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校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活动是目前广大中小学校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中小学校落实这一体育锻炼活动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出发为中小学校“每天锻炼一小时”计划如何落实,阐述了几点个人见解,以期抛砖引玉之功效。
一、开展体育锻炼的政策规定和要求
1982年6月12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通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认真贯彻通知精神,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2005年10月10日,全国“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现场研讨会,在钢铁工业素有共和国长子之称的美丽的钢都辽宁省鞍山市胜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近400多名会议代表齐济一堂,全面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履行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2007年4月26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精神,推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广泛开展,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向大自然、走在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启动阳光体育的目的也是为了进一步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2007年10月15日又下发《关于开展阳光体育与奥运同行冬季长跑活动的通知》,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为契机,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依据,通过开展阳光体育与奥运同行冬季长跑活动,磨练青少年意志品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提升青少年耐力素质,再次掀起阳光体育运动的新高潮。通过以上的文件和通知,可见国家是非常重视在校学生的身体健康的,也是一个相当长时间内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家体质监测数据表明,尽管青少年的营养水平和形态发育水平不断提高,但青少年学生的部分体能素质指标近20年来持续下降,超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中超重与肥胖的男生已接近了1/4,中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已经超过了2/3。在2000年高校招生中,有85%的考生报考专业受限。在近两年的征兵工作中,有63.7%的高中毕业生因体检不合格被淘汰。必须清醒地看到,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健康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只有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把加强体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突破口和主要工作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改革体育教学和学校体育工作,增强学校体育工作的生机活力和吸引力,让“每天锻炼一小时,才能让健康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本文试图探析目前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困难,为进一步落实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提供参考。
二、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现状
过去一段时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在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发展上,都做了一定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岳池的“成功体育”、重庆市的“快乐体育”、济宁市的“和乐体育”、上海市的“体育课堂社会”的研究、湛江市的“快乐体育园地”、湖南省的“小群体学习法”、成都市成华区的“两类体育课”实践以及情境成功教学法的实践等。近些年来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做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也取得了很好的经验。许多学校通过体育俱乐部制,给广大学生一个自由选择活动项目的空间,使兴趣、爱好相同相近的学生走到一起,共同分享体育运动的快乐。但是,也有一些学校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落实不到位,课程计划得不到全面落实,随意挤占体育课的现象时有发生,“放羊式”教育现象随处可见。课外体育活动基本没有列入课表,部分高中和初中毕业班每天开设文化课8节以上,甚至个别学校以办寄宿班为名晚上10点还在上课。有的学校体育竞赛活动也只允许肄业班的学生参加,毕业班学生只能望“赛”兴叹。为什么随着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好转、体育设施设备逐步完善、学生个体营养水平逐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反而持续下降呢?专家们分析认为: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不足、体育活动时间不能得到保证是主要原因。那么,造成学生体育活动时间难以落实的原因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
(1)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原因。
①应试教育的质量观在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升学率成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主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千军万马一心一意走独木桥是不争的事实。社会对学校看重的是高考上线人数有多少、录取率是多少、有几个人上清华了?当然,产生应试教育的原因很复杂,有学者认为主要是“生存的需要和逻辑压倒一切”。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毕竟还是初级阶段,并不能保证每一个人都能升入大学,更何况农村的孩子考同样的大学要比城市的孩子多付出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努力,他们所面临的竞争简直达到了惨烈的程度。从农村出来的孩子都知道,他们宁愿不要身心的全面发展,更不怕营养不良,只要他们能摆脱贫穷和苦难,只要他们靠读书能改变命运,他们就愿意读,就会拼命地读。就目前而言,应试还是许多学生求得日后发展的唯一机会。
