憩呢?即便是郊野公园或森林公园的环境可能好于城市公园,但公园的生态、休闲、游憩的功能属性并没有变。这时,旅游者远距离出行后再游憩的深层次的心理动机和需求是什么?人们为什么要到通过一定时间的交通出行,去到自己不熟悉的非惯常环境去游憩?难道是为旅而旅游么?这是一个新话题,也是旅和游的相对论。
分析了解旅和游的相对关系,需要分析好三个关键要素。
1.远距离出行
人们为了旅游而远距离出行的动机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要长途旅行后再游憩呢?我们不得不把记忆拉回远古时代。人类早期在未進入农耕社会的定居生活前,经常会受到自然环境、气候变化、野生动物和其他异族斗争等被动原因而远距离出行或迁徙;有时,人类也会因为主动需找水源、食物、栖息地和同类而远距离出行或迁徙。早期人类一直是处在边迁徙边生活的状态中。在人类吃饱穿暖定居生活之前,为了生存和繁衍,比休闲、享乐和解压等心理需求更早注入人类基因的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合并可称为人的探知心理。这种探知心理驱动了人类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最终形成了今天如此高度复杂的人类社会文明。
其次,旅游活动是人的一系列心理和行为的连续组合活动。先有旅游动机、筛选旅游目的地、计划旅游行程,然后远距离出行到达目的地并开展旅游活动,行程结束再返回原居住地。从整个过程中分析,远距离出行的直接目的是到达旅游目的地,也就是非惯常环境。无论是出于人类原始的探知心理,还是出于为了到达非惯常环境的旅游目的地,远距离出行是旅游环节中非常重要的特征,旅游中的旅不可或缺。实际上旅游一直以来就是人们在休闲消费端花费时间和金钱成本较大的、不经常安排的休闲活动。人们对旅游比对日常休闲具有更高的要求和期待。时间和金钱成本的付出也迫使人们对旅游的这种要求和期待越来越高,自然选择近处休闲无法满足这种心理预期,所以从人们付出的成本角度分析,也必须有远距离出行旅游来满足这种预期。
出行距离的远近对消费心理有较大影响。当我们乘坐飞机或高铁旅游时,由于交通成本较高,一般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要求也较高,旅游总用时往往安排也更长,旅游的总消费也更高。旅游大巴或自驾游比较适合单程出行在3小时以内的旅游,这样游客不会有较大的疲劳感,若超过3小时以上,一般会优先选择乘坐飞机或高铁出行。从目前现状分析,大巴旅游中老年人游客占比较高。老年人游客群体消费节俭,对出行时间效率要求不高。大巴游还可以作为飞机或火车的二次接驳使用。自驾游更趋向年轻人群体。年轻游客体力精力充沛,喜欢冒险或刺激,同时年轻人对出行的时间效率要求较高。所以选择自驾游可以满足年轻人以上的心理需求。
2.非惯常环境
远距离出行的原始心理动机和直接目的都找到了,那来到非惯常环境又是为何?虽然说旅游去到非惯常环境有一定的探知心理驱动,但旅游远距离出行的目的却并不是为了学习或工作,而是娱乐或消遣等。那么,在非惯常环境进行休闲娱乐、消遣或解压的行为也需要分析挖掘其原始的心理动机和直接目的。
非惯常环境是相对于人的惯常环境的概念,只要我们理解了游客的惯常环境,那除此之外皆是其非惯常环境。惯常环境即人们经常工作、生活和休闲所居住的地方,简言之是人长久定居之地。定居地根据不同的人其大致可能是一个乡村、小镇、小城市、大城市等;或者是平原、山区、湖畔、海边、沙漠、草原、森林、田野等。无论是人口聚落特征的城乡,还是地理地貌特征的区域,都是人类可能定居的场所。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全世界约5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欧美发达国家超过8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我国目前约6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而全世界所有旅游人口中基本以市民为主导。