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入数学思想建构高效数学课堂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ige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课改在我国的大力推广,数学学科越来越受到重视。数学学科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影响考试的成绩,同时与学生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因此数学老师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将理论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要将数学思想进行渗透,从而提升同学们的综合素养。本文主要探究如何将数学思想进行渗透,从而形成高效的课堂,希望本文能够对数学老师在未来的教学中有所帮助。
  关键词 数学学科;数学思想;高效课堂
  新课改中有着明确的规定,老师在教学的过程要注重培养同学们的学习能力,将数学思想对同学们进行渗透,从而形成高效的课堂。在这种情况下,数学老师要将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改变,将数学思想进行合理的渗透,让同学们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数学知识。通过数学思想的渗透,同学们可以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同学们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提升数学学科的综合能力。
  一、将“变与不变”的思想进行渗透,从而促进探索
  “变与不变”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数学思想,同时也是同学们掌握新知识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有助于同学们发现知识的本质,从而打开自身的思维,能够让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注入全新的生命力。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变与不变”的思想进行合理的渗透,老师要对同学们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同学们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通过这样的方式同学们能够非常立体的了解相关的的数学知识,从而更加容易的进行掌握。通过“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同学们能够将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合理的运用,在实际的学习中可以正确的利用,从而提升了自身的辨析能力,对于数学学科高效课堂的形成是非常有利的。
  二、将“转化”的思想进行渗透,从而实现内化
  转化对于同学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经常被同学们使用的一种解题策略。数学是非常特殊的一门学科,有着非常强的系统性以及逻辑性,同时知识点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往往通过之前学习过的知识点能够延伸出新课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转化的思想渗透给同学们,将同学们的思维进行充分的挖掘。通过这个过程学生能够将知识进行内容,从而掌握解题的思路,这对于同学们成绩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要对同学们进行正确引导,同学们可以将通过之前学习过的内容与新课的内容进行联系,通过以往的学习经验能够将新的知识充分吸收,可以通过最短时间将新的知识进行掌握,这种方式极大程度的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为同学们的发展奠定十分好的基础。
  三、将“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渗透,从而掌握数学学科的本质
  在进行数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元素就是“数”以及“形”,同时这是同学们学习数学学科的基础。数形结合成为了十分重要的一种数学思想,能够为同学们提供非常好的解题思路。华罗庚是非常著名的数学家,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当有了数没有形的时候是非常不直观的,有了形却没有数的时候很难进行细致的解题,当数与形之间结合的时候是非常好的,分开的时候是什么都解决不了的。”由此可以知道,“数”和“形”两者之间是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并不能将它们分开。当数学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将数形的思想进行合理的渗透,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非常主观的展现给同学们,这对于同学们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能够有效的将数学知识的难度进行降低,同学们能够将数学学科的本质发现。通过将数形思想的合理渗透,能够让同学们更加容易的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是非常有帮助的。
  四、将“方程”的思想进行渗透,将繁杂的知识变得简单
  让同学们从算数思维转变成代数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方程,这对于同学们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能够让同学们将算数的思维进行有效的摆脱。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对于方程是有着抵触的情绪,出现这种情况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同学们感觉方程十分的繁琐。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要对同学们进行正确引导,同学们能够发现方式能够将非常复杂的知识变得非常简单,能够将方程的优势让同学们发现,通过这個过程可以培养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培养同学们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五、结束语
  随着素质教育在我们国家的大力推广,数学老师已经要意识到培养同学们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改变,不仅要让同学们掌握住知识,同时注重将数学思维对同学们进行合理的渗透。通过数学思维的渗透,能够将同学们的数学思维进行充分的挖掘,帮助同学们构建起完整的数学模型,提升同学们整体的能力,培养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从而形成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陆克海.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7(03).
  [2]侯玲.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J].吉林教育,2017(45).
  [3]于波袁朱文平袁朱剑英.中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方式比较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08).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小学音乐教学面临着更高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如何开展小学音乐有效教学已经成为了广大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开展小学音乐有效教学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音乐素养,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这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是十分必要的。鉴于此,广大教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音
2010年伊始,北京市发改委便将“智能交通”的话题摆上了桌面。2011年,北京将开工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三期项目,总投资达14亿元,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中心城区及部分高速路的智能交通系统,将五环路以内现有道路的综合覆盖率由30%提高到70%。北京市发改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智能交通”将成为北京建设绿色现代化世界城市的基础。  据了解,在《北京交通发展纲要》中,明確了智能化交通管理的近期目标,并将建立
摘要 在作文实践中,学生缺乏观察的慧眼,总感觉“无话可说,无字可写。”因而觉得写作是件难事。为解决此难题,论文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导,最终让学生拥有一双慧眼,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写出内容充实、富于生活气息、充满真情实感的美文。  关键词 作文教学;观察方法;勤于实践  中图分类号:TD326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3-0189-01  目前,小学生能够写出
据国家发改委消息,经国务院同意,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部、住建部、交通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真落实本指导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确保智慧城市建设健康有序推进。  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增强,综合竞争优势明显提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
摘 要:智能电子牌照是首次运用计算机管理车辆身份的新一代电子牌照,它能使车辆具有严密的防伪功能和信息化管理功能,既能确保车辆身份的真实可靠,又可为实现物联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是实现物联网和智能交通必不可少的工具。  关键词:智能牌照;车辆身份自检;双向无线通信;信息公开显示;自动预警报警  引 言  车联网是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车辆身份管理是车联网的基础,也是实现智能交通的首要条件。但是,
摘 要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的重点已经不是以往简单的传授课程知识,逐渐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方向靠拢,因此当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挑战。以往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措施对于当下的新课程背景时代已经有明显的不适用现象,需要及时调整管理措施,将其中的方式进行改进,充分体现小学教育的作用意义,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对当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相应的
摘要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在这种发展形势下,我国教育管理部门要求实施新课标改革方案。新课标改革方案的提出,使我国各个初级中学的藏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发生了策略性的改变,西藏农牧区小学藏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工作的效率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教育部门针对西藏农牧区小学教学工作提出了“藏语文高校课堂阅读教学策略”,即要求藏语文指导教师通过一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来使学生的藏语文文化素养更高,使学生藏语文知识内容储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的重点要放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问题上。让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学会倾听与欣赏,提升自身审美能力,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培育丰富的精神世界,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音乐;课堂教学;渗透;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4-0057-01  随着新课程改革制度的推行,在小学音乐
摘 要多媒体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必须正确理解,合理使用。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运用产生的误区及如何利用多媒体服务于语文教学。  关键词 语文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  中图分类号:H09,[TN91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5-0013-01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多媒体课件由最初的投影仪、PPT课件、Fla
摘要 微课在前置性学习中的应用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微课视频的观看完成前置性学习,将前置性学习与微课相结合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微课视频形式将原本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知识点变得更加形象,由静态变为动态,为学生理解提供方便,同时适时性的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究,可以说在前置性学习中应用微课是辅导学生自學,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对此,文本重点研究微课在小学数学前置性学习中的应用,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以促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