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zi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多年,已逐步走入了新课程的轨道。教师们更新理念,积极探索、勇于实验,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如学生主动地开展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一线教师作为课程的建设者、教学的研究者在课堂教学探究活动中面对学生的变化、课程的变化、教学形式的变化,考试的变化,有着太多的疑问、太多的困惑。
  
  一、新课程的实施带来的新气象
  
  1、学生更喜欢数学了。新课程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比传统教材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更关注学生的现实世界,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自我需求”,密切与学生生活。新课程可喜变化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相联系,引导学生亲身体验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课堂呈现勃勃生机,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师生之间平等交流、共同学习的民主关系逐步形成,学生更喜欢数学了。
  2、教师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每位教师来说,既是一种严峻的挑战,也是不可多得的一次机遇,教师是新课程的开发者,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重新认识、定位自己的角色。教师们迫切更新理念,提高整体素质,重研讨、重实践、重反思、重互助的新型教研氛围蔚然成风,新课改有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新课程实验中的困惑与思考
  
  1、课堂变“集市”,教学过于追求“情境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此创设教学环境,不仅可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更能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生动形象的数学问题与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而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于追求情境化,“上游乐场分组玩”、“上街买东西”,单纯用“生活化”、“活动情趣化”,冲淡了“数学味”,忽略了数学本身具有的魅力。新教材提倡设置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等,但教师不能简单化机械理解新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境由心造”——富于时代气息的情境的设置只有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學生才能学会从数学角度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真正由情感体验激发有效的数学认知活动。
  2、教师由“独奏者”过渡到“伴奏者”角色错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有些教师常讲“我们要蹲下来与学生对话”,如果是平等的,有必要蹲下来吗?部分教师常重教案的精心设计,注重从如何教的层面考虑,照“案”宣科时,更关注的是教学进度和当堂的教学效果,忽略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做数学”的过程,置学习过程中的“想不到”于不顾,只是形式上的牵着学生去合作、探究,不愿放手让学生去体验问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淡化探索,重模仿,教师实质上还是“解题的指导者”,走出了新课程倡导的学生是探索知识的“主动建构者”的意境。
  3、分组合作学习、讨论“热闹”充当新课改“标签”。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教学中评价一个学生的重要指标,但评价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尤其是定性部分更要关注学生是否真的有效参与、独立思考,真正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部分教师刻意追求上课气氛热闹,笑声越多越好,小组讨论流于形式,讨论问题数学思维层次低,指向不明,为讨论而讨论,以问代讲,“双向交流”太多太滥,教学出现盲目性、随意性,教学过程匆忙零乱,缺乏整体性。课堂教学贯穿新课程理念必须重视“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基本思想方法,重视教学目标多元化: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电脑代替“人脑”,鼠标代替粉笔。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处理好静与动、局部与整体、快与慢的关系,适时选取有探索意义的课件和内容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兴趣,扩大知识的信息量,启迪思维,提高效率。有的教师整天忙于制作的课件只是课本搬家,替代了小黑板,有的数学课应用多媒体手段,视听图画晃动频繁,学生眼花缭乱,仅仅让五彩缤纷的图画增强学生的感官刺激,课件只是一种点缀,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理性思考。教师应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黑板)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方能使教学手段整体优化。
  5、“课堂教学反思”≠“反思型教师”。常有教师专心课堂教学后记,把教师本人的教学实施过程与教学设计比较,描述课堂中出现的异常与教学目标的状况差异以及今后需改善之处的一些经验与教训,把课后体会混同于教学反思,其实这只是教学反思的一个方面。尚需明确的是:真正反思,不仅要对我们采取的那些教育或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而且要对支配这些行为的潜在的教学观念进行重新认识。本次课改也是教育思想的“启蒙运动”,教师不再是“习题的讲解者”,作为课程的建设者的教师案桌上除了数学习题集,还应添置的是理念和理论。
  新课改的精神、理念要转化为实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精研、精思,方能晓其义,识其神。深入开展对新课程的研讨交流,让课堂教学与研究“共生互补”的同时,不仅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而且要从主体认识上找根源,树立“问题意识”,积极实践,找差距,找问题,找不足,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素质,真正走进初中数学新课程,为实现新课程的理想而努力。