②人们对健康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没病就是健康,吃饱了饭就不缺少营养,锻炼不锻炼无所谓,他们更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如何,学习时间有无保证,学习时间越多越好,连双休日、节假日都不放过,要求学校补课,或另请家教,让学生整天生活在“暗无天日”的文化课学习之中。
③学校则处于两难境地,搞应试教育明显违背了党的教育方针,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不狠抓升学率,社会和家长又不答应,学校面临着生存危机,择校、择班就是例证。就这样折腾来折腾去,体育自然就没有被放在应该重视的位置,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也就得不到落实。
(2)来自教育内部的原因。
①对体育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是导致学生体育活动时间难于落实的重要原因。经验告诉我们,无论什么工作,只要得到重视(尤其是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就没有什么攻不破的难关。遗憾的是,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课程计划”等有关政策法规,规定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量和学生有参加体育锻炼的权力与义务,虽然人们对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的功能有一定的认识,但体育还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片面追求升学率不仅影响了社会、家庭,同时也涉及到了学校。毕竟学生升学率一直被人盯着,而学生因体质健康原因导致生病甚至死亡的,还没有受到特别关注。人们往往看重的是分数(智育),轻视的是德育,丢掉的是体育,学生体育活动“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②受经费限制,现有场地器材无法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需要。国家对学校面积有规定:1000人以下的学校人均16平方米,1000人以上的学校人均15平方米。2000人以上的学校人均12-14平方米。实事求是地说,很多学校连学校面积都达不到国家标准,就更不用谈运动场面积了。学生站在过道走廊上做操,两三个班挤在一个篮球场面积大的地方上课,这种现象已不足为怪了,尤其是在城市中小学校。再说器材,国家虽然几次颁布体育器材配备标准,但学校基于经费紧张,就是不能配好备齐,一部分农村学校,特别是村小,说穷还真穷,穷到教师备课用纸、上课用的粉笔都要登记严格控制,哪有钱去添置体育器材。
(3)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原因。
①教师业务水平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近几年来,高中教育发展迅速,学生数成倍增加,而优秀教师却不能相应得到配备,地方财政吃紧,新增教师编制从严控制,高中缺教师就从初中调,初中缺教师就从小学调,层层拔高使用,教师迫于教学负担重、压力大,难以挤出时间来学习新知识,教育方法手段仍然陈旧落后,而学生通过各种媒体获取大量的信息、知识,对教师的学识水平、教育方法等期望值很高,一旦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时,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②学生怕苦怕累的思想,降低了体育活动的质量。一部分学生吃不了苦,特别是一些城市里的独生子女们,骄娇二气十足。上学以车代步,回到家里则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懒惰思想严重,不见阳光,不历风雨,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他们不太愿意参加那些吃苦流汗的体育活动,要么装病请假,要么出勤不出力,有的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自由度大,随意性很强,这样以来,增加了体育活动的组织难度,也降低了体育活动的质量。
三、如何使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计划落实下去
如何落实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必须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来认识。本着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全面负责的态度,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同心协力、多管齐下,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现就落实保障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1)保证体育课时。学校必须按照国家有关中小学体育课设置的规定和要求,开齐并上好体育课,小学1-2年级每周为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为3课时,高中每周为2课时。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消减、挤占体育课时间,对一些文化课老师向体育课老师要课的现象必须禁止,有特殊情况调课的,要充分考虑,使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保证顺利开展。
(2)保证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要组织学生参加一小时课外体育活动。比如在下午放学后组织一些体育项目的比赛等活动,还可以制定出体育选修课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学交流,充分使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
(3)加强组织管理。学校要切实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保证学校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内容中,认真落实。校长是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第一负责人,学校各部门及广大教师要关心和支持这项工作。凡直接参加组织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体育教师、班主任及文化课教师,均应计算工作量,以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健全一套专项督导评估方案与评估细则。突出组织领导、组织形式、组织管理、活动效果和奖惩措施等方面的指标。制定评估方案时,要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得到落实的前提下,紧密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使方案既切实可行又便于操作,并严格按照方案评估,兑现奖惩措施。
