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作文教学一直是让老师头痛,让学生叫苦。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学生知识面狭窄,语言积累不丰富,一遇到习作就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无感可发,无情可抒。学生对习作普遍存在着一种厌倦心理。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培养他们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乐说,有事可叙,能写出内容丰富,情感真实的好作文,这是当前语文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众所周知,语文学习是一种综合性学习。“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目标中的四个重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注重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在预习中积累素材
課前我让学生充分预习,初步感知教材,预习中查找资料,弄懂字词意思,理清文章写作顺序、主要内容,画出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并在初读中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课上交流、汇报。比如在教《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前,我让学生先了解《水浒传》中宋江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了解林冲遭受发配的原因,了解林冲、洪教头、柴进等人物的为人特点。课上同学们热情高涨,把《水浒传》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分析得非常透彻。课后不少同学又捧起了《水浒传》,全班掀起了“水浒热”。又如我在教《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课前,先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查找世界名城维也纳的材料,课上让他们说说这座城市的人文地理,同学们一个个都说得头头是道。课前充分地预习,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在预习中积累了丰富的习作素材。
二、抓重点词句读讲,侧重感受揣摩训练
讲解课文时,我经常选择一些重要或精彩的语句让学生读读、想想、画画、演演,运用多种感观体会语言含义,与课文情感产生共鸣,探究语言规律,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读懂哪些语句,文章为什么这样命题?这样开头、结尾?课文写了什么?怎样写?这样写好在哪里?你知道为什么这样写?所有的这些让学生自己体味出来。这样对学生习作的命题和素材的组织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概括文章的写作特点
每一篇文章都有它不同于其他文章的个性,在学生学习完一篇新的课文后,我经常让学生讨论课文的写作特点,如:学完了《黄果树瀑布》一课,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了如何“按地点的转换顺序”去写景,又如:学完了《莫高窟》一课,通过讨论让学生知道了“总——分——总”的写作方法和过渡句的使用。这既是对文章的整体回顾,又是为今后的写作做好充分的铺垫。
四、积累内化训练
结合语境的积累,结合情感的积累才易于被内化。因此阅读教学是促进语言材料内化的途径。课文讲完以后,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有感情朗读或背诵,释放情感,在读中明意,读中感悟,读中吸收,并把好词、段,积累下来,日积月累,词汇丰富了,写出的文章也就充实了。
五、阅读教学后进行仿写、叙写
阅读教学后进行仿写、叙写,趁热打铁,读写迁移,是练习写作的最好时机。如在教完《秦兵马俑》时仿写一篇介绍古迹的作文,学完《变色龙》后练习写一篇介绍动物的作文,学完《滥竽充数》后练习续写。总之,学完人物篇仿写人物,学完景物篇仿写景物,学一类,仿一类,让学生有样可照,仿得轻松练得愉快。从学到仿,然后是创造写,最后是学会写,写出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如果说阅读教学是教给学生方法,作文教学则是让孩子门学会如何应用。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有内容写,乐于写,那么我们想看到学生与众不同、煜煜生辉的文章将不再是难事。
一、在预习中积累素材
課前我让学生充分预习,初步感知教材,预习中查找资料,弄懂字词意思,理清文章写作顺序、主要内容,画出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并在初读中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课上交流、汇报。比如在教《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前,我让学生先了解《水浒传》中宋江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了解林冲遭受发配的原因,了解林冲、洪教头、柴进等人物的为人特点。课上同学们热情高涨,把《水浒传》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分析得非常透彻。课后不少同学又捧起了《水浒传》,全班掀起了“水浒热”。又如我在教《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课前,先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查找世界名城维也纳的材料,课上让他们说说这座城市的人文地理,同学们一个个都说得头头是道。课前充分地预习,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在预习中积累了丰富的习作素材。
二、抓重点词句读讲,侧重感受揣摩训练
讲解课文时,我经常选择一些重要或精彩的语句让学生读读、想想、画画、演演,运用多种感观体会语言含义,与课文情感产生共鸣,探究语言规律,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读懂哪些语句,文章为什么这样命题?这样开头、结尾?课文写了什么?怎样写?这样写好在哪里?你知道为什么这样写?所有的这些让学生自己体味出来。这样对学生习作的命题和素材的组织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概括文章的写作特点
每一篇文章都有它不同于其他文章的个性,在学生学习完一篇新的课文后,我经常让学生讨论课文的写作特点,如:学完了《黄果树瀑布》一课,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了如何“按地点的转换顺序”去写景,又如:学完了《莫高窟》一课,通过讨论让学生知道了“总——分——总”的写作方法和过渡句的使用。这既是对文章的整体回顾,又是为今后的写作做好充分的铺垫。
四、积累内化训练
结合语境的积累,结合情感的积累才易于被内化。因此阅读教学是促进语言材料内化的途径。课文讲完以后,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有感情朗读或背诵,释放情感,在读中明意,读中感悟,读中吸收,并把好词、段,积累下来,日积月累,词汇丰富了,写出的文章也就充实了。
五、阅读教学后进行仿写、叙写
阅读教学后进行仿写、叙写,趁热打铁,读写迁移,是练习写作的最好时机。如在教完《秦兵马俑》时仿写一篇介绍古迹的作文,学完《变色龙》后练习写一篇介绍动物的作文,学完《滥竽充数》后练习续写。总之,学完人物篇仿写人物,学完景物篇仿写景物,学一类,仿一类,让学生有样可照,仿得轻松练得愉快。从学到仿,然后是创造写,最后是学会写,写出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如果说阅读教学是教给学生方法,作文教学则是让孩子门学会如何应用。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有内容写,乐于写,那么我们想看到学生与众不同、煜煜生辉的文章将不再是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