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就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置身于生活问题情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
关键词:创设 问题情境 生活化
创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贴近学生知识水平的问题情境。把问题情境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境中的问题。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佳激活状态;另一方面可以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
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景,可从日常生活中具体事例或有趣现象引出问题,从情节生动的童话故事引出问题,从游戏活动引出问题……,来调动学生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从而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的目的。使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营造一种“韵味无穷”的生活化问题情境。现本人结合数学教学中的一些案例谈谈体会。
一、创设趣味性的生活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说,虽然每个学生的认知发展、情感和意志要素不完全相同,但相同年龄段的学生却有着整体上的一致性。他们往往比较关注“有趣、好玩、新鲜”的事物,因此,我们在设计问题情境时,应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注意选材内容及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生动具体而富有情趣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北师大实验教材第二册《统计》第一课“组织比赛”的教学中,为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在新课导入时,我制作动画课件,创设了“动物乐园运动会”这一情景。随着教师的描述:在茂密的大森林里,动物乐园里正在召开一场盛大的运动会,让我们快去看看吧。课件中,许多小动物正在组织着各种活动:有赛跑、跳绳、拍球、踢毽子等。学生边看课件边相互说说都组织了什么活动的比赛。这一情景的创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接着我又创设了第二个情景:“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班在这个星期课外活动时间,也要来举行一场活动比赛,你们高兴吗?”然后提出情景问题:“可是我们班举行一场什么活动比赛呢?”随着这一个问题的提出,学生会争先恐后地按着自己的喜好来说出组织什么项目的活动。然后教师继续设疑:你们各有各的喜好,各有各的想法,那我们到底组织哪一项活动才好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让学生感受到要想让多数同学都满意,就需要进行调查,看看班上大多数同学最喜欢什么活动,就来组织什么活动,从而感受到了统计的必要性。又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教师先制作教具:在一个大的长方题体纸盒的上面、侧面、前面、后面、分别画上一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喜欢的物体的图案,如:卡通人物、汽车、水果等,然后用布蒙住。上课伊始,创设情景: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将盒子放在讲台上),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我想请几位同学上来看一看。学生立刻被吸引住了。然后老师便取掉蒙在盒子上的布,请五位同学上讲台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其余的同学先蒙住眼睛。当这五位学生分别说出看到了猪八戒吃西瓜、喜洋洋、一串葡萄、小轿车、美丽的风景后,师便创设情景问题:同一样的东西,为什么这五位同学看到的却不一样呢?引发学生大胆猜测,随后让学生站在不同位置观察进行验证。整个过程学生兴趣盎然,快乐地学到了知识。可见,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这样极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去。
二、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
创设真实性的问题情境,就是把数学学习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置于学生亲身经历的与生活直接相关的真实情境中。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儿童发现那些对他们个人来说是真实的挑战,从而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尤其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来说,问题必须是真实的,这样才能真正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生已掌握了混合运算、方向与路线、生活中的大数这些知识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巩固练习与实践应用,我设计了校本课程“走进生活”。我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了学生非常熟悉的情境:情境(一):敦煌路小学周边主要建筑方位图;情境(二):西太华商场一角;情境(三):西太华超市几种乳品一周的销售情况记录表。借助这些情境,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与之生活紧密联系的数学活动:用不同的方式说一说图中各建筑的方向(课件逐一展现敦煌路小学周边各方位的主要建筑);说说自己家在图中大致的方向及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的行走路线图;小小设计师(学生为学校东北面新建小区内设计主要场馆方位图);根据西太华超市几种乳品一周的销售情况,你对以后乳品的进货有什么建议?等等。让学生在一种愉悦、亲近的氛围中,自主地发现问题并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又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我的星期天。此情境设计为老师自身一天的生活时间安排。当学生看到自己熟悉的老师在跑步、吃饭、看电视、睡觉等真实的画面时兴奋极了,这一情景抓住了学生对老师特有的好奇心,不但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了所学钟表知识,而且通过学生对老师这一天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性进行评价这一活动,增进了师生间平等、友爱的感情,学生从中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正是这些真实的情景,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的学习活动中,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创设具有探索、开放性的生活情境
布鲁纳说:“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数学教学的过程是探索的过程,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凭借生活经验,主动探索发现,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适时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它的答案不唯一而是多种解法,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多变性,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充分表现个性,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参与学习。
总之,要让学生理解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体验到生活中数学的无处不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就要在教学设计时创造性地、适时地变换教学题材,让例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引导学生对所创设的画面进行观察、思考,让他们从生动、具体的背景材料中去发现、去探索与之相关的数学问题,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关键词:创设 问题情境 生活化
