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有的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评价体系需要针对学生就业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因此,有必要对二者的关系做深入的探讨。本文讨论了计算机教学评价体系人才市场需求的相互关系,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职业院校 教学评价体系 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6-0255-01
一、职业院校的计算机教学评价体系要符合就业市场的要求
(一)职业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计算机课程是典型的应用性课程,是培养学生在现代信息化办公条件下基础能力的主干课程。在当前全面建设信息化社会的形势下,熟练使用计算机软硬件是就业市场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就业的基础能力。这就要求计算机教学评价体系要突出体现能力要素,为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提高根本保证。
(二)创新能力是衡量人才素质的重要标准
创新能力是当前衡量人才素质的重要标准,对于高速发展的计算机科学尤其突出。因此,创新能力的评估必须在教学评价体系中占有位置,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在发展迅速、竞争激烈的职业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
二、改进教学评价体系以利于学生就业
(一)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评价
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提到就业,很多学生甚至部分教师都会把目光集中在实践操作方面。这固然没有错,但基础知识同样是不可忽视的。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可以使学生形成完整、系统的学科认识,会潜移默化地渗入到每一项实践操作中去。事实证明,学生能否在计算机领域长远发展,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关键因素。因此,在教学评价体系中有必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重视。
(二)根据市场需求改善评价体系
就业市场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录用标准往往是非常实用的。用人单位并不了解计算机的科学体系,他们只是针对自身对计算机的一些现实需求作为标准衡量人才。因此,我们的毕业生一定要练就一身过硬的实用功夫。根据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和多年来就业市场的情况反馈来看,这种实用功夫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使用能力,包括互联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使用办公软件的能力、计算机软硬件故障的排除能力等;另一方面是计算机常规应用之外的拓展使用的能力。
(三)将计算机教学和考核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
在职业院校的教学中,计算机是基础课程,几乎可以在所有专业课程中得到使用。而且,只有在专业课程中得到有效的运用,才能真正实现计算机教学的目的。因此计算机教学评价有必要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例如,在财会专业的计算机课程中,一定要多考核学生财务软件的使用能力。即便在基础的打字教学中也可以要求学生多选择一些财务相关的文章练习打字。这二者各有侧重,前者考核训练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运用计算机工具的能力,后者是在计算机教学中渗透专业知识。同样道理,在机械专业教学中,可以在计算机教学中增加机械制图一类的考核评价,在车床教学中,考察学生专业计算机的使用能力。
(四)将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
一般的教学评价往往注重学习结果,加之职业院校的学生自主性较强,学校对学习过程的干预相对弱一些。其实,结果是由过程决定的,只有控制了过程,才能得到好的结果。过程控制首先是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如学生课前是否认真预习,上课能否专心听讲,课后能否勤于练习,等等。如果出现听课不认真,知识不能及时消化,课后不愿练习,甚至出现上课迟到、旷课等现象,教师应该及时了解并积极干预,这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再扩展一些,如果学生的兴趣爱好、人际交往、道德品质等方面出现问题,影响到学习,教师也应该积极引导,帮助他们走出青春的烦恼。要知道,这些看似与教学无关的事情往往能决定学生的前途,是忽视不得的。
(五)引入用人单位作为教学评价的主体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职业院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最为紧密的,与其让学生在就业市场上被动地接受用人单位的挑挑拣拣,不如主动将用人单位请进学校,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让用人单位成为教学评价者,首先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使学校及时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调整教学方案,适应人才市场;使学生在学校就能了解到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技能,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就业成功率自然会提升。其次,用人单位走进职业院校,可以长时间、全方位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才录用的片面性。这样的引进必然是学校、学生和用人单位的三赢局面。
【参考文献】
[1]雷燕瑞,杨登攀,白蕾.高职计算机专业技能课学生过程性评价探索[J].成功(教育),2011(10).
[2]张梅.基于形成性自我评价的大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3]邱富杭.基于WebQuest的高职“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模式初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27).
[4]丁连玉.浅析如何完善教学评价体系[J].广西教育,2012
(41).
[5]闭乐华.独立学院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J].广西教育,2013(03).
