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学科教学以培养学生应试能力为目标,导致我国教育长期陷入高分低能的怪圈。为了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对人才综合素养的更高要求,我国全面实施了素质教育。科学作为一门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是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科学学科的宗旨。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应该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通过科学实验探究给小学生体验、求真的机会,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以生为本;小学科学;实践教学;科学探究;策略
增强小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引导小学生在亲自参与科学探究过程中学会通过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小学生的终身学习、全面发展奠基,这是小学科学学科总的课程培养目标。但是由于部分教师仍旧秉持着传统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单一,在科学教学当中仍旧沿用讲实验的传统做法,或者小学生的实验过程从设计、过程到得出结论完全是按照教师既定的设计方案、步骤进行,教师的越俎代庖严重束缚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流于形式。为了提高小学生科学探究的有效性,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原则,让科学探究变成他们在具有开放性的科学探究过程中理解科学现象、发现科学规律、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体验求真过程。
一、以生为本开展好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教师首先要激发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欲望
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当中,教师要认识到实验是科学教学的核心环节,是小学科学教学不可突破的底线。教师要以科学探究实验为核心展开小学科学教学。小学生具有对感兴趣的未知事物具有强烈好奇心、强烈的求知欲望的特点,在以生为本的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欲望。为了激发小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教师首先要善于根据不同科学探究实验内容的特点寻找既为小学生所熟悉,又可以说明问题的实验材料,让材料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得以发挥它前所未见的奇妙作用。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做到以生为本,教师还要善于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在教师演示的基础上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亲自实验过程中,小学生不再是课堂教学的看客,而是亲自经历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这一方面可以成功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究欲望,另一方面在亲自动手实验过程中小学生对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都了解得更为透彻。为了提高小学生实验操作流程的正确性,教师还可以让小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实验探究过程,在合作完成探究实验过程中,小学生既可以更好地完成实验探究,还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学会了分享、互助,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得以增强。
例如,在《研究磁铁》一课教学过程中,虽然小学生对磁铁并不陌生,但是他们对磁铁的基本性质却缺乏深入的研究。教师可以做一个小实验,先将一些曲别针、小铁钉之类的东西放在一张纸上,用一个磁铁隔着纸张来回摆动,学生观察到这些小物品动起来,然后教师提问学生:是什么魔法让这些小物品动起来的?小学生雖然对实验原理缺乏理解,但是他们普遍认为是磁铁的缘故。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相对简单的问题,并询问小学生磁铁可以让这些小物品动起来的原因,小学生的求知欲望被充分激发出来。
二、以生为本开展好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相比于其他学科而言,小学科学更受小学生的欢迎,他们对科学学科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可以自己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究。因此,在以生为本的小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开展好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有效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虽然小学生对科学实验有着浓厚的探究欲望,但是鉴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他们在科学实验中存在种种不良习惯,他们对实验感兴趣大都是因为感觉实验比较好玩,他们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对教师的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的讲解缺乏认真听讲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在观察任务、实验数据记录方面也缺乏良好习惯,实验结束后小学生也往往缺乏主动思考、总结实验现象、整理实验器材的良好习惯。因此,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教师要从增强小学生科学探究实验的目的性、培养他们认真听清教师关于实验步骤以及实验注意事项讲解的认真倾听意识。教师还要引导小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在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帮助学生整理仪器,将仪器一一放回原处,培养他们良好的实验习惯。
例如在使用测力计的观察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小学生对测力计的计量单位、量程以及零位进行仔细观察,思考每一小格、每一大格分别表示多少,并及时记录测力计的读数。
三、以生为本开展好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教师要合理组建实验小组
在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中,不少实验需要小学生分组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因此,以生为本开展好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提高科学实验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教师要确保实验小组组建的科学性、合理性。在小组组建过程中,教师要采取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原则,每个小组当中都要安排不同学习层次、不同性格爱好的小学生,让每名成员都有机会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来,在实验探究过程中都有明确的分工,教师还要注意定期让小学生进行角色轮换,增强小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合作的默契度。
