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论述情志护理的临床意义、特点、基本原则、方法,强调情志护理在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对提高护理质量起到很大作用。情志护理是根据医学方面的理论,用医护人员的语言、姿势、态度、行为及气质来改善和影响病人的情绪,消除其顾虑与烦恼,这样就可以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甚至可以消除一切不利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使病人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以达早日康复之目的的一种心理疗法,它适用于各科疾病的临床护理,对于更新护理理念,提高护理质量起到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情志护理;应用;方法
1 情志护理的临床意义
喜、怒、哀、忧、思、惊、恐七情是人们对周围事物的反应,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有益,但是过激过胜则会破坏人体正常气化升降而产生病态。在临床护理中应设法消除患者紧张、惊恐、忧虑、烦恼、愤怒等不良刺激[ 1 ]。通过调整精神情绪来调整气机而达到调整整体系统的平衡,同时还要掌握中医“五志过极”的理论及“以其胜治之”的治疗方法,即“恐胜喜”,“悲盛怒”,“喜胜忧”,“思胜恐”。这就是说在某一种情志过分的情况下,可以激发另一种情志以平息它[2]。如病人过分忧伤时,可以说些高兴的事情或者笑话使其欢乐,以助克服忧伤而达到治病的目的。所以说情志护理能调动病人内在的积极因素,发挥自我控制的能力,于治疗疾病有着极大的作用。中医护理遵循“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的原则,重视患者的情志护理,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使患者恢复身心健康[3]。而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系统化整体护理观念与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有着天然的联系,在对病人实施整体化护理的过程中,重视患者的情志变化,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桥梁,应用科学的护理方法,改善和消除患者不良的情绪状态,以求得最佳的护理效果[4],这对于提高整体护理的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 情志的特点
2.1 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组织之间既相互协调作用,又相互影响,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心理活动无不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心理活动和生理机能势必相互关联。因此护士对病人实施情志护理过程中要全面考虑。
2.2 辨证施护 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所采用的基本原则,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对病情进行研究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施以护理的一种特殊方法。于外界的精神刺激不同,再加上情志活动性质的差异、人体性格的差异、以及情志与内脏的不同联系,七情内伤治病的特点也就有所不同[5]。因此,情志护理要依照中医的辩证观,进行观察、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综合分析、推理、判断。
3 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
素质是指对本专业精通程度,而心理素质除对本专业精通外,还应具备广播的知识面、高尚的道德修养、仁慈博爱的气质。
3.1 熟悉中医理论,博采各种医学、社会科学知识,才能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形神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掌握察言观色,望、闻、问、切四诊的方法,研究分析病人的心理,有的放矢地进行情志护理。
3.2 要精诚笃实,对病人要有诚挚深厚的感情,设身处地的为病人着想,同病人建立感情,视病人如亲人,切记粗言重语。要满腔热情、关怀、同情,耐心说服和开导病人,解除其烦恼,以减轻病人心理负担,促使其早日康复。
4 情志护理的基本原则
4.1 热情诚恳、全面照顾 在不影响保护性医疗制度的原则下尽量满足病人要求,因为人在患病后会出现紧张、苦闷、寂寞和悲哀等不良情绪,因此对病人提出的询问要耐心婉转地做好解释工作,要以诚恳热情的态度去关心体贴、安慰同情病人。除了自己的语言、态度外,还应该重视病室环境和病人周围的人和事,全面进行照顾,从而为其忧解烦,增强其信心。
4.2 排除不利因素,促其相互协调 注意避免环境、语言及其它不良因素的刺激。如病室的安排,一般病人要与危重、躁动的病人及有传染病的病人分开;对生活上不能自理的病人,护理人员应该主动关怀,照顾,尽可能满足病人要求,使病人感到温暖、亲切,安心配合治疗。
4.3 护理人员要言行一致 不能因工作失误引起病人怀疑,增加其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5 根据患者不同性别、性格、年龄施以适当的情志护理
5.1 深入了解病因,防患于未然。及时了解病人性格及思想变化,及时做好思想工作,向家属交代清楚病人应注意的问题,防止因情绪激动变化而影响病情。
5.2 改善服务态度,满足病人的需要,成为病人的知心朋友。
5.3 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辩证施护。根据疾病不同分型有针对性地进行精神护理。
6 情志护理的方法
情志护理主要是通过护理人员有针对性的说服解释工作,来解除或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
6.1 谈心 平时与病人闲谈聊天,用拉家常的方式了解其心理状态以及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要有的放矢地解除病人思想负担,消除不必要的顾虑,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6.2 开导 使患者认识到“喜怒不节”是“生乃不固”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和其喜怒”,“喜怒有度”是养生长寿的根本,引导病人自觉地解除烦恼和不良的情绪。
参考文献
[1]赵玉英.浅谈情志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护理杂志,2011,20(1):65.
[2]董少萍.论情志的致病机制[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7,(2):6-7.[3]刘启霞,孔庆英.情志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J]中医护理论文选,2009,123:5-6.
