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要求其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才能更好地服从于高校的各项工作,行政管理人员职业素养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高校未来的发展。本文针对目前高校行政管理队伍的现状,分析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应具有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就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建设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建议改进及其措施。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7-0-01
一、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行政管理人员是高校运行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高校教学科研工作得以良好开展的重要保障,一个单位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可以影响到该单位或部门的工作质量,而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高低除了取决于部门同事的配合外更大程度上取决与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直接关系到高校工作的进行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就目前我们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中现存在的问题: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仍然淡薄、缺乏创新意识与能力、功利主义较强、行政素养有待提高。
(一)强化个人的道德修养,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道德自律
行政管理人员要有良好的管理能力,树立良好的管理形象。管理者要取信于民而不能取悦于人。任何社会或群体在形成并提出一定的行政伦理和道德要求时,都必须把这种要求传递到人们的主体意识中去。这种传递主要是通过道德教育来完成。就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道德教育而言,道德要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政治道德建设。高校管理人员中大部分都是党员干部,要抓好干部的作风建设,关键是抓好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再次,要加强业务素质教育。要根据行政管理人员的不同的年龄、学历、工作需要等有计划、分层次、多途径进行培养。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了,道德建设就有了坚实的基础,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也就自然提升。
(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仍然淡薄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化服务意识。以人为本,就是要把管理的落脚点放在服务上,把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利益放在心上,切实为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办实事,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学生的学习热情、创新精神,而并非是为了截取行政权力。至于行政管理人员服务态度的好坏、服务水平的高低,广大教职工和学生最有发言权。只有强化服务意识,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才能具备活力和生命力,才能够把高校各个组成部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与此同时,适时提出高校行政管理机关的精神、形象、作风等行为规范,以利于行政管理人员共同遵守,同时可以对外树立高校良好的形象。
(三)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缺乏创新意识与能力
提高创新素养是知识经济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的需要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决定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因此,从事行政管理的人员,站在培养人才及服务的前沿,在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的同时,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质和修养,特别是创新意识的培养,从思维方式、行为活动、价值观、心理素质等方面树立创新理念,激发个人潜能,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此外,高校行政管理人員还应学会用创造性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的工作,充分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要求。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创新素养的主要内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创新素养, 是指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实践中,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而逐步形成和掌握新思路、新动态、新成果,并创造性地运用到行政管理之中的修养与能力。
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建议改进及措施
(一)塑造基层管理人员的职业自我认同感
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在高等学校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是学校各方面工作得以正常运转的保证由于职业的重要地位, 要塑造行政管理人员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感。只有这样, 才能使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更加有信心、有能力、有魄力地投入到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之中。
(二)顺应形势, 提高自身素质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为高校内部管理效率的提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在信息时代, 整个教育系统朝着更加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崭新的技术手段。网络化、信息化使得高校管理效率大大提高, 促进了高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另外, 高校与高校之间在网络平台上的竞争更加公开、公平和透明化, 校际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 谁能够提供原创性更强、质量更高、数量更多、成本更低的信息资源, 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基于此,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要全面看待。既要看到良好机遇, 更应该重视面临的挑战。提高自身的素质, 跟上高校在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
(三)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再教育
加强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 尤其是根据管理人员自身的发展方向进行有目的再教育,是使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不断进步且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行政管理人员培训可采取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等方式。学校应鼓励行政管理人员通过攻读高一级学位及岗位培训, 打下较好的科技文化基础, 学会现代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掌握科学管理的技能和手段, 更新管理观念, 不断加强知识积累和经验积累, 从而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 迎接已经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应强调的是: 无论学历教育还是岗位培训, 都要结合实际, 注重素质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更新。由专业人士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和课程计划要不断改进, 内容要与时俱进。可借鉴商业作的模式和管理方式, 推进培训质量的提高。根据国情, 实事求是地开展高校管理人员培训。
参考文献:
[1]刘牧.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化问题探讨[J].煤炭高等教育,2004,(1).
[2]刘雪景.高校行管人员人格特征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3):253-254.