例如,在苏教版科学《测量呼吸和心跳》一课教学过程中,男生普遍认为自己在身体素质上要比女生强很多,为了验证这一猜测是否正确,教师可以将男女生分开组队,各自组成四到六人小组,让他们分别对自己平静时、活动后、活动十分钟之后的呼吸与心跳进行测量,并将数据及时记录下来。然后,男女生就测得的各项数据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发现,男生的呼吸、心跳和女生的差别并不明显。在分组活动过程中,由于教师对小组的巧妙组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他们在测量数据、记录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过程中都极度的认真,科学实验探究效果较以前大大提高。
四、以生为本开展好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教师要合理选择实验材料,激发小学生科学探究欲望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教材,又要不拘泥于教材,教师要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例如,在实验材料的选择上,教师要善于选取既可以顺利完成实验,又贴近小学生现实生活的、为他们所熟知、随处可见的实验材料开展实验探究活动。贴近小学生生活实际的实验材料对有效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科学探究的兴趣,提高小学生开展实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大有裨益。选择小学生所熟悉的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还可以提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探究科学规律的自觉性,这对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果实和种子》一课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对果实和种子的区别缺乏深入的研究,因此在辨认果实和种子过程中经常出现失误。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个“认识果实”的小实验,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学生从家中把自己认为是果实的东西带过来,然后教师让小学生就各自带来的自认为是果实的东西集中在一起进行观察、比较,他们经过对外表的仔细研究发现无法找到共同特征。教师趁机启发学生:是不是可以把它们利用“横切”的解剖方法切开,从内部寻找共同特征呢?小学生经过小心解剖进行研究、讨论,发现它们中有的内部有各种形状的种子,有的则只有果肉。在小学生汇报实验结构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果实的外部都有果皮,内部都有种子,具有这两个特征的才是果实。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刚才学会的鉴别方法成功判断出了自己带来的是否是果实。
五、以生为本开展好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去探究、去验证,从而提高科学实验探究的有效性
科学探究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以生为本开展好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教师要在课堂科学探究过程中预留给小学生足够的时间,教师还要避免全程帮扶的错误做法,要鼓励小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大胆的猜测和假设,并鼓励他们通过实验小心求证。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自由的空间去一一验证自己的想法,在不断纠正错误想法、不断产生新想法、再次进行验证,最后得出正确结论的过程中让他们感受到真正的科学探究过程是建立在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基础上的,提高小学生对科学探究深奥性、艰难性的认识,让他们正视挫折、勇于面对挫折,在挫折、失败当中不断进步,增强科学探究成功的成就感。
例如,在苏教版三年级科学《把固体放到水里》的实验设计中,教师出示学生所熟悉的诸如蜡烛、回形针、胡萝卜、学生用的橡皮以及铁的螺丝帽等物体,也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携带的体积较小的物体用来进行实验。教师首先应该允许小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上述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做出自以为有道理的预测,然后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制订合理的实验计划,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如果实际情况和自己的预测不相符,则要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实验结果,反思、探究其中的原因。在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完成实验的过程中,他们既意识到科学探究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科学探究成功是需要付出努力的,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逐步的提升。
六、以生为本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教师要善于利用激励性评价机制
和以前的版本相比,新版小学科学教材为教师提供了许多新颖独特的教学形式,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除了要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领域,在教学过程中具备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之外,还要引导、鼓励小学生积极投入到科学实验探究过程中来。为了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探究过程的有效性,教师要善于利用激励性评价机制,在课堂上多运用启发性语言,多运用激励性语言,让小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个性见解,激发他们进行科学实验探究的兴趣,增强他们科学探究的自信心,使他们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在教师的激励性评价下,小学生的实验探究欲望被充分激发出来,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在仔细观察、亲自体验过程中,在激烈讨论、得出结论过程中不仅获取了更多的知识,还经历了发现知识的过程,提高了科学探究能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要善于在实验教学当中进行创新。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给小学生提供更多动手进行实验探究的机会,引导小学生在手脑并用解决问题过程中激活自己的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实践探究能力,让小学科学教学真正起到激發小学生科学探究兴趣、提升小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叶国锋.有效开展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策略[J].民风(科学教育),2013(4):311.
[2]秦丹淳.小学科学课探究活动的有效性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12):71.
