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入浮躁股市的一丝清风

来源 :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ye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建华先生所著的《贤文与股市》独具匠心,他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资本市场知识巧妙地糅合在本书中,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意义很人。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的书很多,撰写现代股市的书也不少,但把两者结合起来写,可以称其为特有的、很少见的一种股市文化现象。
  我国当今的股市,从2001年以来跌跌不休,市场财富大量蒸发,投资者的信心几乎丧失殆尽。这不仅令股民伤心,学者头痛,监管者着急,也引起了国家高层领导的严重关注。股市参与符方、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都在苦苦寻求救市之策,然而治病要对症下药。造成股市不振的主要原因究竟是什么?正像本书所说:“股权分置、过度扩容、诚信危机、监管不力、惩处不严和股民利益得不到保护,这些都是原因。但是即便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也难以赢得和谐发展的股市;即使政府出台再多的利好政策,股指暴涨500点,也比不上爆出几个银广夏和德隆事件、跑掉几个董事长和总经理的杀伤力大。一个没有诚信、没有道德、没有文化的股市是无法树立股民信心的,而一旦股民信心丧失,远离股市,股市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些掷地有声的观点值得读者深思。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它不仅创造了历史的辉煌,而且对现代市场经济尤其是现代股市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传统文化提出的“仁、义、礼、智、信”是我们股市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资源,而我国今日之股市恰恰是缺少这些精神支柱。我们每天都在高喊要保护股民的利益,其实质就是呼吁我们的上市公司、证券机构和监管部门找回业已失去的仁爱之心。只有找回了仁爱之心,才有可能建成和谐发展的股市。诚信缺失是我国市场的一个痼疾,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就像悬在股市上的一把利剑,随时会对股市和股民造成巨人的伤害。再完善的法律、规章和标准都无法管住日新月异的现代股市的所有问题。也就是说,管理现代股市仅仅依靠法制是远远不够的。
  出现“安然”和“世通”问题的美国,在总结了教训之后,对会计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其中一条重要的内容是引入了“原则约束”。即使有人可以钻法律、规则和标准的空子危害股市,但却难以逃脱“原则约束”的天罗地网。“原则约束”的精髓实际上就是我们理解的道德和文化。如果能够在股市建立起道德约束,培育起股市文化,少发生一些违背职业道德和传统文化的事件,我们的股市就会多几分和谐,少几分忧愁。我们股市的参与者,如果在认真学习、研究股市技术之外,还深入学习和研究一下我国的传统文化,从而摒弃“小聪明”,修炼“大智慧”,那我们的股市岂不会更完美、更壮丽一些?作者提出“在中国土地上产生的中国式的‘巴菲特’和‘索罗斯’等投资大师,一定是既掌握西方数学模型,又精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人士,仅仅掌握两方数学模型而不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人肯定成不了中国的投资火师”,很有道理,因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贤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年轻人可能对《贤文》不太了解,年龄大些的人可能会比较熟悉。无论对《贤文》有无专门研究,但稍有文化素养的人都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贤文》,甚至耳熟能详。比如:“知足常乐,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等等。每句《贤文》都对仗工整、通俗易懂、深含哲理,对于培养人们的道德理念和了解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贤文与股市》一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运用了许多《贤文》上的典故,通过介绍历史名人的嘉言善行,来结合现代股市的典型事例,论述了一些令人折服的道理。
  这本书为我国当今浮躁的股市吹入了一丝清风,让股民、券商、上市公司高管及监管人员、媒体记者等股市参与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认识股市人生,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会令读者开卷有益。
  政府监管部门要不断更新观念,在健全法制、加强以法治市、严厉惩罚股市违法犯罪行为、增加违规成本的同时,重视股市道德和文化建设,弘扬股市正气,鼓励和奖励诚信守法、遵守道德、光大文化的股市参与者,大力营造一个遵守职业道德、弘扬传统文化的股市氛围。股市道德和文化可能在短期内属于软约束,但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正像作者所说的:“道德和文化一经形成,将会影响久远,功力无边。”许多知名企业把企业文化当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国股市的发展与和谐同样离不开股市道德和股市文化。
