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自主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教给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动手操作,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四种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数学;教学;主体作用;发挥;策略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能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之真正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主动发展,是衡量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反映素质教育主体性原则的重要表现。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本文仅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策略作初步的探讨。
一、激發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思维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件事物发生兴趣时,注意力就会十分集中,求知欲会变得空前旺盛,思维也会变得非常敏捷、灵活。因此,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途径。
1.关注内在动机,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
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是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设置悬念,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要巧提问题,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要加强操作训练,提供实践机会,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要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把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之成为深化课堂教学的突破口,从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如在教学“比例尺”这个内容时,教师可先设问:“在一张纸上能画出学校的平面图吗?大家想知道怎么画吗?”在这种情境下,全班学生马上产生了跃跃欲试的心态,有了这种欲望,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积极主动地探究、研讨。
2.关注外在动机,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书是为了育人,学生获取知识是发展自己的起点,学生的内因才是获取知识的关键,所以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就会主动去学。教师的情感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间接兴趣,小学生往往是亲其师而信其道,喜欢哪位教师就会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在学习中就会更加积极主动。这就要求我们从思想观念上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热情地鼓励每个孩子,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并在教学中多动脑筋,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显然会逐渐产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二、创设自主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自主学习能充分地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新课标指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合作交流的前提是学生能自己主动地参与学习。儿童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儿童心理是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课堂上师生的情感交流。教师态度要亲切,语言要有感染力,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要激励学生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使学生在课堂中既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又能感到学习氛围的轻松愉快。
2.努力拉近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外,还应在课外舍得进行“感情投资”,多接触学生,主动找学生谈心,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3.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位学生。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在学生有错时,不能只是批评指责,而还应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学习之中。
4.给学生多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最佳氛围,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从牵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过河,到让学生淌着石头过河,使其能有机会对立思考,进而学会独立思考。
三、教给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教给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发表的《学会生存》一文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一字不识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已是21世纪人们必备的基本素质。目前,学生将要面对的未来,是科技、人才竞争的时代,不会学习的人就要被现代信息社会所淘汰。从学生的未来着眼,我们今天的“教”要为明天的“不教”而努力。因此,在“教会”的同时,必须让学生“会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应当重视学法的研究、学法的指导、学会思考、学会实验、学会自学、学会质疑问难、学会提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表现,是积极思维的结果。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提问的机会,让学生总结学法。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课前可让学生准备好各种平行四边形学具,课中教师可指导学生用剪刀把平行四边形剪开,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找出平行四边形与已学图形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推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学生掌握这种方法,再去学习三角形、梯形、圆形的面积就会得心应手,主动学习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等数学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主动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自我感悟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感悟就是自我体验,通过自己的思维加工,进而获取知识,发展思维。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学生这种自我感悟的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文中阐述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观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这说明未来教师要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而学生要以学习主人的姿态,主动参与操作、讨论、汇报交流、提问、质疑、争论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感悟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辨别问题、创新发展的能力。例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教师可提供机会让学生先自行尝试。在解题过程中学生遇到了困难,自然会动脑筋思考,调用前面学过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知识,主动感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解决问题。最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总结方法,最终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一定会得到相应的发展。
四、加强动手操作,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皮亚杰曾经指出,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往往是用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由此可见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我们的教学要从传统的只注重动口的模式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既动口又动手,适时地进行动手操作活动,把动手活动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结合起来,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其主体作用。例如“分数初步认识”的教学,要让学生亲手分一分,体验“平均分”的含义;“几何图形认识”的教学,要通过作图、测量使学生形成表象,让学生感知图形的结构,进而分析内部特点和规律;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让学生参与到题意的理解过程中,让学生画图分析、模拟测量,广泛收集整理数据,手脑并用,构建解决问题的框架结构,认真分析数量关系,从而明确解题思路。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思维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总之,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我们一定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数学;教学;主体作用;发挥;策略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能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之真正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主动发展,是衡量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反映素质教育主体性原则的重要表现。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本文仅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策略作初步的探讨。
一、激發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思维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件事物发生兴趣时,注意力就会十分集中,求知欲会变得空前旺盛,思维也会变得非常敏捷、灵活。因此,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途径。
1.关注内在动机,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
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是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设置悬念,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要巧提问题,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要加强操作训练,提供实践机会,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要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把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之成为深化课堂教学的突破口,从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如在教学“比例尺”这个内容时,教师可先设问:“在一张纸上能画出学校的平面图吗?大家想知道怎么画吗?”在这种情境下,全班学生马上产生了跃跃欲试的心态,有了这种欲望,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积极主动地探究、研讨。
2.关注外在动机,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书是为了育人,学生获取知识是发展自己的起点,学生的内因才是获取知识的关键,所以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就会主动去学。教师的情感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间接兴趣,小学生往往是亲其师而信其道,喜欢哪位教师就会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在学习中就会更加积极主动。这就要求我们从思想观念上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热情地鼓励每个孩子,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并在教学中多动脑筋,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显然会逐渐产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二、创设自主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自主学习能充分地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新课标指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合作交流的前提是学生能自己主动地参与学习。儿童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儿童心理是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课堂上师生的情感交流。教师态度要亲切,语言要有感染力,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要激励学生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使学生在课堂中既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又能感到学习氛围的轻松愉快。
2.努力拉近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外,还应在课外舍得进行“感情投资”,多接触学生,主动找学生谈心,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3.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位学生。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在学生有错时,不能只是批评指责,而还应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学习之中。
4.给学生多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最佳氛围,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从牵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过河,到让学生淌着石头过河,使其能有机会对立思考,进而学会独立思考。
三、教给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教给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发表的《学会生存》一文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一字不识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已是21世纪人们必备的基本素质。目前,学生将要面对的未来,是科技、人才竞争的时代,不会学习的人就要被现代信息社会所淘汰。从学生的未来着眼,我们今天的“教”要为明天的“不教”而努力。因此,在“教会”的同时,必须让学生“会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应当重视学法的研究、学法的指导、学会思考、学会实验、学会自学、学会质疑问难、学会提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表现,是积极思维的结果。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提问的机会,让学生总结学法。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课前可让学生准备好各种平行四边形学具,课中教师可指导学生用剪刀把平行四边形剪开,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找出平行四边形与已学图形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推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学生掌握这种方法,再去学习三角形、梯形、圆形的面积就会得心应手,主动学习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等数学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主动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自我感悟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感悟就是自我体验,通过自己的思维加工,进而获取知识,发展思维。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学生这种自我感悟的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文中阐述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观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这说明未来教师要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而学生要以学习主人的姿态,主动参与操作、讨论、汇报交流、提问、质疑、争论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感悟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辨别问题、创新发展的能力。例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教师可提供机会让学生先自行尝试。在解题过程中学生遇到了困难,自然会动脑筋思考,调用前面学过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知识,主动感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解决问题。最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总结方法,最终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一定会得到相应的发展。
四、加强动手操作,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皮亚杰曾经指出,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往往是用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由此可见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我们的教学要从传统的只注重动口的模式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既动口又动手,适时地进行动手操作活动,把动手活动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结合起来,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其主体作用。例如“分数初步认识”的教学,要让学生亲手分一分,体验“平均分”的含义;“几何图形认识”的教学,要通过作图、测量使学生形成表象,让学生感知图形的结构,进而分析内部特点和规律;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让学生参与到题意的理解过程中,让学生画图分析、模拟测量,广泛收集整理数据,手脑并用,构建解决问题的框架结构,认真分析数量关系,从而明确解题思路。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思维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总之,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我们一定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