总之,把加强体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突破口和主要工作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改革体育教学和学校体育工作,增强学校体育工作的生机活力和吸引力,让“每天锻炼一小时,才能健康生活一辈子”理念深入人心是一件既迫切又要长期坚持和探索的大事,教师们责无旁贷。
一、开展体育锻炼的政策规定和要求
1982年6月12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通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认真贯彻通知精神,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2005年10月10日,全国“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现场研讨会,在钢铁工业素有共和国长子之称的美丽的钢都辽宁省鞍山市胜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近400多名会议代表齐济一堂,全面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履行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2007年4月26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精神,推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广泛开展,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向大自然、走在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启动阳光体育的目的也是为了进一步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2007年10月15日又下发《关于开展阳光体育与奥运同行冬季长跑活动的通知》,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为契机,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依据,通过开展阳光体育与奥运同行冬季长跑活动,磨练青少年意志品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提升青少年耐力素质,再次掀起阳光体育运动的新高潮。通过以上的文件和通知,可见国家是非常重视在校学生的身体健康的,也是一个相当长时间内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家体质监测数据表明,尽管青少年的营养水平和形态发育水平不断提高,但青少年学生的部分体能素质指标近20年来持续下降,超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中超重与肥胖的男生已接近了1/4,中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已经超过了2/3。在2000年高校招生中,有85%的考生报考专业受限。在近两年的征兵工作中,有63.7%的高中毕业生因体检不合格被淘汰。必须清醒地看到,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健康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只有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把加强体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突破口和主要工作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改革体育教学和学校体育工作,增强学校体育工作的生机活力和吸引力,让“每天锻炼一小时,才能让健康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本文试图探析目前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困难,为进一步落实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提供参考。
二、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现状
过去一段时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在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发展上,都做了一定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岳池的“成功体育”、重庆市的“快乐体育”、济宁市的“和乐体育”、上海市的“体育课堂社会”的研究、湛江市的“快乐体育园地”、湖南省的“小群体学习法”、成都市成华区的“两类体育课”实践以及情境成功教学法的实践等。近些年来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做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也取得了很好的经验。许多学校通过体育俱乐部制,给广大学生一个自由选择活动项目的空间,使兴趣、爱好相同相近的学生走到一起,共同分享体育运动的快乐。但是,也有一些学校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落实不到位,课程计划得不到全面落实,随意挤占体育课的现象时有发生,“放羊式”教育现象随处可见。课外体育活动基本没有列入课表,部分高中和初中毕业班每天开设文化课8节以上,甚至个别学校以办寄宿班为名晚上10点还在上课。有的学校体育竞赛活动也只允许肄业班的学生参加,毕业班学生只能望“赛”兴叹。为什么随着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好转、体育设施设备逐步完善、学生个体营养水平逐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反而持续下降呢?专家们分析认为: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不足、体育活动时间不能得到保证是主要原因。那么,造成学生体育活动时间难以落实的原因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
(1)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原因。
①应试教育的质量观在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升学率成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主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千军万马一心一意走独木桥是不争的事实。社会对学校看重的是高考上线人数有多少、录取率是多少、有几个人上清华了?当然,产生应试教育的原因很复杂,有学者认为主要是“生存的需要和逻辑压倒一切”。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毕竟还是初级阶段,并不能保证每一个人都能升入大学,更何况农村的孩子考同样的大学要比城市的孩子多付出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努力,他们所面临的竞争简直达到了惨烈的程度。从农村出来的孩子都知道,他们宁愿不要身心的全面发展,更不怕营养不良,只要他们能摆脱贫穷和苦难,只要他们靠读书能改变命运,他们就愿意读,就会拼命地读。就目前而言,应试还是许多学生求得日后发展的唯一机会。