创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贴近学生知识水平的问题情境。把问题情境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境中的问题。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佳激活状态;另一方面可以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
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景,可从日常生活中具体事例或有趣现象引出问题,从情节生动的童话故事引出问题,从游戏活动引出问题……,来调动学生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从而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的目的。使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营造一种“韵味无穷”的生活化问题情境。现本人结合数学教学中的一些案例谈谈体会。
一、创设趣味性的生活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说,虽然每个学生的认知发展、情感和意志要素不完全相同,但相同年龄段的学生却有着整体上的一致性。他们往往比较关注“有趣、好玩、新鲜”的事物,因此,我们在设计问题情境时,应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注意选材内容及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生动具体而富有情趣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北师大实验教材第二册《统计》第一课“组织比赛”的教学中,为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在新课导入时,我制作动画课件,创设了“动物乐园运动会”这一情景。随着教师的描述:在茂密的大森林里,动物乐园里正在召开一场盛大的运动会,让我们快去看看吧。课件中,许多小动物正在组织着各种活动:有赛跑、跳绳、拍球、踢毽子等。学生边看课件边相互说说都组织了什么活动的比赛。这一情景的创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接着我又创设了第二个情景:“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班在这个星期课外活动时间,也要来举行一场活动比赛,你们高兴吗?”然后提出情景问题:“可是我们班举行一场什么活动比赛呢?”随着这一个问题的提出,学生会争先恐后地按着自己的喜好来说出组织什么项目的活动。然后教师继续设疑:你们各有各的喜好,各有各的想法,那我们到底组织哪一项活动才好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让学生感受到要想让多数同学都满意,就需要进行调查,看看班上大多数同学最喜欢什么活动,就来组织什么活动,从而感受到了统计的必要性。又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教师先制作教具:在一个大的长方题体纸盒的上面、侧面、前面、后面、分别画上一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喜欢的物体的图案,如:卡通人物、汽车、水果等,然后用布蒙住。上课伊始,创设情景: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将盒子放在讲台上),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我想请几位同学上来看一看。学生立刻被吸引住了。然后老师便取掉蒙在盒子上的布,请五位同学上讲台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其余的同学先蒙住眼睛。当这五位学生分别说出看到了猪八戒吃西瓜、喜洋洋、一串葡萄、小轿车、美丽的风景后,师便创设情景问题:同一样的东西,为什么这五位同学看到的却不一样呢?引发学生大胆猜测,随后让学生站在不同位置观察进行验证。整个过程学生兴趣盎然,快乐地学到了知识。可见,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这样极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去。
二、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
创设真实性的问题情境,就是把数学学习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置于学生亲身经历的与生活直接相关的真实情境中。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儿童发现那些对他们个人来说是真实的挑战,从而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尤其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来说,问题必须是真实的,这样才能真正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生已掌握了混合运算、方向与路线、生活中的大数这些知识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巩固练习与实践应用,我设计了校本课程“走进生活”。我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了学生非常熟悉的情境:情境(一):敦煌路小学周边主要建筑方位图;情境(二):西太华商场一角;情境(三):西太华超市几种乳品一周的销售情况记录表。借助这些情境,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与之生活紧密联系的数学活动:用不同的方式说一说图中各建筑的方向(课件逐一展现敦煌路小学周边各方位的主要建筑);说说自己家在图中大致的方向及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的行走路线图;小小设计师(学生为学校东北面新建小区内设计主要场馆方位图);根据西太华超市几种乳品一周的销售情况,你对以后乳品的进货有什么建议?等等。让学生在一种愉悦、亲近的氛围中,自主地发现问题并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又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我的星期天。此情境设计为老师自身一天的生活时间安排。当学生看到自己熟悉的老师在跑步、吃饭、看电视、睡觉等真实的画面时兴奋极了,这一情景抓住了学生对老师特有的好奇心,不但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了所学钟表知识,而且通过学生对老师这一天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性进行评价这一活动,增进了师生间平等、友爱的感情,学生从中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正是这些真实的情景,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的学习活动中,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创设具有探索、开放性的生活情境
布鲁纳说:“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数学教学的过程是探索的过程,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凭借生活经验,主动探索发现,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适时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它的答案不唯一而是多种解法,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多变性,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充分表现个性,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参与学习。
总之,要让学生理解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体验到生活中数学的无处不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就要在教学设计时创造性地、适时地变换教学题材,让例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引导学生对所创设的画面进行观察、思考,让他们从生动、具体的背景材料中去发现、去探索与之相关的数学问题,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