如果把全部市民当作游客的话,他们的惯常环境就是城市,非惯常环境就是乡村和自然。所以目前,乡村和自然旅游依然是旅游活动的主流目的地。自然旅游发展需要我们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如果我们把不同城市定居的人分别看作是对方的游客,那各自生活的城市就是惯常环境,对方生活的城市就是非惯常环境,所以旅游活动的第二主流目的地即从自己的定居之城去到他人的定居之城,即城市旅游。城市游最怕的就是千城一面。
不同层级的人对应不同的惯常环境。在当下的中国,正处在高速城镇化刚刚完成的时期,大多数人由农民转化为市民的时间也不过就是建国后的近50年左右的事情,集中转化时间点就是近20年城镇化加速时期发生的。也就是说在60%的市民人口中,大部分为初代市民或二代市民,三代以上的市民占比并不高。我们按城市等级和人口聚落特征来分,大致可分为五类人群:(1)农民人口群落,主要以农业生产作业为主要经济收入的农民人口(2)县镇市民人口群落,主要为农民就近进城转变为初代市民。(3)一般市民、地级市民人口群落,主要是2-3代以上均是脱离农业生产的城市市民。(4)大城市市民人口群落。主要是指省会城市或人口超500万的城市或市场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市民。(5)超级城市市民、特别是高收入市民人口群落,主要是指一线或新一线城市或人口在千万级别以上的超级城市市民。 一般来讲,第一、第二类群体由于认知较单一或生活方式较单调的原因,旅游心理动机更多的体现为探知需求。他们希望在旅游中获取更多的信息、更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而对旅游体验的品质和旅游配套服务要求并不高。第三、第四类群体是目前我国市民人口基数最大的人群,他们基本的喜好和消费习惯以及对旅游产品的要求基本决定了我国目前旅游市场的主流产品定位。他们对性价比要求高,对旅游产品的价格很敏感。第五类群体是消费能力最强游客群体,这其中一大部分高收入市民群体的旅游心理动机体现为解压的需求。具体旅游形式上追求简单高品质的休闲度假类产品,对旅游体验的品质和旅游配套服务要求很高。这类群体的规模是多少?对旅游的喜好和价值取向是什么?这直接决定了国内高端旅游产品定位和我国旅游市场的未来。
虽然学术上对旅游定义了不足一天的游憩不算旅游,但我们依然可以先假设人们在惯常环境从事类旅游活动会有什么障碍?第一,惯常环境到处都很熟悉,没有新鲜感、神秘感,没有惊喜。喜新厌旧心理也是人们常有的一种心理特征。寻求新鲜感、神秘感甚至是体验到一定的惊险和刺激,是在熟悉环境中无法满足的。所以,人们从事旅游活动一定会希望去到一个陌生的、与定居地完全不同的环境中。第二,在惯常环境中进行休闲娱乐活动让人无法放松和释怀,甚至这会让人产生内疚感和负罪感。时代的发展进步推动和左右着现代社会人的工作生活节奏,人们已经习惯了在自己的惯常环境中从事着辛苦的工作和日常琐碎的生活行为,这也是生物钟和生活惯性使然。在惯常环境从事的短时的休闲、娱乐、解压等活动均属于对以上辛苦工作生活的日常平衡和调和,并不能足以满足现代人内心的委屈和失衡心态。所以,通过远距离出行去到非惯常环境旅游这种求补偿、求释放、求平衡的心理需求自然会十分迫切,有时更是一种希望短期逃离现实生活的一种心理动机。第三,唾手可得的休闲旅游活动没有远距离出行的那种仪式感、代入感或满足感。旅游毕竟属于人三大行为中休闲的一部分,起到了平衡工作和生活的作用,也是一种奖赏犒劳自己的行为,所以必须具有仪式感。在非惯常环境旅游可以满足游客这方面的消费心理。