  作者叶建华先生从小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做过农民,当过工人,担任过文化产业公司的总经理和《信息早报》的总编辑,现任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政策法规部主任,在《信息早报》和搜狐网站设有专栏,是一位受读者和网民欢迎的作者。可以相信,作者在今后的日子里将会有更多更新的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
  本文作者为原全国人大财经巡视员,中国《证券法》、《信托法》、《证券投资基金法》起草工作小组组长,证券业界资深人士。
其他文献
中国大陆的知识分子,很少有人知道台湾人所说的“五年级”、“六年级”是什么意思。我也好晚才明白,出生于公元1953年,即“民国四十二年”的我,和龙应台同为“四年级生”。  许多年,同代人互不相干。1963年,龙应台是高雄县乡下的小学生,在渔村可以望见大海。海那边,有个小岛叫南麂。那一年,岛上有一名暑期前来看望解放军父亲的小学生钱钢。一天,尖厉的警报声响起,台湾空军RP—101战机(我们喊它“妖洞妖”
期刊
关于书籍、关于读书,我最深刻的记忆是刚工作时回北大朗润园找季羡林先生组稿的经历。那是我第一次走进这样一位大学者的家,与其说是一个家,不如说是一个小型图书馆——顶天立地的几排书架,不设沙发和座椅,据说是因来访者太多,为防久坐闲谈浪费时间而不得已为之。季先生带我看他的两个书桌,当时他同时在从事着两摊研究:“上午在一张桌子上做一项,下午就转移到另一张桌子上做另一项。”这件事情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太令我这
期刊
本文的题目是由两部长篇小说,即《高纬度战栗》和《背后》组成的。二者之间的联系,首先是题材与种类的相同,都是有侦探/悬念风格的政治小说,其次,《高纬度战栗》的作者陆东明是著名作家,他高度评价新生代作家陈岚的《背后》。实不相瞒,我并不相信名人的推荐,然而读过陆东明的作品,特别是这本《高纬度战栗》,使我对陆的判断有信心,再读《背后》,觉得陆言不虚。  先说《高纬度战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9月版)
期刊
有人问,我这个民间俗语研究者是不是领了政府的补贴,怎么写起文章来语气越来越像眼下大学里的教授。我申明,我没有领政府的补贴,我还是一个民间人士,在俗语所构成的世界里我是一个行者。之所以写文章带上官气和教授腔,主要的原因是我病了三个月。在这三个月里,我躲在乡下,忍着病痛的折磨,把前朝留下的四库全书细细地过了一遍。大家可能已经知道,我是一个全书癖,看见全书的字样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非一读为快不可。当然我
期刊
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军事书刊和相关报道的市场。城市报摊上五颜六色、琳琅满目的军事报刊,以及书店里同样品种众多的军事书籍,就说明了这一点。在其他国家,看不到这种情况。《军情观察室》一直是凤凰卫视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也说明了这一点。但没有见过对这种现象作社会学分析的论文,这是否说明中国平民特别好战?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是美军,不过美国老百姓不关心军事,更不关心其他国家的军事。  军事题材的小说,特别是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与水平状况,创设符合和适应学生学习的情境,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去获取知识,自觉地训练技能,以达到教学的目的。下面根据我多年教学的实践,就小学数学教学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一观点,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重视学习目的教育,诱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利
期刊
儿时的我对月亮特别敏感,据说还是牙牙学语的时候,有次爸爸背着我行走在有银色月光的夜里,我便自个儿在爸爸背上念叨:“月月(月亮)走,我也走”。记事之后第一次认真地看月亮,是在小学三年级的那个中秋的夜晚。爸爸在外地出差,妈妈带着我和妹妹带着几块切好的豆沙月饼和各人的小板凳,来到家附近的一个叫“飞机坪”的大操场,一面说着嫦娥奔月的故事,背诵与月亮有关的诗句,一面津津有味地品尝月饼。那晚的月亮,圆润之中带
期刊
吃完樱桃吃芒果,芒果还是芒果;吃完芒果再吃樱桃,樱桃就不再是樱桃了。  樱桃算不上是清淡的水果,但因着芒果浓烈的余韵,失却了樱桃之味:所谓错误的时间云云,其中之一大抵也是如此吧。  桂林米粉店里的这个女服务生,像一张民国时期的老照片,褪却了颜色,黄、轻、薄地在店里飘来又飘去,无声亦无息;声音也是飘忽的,也像影子一样——不是声音,只是声音的影子而已。  小小的贫瘠的身子,小小的瘦弱的发髻,也就十四五
期刊
初秋的南京是最宜人的,恬静而凉爽。真正地开始在这座城市生活也已经有好几个月了,相对于土生土长的南京人来说,时日尚少,但对这座被称为六朝古都的城市也有了最粗浅的一点印象。这里沉淀了太多的历史,所以一草一木都蕴涵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而生活在这里的百姓,大概是由于在皇帝的眼皮底下生活时间长了的原因罢,一个个都心思无比细腻,但性情还是如这座城市一样古朴低调。很多江南的城市都有着烟花浪漫的历史,可是南京除
期刊
在著名的《大不列颠了颠百科全书·俗语卷》第1723页结束的地方,编撰者罕见地把“猫抓老鼠狗打听”这个词条列上,而对之解释和研究放在了下一页。据我不完全的观察,这在全书之中几乎是孤例,是绝无仅有的。这就不能不引起我深深的思考,似乎这个俗语的亮相本身有着某种犹抱琵琶的韵致,使人充满了期待和遐想。  在第二页,也就是第1724页,这个俗语的解释却令人十分失望:一般意义上用来讽刺多管闲事者。这个从期待到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