[3]李新艳.探究提高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策略[J].读书文摘,2017(20):347.
[4]侯燕.小学科学探究活动教学策略探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35):7.
编辑 张珍珍
关键词:以生为本;小学科学;实践教学;科学探究;策略
增强小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引导小学生在亲自参与科学探究过程中学会通过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小学生的终身学习、全面发展奠基,这是小学科学学科总的课程培养目标。但是由于部分教师仍旧秉持着传统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单一,在科学教学当中仍旧沿用讲实验的传统做法,或者小学生的实验过程从设计、过程到得出结论完全是按照教师既定的设计方案、步骤进行,教师的越俎代庖严重束缚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流于形式。为了提高小学生科学探究的有效性,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原则,让科学探究变成他们在具有开放性的科学探究过程中理解科学现象、发现科学规律、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体验求真过程。
一、以生为本开展好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教师首先要激发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欲望
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当中,教师要认识到实验是科学教学的核心环节,是小学科学教学不可突破的底线。教师要以科学探究实验为核心展开小学科学教学。小学生具有对感兴趣的未知事物具有强烈好奇心、强烈的求知欲望的特点,在以生为本的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欲望。为了激发小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教师首先要善于根据不同科学探究实验内容的特点寻找既为小学生所熟悉,又可以说明问题的实验材料,让材料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得以发挥它前所未见的奇妙作用。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做到以生为本,教师还要善于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在教师演示的基础上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亲自实验过程中,小学生不再是课堂教学的看客,而是亲自经历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这一方面可以成功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究欲望,另一方面在亲自动手实验过程中小学生对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都了解得更为透彻。为了提高小学生实验操作流程的正确性,教师还可以让小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实验探究过程,在合作完成探究实验过程中,小学生既可以更好地完成实验探究,还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学会了分享、互助,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得以增强。
例如,在《研究磁铁》一课教学过程中,虽然小学生对磁铁并不陌生,但是他们对磁铁的基本性质却缺乏深入的研究。教师可以做一个小实验,先将一些曲别针、小铁钉之类的东西放在一张纸上,用一个磁铁隔着纸张来回摆动,学生观察到这些小物品动起来,然后教师提问学生:是什么魔法让这些小物品动起来的?小学生雖然对实验原理缺乏理解,但是他们普遍认为是磁铁的缘故。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相对简单的问题,并询问小学生磁铁可以让这些小物品动起来的原因,小学生的求知欲望被充分激发出来。
二、以生为本开展好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相比于其他学科而言,小学科学更受小学生的欢迎,他们对科学学科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可以自己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究。因此,在以生为本的小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开展好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有效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虽然小学生对科学实验有着浓厚的探究欲望,但是鉴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他们在科学实验中存在种种不良习惯,他们对实验感兴趣大都是因为感觉实验比较好玩,他们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对教师的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的讲解缺乏认真听讲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在观察任务、实验数据记录方面也缺乏良好习惯,实验结束后小学生也往往缺乏主动思考、总结实验现象、整理实验器材的良好习惯。因此,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教师要从增强小学生科学探究实验的目的性、培养他们认真听清教师关于实验步骤以及实验注意事项讲解的认真倾听意识。教师还要引导小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在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帮助学生整理仪器,将仪器一一放回原处,培养他们良好的实验习惯。
例如在使用测力计的观察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小学生对测力计的计量单位、量程以及零位进行仔细观察,思考每一小格、每一大格分别表示多少,并及时记录测力计的读数。
三、以生为本开展好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教师要合理组建实验小组
在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中,不少实验需要小学生分组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因此,以生为本开展好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提高科学实验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教师要确保实验小组组建的科学性、合理性。在小组组建过程中,教师要采取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原则,每个小组当中都要安排不同学习层次、不同性格爱好的小学生,让每名成员都有机会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来,在实验探究过程中都有明确的分工,教师还要注意定期让小学生进行角色轮换,增强小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合作的默契度。