人在惯常环境进行消费时一般是比较理性的,会对商品的性价比、实用性等方面做出比较判断后再消费。而人在非惯常环境的消费就会呈现出明显的非理性特征。当游客进行旅游消费时,会常说这样一句话:“这么远来都来了,那就买吧。”这句话即反应了游客的一种非理性的消费心理。这种非心理主要源于,一是基于其远距离出行成本的高低做出的对应消费多少的判断,一般是出行越远消费越高,与出行距离成正比。二是基于其旅游出行频次多少对应的消费多少的判断,一般是旅游频次越低消费越高,与出行频次成反比。
在旅游概念中,不同时空居住的人互为彼此的主人和客人。旅游经济对应的客户一般为非本时空居住的人,而一般日常休闲经济对应的客户一般为本时空居住的人。所以一个城市旅游经济的好坏、旅游服务水平的高低对本地区域文明程度、人口素质、经济活力等方面均会起到重要影响并在最终影响区域品牌和知名度。所以,从这方面来讲,旅游也是一个城市或地区发展的软实力的体现。
3.旅和游的相对静、动态特征
在旅游全过程中,旅和游都是动词,但在不同视角下,旅和游会呈现出相对的静、动态特征。从时空角度分析,相对于长距离的旅来讲,游具有在一定范围内滞留的相对静态特征。这主要从指游客在时空中位移范围和距离的大小来定义的静态或动态特征。从游客体验本身看,从A地通过长途旅行到达B地的交通过程中,交通工具虽是动态的,但人是相对静态的,即旅的体验又是相对静态的,反而达到目的地的游览活动是相对动态的。分清旅和游的相对静、动态属性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客观全面地了解旅游的全过程体验感,对于进一步做好旅游产品的体验感,以及旅游产业各环节服务和配套都具有重要意义。
理解旅和游的相对静、动态特征也有助于我们结合游客消费心理配置好线路旅游产品,做好区域旅游供需的总体规划。一般来讲,旅的时间越长,游的时间也应越长,对应的旅游目的地的规模也应更大,或者旅游目的地可提供的旅游体验度也应更加丰富或新奇。否则游客会产生不值得消费的心理落差感,从而影响旅游目的地的口碑、品牌和游客复游率。假设一个家庭出行交通往返的路程为1-2小时,则对应的目的地游览体验不易小于往返路程时间的3-5倍;若交通往返的路程为3小时以上,则对应的目的地游览体验一般需配置夜游产品和住宿功能。在一个城市或区域的旅游总体规划中,切记面面俱到、均匀投入。应根据旅游资源的质量、数量、容量、距离及分布,处理好旅和游的相对静、动态关系,深入研判和组织好旅游在空间中的点、线、面结构关系,做到有相对静、动态分区,有重点有配合,有主线有副线,有核心主题吸引物也有局部景观小节点。只有这样才可以把旅游做的更好。
旅游的静态或动态是一种相对的行为特征。当游客乘坐交通工具时,交通工具是相对动态的,游客是相对静态的。这时游客更容易获视觉、听觉和味觉等体验。比如一些城市里的双层旅游观光巴士,当游客在第二层乘坐巴士游览时,沿途就可以观赏城市街景和本地人们的生活场景,此刻视觉和听觉是完全释放和满足的体验感。当游客到达目的地游览时,游客是相对动态的。这时游客更加在乎与空间场所的交流、互动等体验,身在其中的参与感是游客最为关注的。静、动态特征对消费心理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游客处在静态特征时,由于游客大脑活跃度不高,较为理性,其消费意愿也是不强烈的,此时在旅游消费产品的配置上,也应充分考虑一些可以满足游客理性消费的产品。当游客处在动态特征时,游客正处于一种兴奋状态,其消费意愿也是感性的,会做出冲动消费的行为,所以旅游消费产品也应根据游客情绪设置较为紧张刺激的旅游项目或消费产品。
旅游的静、动态特征对旅游项目的功能业态布局具有重要影响。一般情况下,静态特征适合布局酒店住宿、商务会议、休闲散步等功能。动态特征适合布局热闹的商业街铺、游乐设施、运动拓展等功能。一般在旅游项目策划规划过程中,游线、动线的组织会结合游客的情绪管控以及适合的功能业态布局,进行统筹考虑。