[4]黄如玉.新编中医护理学基础[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58-59.[5]赵长云,范宇莹.谈非语言性沟通在护理关系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7,(6):73.
【关键词】情志护理;应用;方法
1 情志护理的临床意义
喜、怒、哀、忧、思、惊、恐七情是人们对周围事物的反应,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有益,但是过激过胜则会破坏人体正常气化升降而产生病态。在临床护理中应设法消除患者紧张、惊恐、忧虑、烦恼、愤怒等不良刺激[ 1 ]。通过调整精神情绪来调整气机而达到调整整体系统的平衡,同时还要掌握中医“五志过极”的理论及“以其胜治之”的治疗方法,即“恐胜喜”,“悲盛怒”,“喜胜忧”,“思胜恐”。这就是说在某一种情志过分的情况下,可以激发另一种情志以平息它[2]。如病人过分忧伤时,可以说些高兴的事情或者笑话使其欢乐,以助克服忧伤而达到治病的目的。所以说情志护理能调动病人内在的积极因素,发挥自我控制的能力,于治疗疾病有着极大的作用。中医护理遵循“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的原则,重视患者的情志护理,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使患者恢复身心健康[3]。而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系统化整体护理观念与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有着天然的联系,在对病人实施整体化护理的过程中,重视患者的情志变化,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桥梁,应用科学的护理方法,改善和消除患者不良的情绪状态,以求得最佳的护理效果[4],这对于提高整体护理的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 情志的特点
2.1 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组织之间既相互协调作用,又相互影响,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心理活动无不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心理活动和生理机能势必相互关联。因此护士对病人实施情志护理过程中要全面考虑。
2.2 辨证施护 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所采用的基本原则,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对病情进行研究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施以护理的一种特殊方法。于外界的精神刺激不同,再加上情志活动性质的差异、人体性格的差异、以及情志与内脏的不同联系,七情内伤治病的特点也就有所不同[5]。因此,情志护理要依照中医的辩证观,进行观察、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综合分析、推理、判断。
3 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
素质是指对本专业精通程度,而心理素质除对本专业精通外,还应具备广播的知识面、高尚的道德修养、仁慈博爱的气质。
3.1 熟悉中医理论,博采各种医学、社会科学知识,才能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形神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掌握察言观色,望、闻、问、切四诊的方法,研究分析病人的心理,有的放矢地进行情志护理。
3.2 要精诚笃实,对病人要有诚挚深厚的感情,设身处地的为病人着想,同病人建立感情,视病人如亲人,切记粗言重语。要满腔热情、关怀、同情,耐心说服和开导病人,解除其烦恼,以减轻病人心理负担,促使其早日康复。
4 情志护理的基本原则
4.1 热情诚恳、全面照顾 在不影响保护性医疗制度的原则下尽量满足病人要求,因为人在患病后会出现紧张、苦闷、寂寞和悲哀等不良情绪,因此对病人提出的询问要耐心婉转地做好解释工作,要以诚恳热情的态度去关心体贴、安慰同情病人。除了自己的语言、态度外,还应该重视病室环境和病人周围的人和事,全面进行照顾,从而为其忧解烦,增强其信心。
4.2 排除不利因素,促其相互协调 注意避免环境、语言及其它不良因素的刺激。如病室的安排,一般病人要与危重、躁动的病人及有传染病的病人分开;对生活上不能自理的病人,护理人员应该主动关怀,照顾,尽可能满足病人要求,使病人感到温暖、亲切,安心配合治疗。
4.3 护理人员要言行一致 不能因工作失误引起病人怀疑,增加其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5 根据患者不同性别、性格、年龄施以适当的情志护理
5.1 深入了解病因,防患于未然。及时了解病人性格及思想变化,及时做好思想工作,向家属交代清楚病人应注意的问题,防止因情绪激动变化而影响病情。
5.2 改善服务态度,满足病人的需要,成为病人的知心朋友。
5.3 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辩证施护。根据疾病不同分型有针对性地进行精神护理。
6 情志护理的方法
情志护理主要是通过护理人员有针对性的说服解释工作,来解除或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
6.1 谈心 平时与病人闲谈聊天,用拉家常的方式了解其心理状态以及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要有的放矢地解除病人思想负担,消除不必要的顾虑,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6.2 开导 使患者认识到“喜怒不节”是“生乃不固”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和其喜怒”,“喜怒有度”是养生长寿的根本,引导病人自觉地解除烦恼和不良的情绪。
参考文献
[1]赵玉英.浅谈情志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护理杂志,2011,20(1):65.
[2]董少萍.论情志的致病机制[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7,(2):6-7.[3]刘启霞,孔庆英.情志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J]中医护理论文选,2009,123:5-6.
[4]黄如玉.新编中医护理学基础[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58-59.[5]赵长云,范宇莹.谈非语言性沟通在护理关系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7,(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