[3]冯玲辉.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工作问题的探寻[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
[4]王琳西.新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07,(3).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7-0-01
一、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行政管理人员是高校运行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高校教学科研工作得以良好开展的重要保障,一个单位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可以影响到该单位或部门的工作质量,而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高低除了取决于部门同事的配合外更大程度上取决与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直接关系到高校工作的进行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就目前我们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中现存在的问题: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仍然淡薄、缺乏创新意识与能力、功利主义较强、行政素养有待提高。
(一)强化个人的道德修养,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道德自律
行政管理人员要有良好的管理能力,树立良好的管理形象。管理者要取信于民而不能取悦于人。任何社会或群体在形成并提出一定的行政伦理和道德要求时,都必须把这种要求传递到人们的主体意识中去。这种传递主要是通过道德教育来完成。就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道德教育而言,道德要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政治道德建设。高校管理人员中大部分都是党员干部,要抓好干部的作风建设,关键是抓好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再次,要加强业务素质教育。要根据行政管理人员的不同的年龄、学历、工作需要等有计划、分层次、多途径进行培养。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了,道德建设就有了坚实的基础,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也就自然提升。
(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仍然淡薄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化服务意识。以人为本,就是要把管理的落脚点放在服务上,把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利益放在心上,切实为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办实事,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学生的学习热情、创新精神,而并非是为了截取行政权力。至于行政管理人员服务态度的好坏、服务水平的高低,广大教职工和学生最有发言权。只有强化服务意识,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才能具备活力和生命力,才能够把高校各个组成部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与此同时,适时提出高校行政管理机关的精神、形象、作风等行为规范,以利于行政管理人员共同遵守,同时可以对外树立高校良好的形象。
(三)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缺乏创新意识与能力
提高创新素养是知识经济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的需要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决定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因此,从事行政管理的人员,站在培养人才及服务的前沿,在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的同时,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质和修养,特别是创新意识的培养,从思维方式、行为活动、价值观、心理素质等方面树立创新理念,激发个人潜能,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此外,高校行政管理人員还应学会用创造性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的工作,充分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要求。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创新素养的主要内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创新素养, 是指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实践中,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而逐步形成和掌握新思路、新动态、新成果,并创造性地运用到行政管理之中的修养与能力。
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建议改进及措施
(一)塑造基层管理人员的职业自我认同感
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在高等学校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是学校各方面工作得以正常运转的保证由于职业的重要地位, 要塑造行政管理人员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感。只有这样, 才能使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更加有信心、有能力、有魄力地投入到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之中。
(二)顺应形势, 提高自身素质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为高校内部管理效率的提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在信息时代, 整个教育系统朝着更加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崭新的技术手段。网络化、信息化使得高校管理效率大大提高, 促进了高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另外, 高校与高校之间在网络平台上的竞争更加公开、公平和透明化, 校际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 谁能够提供原创性更强、质量更高、数量更多、成本更低的信息资源, 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基于此,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要全面看待。既要看到良好机遇, 更应该重视面临的挑战。提高自身的素质, 跟上高校在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
(三)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再教育
加强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 尤其是根据管理人员自身的发展方向进行有目的再教育,是使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不断进步且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行政管理人员培训可采取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等方式。学校应鼓励行政管理人员通过攻读高一级学位及岗位培训, 打下较好的科技文化基础, 学会现代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掌握科学管理的技能和手段, 更新管理观念, 不断加强知识积累和经验积累, 从而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 迎接已经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应强调的是: 无论学历教育还是岗位培训, 都要结合实际, 注重素质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更新。由专业人士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和课程计划要不断改进, 内容要与时俱进。可借鉴商业作的模式和管理方式, 推进培训质量的提高。根据国情, 实事求是地开展高校管理人员培训。
参考文献:
[1]刘牧.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化问题探讨[J].煤炭高等教育,2004,(1).
[2]刘雪景.高校行管人员人格特征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3):253-254.
[3]冯玲辉.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工作问题的探寻[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
[4]王琳西.新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07,(3).