此外,这种静、动态特征对旅游产品打造也有重要影响。首先静、动态行为对应了适合的空间彩色。在一定的空间分为内,以蓝色、绿色为主调或区域内色彩对比不强烈时,该空间场所可以营造出静态氛围,适合休息、放松等游客行为。若以红色、橙色为主调或区域内色彩对比强烈时,该空间场所可以营造出动态氛围,更适合运动、惊险或刺激的游戏等游客行为。
综上所述,旅游概念在客观时空和主观游客体验上,旅和游均存在着相对的辩证逻辑关系。而且,这种辨证关系对旅游消费也有重要影响。深入剖析旅和游的辩证关系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分清和解释旅游的真正内涵,也有利于我们全面理解和了解文旅行业,最终让我们加速找到文旅产业的终极解码方式。无论是“为游而旅”还是“交旅融合”,都反应了是旅和游的辩证关系。参考欧美发达国家的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再结合我们独有的国情可以预判,未来我国一定会有某几种稳定的具有旅游消费特征的细分旅游模式,旅游研究也将更趋向于这几种细分旅游模式。
旅游本身的意义并不在其定义概念中,而是在于旅游满足了人們远距离休闲消费需求,促进了城乡二元结构的融合发展,增加了政府税收和国民就业,也推动了实体经济在消费端的复兴发展。随着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不断深入发展和成熟,未来人们可能不再将旅游作为一项刻意为之的消费行为,旅游这种休闲消费方式将深深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过程中。
【关键词】旅游相对论;惯常环境;远距离出行
引言
由于一直以来的旅游活动体现出“为游而旅”的特征,所以在旅游的定义中,游是内核,旅是外延。这听起来很合乎逻辑,一般没有只出行不游览就返回的旅游。旅游全过程是为了满足休闲、享乐、或解压等心理需求,通过旅行到达目的地滞留并进行游览,深度体验以实现起初的心理需求。
若旅游概念中游是内核,单从游来讲,游览或游憩是可以不需要通过长途旅行而独立完成的。例如在家门口的公园游憩行为就不需要长距离交通出行即可实现游览、游憩行为,也能够满足休闲、享乐或解压的心理需求。那为什么家门口就有公园,人们还是会驱车几个小时去郊野公园或森林公园游憩呢?即便是郊野公园或森林公园的环境可能好于城市公园,但公园的生态、休闲、游憩的功能属性并没有变。这时,旅游者远距离出行后再游憩的深层次的心理动机和需求是什么?人们为什么要到通过一定时间的交通出行,去到自己不熟悉的非惯常环境去游憩?难道是为旅而旅游么?这是一个新话题,也是旅和游的相对论。
分析了解旅和游的相对关系,需要分析好三个关键要素。
1.远距离出行
人们为了旅游而远距离出行的动机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要长途旅行后再游憩呢?我们不得不把记忆拉回远古时代。人类早期在未進入农耕社会的定居生活前,经常会受到自然环境、气候变化、野生动物和其他异族斗争等被动原因而远距离出行或迁徙;有时,人类也会因为主动需找水源、食物、栖息地和同类而远距离出行或迁徙。早期人类一直是处在边迁徙边生活的状态中。在人类吃饱穿暖定居生活之前,为了生存和繁衍,比休闲、享乐和解压等心理需求更早注入人类基因的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合并可称为人的探知心理。这种探知心理驱动了人类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最终形成了今天如此高度复杂的人类社会文明。