其他文献
一、关于诵读    古典诗词的教学要注意诵读,这是无可置疑的,大多数教师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有些教师只一味地要求学生读啊读,缺乏层次,高耗低效;有些教师每让学生读一次,都要花上比读多出几倍的时间来评,评得兴味全无;还有的教师对背诵缺乏必要的指导,要求学生勉强为之。这都是不可取的。我认为,读要体现出训练层次,评要点到为止,诵要水到渠成。  读如何体现出训练层次呢?一般来说,读有多次,一读,要读准字
期刊
一、把握理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前言中就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活动、评价和现代信息技术阐明了六条基本理念。在这六条基本理念中第一线的教师特别要注意把握六个词。即,地位: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内容: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方式: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
期刊
在音乐教学中,要使学生更好地用心去感受、学唱歌曲。不但重视范唱、学唱、歌曲处理等环节,还要注重导言的作用,导言是通向学习新歌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科学诱导积极启发学生主动学习新歌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初步探索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  一、猜谜语引入音乐新课  这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好方法。老师请大家猜一条谜语:“大眼睛,宽嘴巴,身穿一件绿裤褂,水里田里都有它,唱起歌来呱呱
期刊
一、让学生研读课程标准  课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航标”亦是评价教与学效果的依据。在讲课的前一天,发放印制好的章节“课标”为学生自学指明方向。例如: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十一章第一节“大气的压强”一节课标如下:知道:(1)托里拆利实验说明了什么。(2)大气压强的大小。  理解:大气压强存在和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会:(1)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有压强的事例。(2)会用大气压强解
期刊
作业的批改既是教学的一项常规工作,也是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将所学的书本知识运用于实际,大部分是通过练习作业来完成的,它也是学生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对于学生来说可以获得学习指导,弥补学习缺漏;对于老师来说可以检查教学效果,掌握学生情况调整教学方案,因而在教学中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数学作业的批改中,往往存在着以下缺憾:第一、作业批改
期刊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考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学生答题规范化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和暴露出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农村中学,政治学术语言的表达能力既是教师长期忽略,也是学生所普遍欠缺的。    一、存在问题    在平时的教学中,当我们几个政治教师谈到学生在政治学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时,几乎所有的政治教师都会提到这么几个问题:“他们写作业时,甚至连题目都看不懂!”“我看不懂他们的答案,不知道他们在讲什么?”
期刊
英语是一门语言,而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信息系统,是人们用来进行实际思维活动的有效工具。初中英语新教材突出交际性,它是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符合教学实际和学生认知规律。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如教会他们怎样自觉地学习到以下几点:    一、以“本”为本,寓教于乐    教师要熟悉教材内容,精心备课,设计教学方案,做到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度适当。在课堂教
期刊
传统历史教学侧重对历史事件发展演变的介绍,“以本为本、以纲为纲”长期以来成为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因而形成了“教师教课本,学生记课本,考试考课本”的教学,使学生对课本上介绍的知识背得滚瓜烂熟,书本以外的东西不想学、不会学;把课本知识当作绝对真理,没有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因而难以形成创新思维能力。新课程则扬弃了这一传统的惯性模式,既注重基础知识、基础理论框架的构建,又注意让学生基于其原有的知识经验系统,
期刊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教学方式、学习方式都要进行相应的转变。教师要从课堂的主导者,变为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学生要从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发现式学习,倡导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意味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亟需变革。在丰富的课改实践中,结合相关的教学理论,我们逐渐探索出了语文课堂的“自主创新”四步教学模式。    一、质疑释疑    首先引导学生进行预习,结合资料给课文的生字注音释义,分析文章中关键语
期刊
在以往的音乐教学模式中,音乐知识、基本乐理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体系,被教育者们过分的强调,而把他摆在了不适当的位置。  传统的唱歌教学模式是:认识拍号、解释含义、说出规律--节拍--节奏--音高--读词--模唱--配器--讨论。这种模式重点强调的是唱谱,教师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见到曲谱就能唱。这种教学模式过分的强调双基,而拍号的含义、规律、节奏等都是科学的,是可以感知的,能使人产生一种愉悦,那种不结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