例如,在苏教版科学《测量呼吸和心跳》一课教学过程中,男生普遍认为自己在身体素质上要比女生强很多,为了验证这一猜测是否正确,教师可以将男女生分开组队,各自组成四到六人小组,让他们分别对自己平静时、活动后、活动十分钟之后的呼吸与心跳进行测量,并将数据及时记录下来。然后,男女生就测得的各项数据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发现,男生的呼吸、心跳和女生的差别并不明显。在分组活动过程中,由于教师对小组的巧妙组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他们在测量数据、记录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过程中都极度的认真,科学实验探究效果较以前大大提高。
四、以生为本开展好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教师要合理选择实验材料,激发小学生科学探究欲望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教材,又要不拘泥于教材,教师要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例如,在实验材料的选择上,教师要善于选取既可以顺利完成实验,又贴近小学生现实生活的、为他们所熟知、随处可见的实验材料开展实验探究活动。贴近小学生生活实际的实验材料对有效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科学探究的兴趣,提高小学生开展实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大有裨益。选择小学生所熟悉的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还可以提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探究科学规律的自觉性,这对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果实和种子》一课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对果实和种子的区别缺乏深入的研究,因此在辨认果实和种子过程中经常出现失误。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个“认识果实”的小实验,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学生从家中把自己认为是果实的东西带过来,然后教师让小学生就各自带来的自认为是果实的东西集中在一起进行观察、比较,他们经过对外表的仔细研究发现无法找到共同特征。教师趁机启发学生:是不是可以把它们利用“横切”的解剖方法切开,从内部寻找共同特征呢?小学生经过小心解剖进行研究、讨论,发现它们中有的内部有各种形状的种子,有的则只有果肉。在小学生汇报实验结构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果实的外部都有果皮,内部都有种子,具有这两个特征的才是果实。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刚才学会的鉴别方法成功判断出了自己带来的是否是果实。
五、以生为本开展好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去探究、去验证,从而提高科学实验探究的有效性
科学探究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以生为本开展好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教师要在课堂科学探究过程中预留给小学生足够的时间,教师还要避免全程帮扶的错误做法,要鼓励小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大胆的猜测和假设,并鼓励他们通过实验小心求证。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自由的空间去一一验证自己的想法,在不断纠正错误想法、不断产生新想法、再次进行验证,最后得出正确结论的过程中让他们感受到真正的科学探究过程是建立在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基础上的,提高小学生对科学探究深奥性、艰难性的认识,让他们正视挫折、勇于面对挫折,在挫折、失败当中不断进步,增强科学探究成功的成就感。
例如,在苏教版三年级科学《把固体放到水里》的实验设计中,教师出示学生所熟悉的诸如蜡烛、回形针、胡萝卜、学生用的橡皮以及铁的螺丝帽等物体,也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携带的体积较小的物体用来进行实验。教师首先应该允许小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上述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做出自以为有道理的预测,然后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制订合理的实验计划,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如果实际情况和自己的预测不相符,则要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实验结果,反思、探究其中的原因。在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完成实验的过程中,他们既意识到科学探究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科学探究成功是需要付出努力的,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逐步的提升。
六、以生为本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教师要善于利用激励性评价机制
和以前的版本相比,新版小学科学教材为教师提供了许多新颖独特的教学形式,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除了要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领域,在教学过程中具备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之外,还要引导、鼓励小学生积极投入到科学实验探究过程中来。为了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探究过程的有效性,教师要善于利用激励性评价机制,在课堂上多运用启发性语言,多运用激励性语言,让小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个性见解,激发他们进行科学实验探究的兴趣,增强他们科学探究的自信心,使他们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在教师的激励性评价下,小学生的实验探究欲望被充分激发出来,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在仔细观察、亲自体验过程中,在激烈讨论、得出结论过程中不仅获取了更多的知识,还经历了发现知识的过程,提高了科学探究能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要善于在实验教学当中进行创新。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给小学生提供更多动手进行实验探究的机会,引导小学生在手脑并用解决问题过程中激活自己的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实践探究能力,让小学科学教学真正起到激發小学生科学探究兴趣、提升小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叶国锋.有效开展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策略[J].民风(科学教育),2013(4):311.
[2]秦丹淳.小学科学课探究活动的有效性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12):71.
[3]李新艳.探究提高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策略[J].读书文摘,2017(20):347.
[4]侯燕.小学科学探究活动教学策略探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35):7.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