其次,旅游活动是人的一系列心理和行为的连续组合活动。先有旅游动机、筛选旅游目的地、计划旅游行程,然后远距离出行到达目的地并开展旅游活动,行程结束再返回原居住地。从整个过程中分析,远距离出行的直接目的是到达旅游目的地,也就是非惯常环境。无论是出于人类原始的探知心理,还是出于为了到达非惯常环境的旅游目的地,远距离出行是旅游环节中非常重要的特征,旅游中的旅不可或缺。实际上旅游一直以来就是人们在休闲消费端花费时间和金钱成本较大的、不经常安排的休闲活动。人们对旅游比对日常休闲具有更高的要求和期待。时间和金钱成本的付出也迫使人们对旅游的这种要求和期待越来越高,自然选择近处休闲无法满足这种心理预期,所以从人们付出的成本角度分析,也必须有远距离出行旅游来满足这种预期。
出行距离的远近对消费心理有较大影响。当我们乘坐飞机或高铁旅游时,由于交通成本较高,一般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要求也较高,旅游总用时往往安排也更长,旅游的总消费也更高。旅游大巴或自驾游比较适合单程出行在3小时以内的旅游,这样游客不会有较大的疲劳感,若超过3小时以上,一般会优先选择乘坐飞机或高铁出行。从目前现状分析,大巴旅游中老年人游客占比较高。老年人游客群体消费节俭,对出行时间效率要求不高。大巴游还可以作为飞机或火车的二次接驳使用。自驾游更趋向年轻人群体。年轻游客体力精力充沛,喜欢冒险或刺激,同时年轻人对出行的时间效率要求较高。所以选择自驾游可以满足年轻人以上的心理需求。
2.非惯常环境
远距离出行的原始心理动机和直接目的都找到了,那来到非惯常环境又是为何?虽然说旅游去到非惯常环境有一定的探知心理驱动,但旅游远距离出行的目的却并不是为了学习或工作,而是娱乐或消遣等。那么,在非惯常环境进行休闲娱乐、消遣或解压的行为也需要分析挖掘其原始的心理动机和直接目的。
非惯常环境是相对于人的惯常环境的概念,只要我们理解了游客的惯常环境,那除此之外皆是其非惯常环境。惯常环境即人们经常工作、生活和休闲所居住的地方,简言之是人长久定居之地。定居地根据不同的人其大致可能是一个乡村、小镇、小城市、大城市等;或者是平原、山区、湖畔、海边、沙漠、草原、森林、田野等。无论是人口聚落特征的城乡,还是地理地貌特征的区域,都是人类可能定居的场所。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全世界约5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欧美发达国家超过8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我国目前约6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而全世界所有旅游人口中基本以市民为主导。如果把全部市民当作游客的话,他们的惯常环境就是城市,非惯常环境就是乡村和自然。所以目前,乡村和自然旅游依然是旅游活动的主流目的地。自然旅游发展需要我们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如果我们把不同城市定居的人分别看作是对方的游客,那各自生活的城市就是惯常环境,对方生活的城市就是非惯常环境,所以旅游活动的第二主流目的地即从自己的定居之城去到他人的定居之城,即城市旅游。城市游最怕的就是千城一面。
不同层级的人对应不同的惯常环境。在当下的中国,正处在高速城镇化刚刚完成的时期,大多数人由农民转化为市民的时间也不过就是建国后的近50年左右的事情,集中转化时间点就是近20年城镇化加速时期发生的。也就是说在60%的市民人口中,大部分为初代市民或二代市民,三代以上的市民占比并不高。我们按城市等级和人口聚落特征来分,大致可分为五类人群:(1)农民人口群落,主要以农业生产作业为主要经济收入的农民人口(2)县镇市民人口群落,主要为农民就近进城转变为初代市民。(3)一般市民、地级市民人口群落,主要是2-3代以上均是脱离农业生产的城市市民。(4)大城市市民人口群落。主要是指省会城市或人口超500万的城市或市场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市民。