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最怕的往往是写作文。怎样使学生爱上写作,并循序渐进地提高作文水平呢?笔者认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是治本之策。
一、随时观察与认识生活的习惯
胸中无物,没有什么可写,往往是学生在作文课上的第一感觉。要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教师首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随时观察与仔细体察认识生活的习惯。一方面,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本身有着写不尽的素材,而要获取这些素材,只有对生活中的人和事去观察,去认识。另一方面,学生练习写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来应用于生活,为生活服务,这也决定了练习写作的材料只能在学生自己的生活中寻找。所以,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用心观察和认识生活的习惯,才能让生活时时牵动着他们的思想与情感,才能把生活中的素材随手取来,并得以灵活运用。
二、经常阅读与诵读的习惯
心中有很多意思要写,可拿起笔来,却如茶壶煮饺子——倒不出来,是学生在作文课上遇到的又一难题。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组织文章的技巧不够熟练,二是用以表达意思的语言不够丰富。要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就需要养成经常阅读和时时诵读的习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写作水平的提高与阅读和诵读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只有把阅读面扩展开去,在进行大量的阅读的基础上,对自己喜欢的文章经常诵读,才能从读中积累写作技巧,丰富写作语言,才能使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三、经常动笔的习惯
平时懒于动笔,作文课上“难产”,是许多学生愁作文怕作文的主要原因。做任何事情,经常实践方可熟能生巧,写文章自然也不例外。学生要写好作文,仅凭作文课上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课堂作文只是系统学习、运用教材基础知识的过程,真正的训练应该是生活中的写作实践。因此,教师必须使学生明确:要把写作融入生活,把作文练习看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对于平日的观察、认识和自己在生活中的感想,要随时拿起笔写下来,只有养成经常动笔的习惯,才能真正锻炼出扎实的基本功。
四、想清楚再下笔的习惯
皱眉头,咬笔杆,挤牙膏式的想一句写一句,也是学生在作文课上常见的“痛苦”表现。问起来,不是没有材料可写,只是写下一两段便不知怎样再写下去了。分析其原因,是动笔前没有想清楚。画竹要“胸有成竹”,作文同样要“胸有成篇”。作文时,如果仅仅想到了要写哪些材料,而没有想清楚怎样写就仓促下笔,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好的。因此,在学生动笔之前,教师要先使他们想清楚:所写文章要表达怎样的中心,围绕中心选取哪些材料,在所选材料中,先写哪些,后写哪些,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如何开头,怎样结尾……。这些问题逐一落实好了,动笔的过程就成了仅仅是使用语言从头脑中抄录的过程了。每每写文章都這样做,养成了习惯,学生自然不会再以写作文为痛苦。
五、良好的语言习惯
在学生的习作中,语言上常常犯有两种毛病:一是本来用一两句话就能表达清楚的意思,却罗罗嗦嗦写上一大堆,甚至写得越多越不明白,使人读了不知其所言。二是故意运用一些华丽词藻大加粉饰,不该形容的形容,不该比喻的比喻,弄巧成拙,让人读了很不舒服。
语言是表达的工具,是直接把意思传递给读者的文章的外在表现形式,一篇文章质量的高低,最终都要落实到语言上。所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语言习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简明。即用来写文章的言辞既要简洁,又要明确。叶圣陶在这方面作了一个绝好的比喻:作文要经济,正如善于用钱的人一样,不该省的,决不妄存一个钱,不该费的地方决不妄费一个钱。二是要朴实真切。写作文应该像说话一样,心中怎样想就怎样表达出来,使人感到朴实、真切、自然。也正如叶圣陶所说的:“写文章就是用笔说话”。
六、反复修改的习惯
许多学生往往把作文写完便觉了事,把批阅和修改都认为是老师的任务,甚至老师批改后也决不再“过问”。这实际上是放弃了老师的指导和自己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的机会。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确:修改是写作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写作是自己的事,修改同样是自己的事。首先,学生每每在作文完篇后,教师要督促他们细细地多读几遍,认真审查修改后方可交给老师批阅;批改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体会老师留下的评语,并根据评语建议进一步修改,甚至重写。其次,教师还要督促学生在平时的写作练习(日记、随笔)中也要不断地认真修改,使其在写作训练中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养成反复修改的习惯,不断丰富写作经验。