②人们对健康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没病就是健康,吃饱了饭就不缺少营养,锻炼不锻炼无所谓,他们更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如何,学习时间有无保证,学习时间越多越好,连双休日、节假日都不放过,要求学校补课,或另请家教,让学生整天生活在“暗无天日”的文化课学习之中。
③学校则处于两难境地,搞应试教育明显违背了党的教育方针,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不狠抓升学率,社会和家长又不答应,学校面临着生存危机,择校、择班就是例证。就这样折腾来折腾去,体育自然就没有被放在应该重视的位置,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也就得不到落实。
(2)来自教育内部的原因。
①对体育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是导致学生体育活动时间难于落实的重要原因。经验告诉我们,无论什么工作,只要得到重视(尤其是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就没有什么攻不破的难关。遗憾的是,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课程计划”等有关政策法规,规定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量和学生有参加体育锻炼的权力与义务,虽然人们对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的功能有一定的认识,但体育还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片面追求升学率不仅影响了社会、家庭,同时也涉及到了学校。毕竟学生升学率一直被人盯着,而学生因体质健康原因导致生病甚至死亡的,还没有受到特别关注。人们往往看重的是分数(智育),轻视的是德育,丢掉的是体育,学生体育活动“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②受经费限制,现有场地器材无法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需要。国家对学校面积有规定:1000人以下的学校人均16平方米,1000人以上的学校人均15平方米。2000人以上的学校人均12-14平方米。实事求是地说,很多学校连学校面积都达不到国家标准,就更不用谈运动场面积了。学生站在过道走廊上做操,两三个班挤在一个篮球场面积大的地方上课,这种现象已不足为怪了,尤其是在城市中小学校。再说器材,国家虽然几次颁布体育器材配备标准,但学校基于经费紧张,就是不能配好备齐,一部分农村学校,特别是村小,说穷还真穷,穷到教师备课用纸、上课用的粉笔都要登记严格控制,哪有钱去添置体育器材。
(3)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原因。
①教师业务水平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近几年来,高中教育发展迅速,学生数成倍增加,而优秀教师却不能相应得到配备,地方财政吃紧,新增教师编制从严控制,高中缺教师就从初中调,初中缺教师就从小学调,层层拔高使用,教师迫于教学负担重、压力大,难以挤出时间来学习新知识,教育方法手段仍然陈旧落后,而学生通过各种媒体获取大量的信息、知识,对教师的学识水平、教育方法等期望值很高,一旦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时,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②学生怕苦怕累的思想,降低了体育活动的质量。一部分学生吃不了苦,特别是一些城市里的独生子女们,骄娇二气十足。上学以车代步,回到家里则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懒惰思想严重,不见阳光,不历风雨,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他们不太愿意参加那些吃苦流汗的体育活动,要么装病请假,要么出勤不出力,有的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自由度大,随意性很强,这样以来,增加了体育活动的组织难度,也降低了体育活动的质量。
三、如何使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计划落实下去
如何落实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必须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来认识。本着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全面负责的态度,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同心协力、多管齐下,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现就落实保障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1)保证体育课时。学校必须按照国家有关中小学体育课设置的规定和要求,开齐并上好体育课,小学1-2年级每周为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为3课时,高中每周为2课时。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消减、挤占体育课时间,对一些文化课老师向体育课老师要课的现象必须禁止,有特殊情况调课的,要充分考虑,使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保证顺利开展。
(2)保证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要组织学生参加一小时课外体育活动。比如在下午放学后组织一些体育项目的比赛等活动,还可以制定出体育选修课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学交流,充分使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
(3)加强组织管理。学校要切实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保证学校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内容中,认真落实。校长是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第一负责人,学校各部门及广大教师要关心和支持这项工作。凡直接参加组织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体育教师、班主任及文化课教师,均应计算工作量,以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健全一套专项督导评估方案与评估细则。突出组织领导、组织形式、组织管理、活动效果和奖惩措施等方面的指标。制定评估方案时,要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得到落实的前提下,紧密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使方案既切实可行又便于操作,并严格按照方案评估,兑现奖惩措施。
总之,把加强体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突破口和主要工作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改革体育教学和学校体育工作,增强学校体育工作的生机活力和吸引力,让“每天锻炼一小时,才能健康生活一辈子”理念深入人心是一件既迫切又要长期坚持和探索的大事,教师们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