(5)超级城市市民、特别是高收入市民人口群落,主要是指一线或新一线城市或人口在千万级别以上的超级城市市民。 一般来讲,第一、第二类群体由于认知较单一或生活方式较单调的原因,旅游心理动机更多的体现为探知需求。他们希望在旅游中获取更多的信息、更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而对旅游体验的品质和旅游配套服务要求并不高。第三、第四类群体是目前我国市民人口基数最大的人群,他们基本的喜好和消费习惯以及对旅游产品的要求基本决定了我国目前旅游市场的主流产品定位。他们对性价比要求高,对旅游产品的价格很敏感。第五类群体是消费能力最强游客群体,这其中一大部分高收入市民群体的旅游心理动机体现为解压的需求。具体旅游形式上追求简单高品质的休闲度假类产品,对旅游体验的品质和旅游配套服务要求很高。这类群体的规模是多少?对旅游的喜好和价值取向是什么?这直接决定了国内高端旅游产品定位和我国旅游市场的未来。
虽然学术上对旅游定义了不足一天的游憩不算旅游,但我们依然可以先假设人们在惯常环境从事类旅游活动会有什么障碍?第一,惯常环境到处都很熟悉,没有新鲜感、神秘感,没有惊喜。喜新厌旧心理也是人们常有的一种心理特征。寻求新鲜感、神秘感甚至是体验到一定的惊险和刺激,是在熟悉环境中无法满足的。所以,人们从事旅游活动一定会希望去到一个陌生的、与定居地完全不同的环境中。第二,在惯常环境中进行休闲娱乐活动让人无法放松和释怀,甚至这会让人产生内疚感和负罪感。时代的发展进步推动和左右着现代社会人的工作生活节奏,人们已经习惯了在自己的惯常环境中从事着辛苦的工作和日常琐碎的生活行为,这也是生物钟和生活惯性使然。在惯常环境从事的短时的休闲、娱乐、解压等活动均属于对以上辛苦工作生活的日常平衡和调和,并不能足以满足现代人内心的委屈和失衡心态。所以,通过远距离出行去到非惯常环境旅游这种求补偿、求释放、求平衡的心理需求自然会十分迫切,有时更是一种希望短期逃离现实生活的一种心理动机。第三,唾手可得的休闲旅游活动没有远距离出行的那种仪式感、代入感或满足感。旅游毕竟属于人三大行为中休闲的一部分,起到了平衡工作和生活的作用,也是一种奖赏犒劳自己的行为,所以必须具有仪式感。在非惯常环境旅游可以满足游客这方面的消费心理。
人在惯常环境进行消费时一般是比较理性的,会对商品的性价比、实用性等方面做出比较判断后再消费。而人在非惯常环境的消费就会呈现出明显的非理性特征。当游客进行旅游消费时,会常说这样一句话:“这么远来都来了,那就买吧。”这句话即反应了游客的一种非理性的消费心理。这种非心理主要源于,一是基于其远距离出行成本的高低做出的对应消费多少的判断,一般是出行越远消费越高,与出行距离成正比。二是基于其旅游出行频次多少对应的消费多少的判断,一般是旅游频次越低消费越高,与出行频次成反比。
在旅游概念中,不同时空居住的人互为彼此的主人和客人。旅游经济对应的客户一般为非本时空居住的人,而一般日常休闲经济对应的客户一般为本时空居住的人。所以一个城市旅游经济的好坏、旅游服务水平的高低对本地区域文明程度、人口素质、经济活力等方面均会起到重要影响并在最终影响区域品牌和知名度。所以,从这方面来讲,旅游也是一个城市或地区发展的软实力的体现。
3.旅和游的相对静、动态特征
在旅游全过程中,旅和游都是动词,但在不同视角下,旅和游会呈现出相对的静、动态特征。从时空角度分析,相对于长距离的旅来讲,游具有在一定范围内滞留的相对静态特征。这主要从指游客在时空中位移范围和距离的大小来定义的静态或动态特征。从游客体验本身看,从A地通过长途旅行到达B地的交通过程中,交通工具虽是动态的,但人是相对静态的,即旅的体验又是相对静态的,反而达到目的地的游览活动是相对动态的。分清旅和游的相对静、动态属性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客观全面地了解旅游的全过程体验感,对于进一步做好旅游产品的体验感,以及旅游产业各环节服务和配套都具有重要意义。