[6]陈丙义.高等学校教学评价体系模型的建立及探讨[J].河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4).
责任编辑:张丽
[关键词]职业院校 教学评价体系 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6-0255-01
一、职业院校的计算机教学评价体系要符合就业市场的要求
(一)职业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计算机课程是典型的应用性课程,是培养学生在现代信息化办公条件下基础能力的主干课程。在当前全面建设信息化社会的形势下,熟练使用计算机软硬件是就业市场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就业的基础能力。这就要求计算机教学评价体系要突出体现能力要素,为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提高根本保证。
(二)创新能力是衡量人才素质的重要标准
创新能力是当前衡量人才素质的重要标准,对于高速发展的计算机科学尤其突出。因此,创新能力的评估必须在教学评价体系中占有位置,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在发展迅速、竞争激烈的职业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
二、改进教学评价体系以利于学生就业
(一)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评价
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提到就业,很多学生甚至部分教师都会把目光集中在实践操作方面。这固然没有错,但基础知识同样是不可忽视的。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可以使学生形成完整、系统的学科认识,会潜移默化地渗入到每一项实践操作中去。事实证明,学生能否在计算机领域长远发展,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关键因素。因此,在教学评价体系中有必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重视。
(二)根据市场需求改善评价体系
就业市场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录用标准往往是非常实用的。用人单位并不了解计算机的科学体系,他们只是针对自身对计算机的一些现实需求作为标准衡量人才。因此,我们的毕业生一定要练就一身过硬的实用功夫。根据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和多年来就业市场的情况反馈来看,这种实用功夫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使用能力,包括互联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使用办公软件的能力、计算机软硬件故障的排除能力等;另一方面是计算机常规应用之外的拓展使用的能力。
(三)将计算机教学和考核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
在职业院校的教学中,计算机是基础课程,几乎可以在所有专业课程中得到使用。而且,只有在专业课程中得到有效的运用,才能真正实现计算机教学的目的。因此计算机教学评价有必要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例如,在财会专业的计算机课程中,一定要多考核学生财务软件的使用能力。即便在基础的打字教学中也可以要求学生多选择一些财务相关的文章练习打字。这二者各有侧重,前者考核训练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运用计算机工具的能力,后者是在计算机教学中渗透专业知识。同样道理,在机械专业教学中,可以在计算机教学中增加机械制图一类的考核评价,在车床教学中,考察学生专业计算机的使用能力。
(四)将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
一般的教学评价往往注重学习结果,加之职业院校的学生自主性较强,学校对学习过程的干预相对弱一些。其实,结果是由过程决定的,只有控制了过程,才能得到好的结果。过程控制首先是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如学生课前是否认真预习,上课能否专心听讲,课后能否勤于练习,等等。如果出现听课不认真,知识不能及时消化,课后不愿练习,甚至出现上课迟到、旷课等现象,教师应该及时了解并积极干预,这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再扩展一些,如果学生的兴趣爱好、人际交往、道德品质等方面出现问题,影响到学习,教师也应该积极引导,帮助他们走出青春的烦恼。要知道,这些看似与教学无关的事情往往能决定学生的前途,是忽视不得的。
(五)引入用人单位作为教学评价的主体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职业院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最为紧密的,与其让学生在就业市场上被动地接受用人单位的挑挑拣拣,不如主动将用人单位请进学校,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让用人单位成为教学评价者,首先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使学校及时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调整教学方案,适应人才市场;使学生在学校就能了解到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技能,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就业成功率自然会提升。其次,用人单位走进职业院校,可以长时间、全方位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才录用的片面性。这样的引进必然是学校、学生和用人单位的三赢局面。
【参考文献】
[1]雷燕瑞,杨登攀,白蕾.高职计算机专业技能课学生过程性评价探索[J].成功(教育),2011(10).
[2]张梅.基于形成性自我评价的大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3]邱富杭.基于WebQuest的高职“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模式初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27).
[4]丁连玉.浅析如何完善教学评价体系[J].广西教育,2012
(41).
[5]闭乐华.独立学院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J].广西教育,2013(03).
[6]陈丙义.高等学校教学评价体系模型的建立及探讨[J].河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4).
责任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