总之,要使学生爱上写作,写好文章,就必须使他们养成各种良好的写作习惯。习惯养成了,才能长期受益,达到终生受用的目的。
一、随时观察与认识生活的习惯
胸中无物,没有什么可写,往往是学生在作文课上的第一感觉。要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教师首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随时观察与仔细体察认识生活的习惯。一方面,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本身有着写不尽的素材,而要获取这些素材,只有对生活中的人和事去观察,去认识。另一方面,学生练习写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来应用于生活,为生活服务,这也决定了练习写作的材料只能在学生自己的生活中寻找。所以,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用心观察和认识生活的习惯,才能让生活时时牵动着他们的思想与情感,才能把生活中的素材随手取来,并得以灵活运用。
二、经常阅读与诵读的习惯
心中有很多意思要写,可拿起笔来,却如茶壶煮饺子——倒不出来,是学生在作文课上遇到的又一难题。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组织文章的技巧不够熟练,二是用以表达意思的语言不够丰富。要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就需要养成经常阅读和时时诵读的习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写作水平的提高与阅读和诵读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只有把阅读面扩展开去,在进行大量的阅读的基础上,对自己喜欢的文章经常诵读,才能从读中积累写作技巧,丰富写作语言,才能使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三、经常动笔的习惯
平时懒于动笔,作文课上“难产”,是许多学生愁作文怕作文的主要原因。做任何事情,经常实践方可熟能生巧,写文章自然也不例外。学生要写好作文,仅凭作文课上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课堂作文只是系统学习、运用教材基础知识的过程,真正的训练应该是生活中的写作实践。因此,教师必须使学生明确:要把写作融入生活,把作文练习看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对于平日的观察、认识和自己在生活中的感想,要随时拿起笔写下来,只有养成经常动笔的习惯,才能真正锻炼出扎实的基本功。
四、想清楚再下笔的习惯
皱眉头,咬笔杆,挤牙膏式的想一句写一句,也是学生在作文课上常见的“痛苦”表现。问起来,不是没有材料可写,只是写下一两段便不知怎样再写下去了。分析其原因,是动笔前没有想清楚。画竹要“胸有成竹”,作文同样要“胸有成篇”。作文时,如果仅仅想到了要写哪些材料,而没有想清楚怎样写就仓促下笔,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好的。因此,在学生动笔之前,教师要先使他们想清楚:所写文章要表达怎样的中心,围绕中心选取哪些材料,在所选材料中,先写哪些,后写哪些,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如何开头,怎样结尾……。这些问题逐一落实好了,动笔的过程就成了仅仅是使用语言从头脑中抄录的过程了。每每写文章都這样做,养成了习惯,学生自然不会再以写作文为痛苦。
五、良好的语言习惯
在学生的习作中,语言上常常犯有两种毛病:一是本来用一两句话就能表达清楚的意思,却罗罗嗦嗦写上一大堆,甚至写得越多越不明白,使人读了不知其所言。二是故意运用一些华丽词藻大加粉饰,不该形容的形容,不该比喻的比喻,弄巧成拙,让人读了很不舒服。
语言是表达的工具,是直接把意思传递给读者的文章的外在表现形式,一篇文章质量的高低,最终都要落实到语言上。所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语言习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简明。即用来写文章的言辞既要简洁,又要明确。叶圣陶在这方面作了一个绝好的比喻:作文要经济,正如善于用钱的人一样,不该省的,决不妄存一个钱,不该费的地方决不妄费一个钱。二是要朴实真切。写作文应该像说话一样,心中怎样想就怎样表达出来,使人感到朴实、真切、自然。也正如叶圣陶所说的:“写文章就是用笔说话”。
六、反复修改的习惯
许多学生往往把作文写完便觉了事,把批阅和修改都认为是老师的任务,甚至老师批改后也决不再“过问”。这实际上是放弃了老师的指导和自己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的机会。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确:修改是写作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写作是自己的事,修改同样是自己的事。首先,学生每每在作文完篇后,教师要督促他们细细地多读几遍,认真审查修改后方可交给老师批阅;批改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体会老师留下的评语,并根据评语建议进一步修改,甚至重写。其次,教师还要督促学生在平时的写作练习(日记、随笔)中也要不断地认真修改,使其在写作训练中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养成反复修改的习惯,不断丰富写作经验。
总之,要使学生爱上写作,写好文章,就必须使他们养成各种良好的写作习惯。习惯养成了,才能长期受益,达到终生受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