理解旅和游的相对静、动态特征也有助于我们结合游客消费心理配置好线路旅游产品,做好区域旅游供需的总体规划。一般来讲,旅的时间越长,游的时间也应越长,对应的旅游目的地的规模也应更大,或者旅游目的地可提供的旅游体验度也应更加丰富或新奇。否则游客会产生不值得消费的心理落差感,从而影响旅游目的地的口碑、品牌和游客复游率。假设一个家庭出行交通往返的路程为1-2小时,则对应的目的地游览体验不易小于往返路程时间的3-5倍;若交通往返的路程为3小时以上,则对应的目的地游览体验一般需配置夜游产品和住宿功能。在一个城市或区域的旅游总体规划中,切记面面俱到、均匀投入。应根据旅游资源的质量、数量、容量、距离及分布,处理好旅和游的相对静、动态关系,深入研判和组织好旅游在空间中的点、线、面结构关系,做到有相对静、动态分区,有重点有配合,有主线有副线,有核心主题吸引物也有局部景观小节点。只有这样才可以把旅游做的更好。
旅游的静态或动态是一种相对的行为特征。当游客乘坐交通工具时,交通工具是相对动态的,游客是相对静态的。这时游客更容易获视觉、听觉和味觉等体验。比如一些城市里的双层旅游观光巴士,当游客在第二层乘坐巴士游览时,沿途就可以观赏城市街景和本地人们的生活场景,此刻视觉和听觉是完全释放和满足的体验感。当游客到达目的地游览时,游客是相对动态的。这时游客更加在乎与空间场所的交流、互动等体验,身在其中的参与感是游客最为关注的。静、动态特征对消费心理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游客处在静态特征时,由于游客大脑活跃度不高,较为理性,其消费意愿也是不强烈的,此时在旅游消费产品的配置上,也应充分考虑一些可以满足游客理性消费的产品。当游客处在动态特征时,游客正处于一种兴奋状态,其消费意愿也是感性的,会做出冲动消费的行为,所以旅游消费产品也应根据游客情绪设置较为紧张刺激的旅游项目或消费产品。
旅游的静、动态特征对旅游项目的功能业态布局具有重要影响。一般情况下,静态特征适合布局酒店住宿、商务会议、休闲散步等功能。动态特征适合布局热闹的商业街铺、游乐设施、运动拓展等功能。一般在旅游项目策划规划过程中,游线、动线的组织会结合游客的情绪管控以及适合的功能业态布局,进行统筹考虑。
此外,这种静、动态特征对旅游产品打造也有重要影响。首先静、动态行为对应了适合的空间彩色。在一定的空间分为内,以蓝色、绿色为主调或区域内色彩对比不强烈时,该空间场所可以营造出静态氛围,适合休息、放松等游客行为。若以红色、橙色为主调或区域内色彩对比强烈时,该空间场所可以营造出动态氛围,更适合运动、惊险或刺激的游戏等游客行为。
综上所述,旅游概念在客观时空和主观游客体验上,旅和游均存在着相对的辩证逻辑关系。而且,这种辨证关系对旅游消费也有重要影响。深入剖析旅和游的辩证关系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分清和解释旅游的真正内涵,也有利于我们全面理解和了解文旅行业,最终让我们加速找到文旅产业的终极解码方式。无论是“为游而旅”还是“交旅融合”,都反应了是旅和游的辩证关系。参考欧美发达国家的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再结合我们独有的国情可以预判,未来我国一定会有某几种稳定的具有旅游消费特征的细分旅游模式,旅游研究也将更趋向于这几种细分旅游模式。
旅游本身的意义并不在其定义概念中,而是在于旅游满足了人們远距离休闲消费需求,促进了城乡二元结构的融合发展,增加了政府税收和国民就业,也推动了实体经济在消费端的复兴发展。随着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不断深入发展和成熟,未来人们可能不再将旅游作为一项刻意为之的消费行为,旅游这种休闲消费方式将深深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